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2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分散剂对剑麻纤维/长玻纤/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罗崇禧 陆绍荣 +1 位作者 郭栋 刘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0-83,88,共5页
以自制超支化分散剂(HBD)为改性剂,制备剑麻纤维(SF)/长玻纤(LGF)/聚丙烯(PP)复合材料,探讨超分散剂对SF/LGF/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结晶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SF/LGF/PP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形貌,分析纤维与聚丙烯... 以自制超支化分散剂(HBD)为改性剂,制备剑麻纤维(SF)/长玻纤(LGF)/聚丙烯(PP)复合材料,探讨超分散剂对SF/LGF/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结晶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SF/LGF/PP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形貌,分析纤维与聚丙烯树脂的界面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经HBD改性后的SF/LGF/PP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分别比未经分散剂改性的复合材料提高了35.2%和6%,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聚丙烯相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有所提高,HBD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提高,损耗系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超支化分散剂 剑麻纤维 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
作者 薛真 钱建华 赵增华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了探索具有工业化发展前景的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石墨烯/聚丙烯复合材料,并通过实验与计算分析了石墨烯的增强机制。结果表明,通过熔融共混,石墨烯可在基体中均匀分散;当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5%时,复合材... 为了探索具有工业化发展前景的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石墨烯/聚丙烯复合材料,并通过实验与计算分析了石墨烯的增强机制。结果表明,通过熔融共混,石墨烯可在基体中均匀分散;当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50.3 MPa;当石墨烯质量分数为4.0%时,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比聚丙烯基体分别增加了77.1%和22.5%;石墨烯的均匀分散及石墨烯与聚丙烯基体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使石墨烯/聚丙烯界面可实现有效的应力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聚丙烯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复合材料空间电荷和电导特性
3
作者 曹丹 梁启璐 +6 位作者 展云鹏 侯帅 廖雁群 曹安瑛 何伟 吴锴 吕泽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9,共10页
针对聚丙烯(PP)经弹性体增韧后力学和电学性能发生变化,引入弹性体导致材料电学性能下降的问题,采用共混法在PP基体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聚烯烃弹性体(POE)。结合复合材料力学及绝缘性能研究,提出力-电综合性能最优的POE配比,又进一步... 针对聚丙烯(PP)经弹性体增韧后力学和电学性能发生变化,引入弹性体导致材料电学性能下降的问题,采用共混法在PP基体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聚烯烃弹性体(POE)。结合复合材料力学及绝缘性能研究,提出力-电综合性能最优的POE配比,又进一步结合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热转变特征及绝缘性能,分析高温下PP/POE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积聚和电荷输运特性。研究发现,随着POE含量的增加,PP/POE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降低,直流击穿场强随POE含量的增加下降,高电场下w_(POE)为40%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是所有复合材料中最低的,约为PP电导率的3倍,其他复合材料电导率比PP大一个数量级,20℃下,w_(POE)分别为50%、60%复合材料的异极性电荷积累量较大。高温下,PP和w_(POE)为40%复合材料直流击穿场强随温度升高下降,PP空间电荷性能较稳定,w_(POE)为40%复合材料空间电荷积聚量随温度升高增加,尤其在60℃以上,内部空间电荷量剧增。研究揭示了PP/POE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空间电荷积聚和电导剧增,这是限制其绝缘性能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复合材料 空间电荷 电导 击穿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4
作者 陶永亮 曾成均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5期111-116,共6页
竹材是绿色、低碳、可降解生物质材料,是塑料的最佳替代品。竹纤维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密度小、绿色环保、比强度高等特点,与聚丙烯复合形成的竹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兼有竹材和塑料的优点,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材料,是“... 竹材是绿色、低碳、可降解生物质材料,是塑料的最佳替代品。竹纤维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密度小、绿色环保、比强度高等特点,与聚丙烯复合形成的竹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兼有竹材和塑料的优点,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材料,是“以竹代塑”产品开发的低碳材料来源。文中综述了竹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在材料特性、制备方法、性能测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的应用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及应用潜力,以期为“以竹代塑”创新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聚丙烯 复合材料 以竹代塑 汽车内饰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聚丙烯直接注射成型及工艺参数影响研究
5
作者 武明生 侯震 +2 位作者 郑硕鵾 金志明 张亚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7-272,共6页
采用纤维直接喂入注射成型(DFFIM)“一步法”工艺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GF/PP),研究了注射速度和塑化温度对DFFIM制备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两步法”技术进行实验对比探究DFFIM技术的优势。结果表明:当注射速度从5 ... 采用纤维直接喂入注射成型(DFFIM)“一步法”工艺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GF/PP),研究了注射速度和塑化温度对DFFIM制备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两步法”技术进行实验对比探究DFFIM技术的优势。结果表明:当注射速度从5 mm/s增加到45 mm/s时,GF/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注射速度为15 mm/s时拉伸、弯曲和无缺口冲击强度分别取得最大值95.0 MPa、133.9 MPa和61.7 kJ/m^(2);塑化温度从205℃增加到250℃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逐渐提高,当塑化温度继续增加到26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冲击强度增强趋势大幅降低,而弯曲强度由250℃时的133.9 MPa降低到132.9 MPa。与“两步法”成型技术相比,DFFIM制备的GF/PP复合材料有明显的纤维长度优势,但玻纤含量超过30%以后,其力学性能低于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GFPP)粒料通过“两步法”制备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直接喂入注射成型 两步法 玻纤/聚丙烯复合材料 工艺参数 纤维长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壳聚糖抗菌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6
