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过滤与扩散限制对青藏高原东缘珍稀濒危植物群落构建的影响
1
作者 张东 宋帅帅 +2 位作者 史红文 魏新增 江明喜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9,共9页
环境过滤和扩散限制是植物群落构建中β多样性形成的重要驱动机制。本研究以我国青藏高原东缘分布的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和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a Hook. f.&Thomson)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群落β多样性与地理... 环境过滤和扩散限制是植物群落构建中β多样性形成的重要驱动机制。本研究以我国青藏高原东缘分布的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和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a Hook. f.&Thomson)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群落β多样性与地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探讨环境过滤和扩散限制在我国青藏高原东缘珍稀濒危植物群落物种周转中的相对作用。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缘26个珍稀植物群落样方共记录到21种珍稀濒危植物。纬度、海拔、土壤pH值、土壤铵态氮均与群落β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青藏高原东缘山地珍稀濒危植物群落β多样性与地理距离和环境距离呈显著正相关。基于距离矩阵多元回归(Multiple regressions on distance matrices,MRM)的方差分解结果显示,环境距离和地理距离共同对研究区域珍稀濒危植物群落β多样性做出了19.1%的解释率。基于邻体矩阵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of neighbor matrices,PCNM)的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环境变量和空间距离联合起来对研究区域内珍稀濒危植物群落β多样性提供了24.5%的解释率。总之,环境筛选和扩散限制在塑造青藏高原东缘山地珍稀濒危植物群落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其中环境筛选的影响力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过滤 扩散限制 青藏高原 珍稀濒危植物 群落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繁育与园林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胜妃 向正 +3 位作者 邓钰烨 刘雅菲 易溧 丁远杰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6期12-16,55,共6页
珙桐为观赏价值极高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是驰名海内外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及园林应用价值。目前珙桐人工繁殖和引种栽培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为促进珙桐的园林应用及今后的深入研究,该文从珙桐的分类学、繁育与... 珙桐为观赏价值极高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是驰名海内外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及园林应用价值。目前珙桐人工繁殖和引种栽培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为促进珙桐的园林应用及今后的深入研究,该文从珙桐的分类学、繁育与栽培进展、园林应用价值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珙桐系统分类科属尚未确定、种群自然更新障碍、人工繁育进展以及园林应用价值等现状并进一步提出厘清珙桐系统分类关系、深入进行生理与分子调控水平研究、加强优质苗木选育工作、将引种栽培实践与园林应用研究结合等针对性措施,通过珙桐花苞片的独特观赏价值与叶片的滞尘作用,促进其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珍稀濒危植物 分类学 观赏特性 园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调查及保护策略
3
作者 甘新军 余佩琪 +1 位作者 黄冠杰 陈永发 《热带林业》 2025年第1期102-106,共5页
为掌握陈禾洞自然保护区内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现状,于2024年1月—12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研究陈禾洞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地理分布,分析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状态及濒危因素,为保护区保护管理提供数... 为掌握陈禾洞自然保护区内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现状,于2024年1月—12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研究陈禾洞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地理分布,分析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状态及濒危因素,为保护区保护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以期更有效地保护区域内珍稀濒危植物。结果表明:1.陈禾洞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植物34科77属107种;2.重点保护植物25科39属5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4种、广东省重点保护植物12种;3.被《广东高等植物红色名录》收录易危及以上级别的受威胁物种共28科66属89种。其中极危(CR)2种、濒危(EN)31种、易危(VU)56种。整体而言,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量丰富,具有高度生物多样性保存价值,应持续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种类 资源保护 陈禾洞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七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调查
4
作者 李福文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3期34-36,共3页
该文通过收集文献资料、野外调查、标本采集等调查方法,开展了广西七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分类鉴定工作,建立了物种多样性编目,分析了本土植物区系性质及特点,旨在掌握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现状,并探讨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 该文通过收集文献资料、野外调查、标本采集等调查方法,开展了广西七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分类鉴定工作,建立了物种多样性编目,分析了本土植物区系性质及特点,旨在掌握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现状,并探讨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提升保护区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七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珍稀濒危植物 调查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珍稀濒危植物现状及优先保护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段雨豪 陈锋 +12 位作者 张宏伟 何安国 刘菊莲 刘西 陈小荣 叶立新 庞春梅 俞立鹏 赵昌高 王冠舜 鲁益飞 金孝锋 于明坚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7-2066,共10页
