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波北仑植物资源及珍稀保护植物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亚云 陈桂珠 +2 位作者 罗穗华 缪绅裕 王厚麟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4期304-309,共6页
宁波市北仑区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据调查有野生维管植物158科454属712种,在这些植物中,有药用植物276种、用材树种95种、观赏植物87种、纤维植物60种、防护植物55种、薪炭植物52种、油脂植物48种、饲料植物42种、野生水果38种、芳香植... 宁波市北仑区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据调查有野生维管植物158科454属712种,在这些植物中,有药用植物276种、用材树种95种、观赏植物87种、纤维植物60种、防护植物55种、薪炭植物52种、油脂植物48种、饲料植物42种、野生水果38种、芳香植物30种、淀粉植物25种、蜜源植物24种、野菜植物18种等,大多具有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价值;此外,北仑还有国家野生重点保护植物4科5属5种、古树名木15科17属17种,这些植物对开发建设中的北仑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因此,为使北仑区的植物资源得到可持续的利用,对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资源 珍稀保护植物 古树名木 北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小公路珍稀保护植物迁地保护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中员 郭贤明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A02期4-6,共3页
思小高等级公路,途中有约20km的路段途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的勐养子保护区,为有效保护和利用该路段的珍稀保护和具有经济值的植物,保护区管理部门对该路段的珍稀植物进行迁地保护。文章介绍了该路段的珍稀植物、迁移树种、移植技术、管... 思小高等级公路,途中有约20km的路段途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的勐养子保护区,为有效保护和利用该路段的珍稀保护和具有经济值的植物,保护区管理部门对该路段的珍稀植物进行迁地保护。文章介绍了该路段的珍稀植物、迁移树种、移植技术、管理措施等,此次迁地保护植物共移植8种78株,成活68株,成活率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地保护 珍稀保护植物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 思小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珍稀保护植物——竹柏 被引量:1
3
作者 曹人智 《农技服务》 2001年第12期19-19,共1页
竹柏属罗汉松科常绿乔木,列入国家珍稀保护植物。2001年江西省花协推荐为今后10年主打观赏绿化品种,在南北市场极其畅销,价格一路上扬,开发潜力巨大。既可地栽为行道树、风景林,也可盆栽自然成宝塔形或修剪成球形。竹柏常年翠绿,叶片非... 竹柏属罗汉松科常绿乔木,列入国家珍稀保护植物。2001年江西省花协推荐为今后10年主打观赏绿化品种,在南北市场极其畅销,价格一路上扬,开发潜力巨大。既可地栽为行道树、风景林,也可盆栽自然成宝塔形或修剪成球形。竹柏常年翠绿,叶片非常油亮润泽,脉纹不明显,叶对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柏 国家珍稀保护植物 形态特征 盆栽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市珍稀保护植物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
4
作者 谢一鹏 《福建林业》 2019年第5期45-48,25,共5页
通过对武夷山市全国第二次重点野生珍稀保护植物资源调查,结果武夷山市重点野生珍稀植物种类比第一次调查的种类和数量略有减少,资源分布域内不均衡;珍稀保护植物种群空间分布在海拔700至1100m之间种群数量最多,且沿海拔升高种类逐渐减... 通过对武夷山市全国第二次重点野生珍稀保护植物资源调查,结果武夷山市重点野生珍稀植物种类比第一次调查的种类和数量略有减少,资源分布域内不均衡;珍稀保护植物种群空间分布在海拔700至1100m之间种群数量最多,且沿海拔升高种类逐渐减少;少数种群生存力受到较大的环境干扰可能濒危灭绝;面临野生保护植物自身生态位狭窄和不断变化的生境等问题,提出重点野生珍稀保护植物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保护植物 资源现状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县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策略探析
5
作者 任彦芳 《南方农业》 2024年第8期224-226,共3页
河北省涉县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保护区,蕴含丰富的植物资源。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为干扰和生态环境恶化,野生植物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为推进涉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工作,探讨涉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概况,分析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存在的... 河北省涉县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保护区,蕴含丰富的植物资源。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为干扰和生态环境恶化,野生植物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为推进涉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工作,探讨涉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概况,分析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法规和规划制定、自然保护区建设与保护、种质资源采集与保存、生态走廊构建与连接等方面论述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策略在涉县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 策略 河北省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始兴南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文刚 陈桂珠 +2 位作者 兰竹虹 缪绅裕 王厚麟 《生态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342-345,共4页
对南山自然保护区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区内有野生维管植物179科565属1039种,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9种,其他珍稀濒危的种类7种。由此可见,南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野生维管植物及珍稀保护植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野生维管植... 对南山自然保护区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区内有野生维管植物179科565属1039种,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9种,其他珍稀濒危的种类7种。由此可见,南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野生维管植物及珍稀保护植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野生维管植物资源种类繁多,蕴藏量较大,而且不少种类具有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价值,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资源 珍稀保护植物 南山 自然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崩尖子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优先性评价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娥 汪正祥 +1 位作者 李泽 田凯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100-105,共6页
采用样地、样线调查法,对湖北长阳崩尖子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资源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对其优先保护顺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8种,隶属... 采用样地、样线调查法,对湖北长阳崩尖子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资源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对其优先保护顺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8种,隶属于29科35属;(2)经优先保护评价排序,其中属于一级优先保护的物种有4种,二级优先保护有19种,三级优先保护有13种,四级优先保护有2种;(3)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 800 m以下区域分布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较多,所占比例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优先保护 垂直分布 崩尖子自然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钹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裘利洪 季春峰 +3 位作者 揭正平 林向阳 林昌勇 杨光耀 《南方林业科学》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调查表明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42种,隶属于47科95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7种,IUCN红色名录物种共有14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物种(CSRL)有79种,CITES名录附录Ⅱ物种有42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0种。... 