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区域性河流水系森林景观格局评价与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卓洪 刘利杰 +3 位作者 莫燕卿 陈楚民 马振环 刘萍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25,共8页
开展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区域性河流水系森林景观评价与优化,为珠三角森林城市群森林质量提升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广东省2021年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以地类、优势树种、年龄和郁闭度为依据进行景观类型划分与景观格局分... 开展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区域性河流水系森林景观评价与优化,为珠三角森林城市群森林质量提升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广东省2021年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以地类、优势树种、年龄和郁闭度为依据进行景观类型划分与景观格局分析,其中优势树种分为桉树、阔叶混交林、其他阔叶林、杉木、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等6类。结果表明: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区域性河流水系森林景观多样性丰富,均匀度与连接度中等;森林景观斑块形状简单,以小斑块为主,斑块破碎化程度较大;森林景观以其他阔叶林为主,占比40.77%,桉树林次之,占比24.61%;郁闭度以中密度林为主,幼龄林、中壮林和成熟林的比例为1∶2∶1。建议通过高质量水源涵养林营造、低产低效林改造、中幼林森林抚育等森林质量提升项目,调整树种、龄组、密度结构,进一步优化森林景观的均匀度与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景观格局指数 区域性河流水系 珠三角森林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 Oli影像的珠三角森林生物量估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康杰 胡中岳 +1 位作者 刘萍 徐正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81,共9页
【目的】森林生物量是评价森林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碳循环的重要基础,准确估测珠三角森林生物量对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高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以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为研究区,通过Landsat-8 Oli影像、DEM影像和... 【目的】森林生物量是评价森林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碳循环的重要基础,准确估测珠三角森林生物量对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高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以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为研究区,通过Landsat-8 Oli影像、DEM影像和2017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分别提取单波段因子、植被指数、纹理特征和地形因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和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构建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1)针对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3种不同森林类型,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都优于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用BP神经网络预测的决定系数R2相比于多元逐步回归有了一定的提高,阔叶林提高了0.10,针叶林提高了0.14,针阔混交林的R2提高的最为明显,提高了0.29。相对于多元逐步回归,BP神经网络的RMSE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阔叶林降低了5.32 t/hm^(2),针叶林降低了10.57 t/hm^(2),针阔混交林降低了0.28 t/hm^(2)。2)利用BP神经网络反演珠三角样地生物量,阔叶林为66.18 t/hm^(2),针叶林为61.88 t/hm^(2)、针阔混交林58.29 t/hm^(2),珠三角的乔木林平均生物量为64.46 t/hm^(2),总的生物量为1435.99 t,大部分地区森林生物量为40~80 t/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地上生物量较高的地区分别分布在肇庆北部、广州北部、惠州西北部和东莞等地区。【结论】Landsat-8 OLI可以很好地用于森林地上生物量的估算,BP神经网络模型的反演精度要优于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森林地上生物量与龄组和树种有关,生物量高的地区以近熟林和成熟林为主,木荷、马尾松、栎类和针阔混交林等树种的生物量较高,桉树的生物量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量 多元逐步回归模型 BP神经网络模型 三角国家森林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