该文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及《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3年,待发布)中在浙江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的物种组成特征、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定量分析浙江全省珍稀濒... 该文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及《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3年,待发布)中在浙江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的物种组成特征、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定量分析浙江全省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顺序。结果表明:(1)浙江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共101科229属333种,其中种子植物共311种,占比高达93.39%,以兰科(Orchidaceae)植物种类最为丰富,有32属56种。(2)从区域水平分布看,浙江的珍稀濒危植物密度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浙西北天目山区(147种)、浙西南洞宫山区(164种),浙北平原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少。(3)从垂直分布看,随着海拔的升高,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先增加后减少,呈现倒“U”形的分布趋势,在海拔601~800 m范围种类最多(60科113属144种)。(4)根据优先保护定量分析,属于优先保护Ⅰ级82种(24.62%)、Ⅱ级144种(43.24%)、Ⅲ级85种(25.53%)、IV级22种(6.61%)。浙江珍稀濒危植物种类丰富,通过分析直观地反映了省内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迫切程度,各物种现状与分析结果大致相符,需加强监测并及时对优先保护顺序进行动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物种组成 分布格局 优先保护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江南油杉群落区系与种群动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林碧华 陈绪辉 +5 位作者 罗敏贤 陈泽平 张雨晨 刘宝 刘益鹏 郑世群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8,共8页
江南油杉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福建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南油杉群落为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物种组成及植物区系成分,编绘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生存函数曲线,计算数量动态指数,并引用时间序列模型,以探明江... 江南油杉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福建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南油杉群落为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物种组成及植物区系成分,编绘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生存函数曲线,计算数量动态指数,并引用时间序列模型,以探明江南油杉群落现状及种群动态,为该物种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该群落有维管束植物54科97属159种,划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和10个亚型,热/温比值(R/T)为1.81。2)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结构,第Ⅶ龄级个体缺失,总体呈现“增长-稳定-衰退-增长-衰退”的波动结构动态关系。3)种群存活曲线属于“凹”形(Deevey-Ⅲ型),死亡率和消失率最大值均出现在第Ⅰ龄级,最小值均出现在第Ⅲ龄级。4)种群生存率逐渐下降,累计死亡率逐渐增加,死亡密度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从第Ⅱ龄级后基本表现一致,均在第Ⅲ龄级出现最小值,之后变化基本持平。5)时间序列模型显示,种群将以小树和中树为主,老年个体的数量波动不大。综上所述,江南油杉种群发展稳定性不高,幼苗死亡率高(94.1%),种群规模呈逐渐缩小趋势,需通过开展科学的人工措施,适当疏伐,创造林窗,改善林内生存环境,从而促进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油杉 珍稀濒危植物 植物区系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县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策略探析
7
作者 任彦芳 《南方农业》 2024年第8期224-226,共3页
河北省涉县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保护区,蕴含丰富的植物资源。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为干扰和生态环境恶化,野生植物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为推进涉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工作,探讨涉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概况,分析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存在的... 河北省涉县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保护区,蕴含丰富的植物资源。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为干扰和生态环境恶化,野生植物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为推进涉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工作,探讨涉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概况,分析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法规和规划制定、自然保护区建设与保护、种质资源采集与保存、生态走廊构建与连接等方面论述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策略在涉县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 策略 河北省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与宣传并行 守护珍稀濒危植物
8
作者 《云南林业》 2024年第5期40-41,共2页
近年来,德宏州林业科学研究所围绕德宏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资源调查掌握珍稀濒危植物种群状况,扩繁及回归种植增强种群,广泛宣传提高群众保护意识等方式加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为促进珍稀濒危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珍稀濒危植物 德宏州 保护意识 积极贡献 广泛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珍稀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
9
作者 余文琼 《林业与生态》 2024年第1期39-39,共1页
每年初冬时节,国家I级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黄金”的南方红豆杉就会果挂满枝,红彤彤、亮晶晶的果实如珠如玉,小巧可人。据《中国植物志》中记载南方红豆杉一般需种植7~8年才能开花结果,珍稀名贵。它四季常青、树形美观、枝条飘逸洒脱,... 每年初冬时节,国家I级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黄金”的南方红豆杉就会果挂满枝,红彤彤、亮晶晶的果实如珠如玉,小巧可人。据《中国植物志》中记载南方红豆杉一般需种植7~8年才能开花结果,珍稀名贵。它四季常青、树形美观、枝条飘逸洒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观赏树种。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乔木,为裸子植物。花期在2~3月,种子11~12月成熟,其树干通直,树皮呈灰褐色或红褐色,常纵裂或剥落。叶呈深绿色,为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微弯,背面中脉隆起,腹面中脉两侧,各有一条灰绿色或黄绿色气孔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植物志》 条状披针形 红豆杉科 南方红豆杉 珍稀濒危植物 红豆杉属 深绿色 珍稀名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集三岳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研究
