-
题名提香处理对贵州珠形茶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沈强
牟小秋
郑文佳
胡华键
赖飞
-
机构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贵阳春秋实业公司
-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1-175,共5页
-
基金
贵州省重大专项资金项目"贵州茶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08)6015]
贵州省创新能力平台建设专项"贵州茶叶种质创新
+2 种基金
高效栽培及加工研究创新能力建设"[黔科合院所创新能(2010)4008]
贵州省科技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08)2075]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资金项目[黔科合人字(2009)06]
-
文摘
为探索适宜的摊凉时间和提香温度,为茶叶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采用理化成分测定法、感官审评法和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研究了不同提香处理对贵州珠形茶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珠形茶茶样含水量、茶多酚含量、香气和滋味呈显著差异,个别处理茶样的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差异。摊凉8h提香,茶样(P2)的香气和滋味得分最高,分别为93分和91.5分;分离鉴定出6种醛类、13种酮类、11种烷烃类、13种烯烃类、15种酯类、4种酸类、12种醇类、2种酚类、5种奈类、2种苯类和10种杂环类及其他,共计93种化合物。摊凉8h再提香,温度控制在110~120℃,有利于形成贵州珠形茶滋味醇正、栗香较显和香气持久的独特品质风味。
-
关键词
珠形茶
品质
香气
提香
-
Keywords
Global Tea
quality
aroma
fragrance extraction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珠形绞股蓝茶的加工工艺技术
被引量:16
- 2
-
-
作者
张育松
杨江帆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
-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03年第2期22-27,共6页
-
基金
福建省教委资助项目
-
文摘
介绍珠形绞股蓝茶的加工工艺技术并对不同加工工艺的绞股蓝产品品质审评及经济价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珠型绞股蓝茶的品质和经济价值都高于其它加工工艺的绞股蓝产品。
-
关键词
珠形绞股蓝茶
加工工艺
产品品质
经济价值
-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珠形名优绿茶加工优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9
- 3
-
-
作者
赵华富
申东
何萍
申立
刘诗伟
郑文佳
-
机构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16年第6期15-20,共6页
-
基金
贵州省省长资金项目[黔省专合字(2012)29]
贵阳市人才创新创业资助项目[筑人才办合同字(2014)第09号]
+1 种基金
贵州省茶叶加工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黔科合人才团队[2014]4025号]
贵州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黔科合人才(2015)4023号]
-
文摘
为优化贵州珠形茶加工技术参数,提高贵州珠形茶成形匀度,减少其碎末率和提升茶产品综合品质,对珠形茶加工过程中的初烘叶含水率,第一次造形时间及第二次造形曲毫机摆幅频率设置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得出珠形茶最佳工艺参数,即揉捻后初烘叶含水率50%,第一次造形时间为50min,第二次造形曲毫机摆幅频率为快速(155次/min),在此参数下试制的贵州珠形茶具有较好的综合品质。
-
关键词
珠形茶
优化正交试验
茶叶加工技术
试验研究
-
Keywords
Bead-shape tea
Optimization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Tea processing technology
Experimental study
-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