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珊瑚状猴头菌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抗结直肠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余金岂 邬柯奕 +3 位作者 陈正睿 王婧涵 张鑫 王春月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8-87,共10页
【目的】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Scop.)Pers.)是一种食药用菌,重点优化其多糖(HCP)的超声提取方案,并对HCP的体外抗结直肠癌活性及机制进行探索。【方法】利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 【目的】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Scop.)Pers.)是一种食药用菌,重点优化其多糖(HCP)的超声提取方案,并对HCP的体外抗结直肠癌活性及机制进行探索。【方法】利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HCP超声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通过MTT实验与Western blot分析对HCP的抗结直肠癌活性与机制进行研究。【结果】珊瑚状猴头菌多糖超声提取的最优提取方案如下:提取功率417 W,液料比62 mL/g,提取时间52.5 min,多糖的提取率预测值为19.61%,实际提取率为(19.58±0.05)%。HCP通过降低SW480细胞中IKK、IκBα和NF-κB的磷酸化水平,减少了促炎因子IL-6的分泌,抑制SW480细胞生长,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1.246 mg/mL。【结论】珊瑚状猴头菌多糖的最佳超声辅助提取率为19.58%,HCP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进而抑制SW480细胞生长,对于结直肠癌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状猴头菌 抗结直肠癌活性 超声提取 响应面法 多糖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代料栽培珊瑚状猴头菌配方比较试验
2
作者 李健 胡志强 +2 位作者 杜忠伟 王旭 王鑫 《食药用菌》 2024年第6期414-418,共5页
为探索玉米芯替代杂木屑栽培珊瑚状猴头菌的最佳添加比例,设26%、46%、66%、86%四种玉米芯添加比例开展不同培养料配方栽培珊瑚状猴头菌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玉米芯添加比例增加,珊瑚状猴头菌菌丝生长速度加快,满袋时间缩短,菌... 为探索玉米芯替代杂木屑栽培珊瑚状猴头菌的最佳添加比例,设26%、46%、66%、86%四种玉米芯添加比例开展不同培养料配方栽培珊瑚状猴头菌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玉米芯添加比例增加,珊瑚状猴头菌菌丝生长速度加快,满袋时间缩短,菌丝长势变弱,杂菌污染率升高;各配方间原基形成、子实体形成和子实体成熟时间以及子实体形态、颜色等均无显著差异,而子实体产量随玉米芯添加比例的增加显著下降;栽培效果以配方①(玉米芯26%、杂木屑60%、稻糠10%、豆粉2%、石膏粉1%、石灰粉1%)为佳,平均鲜菇产量为1086.51 g/袋,干菇产量73.30 g/袋,生物学效率135.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珊瑚状猴头菌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状猴头菌多糖对大鼠肝抗氧化及代谢调节 被引量:13
3
作者 唐鹏 李学英 +2 位作者 王大忠 冯翠萍 韩爱丽 《中国食用菌》 2014年第3期48-51,共4页
探讨珊瑚状猴头菌多糖的抗氧化作用和对大鼠肝脏代谢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多糖干预组和模型组。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多糖干预组(剂量1组、剂量2组)和模型组喂饲高胆固醇饲料,同时多糖干预组(剂量1组、剂量2... 探讨珊瑚状猴头菌多糖的抗氧化作用和对大鼠肝脏代谢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多糖干预组和模型组。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多糖干预组(剂量1组、剂量2组)和模型组喂饲高胆固醇饲料,同时多糖干预组(剂量1组、剂量2组)给予多糖灌胃5周,5周后处死大鼠取肝脏。分别测定大鼠肝脏的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大鼠肝脏相关基因表达量: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ACAT2)、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与模型组比较:多糖剂量1组、剂量2组大鼠肝脏的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T-SOD活力显著升高(p<0.01),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1),CAT活力显著提高(p<0.01);多糖剂量1组、多糖剂量2组大鼠肝脏的基因表达量ACAT2 mRNA显著下降(p<0.01);LCAT mRNA显著升高(p<0.01)。珊瑚状猴头菌多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对大鼠肝脏的代谢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状猴头菌 多糖 胆固醇 基因表达 抗氧化性 代谢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野生珊瑚状猴头菌菌丝最佳培养基配方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曲娜 刘迪 +4 位作者 王皓 王静文 刘玉冰 徐铁金 胡雪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19,共3页
以野生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的菌丝为原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中的最佳碳源、最佳氮源和最佳无机盐。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糖为最佳碳源,酵母膏为最佳氮源,CaSO4为最佳无机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5 ... 以野生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的菌丝为原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中的最佳碳源、最佳氮源和最佳无机盐。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糖为最佳碳源,酵母膏为最佳氮源,CaSO4为最佳无机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5 g·L^-1、酵母膏2.5 g·L^-1、CaSO40.3 g·L^-1、琼脂20 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状猴头菌 菌丝体 培养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地区珊瑚状猴头菌栽培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柳凤玉 程群柱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5期82-82,共1页
本文主要从菌种选择、栽培季节选择、栽培设施、培养基配制、装袋、播种、发菌、出菇、采收与加工等方面对冀北地区珊瑚状猴头菌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广大菇农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珊瑚状猴头菌 栽培技术 冀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状猴头的生物学特性与培养条件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彤 王建瑞 彭炜航 《食药用菌》 2020年第1期37-41,共5页
以长白山野生珊瑚状猴头菌菌株作为试验材料,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出,理想的可利用碳源和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硫酸铵,pH为3.5~4,温度为20~22℃。通过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得知,4种因素对珊瑚状猴头菌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 以长白山野生珊瑚状猴头菌菌株作为试验材料,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出,理想的可利用碳源和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硫酸铵,pH为3.5~4,温度为20~22℃。通过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得知,4种因素对珊瑚状猴头菌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温度>pH>氮源>碳源,综合得出珊瑚状猴头的菌丝培养适宜条件: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浸膏或蛋白胨,pH 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状猴头菌 生物学特性 碳源 氮源 PH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