10
作者 黄爱连 姚怀生 朱沛龙 《热带林业》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为掌握怀集三岳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现状,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在保护区开展珍稀濒危植物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并对植物面临的威胁、研究价值、空间分布特征等进行分析。经鉴定,保护区共有45种珍稀濒危植物,... 为掌握怀集三岳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现状,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在保护区开展珍稀濒危植物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并对植物面临的威胁、研究价值、空间分布特征等进行分析。经鉴定,保护区共有45种珍稀濒危植物,分25科41属。其中,15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16种被《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收录,36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收录,23种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收录,1种属于极小种群。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丰富,具有一定的生态、经济、社会价值。重点保护植物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核心区与试验区内,保护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岳自然保护区 珍稀濒危植物 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崖柏种群结构与动态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刘建锋 肖文发 +2 位作者 郭志华 江泽平 刘正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7-380,共4页
基于对崖柏产地7个典型群落的实地调查,运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崖柏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崖柏种群各龄级间出现严重的不连续现象;根据年龄结构图和存活曲线,崖柏种群年龄结构可划分为4个类型:... 基于对崖柏产地7个典型群落的实地调查,运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崖柏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崖柏种群各龄级间出现严重的不连续现象;根据年龄结构图和存活曲线,崖柏种群年龄结构可划分为4个类型:增长型,始衰型,中衰型和老衰型;同时所有群落的调查表明,崖柏幼苗幼树数量稀少且个体死亡率高,故认为种群增长接近于衰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崖柏 种群结构 种群动态 空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被引量:53
12
作者 冯志坚 李镇魁 +3 位作者 李秉滔 薛春泉 刘建滨 何育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27,共4页
据调查和现有资料统计 ,广东省自然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共 75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6 5种 .
关键词 广东 品种 珍稀濒危植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种子繁殖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韦霄 柴胜丰 +3 位作者 蒋运生 唐辉 李锋 赵瑞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5-219,共5页
对金花茶进行种子繁殖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以含水6%湿沙贮藏,采用粒径大的种子(2.05cm×1.51cm×1.92cm)于3月进行播种繁殖,其发芽率最高,且幼苗长势健壮。金花茶从北热带季雨林中引种到中亚热带桂林雁山的自然环境条件... 对金花茶进行种子繁殖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以含水6%湿沙贮藏,采用粒径大的种子(2.05cm×1.51cm×1.92cm)于3月进行播种繁殖,其发芽率最高,且幼苗长势健壮。金花茶从北热带季雨林中引种到中亚热带桂林雁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植株能正常生长及开花结实。物候期比原产地推迟40d左右。成龄植株通常每年只有一次秋梢,于9月下旬开始展叶抽梢,10月中旬新梢停止生长。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现蕾,1月上旬至2月上旬为开花始期,2月下旬至3月中旬为开花盛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开花末期。果实于11月下旬至12月成熟,生长期约9~10个月。17年生实生苗平均高(313.60±15.92)cm,基径(4.51±0.71)cm,平均冠幅(东西×南北)277.6cm×219.2cm。金花茶主要病害有赤叶枯病、炭疽病、白绢病等,4~6月高温湿热季节容易发病。虫害主要有蚜虫、卷叶蛾、天牛和木囊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金花茶 种子繁殖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石灰岩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被引量:16
14
作者 秦新生 张荣京 +3 位作者 陈红锋 王发国 田怀珍 邢福武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291-298,共8页
通过对海南岛石灰岩地区植物区系和植被的调查研究表明,海南岛石灰岩地区共有野生分布的国家及省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6种,隶属19科,24属,其中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3种,被子植物19种。并建议将84种海南岛石灰岩地区的珍稀濒危植物列入国... 通过对海南岛石灰岩地区植物区系和植被的调查研究表明,海南岛石灰岩地区共有野生分布的国家及省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6种,隶属19科,24属,其中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3种,被子植物19种。并建议将84种海南岛石灰岩地区的珍稀濒危植物列入国家或省级保护植物名录。本文在分析海南岛石灰岩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组成、分布、现状评估、濒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南岛石灰岩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保护 石灰岩地区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地理分布与生境调查研究 被引量:69
15
作者 韦霄 蒋运生 +3 位作者 韦记青 陈宗游 王满连 赵瑞锋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95-899,共5页
