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峨眉山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鲁松
谢孔平
李小杰
毛冀
杨适
-
机构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野生植物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峨眉山生物多样性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出处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4期34-40,共7页
-
基金
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项目编号:2023YFS0373)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2NSFSC0134)。
-
文摘
为研究峨眉山及周边山区珍稀濒危种子植物的多样性,项目组通过多年野外样线及样方调查,对该区域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珍稀濒危种子植物科、属的区系成分及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峨眉山及周边山区共有185种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归于36科98属;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有30科84属169种,裸子植物有6科14属16种。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收录的有7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8种;被《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收录的有7种。(2)峨眉山及周边山区珍稀濒危种子植物的区系成分与该地区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科、属地理分布区系成分基本一致,即温带成分和热带成分都比较丰富(温带成分略占优势),两种成分交汇融合,表现出热带、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
关键词
珍稀濒危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峨眉山
-
Keywords
the rare and endangered seed plants
the plant flora
Mount Emei
-
分类号
S757.2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湖南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瘿椒树群落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张记军
陈艺敏
刘忠成
王蕾
杨书林
廖文波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湖南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1期9-16,共8页
-
基金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罗霄山脉地区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2013FY111500)
2014-2015年度广东省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2014-140
2015-17)
-
文摘
瘿椒树(Tapiscia sinensis)属于中国特有科、特有属,也是第三纪孑遗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对研究瘿椒树科(Tapisciaceae)的系统发育及其区系地理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湖南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瘿椒树优势群落进行样地调查,并对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该群落共有维管植物134种,隶属于64科90属,其中蕨类植物6科10属16种,种子植物58科80属118种;种子植物组成其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属占优势,为52.00%,温带分布属亦较丰富,占48.00%,表现出明显的亚热带山地性质。(2)群落垂直结构明显,乔木层可分为三个亚层,以中华槭(Acer sinense)、瘿椒树、薄叶润楠(Machilus leptophylla)和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为主要优势种,其重要值依次为:67.85、37.86、18.54和16.93;灌木层以蜡莲绣球(Hydrangea strigosa)、格药柃(Eurya muricata)和尖叶连蕊茶(Camellia cuspidata)为优势种,重要值分别为79.98、32.23和31.87。(3)群落各频度级分布规律为A>B>C=D<E,与Raunkiaer频度定律A>B>C≥D<E几乎一致,表明该群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从优势种群中华槭、瘿椒树、灯台树、海通的年龄结构分析,其皆为倒金字塔形,即为衰退种群,仅薄叶润楠为增长种群,表明该群落是一个成熟群落,处于发展的高级阶段,在演替上属于顶级、亚顶级状态。(4)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E=0.9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3.06,pielou均匀度指数EH=0.84。通过比较显示,该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典型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相当。
-
关键词
瘿椒树
群落
珍稀濒危种
物种多样性
湖南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Keywords
Tapiscia sinensis
community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Taoyuando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
分类号
Q948.157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广东内伶仃岛白桂木群落结构及其演替研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谭维政
徐华林
陈艺敏
赵万义
昝启杰
廖文波
-
机构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防治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9-105,共7页
-
基金
深圳市财政局<深圳市珍稀重点野生植物调查>项目(71020106)
深圳市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项目(71021028)
+2 种基金
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项目(42090404)
2014-2015年度广东省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18822504
18822506)
-
文摘
【目的】揭示内伶仃岛植被的演替,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种群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对内伶仃岛白桂木群落进行样地调查,分析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地理成分性质以及物种多样性等,并且与其他3个热带或中亚热带植物群落进行比较。【结果】该群落共有维管植物73种,隶属于40科61属,其中蕨类植物有4科4属4种,种子植物有36科57属69种。种类组成以热带分布属占绝对优势,占总属数达98.18%,具有南亚热带成分向热带成分过渡的性质。群落垂直结构较明显,乔木层优势种主要有翻白叶树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白桂木、假柿木姜子Litsea monopetala和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等,其重要值依次为43.86、31.64、12.75和10.39;灌木层则以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和九节Psychotria rubra为主;层间藤本植物亦十分发达。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皆为聚群分布,年龄结构以II级(DBH<2.5 cm)和III级(2.5 cm≤DBH<7.5 cm)立木占绝大多数,属增长型种群,但白桂木种群为衰退型种群。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E)=0.9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3.27,Pielou均匀度指数(EH)=0.84。【结论】内伶仃岛白桂木群落是一个处于群落演替中期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类型。
-
关键词
白桂木群落
珍稀濒危种
物种多样性
内伶仃岛
群落演替
-
Keywords
Artocarpus hypargyreus community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
species diversity
Neilingding Island
community succession
-
分类号
S718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闽楠群落特征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王国兵
张信坚
余泽平
陈京锐
凡强
廖文波
-
机构
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2期1-6,25,共7页
-
基金
中央财政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助项目(2016年)。
-
文摘
以江西省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闽楠群落为研究对象,应用样方法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该群落有维管植物49科69属98种,其中蕨类植物有6科7属10种,裸子植物有2科2属3种,被子植物有41科60属85种。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中有热带性属37属,温带性属22属;2)群落乔木优势种主要有:闽楠、茜树、缺萼枫香树、亮叶槭、豹皮樟,灌木优势种主要有:檵木、尖连蕊茶、马银花;3)群落的Raunkiaer频度级分布为A>B>C>E>D;4)群落的物种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Pielou指数则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
关键词
闽楠
群落特征
江西官山
珍稀濒危种
-
Keywords
Phoebe bournei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
Guanshan,Jiangxi Province
-
分类号
S718.542
[农业科学—林学]
S792.2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