调查表明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42种,隶属于47科95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7种,IUCN红色名录物种共有14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物种(CSRL)有79种,CITES名录附录Ⅱ物种有42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0种。分析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区系特征,指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面临主要威胁是人为破坏,针对所受威胁提出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铜钹山 自然保护 区系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凌云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季春峰 裘利洪 +3 位作者 杨清培 施建敏 揭正平 曾祥明 《南方林业科学》 2015年第6期1-6,共6页
调查表明凌云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植物79种,隶属于40科61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10种,IUCN保护植物共有6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物种(CSRL)有29种,CITES名录附录Ⅱ物种有10种,江西省重点保护植物57种。分析了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区... 调查表明凌云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植物79种,隶属于40科61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10种,IUCN保护植物共有6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物种(CSRL)有29种,CITES名录附录Ⅱ物种有10种,江西省重点保护植物57种。分析了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针对所受威胁提出了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凌云山 自然保护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就地保护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莉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760-6763,6811,共5页
通过文献资料以及标本馆的记录,统计出青海省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及各植物的具体分布地,并收集青海省各自然保护区的考察报告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的相关记录,进一步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各自然保护区的受保护状况进行分析和阐述。... 通过文献资料以及标本馆的记录,统计出青海省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及各植物的具体分布地,并收集青海省各自然保护区的考察报告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的相关记录,进一步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各自然保护区的受保护状况进行分析和阐述。结果表明,青海省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46种,隶属于36科77属;青海省共有11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青海省的大部分县市都设立了自然保护区,但仍有13县市没有任何保护区的分布;自然保护区分布共有129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占总种数的88.36%。青海省有17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未受到保护区的保护,其中有4种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种I级保护植物,8种Ⅱ级保护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青海省 自然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利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冲林 《种子科技》 2017年第8期131-131,134,共2页
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根据多年调查,初步确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共83种,这些植物是重要的种质资源,具有稀有性、典型性和地带性,需要重点保护。因此,研究珍稀保护植物种类及其生境,对翁源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翁源青云山 珍稀保护植物 研究 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淑荣 《甘肃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26-28,共3页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9种,区系特点是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该景区珍稀濒危植物总种数的40%,中国特有成分次之,占25%,东亚成分占20%,世界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的成分各占5%。分析了景区珍...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9种,区系特点是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该景区珍稀濒危植物总种数的40%,中国特有成分次之,占25%,东亚成分占20%,世界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的成分各占5%。分析了景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及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种类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
13
作者 马莉贞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32-1841,共10页
通过文献和标本记录分析得到青海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种数,并尽可能得到它们在青海省的具体分布地,结合ArcGIS的手段,进一步了解并核实这些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青海省各州(市、县)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青海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全省各... 通过文献和标本记录分析得到青海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种数,并尽可能得到它们在青海省的具体分布地,结合ArcGIS的手段,进一步了解并核实这些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青海省各州(市、县)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青海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全省各州(市)均有分布,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玉树州,有73种,占总物种数的50%;物种丰富度最低的是海西州,有26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全省各县的分布差异很大,其中玉树县有57种,而甘德县只有5种。本研究可为青海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地理分布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万朝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定量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彭乾乾 汪正祥 +2 位作者 李亭亭 熊斌梅 杨启池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59-867,共9页