作者 郭军辉 黄元盛 +2 位作者 林婕顺 何文滔 宋波 《新材料·新装饰》 2024年第18期11-14,共4页
文章以不同添加量的CTS为改性剂,借助熔融共混法简易制备了PP/CTS复合材料,分别利用数显悬梁臂冲击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热变形维卡测定仪和差示热量扫描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熔融/结晶温度进行了测定,重点考察... 文章以不同添加量的CTS为改性剂,借助熔融共混法简易制备了PP/CTS复合材料,分别利用数显悬梁臂冲击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热变形维卡测定仪和差示热量扫描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熔融/结晶温度进行了测定,重点考察了复合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TS对复合材料有一定的增强增刚作用;相较于纯PP材料,当CTS的添加量为5.0 wt%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为3.49 kJ/m^(2),提高了1.35倍,负荷热变形温度提高了近48.6℃,且复合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高达99%,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壳聚糖 复合材料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编织网与聚丙烯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圆柱轴压试验
7
作者 杨卓宇 黄海林 +1 位作者 高亚强 谭永杰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6期5-10,共6页
完成了14个基于碳纤维编织网与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圆柱的轴压性能试验,得到了各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与破坏形态,测得了各试件平均压应力-混凝土应变曲线、平均压应力-碳纤维编织网应变曲线及各试件极限承载力柱状图,分析了加固... 完成了14个基于碳纤维编织网与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圆柱的轴压性能试验,得到了各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与破坏形态,测得了各试件平均压应力-混凝土应变曲线、平均压应力-碳纤维编织网应变曲线及各试件极限承载力柱状图,分析了加固层水泥基复合材料中聚丙烯纤维含量、碳纤维编织网包裹层数及网格大小等参数对试件轴压性能及破坏机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编织网与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圆柱可明显提高其极限承载力;试件主要破坏形态为纵向压劈破坏,脆性破坏特征明显;加固层少量聚丙烯纤维含量(质量比0.05%,0.15%,0.25%)的改变对试件承载力的提高不明显;在一定范围内试件承载力随碳纤维编织网包裹层数的增加而提高;相比于2 cm网格碳纤维编织网,1 cm网格碳纤维编织网对试件承载力的提高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编织网 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 圆柱 轴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构缺陷分布均匀性对等规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结晶及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少华 殷先泽 +3 位作者 彭家顺 王罗新 王桦 亢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76,共7页
利用具有不同立构缺陷分布均匀性的聚丙烯,制备了玻璃纤维/聚丙烯(简称玻纤/PP)复合材料,研究了玻纤含量和PP立构缺陷分布对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行为、结晶结构及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立构缺陷分布更不均匀的PP-A具有比PP-B拥... 利用具有不同立构缺陷分布均匀性的聚丙烯,制备了玻璃纤维/聚丙烯(简称玻纤/PP)复合材料,研究了玻纤含量和PP立构缺陷分布对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行为、结晶结构及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立构缺陷分布更不均匀的PP-A具有比PP-B拥有更高的结晶能力、结晶速率和更低的结晶活化能(ΔE)。玻纤的加入促进了PP的结晶,但在相同的玻纤加入量时,PP-A的结晶能力始终比PP-B更强,说明立构缺陷分布的均匀性比玻纤的加入对结晶影响更大;玻纤的加入更倾向于促进立构缺陷分布不均匀的PP-B形成β晶,且在相同条件下,在PP-B中的分散更加均匀。上述结果表明,在玻纤/PP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设计中,PP立构缺陷分布的均匀性也是需要重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聚丙烯复合材料 立构缺陷 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对食品接触类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王平 陆海冰 +3 位作者 刘文秀 王毅 吴良伟 姚益权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361,共8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硅灰石、晶须、滑石粉等填料引入聚丙烯(PP)/乙烯-辛烯共聚物/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中,制备了PP复合材料,并采用DSC,SEM,DMA等方法研究了填料对PP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机填料的引入改善了PP复合材料...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硅灰石、晶须、滑石粉等填料引入聚丙烯(PP)/乙烯-辛烯共聚物/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中,制备了PP复合材料,并采用DSC,SEM,DMA等方法研究了填料对PP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机填料的引入改善了PP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与硅灰石和晶须相比,滑石粉可有效促进层间分子链段的规整排列,在基体中形成相对完善的填料网络,提高PP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使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较未改性PP分别提高了55.6%和86.9%,且高添加量下冲击强度未发生明显降低,小分子析出物降至1.49%(w),满足食品接触材料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复合材料 填料 机械性能 食品接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含量对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水辅注塑制品壁厚与微观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匡唐清 冯强 +2 位作者 徐盼 赖德炜 柳和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11,119,共8页