为了对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进行有效保护,通过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对其地理分布与生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1)金花茶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南部的防城、南宁、隆安、扶绥等县(市)。位于北纬21°... 为了对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进行有效保护,通过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对其地理分布与生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1)金花茶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南部的防城、南宁、隆安、扶绥等县(市)。位于北纬21°30′~22°55′,东经107°36′~108°33′区域内。金花茶的垂直分布高度在12~450m之间,以海拔200~300m之间的范围较为常见。(2)金花茶为喜暖热植物,对热量要求较高,属热带性树种。金花茶不能忍耐阳光直射,为喜荫耐荫植物,要求的光合有效辐射一般小于photons12.8μmol?m-2?s-1。(3)金花茶群落植物组成种类多样,且多属热带性树种。组成群落主要科有橄榄科(Burseraceae)、山榄科(Sapot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桑科(Moraceae)、藤黄科(Guttifer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番荔枝科(Annonaceae)、梧桐科(Sterculiaceae)的种类。研究结果摸清了金花茶的地理分布和主要生态特性,为金花茶的引种驯化和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地理分布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扁桃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20
16
作者 斯琴巴特尔 满良 +2 位作者 王振兴 吴铁军 张玉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479-1481,共3页
对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扁桃进行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实验结果表明 ,在 MS培养基上蒙古扁桃幼苗茎尖、茎切段和叶片等外植体均可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并进一步分化形成再生植株。器官的脱分化与再分化决定于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及其浓... 对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扁桃进行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实验结果表明 ,在 MS培养基上蒙古扁桃幼苗茎尖、茎切段和叶片等外植体均可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并进一步分化形成再生植株。器官的脱分化与再分化决定于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及其浓度。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最适培养基为 MS+6- BA 0 .8mg/ L +NAA 0 .1 mg/ L ,芽分化诱导最适培养基为 MS+6- BA 0 .8mg/ L ,诱导生根的最适培养基是 MS+IBA 0 .5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蒙古扁桃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的群落学特征 被引量:20
17
作者 韦霄 蒋运生 +3 位作者 唐辉 蒋水元 李锋 曹洪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3-190,共8页
据1600m^2样方调查,金花茶集中分布的群落中,胸径大于1cm的立木植物有119种,隶属40科80属。其中以热带分布的属占绝对优势,占总属数的92.5%,充分说明群落的热带性质。不同海拔高度的4个群落均为次生林类型,外貌常绿,结构相对... 据1600m^2样方调查,金花茶集中分布的群落中,胸径大于1cm的立木植物有119种,隶属40科80属。其中以热带分布的属占绝对优势,占总属数的92.5%,充分说明群落的热带性质。不同海拔高度的4个群落均为次生林类型,外貌常绿,结构相对较简单,乔木层可分2~3层,村边林群落高度可达16~20m,乔木分3层,保护区内群落高度10m左右,乔木分2层。群落优势种较明显,粗糠柴、降真香等在各群落均为优势种。群落单位面积内的种数和个体数目均较大,少见大径级立木,可见群落处于强烈的进展演替阶段。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生态优势度均较高,但群落具较低的均匀度,说明群落仍处于演替的中早期,且优势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金花茶 区系成分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群落的植物生活型及叶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林勇明 吴承祯 +3 位作者 洪伟 张琼 姬桂珍 胡喜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38,共4页
 根据Raunkiaer的分类系统,对福建省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TsugalongibracteataCheng)群落的维管植物生活型及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且以小、矮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并有较大比例的藤本高位芽植...  根据Raunkiaer的分类系统,对福建省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TsugalongibracteataCheng)群落的维管植物生活型及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且以小、矮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并有较大比例的藤本高位芽植物。叶级以中型叶植物所占比率最大,为51.5%,小型叶、大型叶、微型叶和细型叶分别占37.7%、5.4%、3.1%和2.3%;叶型以单叶为主,占92.9%;叶质以厚革质叶和革质叶所占比率最大,为66.4%,纸质叶占32.1%,薄叶占1.4%;全缘叶占43.6%。此外,对群落中植物生活型、叶型与层次结构、外貌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群落内阴性植物所占比例较大,为总种数的49.3%,并伴有一定数量的阳性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长苞铁杉群落 植物生活型 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与保育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发国 张荣京 +3 位作者 邢福武 吴世捷 叶育石 陈焕强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309,共7页
对鹦哥岭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野外调查表明,本区共有野生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79种,隶属于47科71属。其中属于1999年国家重点一级保护4种,如海南苏铁(Cycas hainansis)、坡垒(Hopea hainansis)、台湾苏铁(Cy-cas taiwaniana)和伯乐树(Brets... 对鹦哥岭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野外调查表明,本区共有野生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79种,隶属于47科71属。其中属于1999年国家重点一级保护4种,如海南苏铁(Cycas hainansis)、坡垒(Hopea hainansis)、台湾苏铁(Cy-cas taiwaniana)和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国家二级保护14种。建议将18种列入国家保护名录中,20种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其中有30种为海南特有种。鹦哥岭珍稀濒危植物面临的威胁主要有原始森林面积的减少、人为毁林开荒和分布区限制。针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和受到的威胁,提出了应重点加强保护的6个地点及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分布 保护 鹦哥岭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地理分布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王发国 叶华谷 +1 位作者 叶育石 周联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8,共8页
广东省现有野生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共107种,隶属52科83属。本文介绍了它们的分布特点,对几种分布状况比较特殊的物种提出了有效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广东 珍稀濒危植物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