该研究采用样线法和样地法,对湖北万朝山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并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计算出综合评价值,对其优先保护顺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7种,隶... 该研究采用样线法和样地法,对湖北万朝山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并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计算出综合评价值,对其优先保护顺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7种,隶属于34科44属;根据综合评价值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物种进行优先保护评价排序,其中Ⅰ级优先保护物种有9种,Ⅱ级优先保护物种有23种,Ⅲ级优先保护物种有12种,Ⅳ级优先保护有物种3种。通过分析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特征,发现该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分布相对集中,并且在900~1 600 m海拔段,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物种和数量分布最多。该研究结果更加真实有效地为该保护区管理部门制定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其更加高效有力地指导本保护区的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优先保护 万朝山自然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优先保护定量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邦俊 李亭亭 +2 位作者 汪正祥 杨启池 徐玉洋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4期171-178,209,共9页
采用样地法和样线法,对湖北省保康县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资源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3个组合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计算出综合评价值,以此来确定保护区内珍稀濒危保... 采用样地法和样线法,对湖北省保康县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资源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3个组合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计算出综合评价值,以此来确定保护区内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优化保护等级。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3种,其中濒危物种16种,稀少物种23种,安全物种4种;属于一级优先保护物种有10种,二级19种,三级11种,四级3种,其结果与国家所确定的保护植物的保护等级并不完全相同。通过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特征的分析发现,在800~1600m海拔段,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最多且特有性高,占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总种数的72.09%,是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的集中区域;高海拔段(1600m以上)分布有较多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群落,原生性明显,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优先保护 保护等级 分布特征 濒危系数(Ct)值 综合评价(Vs)值 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群岛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与保护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国明 徐树华 +1 位作者 叶志军 苗世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81-186,共6页
对舟山群岛珍稀濒危植物的组成及分布的分析表明,天然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有21种,种类较少,缺乏古老性,特有成分极少,但具明显的滨海植物区系特色和一定数量的古树。一些乔木树种常为各类次生阔叶林的伴生种或更新种,个别为优势... 对舟山群岛珍稀濒危植物的组成及分布的分析表明,天然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有21种,种类较少,缺乏古老性,特有成分极少,但具明显的滨海植物区系特色和一定数量的古树。一些乔木树种常为各类次生阔叶林的伴生种或更新种,个别为优势种。地理分布从普陀向定海、岱山、嵊泗递减,其中以桃花岛、朱家尖岛、普陀山3个岛屿最集中。针对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分布特点及保护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植物 分布 珍稀植物保护 舟山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姜治国 王文华 +4 位作者 张建兵 杨敬元 杨林森 余辉亮 张千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9期3651-3656,共6页
于2015-2016年对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物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神农架共有珍稀濒危植物155种,隶属于52科111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4种,IUCN保护植物31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CSRL)98种,CITES名录附录Ⅱ物种有65种、附录... 于2015-2016年对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物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神农架共有珍稀濒危植物155种,隶属于52科111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4种,IUCN保护植物31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CSRL)98种,CITES名录附录Ⅱ物种有65种、附录Ⅲ物种有1种。分析了神农架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面临威胁的原因,提出了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区系 神农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的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克贤 李伟 +2 位作者 黄林海 王乃希 党常顺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12,共2页
由于地球上自然条件的改变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一些地区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使某些种类的植物遭到灭绝或濒临灭绝。有人估计。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保护 珍稀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都庞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喻勋林 薛生国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29-34,共6页
在全面调查都庞岭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和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对该区的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都庞岭自然保护区是南岭山脉植物保存较完好的地点,植物资源丰富,有土著种子植物171科、740属、1716种.本区热带科属多... 在全面调查都庞岭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和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对该区的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都庞岭自然保护区是南岭山脉植物保存较完好的地点,植物资源丰富,有土著种子植物171科、740属、1716种.本区热带科属多于温带科属,是湖南境内华南植物区系成分最丰富的地点之一,石灰岩特有(或适宜)植物丰富;无论是植物的种类组成,还是组成森林群落的优势种,本区具有南岭山脉植物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区珍稀植物富集,一些种类以大面积群落的形式存在,极具保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石灰岩植物 珍稀保护植物 都庞岭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建成后保护植物的恢复利用研究——以云南省李仙江土卡河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海京 杜凡 +1 位作者 殷晓松 金晓瑾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56,173,共5页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水电资源丰富的国家。多年来,在许多水电站开发后的植被恢复过程中大规模地有意或无意引入外来物种,造成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而且很难恢复。文章选择的云南省李仙江土卡河流域为一条国际...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水电资源丰富的国家。多年来,在许多水电站开发后的植被恢复过程中大规模地有意或无意引入外来物种,造成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而且很难恢复。文章选择的云南省李仙江土卡河流域为一条国际河流,该流域分布的热带雨林是我国境内生物多样性程度最高、热带生物资源和基因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文章根据水电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践,分析水电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水电建设中陆生珍稀保护植物恢复利用情况和具体措施,为今后水电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水库淹没 珍稀保护植物 生物多样性 恢复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