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玻纤增强柔性管用锥套连接型接头密封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刚 颜廷俊 +3 位作者 李平 李鹏 丛日峰 孙宝晗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2-51,共10页
近年来发生的部分海洋油气泄漏事件主要由接头密封失效引起,因此接头密封性能对管道的安全运行极为重要。介绍了海洋玻纤增强柔性管用锥套连接型接头及其密封结构,并用ABAQUS软件建立密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接头密封性能进行校核;... 近年来发生的部分海洋油气泄漏事件主要由接头密封失效引起,因此接头密封性能对管道的安全运行极为重要。介绍了海洋玻纤增强柔性管用锥套连接型接头及其密封结构,并用ABAQUS软件建立密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接头密封性能进行校核;分析了海洋高压环境下O形密封圈的von Mises应力、剪应力及接触压力分布规律,确定了接头外护套的安装距离,并对接头的抗拉强度进行校核,为玻纤增强柔性管用接头的密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玻纤增强柔性管 接头 高压环境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玻纤增强柔性管截面结构设计及强度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潘俊 张东胜 +1 位作者 李鹏 丛日峰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27,共7页
在深海石油开采中,使用传统的钢制管道作为海底管道和立管,存在耐腐蚀性差、重量大以及柔性小等不足。热塑性玻纤增强柔性管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柔性好以及耐腐蚀性强等优点,逐步成为海洋管道发展的趋势。针对南海500 m海深油井使用玻... 在深海石油开采中,使用传统的钢制管道作为海底管道和立管,存在耐腐蚀性差、重量大以及柔性小等不足。热塑性玻纤增强柔性管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柔性好以及耐腐蚀性强等优点,逐步成为海洋管道发展的趋势。针对南海500 m海深油井使用玻纤增强柔性管进行增强层截面结构设计,依据DNVGL-RP-F119规范和美国船级社相关规范,针对柔性管增强层缠绕角度及缠绕层数,依据经验建立±30°~±75°缠绕角度和20层~40层缠绕层数的组合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30 MPa内压、60 t拉力和5 MPa外压三种载荷工况下的强度分析,得到满足上述载荷工况的最优缠绕角度为±60°;再进行90MPa爆破压力及拉伸与外压组合工况下的强度校核,最后得到能够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增强层最优缠绕角度为±60°和最少缠绕层数为36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玻纤增强柔性管 截面结构设计 有限元 缠绕角度 缠绕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柔性管等效简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孟祥剑 王树青 姚潞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83,共13页
玻纤增强柔性管作为一种新型海底油气输送管道,具有比强度高、柔度大和抗腐蚀性强等特点,因此在深海油气开发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玻纤增强柔性管主要由内衬层、增强层和外保护层组成,其中增强层的等效模拟是玻纤增强柔性管设计... 玻纤增强柔性管作为一种新型海底油气输送管道,具有比强度高、柔度大和抗腐蚀性强等特点,因此在深海油气开发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玻纤增强柔性管主要由内衬层、增强层和外保护层组成,其中增强层的等效模拟是玻纤增强柔性管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玻纤增强柔性管的结构特征和材料特性,选取了四种不同的等效简化模型,对比研究了玻纤增强柔性管在轴向拉压荷载、弯曲荷载以及内压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将不同简化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相应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进行等效模型的优选。研究结果表明,在内压载荷和弯曲载荷作用下,基于Halpin-Tsai模型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最为接近。在轴向载荷作用下,采用分离式模型或回形模型计算精度更高,若材料达到屈服状态时,则建议采用分离式模型进行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柔性管 玻纤增强柔性管 力学性能 等效简化模型 海底管道 油气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接性玻纤增强柔性管承压性能模拟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庭蔚 颜廷俊 +3 位作者 王刚 丛日峰 储章森 刘洋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6-122,共7页
与广泛使用的金属管道相比,粘接性玻纤增强柔性管具有耐腐蚀、柔性好、安装简单等特点,正在成为海洋油气输运新的管道型式。针对粘接性玻纤增强柔性管试验周期长、测试成本高以及试验结果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等问题,采用Halpin-Tsai模型建... 与广泛使用的金属管道相比,粘接性玻纤增强柔性管具有耐腐蚀、柔性好、安装简单等特点,正在成为海洋油气输运新的管道型式。针对粘接性玻纤增强柔性管试验周期长、测试成本高以及试验结果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等问题,采用Halpin-Tsai模型建立设计内径152 mm、设计内压30 MPa柔性管有限元模型,研究增强层玻纤带的缠绕角度、缠绕层数以及内衬层和外保护层壁厚等结构参数对柔性管承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增强层玻纤带的缠绕角度、缠绕层数以及外保护层壁厚增加,柔性管的承压性能提高;随着内衬层壁厚增加,柔性管承压性能先提高后降低;确定理论条件下柔性管结构参数为增强层玻纤带缠绕角度±55°、增强层玻纤带缠绕层数40层、内衬层壁厚25 mm、外保护层壁厚25 mm。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并开展爆破试验进行验证,最终得到柔性管实际结构参数为增强层玻纤带缠绕角度±55°、增强层玻纤带缠绕层数100层、内衬层最佳壁厚8 mm、外保护层最佳壁厚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接性玻纤增强柔性管 结构优化 承压性能 爆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玻纤增强热塑性柔性管的理论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姚潞 王树青 +1 位作者 何文涛 孟祥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148,共8页
近年来海洋复合柔性管道逐渐在海洋工程中崭露头角。相对于钢管,复合柔性管凭借其弯曲性能好、重量轻、抗腐蚀能力强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在油气开采领域不断受到青睐。本文研究对象为一种三层粘结型玻璃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柔性管,该类... 近年来海洋复合柔性管道逐渐在海洋工程中崭露头角。相对于钢管,复合柔性管凭借其弯曲性能好、重量轻、抗腐蚀能力强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在油气开采领域不断受到青睐。本文研究对象为一种三层粘结型玻璃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柔性管,该类型管道包含外保护层(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间复合材料增强层以及内衬层(高密度聚乙烯HDPE)。研究内容主要基于三维弹性理论和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建立了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柔性管的理论计算模型,推导了复合柔性管在轴对称载荷作用下的平衡微分方程,主要分析了管体在内压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规律,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ABAQUS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论表明理论计算与数值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基于该理论模型,研究了内衬层(外保护层)与增强层相对厚度对柔性管应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管道的增强层为主要承载构件,在增强层纤维方向的应力远大于其他方向的应力,随着增强层从内向外扩展,纤维方向的应力逐渐减小,且内衬层(外保护层)厚度对管道整体的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增强柔性管 弹性理论 数值模拟 变形与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