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艇用玻纤–碳纤混杂增强复合材料耐盐雾研究及寿命预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91,共7页
制备游艇用玻纤–碳纤混杂增强2597PT不饱和树脂复合材料,应用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对其进行盐雾老化实验,研究其在三种盐雾条件下(盐度6%,温度50℃;盐度6%,温度25℃;盐度3%,温度50℃)的性能演变规律,建立其对应的寿命模型并进行寿命预测... 制备游艇用玻纤–碳纤混杂增强2597PT不饱和树脂复合材料,应用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对其进行盐雾老化实验,研究其在三种盐雾条件下(盐度6%,温度50℃;盐度6%,温度25℃;盐度3%,温度50℃)的性能演变规律,建立其对应的寿命模型并进行寿命预测。研究表明:材料盐雾老化后与老化前相比,特征官能团的吸收峰位置未发生变化;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材料力学性能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且在盐度6%,温度50℃条件下老化最为严重;在G.M. Gunyaev剩余强度理论基础上,采用origin对其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老化最严重的盐雾环境(即温度50℃、盐度6%)下材料剩余拉伸强度公式,相关系数R2=0.99,结合CCS《材料与焊接规范》 2018版要求,预测此材料在盐度6%,温度50℃条件下可安全使用约2 00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碳纤混杂增强复合材料 盐雾老化 力学性能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与碳纤维混杂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与实验 被引量:3
2
作者 栾丛丛 牛成成 +2 位作者 林志伟 钱俊 傅建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4,共5页
本研究基于热塑性材料熔融沉积成型工艺,研制了双喷头连续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增材制造平台,制备了不同混杂比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试件,分析了不同结构试件的弯曲力学性能与失效模式,探索了嵌入碳纤维... 本研究基于热塑性材料熔融沉积成型工艺,研制了双喷头连续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增材制造平台,制备了不同混杂比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试件,分析了不同结构试件的弯曲力学性能与失效模式,探索了嵌入碳纤维智能层的混杂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力阻行为。结果表明:比较纯热塑性材料结构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件弯曲强度提高了115.99%,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件弯曲强度提高了198.76%;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件具有负弯曲强度混杂效应和正弯曲模量混杂效应。可根据碳纤维电阻相对变化率对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结构的应变与断裂破坏状态进行实时自感知。研究结果为连续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件的高质高效制造与智能化提供了新工艺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玻璃 混杂增强 复合材料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混杂碳纤维/芳纶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宗强 王玉林 +2 位作者 万怡灶 雷雨 赵伟栋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1,46,共5页
制备了三维混杂碳纤维 /芳纶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HY/PA)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 :由于芳纶纤维的加入 ,使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CF/PA)的抗冲击性能有了显著提高 ,HY/PA的抗冲击强度随芳纶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有所提... 制备了三维混杂碳纤维 /芳纶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HY/PA)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 :由于芳纶纤维的加入 ,使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CF/PA)的抗冲击性能有了显著提高 ,HY/PA的抗冲击强度随芳纶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有所提高 ;另外 ,HY/PA在改善CF/PA的横向剪切强度的同时 ,也改善了芳纶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KF/PA)的纵向剪切强度 ;同时 ,混杂效应对HY/PA的弯曲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 ,HY/PA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均高于任一种单一纤维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混杂维/芳纶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制备 冲击性能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碳纳米管增强基体多尺度混杂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被引量:4
4
作者 莫松 李成虎 +1 位作者 黄俊 武旭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共3页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具有非常优异的刚度和强度。CNT增强基体的传统连续纤维多尺度混杂复合材料既具有优良的纤维主导力学性能又有好的基体主导力学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国内外在碳纳米管增强基体的多尺度混杂复...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具有非常优异的刚度和强度。CNT增强基体的传统连续纤维多尺度混杂复合材料既具有优良的纤维主导力学性能又有好的基体主导力学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国内外在碳纳米管增强基体的多尺度混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制备和数值模拟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进一步研究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1)量化CNT对传统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2)阐明CNT对多尺度混杂复合材料的增强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T增强基体 多尺度混杂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艇用碳纤-玻纤混杂增强复合材料耐盐雾性能研究及寿命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萌 李志铮 宾远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4-97,139,共5页
