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涠洲岛园艺式珊瑚苗圃的架设与移植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王欣
高霆炜
陈骁
周浩郎
李银强
苏治南
梁文
-
机构
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
广西大学林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
出处
《广西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462-467,共6页
-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GXNSFDA380035)
北部湾涠洲岛硬珊瑚移植与恢复技术研究项目(北科合201203059)
珊瑚礁生态恢复示范工程项目(XYEZFG2016035)资助
-
文摘
【目的】探讨涠洲岛不同底质下最适宜的硬珊瑚苗圃架设方法和最佳移植培育种类。【方法】在涠洲岛周边海域砂质、基岩、珊瑚碎屑和礁石等4种不同底质架设固定式(20个)及悬浮式(112个)珊瑚苗圃,移植块状、枝状、叶状等7种硬珊瑚断枝,共2 436个;观测记录苗圃保存情况及珊瑚成活率、珊瑚体积增长率等。【结果】礁石底质海域的苗圃保存程度最高,为70%;其次是珊瑚碎屑海域(北部牛角坑)的苗圃,为57%。铁架式苗圃的平均保存率为63%,是保存程度最好的苗圃形式。经过一年时间的培育,风信子鹿角珊瑚Acropora hyacinthus的成活率为20%~80%,体积增加3.5倍;粗野鹿角珊瑚Acropora humilis成活率为25%~49%,体积增加1.5倍。其他种类珊瑚生长较慢,成活率较低。【结论】铁架式苗圃结构稳固、不易受台风等风暴潮的影响,是涠洲岛最适合的珊瑚苗圃形式。涠洲岛四面环海,珊瑚苗圃应架设在岛屿北部礁石和珊瑚碎屑基底的海域。风信子鹿角珊瑚在一年时间内体积可以增加3倍,且存活率高,是涠洲岛珊瑚礁移植最优先考虑的种类。
-
关键词
珊瑚移植
珊瑚恢复
珊瑚苗圃
涠洲岛
北部湾
-
Keywords
coral transplantation
coral restoration
coral nursery
Weizhou Island
Beibu Gulf
-
分类号
P745
[天文地球—海洋生物学]
-
-
题名鹿回头佳丽鹿角珊瑚卵母细胞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李元超
黄晖
董志军
练健生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60,共5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台站基金支持项目(YTZJJ0502)
-
文摘
海南省三亚市鹿回头海域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为了恢复珊瑚礁资源,引进国际上最新的珊瑚礁恢复策略——捕获珊瑚幼虫安放到珊瑚礁退化区域,该策略的重点是准确掌握珊瑚的排卵时间。实验通过组织学分析珊瑚卵母细胞发育情况从而判定珊瑚的排卵时间,而野外的珊瑚幼虫捕获实验也证实我们对排卵时间的判断。通过观测卵母细胞的发育情况,我们确定佳丽鹿角珊瑚Acropora pulchra的排卵时间为4月底5月初。同时也证实佳丽鹿角珊瑚共生的虫黄藻Zooxanthellae是后天获得的。将组织学分析应用到珊瑚礁的恢复中来,使得以后大量的捕获珊瑚幼虫,加快对珊瑚礁退化区域进行恢复成为可能.
-
关键词
珊瑚
组织学研究
卵母细胞
排卵
虫黄藻Zooxanthellae
珊瑚礁恢复
-
Keywords
coral
histological analysis
oocyte
Zooxanthellae
spawning
coral reef restoration
-
分类号
Q24
[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