制备游艇用2597PT不饱和树脂/玻璃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通过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对其进行盐雾老化实验,研究其在盐雾环境下性能演变规律,建立其对应的寿命模型并进行寿命预测。研究表明,盐雾老化50 d后,玻璃化转变温度上升14. 1℃,复合材... 制备游艇用2597PT不饱和树脂/玻璃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通过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对其进行盐雾老化实验,研究其在盐雾环境下性能演变规律,建立其对应的寿命模型并进行寿命预测。研究表明,盐雾老化50 d后,玻璃化转变温度上升14. 1℃,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下降14. 6%,弯曲强度下降14. 5%,且随着盐雾老化时间的增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逐渐降低,且在老化初期下降较为明显;在Gunyaev剩余强度理论的基础上,拟合得到其剩余弯曲强度公式为S=S0+17. 02 (1-e-2. 87t)-13. 55ln (1+2. 14t),相关系数R^2=0. 94;结合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规范》要求,预测此材料在上述条件下可使用约1 00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混杂增强复合材料 盐雾老化 力学性能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艇用碳纤-玻纤混杂增强复合材料加速老化性能研究及寿命预测
6
作者 李萌 李志铮 宾远红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0-95,共6页
采用无碱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增强2597PT不饱和树脂制备碳纤-玻纤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结合游艇在海洋环境下的实际工况,通过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对其进行盐雾-紫外交变老化实验,研究其在此老化环境下的性能演变规律,建立寿命模型并进行寿... 采用无碱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增强2597PT不饱和树脂制备碳纤-玻纤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结合游艇在海洋环境下的实际工况,通过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对其进行盐雾-紫外交变老化实验,研究其在此老化环境下的性能演变规律,建立寿命模型并进行寿命预测。研究表明:随着盐雾-紫外交变老化周期的增加,材料表面总色差逐渐变大,且表面黄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逐渐降低,且在老化初期下降较为明显;在Gunyaev剩余强度理论的基础上,拟合得到其剩余拉伸强度公式为S=S0+14.13(1-e^(-0.61t))-9.16ln(1+2.49t),相关系数R^2=0.997;结合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规范》要求,预测此材料在上述条件下可使用约3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混杂增强复合材料 盐雾-紫外交变老化 力学性能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玻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拉疲劳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许经纬 顾嫒娟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5,共7页
纤维混杂是一种实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与价格平衡的有效策略,碳/玻混杂织物(GCHF)是典型的纤维混杂实例。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是工程化应用的必要考核指标。本文以风力发电叶片梁帽用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制备了4种不同混杂比例... 纤维混杂是一种实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与价格平衡的有效策略,碳/玻混杂织物(GCHF)是典型的纤维混杂实例。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是工程化应用的必要考核指标。本文以风力发电叶片梁帽用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制备了4种不同混杂比例的单向GCHF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基于对其静态拉伸性能的研究,扩展到动态拉-拉疲劳(R=0.1)性能,并与纯玻纤和纯碳纤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作对比。实验数据表明,高周疲劳下,GCHF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符合线性混合定律,但是低周疲劳下误差相对较大。为叶片设计选材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估算GCHF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增强复合材料 疲劳 力学性能 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径纤维混杂复合材料混杂原理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佐光 仲伟虹 +1 位作者 张大兴 史卫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99-501,共3页
对碳化硅碳(SiCFCF)环氧和硼碳(BFCF)环氧2 种不等径纤维混杂复合材料的混杂模型和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三角形和四边形阵列的混杂模型;分析了材料制备工艺对混杂阵列。
关键词 增强 复合材料 混杂 混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配比对VIHPS制备GO-CF/EP复合材料微观组织与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马玉钦 吕晋书 +4 位作者 阮鸥 徐津 任斌 王刚锋 庞利沙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5-355,共11页
碳纤维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重量轻、可设计性强等诸多优点,广泛用于汽车、海洋、航空航天等行业.根据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配比化学原理,计算出石墨烯-碳纤维混杂增强树脂基(GO-CF/EP)复合材料的最佳配比为1∶5,并采用真空浸渗热压... 碳纤维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重量轻、可设计性强等诸多优点,广泛用于汽车、海洋、航空航天等行业.根据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配比化学原理,计算出石墨烯-碳纤维混杂增强树脂基(GO-CF/EP)复合材料的最佳配比为1∶5,并采用真空浸渗热压成型工艺(VIHPS)制备1∶2~1∶7共六个配比的试样,结合形状记忆性能测试及微观形貌的观察,得到固化剂与环氧树脂实际最佳配比.实验结果表明,GO-CF/EP复合材料性能主要取决于体系中交联度的大小,交联度越大,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越好,微观组织形貌也较理想.当基体配比为1∶5时,GO-CF/EP复合材料体系中交联度最大,微观形貌呈现均匀致密的状态,形状固定率最大,为95.90%;形状回复率最大,为95.40%;形状回复时间最短,为80.30 s;形状回复力最大,为9.48 N.当基体配比为1∶2或1∶7时,固化剂过量或不足,交联度较小,微观组织形貌中有大量的基体聚集区,其形状记忆性能下降,形状固定率及回复率也相应减小,分别为82.99%,81.66%,81.91%,78.75%;形状回复力分别只有5.20 N和5.50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混杂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交联度 真空浸渗热压成型工艺 基体配比 形状记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等离子处理碳纤/玻纤间隔织物的效果表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俞科静 曹海建 +2 位作者 钱坤 王娟娟 李鸿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7-542,512,共7页
碳/玻纤间隔织物是一种新型结构的纤维增强材料,其纤维与树脂的结合牢度是决定其复合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改善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性能,本文采用不同功率的常压低温等离子技术对整体中空织物进行处理,然后通过... 碳/玻纤间隔织物是一种新型结构的纤维增强材料,其纤维与树脂的结合牢度是决定其复合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改善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性能,本文采用不同功率的常压低温等离子技术对整体中空织物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扫描电镜、吸光率表征、玻纤单丝微脱粘测试以及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测试等对织物中的碳纤维与玻璃纤维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等离子处理后,混杂织物中的面层和芯材均受到等离子体刻蚀,纤维表面的官能团增多,纤维浸润性界面结合性能得到改善。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等离子处理碳/玻间隔织物的改性效果随着功率的增加是先增加后降低,在功率为150w的常压低温等离子处理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等离子 /玻纤混杂 整体中空织物 浸润性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长玻纤增强ABS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明晖 袁象恺 +2 位作者 韩克清 舒慧华 余木火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2-595,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长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 ,用DSC、接枝率、SEM等方法研究了基体ABS树脂的结构 ,表明原位聚合的基体ABS与通用ABS结构相似。用SEM、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测试技术研究原位聚合制备的长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长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 ,用DSC、接枝率、SEM等方法研究了基体ABS树脂的结构 ,表明原位聚合的基体ABS与通用ABS结构相似。用SEM、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测试技术研究原位聚合制备的长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 ,原位聚合法制备的长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浸润性及优良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法 ABS复合材料 ABS树脂 增强 玻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叶片用拉挤板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强 张曦月 +2 位作者 黄辉秀 王志伟 刘传瑞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128,共6页
本文介绍了风电叶片用拉挤板的国内外研究发展历程及现状,共涉及五种不同材料体系的拉挤板,分别为碳纤维拉挤板、玻纤拉挤板、碳玻混拉挤板、免脱模布拉挤板及聚氨酯拉挤板。分析了拉挤板相比较于传统的真空灌注、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风电叶片用拉挤板的国内外研究发展历程及现状,共涉及五种不同材料体系的拉挤板,分别为碳纤维拉挤板、玻纤拉挤板、碳玻混拉挤板、免脱模布拉挤板及聚氨酯拉挤板。分析了拉挤板相比较于传统的真空灌注、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应用优势和面临的挑战。结合目前应用现状,针对各种材料体系的拉挤板分别提出了未来重点关注方向和发展趋势:玻纤拉挤板因其低成本的优势,在未来陆上风电叶片中仍会占据主流,并将向更高模量及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随着海上风电的发展及碳丝国产化进程加速,碳纤维拉挤板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碳玻混拉挤板、免脱模布拉挤板及聚氨酯体系拉挤板减重或降本优势明显,但仍需进一步开展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拉挤主梁 玻纤拉挤板 拉挤板 应用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
13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4-135,共2页
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C/PEI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降低摩擦系数的碳纤维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K2TiF6掺杂Mg/PMMA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关键词 聚甲醛复合材料 专利 制备方法 K2TiF6 增强 低摩擦系数 阻燃PC 玻纤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