以玻纤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40%的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了系列水辅注塑管件,观测比较了实验条件下玻纤含量对沿流动方向的壁厚及玻纤的取向分布的影响。发现在实验条件下,沿流动方向管件的壁厚呈逐渐增大的趋势,随着... 以玻纤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40%的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了系列水辅注塑管件,观测比较了实验条件下玻纤含量对沿流动方向的壁厚及玻纤的取向分布的影响。发现在实验条件下,沿流动方向管件的壁厚呈逐渐增大的趋势,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管件壁厚逐渐减小;玻纤的分布在管件壁厚层可分为近模壁层、中间层、近水道层三层;在近模壁层和近水道层玻纤的取向度较高,但在玻纤含量较高时存在玻纤断裂现象;中间层的玻纤取向度较低。最后从水辅助注塑的流场特点及玻纤的相互作用阐述了玻纤含量对管件壁厚及玻纤取向分布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增强聚丙烯 水辅注塑 玻纤含量 壁厚 微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秸秆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
11
作者 吴亦珺 张蓉蓉 +2 位作者 肖婧怡 张维农 从艳霞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2-512,共11页
为解决油菜秸秆处理困难的问题,以油菜秸秆为原料,采用混炼热压工艺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油菜秸秆的填充量、粒径和聚合物种类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将其与GB/T 24137-2009《木塑装饰板》中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为解决油菜秸秆处理困难的问题,以油菜秸秆为原料,采用混炼热压工艺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油菜秸秆的填充量、粒径和聚合物种类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将其与GB/T 24137-2009《木塑装饰板》中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当油菜秸秆的填充量为30%、粒径为80目时,木塑复合材料性能指标较优;聚丙烯(PP)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优于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AA)、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氯乙烯(PVC)制备的复合材料;比较了稻壳灰、亲水型纳米SiO_(2)和亲油型纳米SiO_(2)对材料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的亲油型纳米SiO_(2)或5%的稻壳灰能有效增强复合材料性能,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2.01%和11.25%、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2.73%和7.32%、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7.13%和6.43%。25%油菜秸秆粉、5%稻壳灰和70%PP制备得到的木塑复合材料性能最优:拉伸强度17.83±0.56 MPa、弯曲强度33.68±0.04 MPa、弹性模量2119.32±6.39 MPa、邵氏硬度72.30±1.09 HD、含水率0.39±0.02%、吸水厚度膨胀率0.58±0.00%,基本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秸秆 木塑复合材料 聚丙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仇永宏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6期1-3,共3页
以聚丙烯作为基体树脂,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作为相容剂,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了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玻纤含量、预浸料切粒长度、相容剂含量和树脂基体对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以聚丙烯作为基体树脂,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作为相容剂,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了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玻纤含量、预浸料切粒长度、相容剂含量和树脂基体对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更长的预浸料切粒长度有利于复合材料纤维保留长度和力学性能的提升;相容剂的加入有效地增强了界面粘结强度,大幅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聚丙烯树脂的流动性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突出。另外对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微观界面形态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浸渍 玻纤 聚丙烯 相容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层聚合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形态 被引量:36
13
作者 马继盛 张世民 +2 位作者 漆宗能 胡友良 张树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34-738,共5页
使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广角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插层聚合法制备的聚丙烯-蒙脱土(P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态发展. 结果表明, 随着插层聚合反应的进行, 较大的初级MMT粒子逐渐剥离成较小的次级粒子. 次级粒子由2... 使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广角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插层聚合法制备的聚丙烯-蒙脱土(P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态发展. 结果表明, 随着插层聚合反应的进行, 较大的初级MMT粒子逐渐剥离成较小的次级粒子. 次级粒子由2~20片的单个MMT片层组成, 其层间充满了PP分子链. 提出了插层聚合过程中PP-MMT复合材料的形态发展模型. 另外, MMT的加入对PP的球晶形态也有重要影响, PP完整的球晶随MMT的加入逐渐变小和趋于扭曲甚至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复合材料 形态 蒙脱土 插层聚合 微观结构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层聚合制备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结构性能表征 被引量:49
14
作者 马继盛 漆宗能 +3 位作者 张树范 王新 陈士娟 胡友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767-1770,共4页
将插层聚合的概念引入烯烃聚合 ,制备了聚丙烯 /蒙脱土 ( PP/MMT)纳米复合材料 .X射线衍射和TEM分析结果表明 ,蒙脱土在聚丙烯基体中达到了纳米级的分散 .动态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在高于 Tg的温度区域内 P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 将插层聚合的概念引入烯烃聚合 ,制备了聚丙烯 /蒙脱土 ( PP/MMT)纳米复合材料 .X射线衍射和TEM分析结果表明 ,蒙脱土在聚丙烯基体中达到了纳米级的分散 .动态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在高于 Tg的温度区域内 P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 ( E )成倍增加 ,加入 8%的蒙脱土 ( MMT) ,PP/MMT的E 提高近 3倍 .PP/MM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随蒙脱土含量的增加 ,PP/MMT的热分解温度和热变形温度 ( HD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复合材料 蒙脱土 插层聚合 结构 性能 TEM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对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倪卓 孙忠梅 +2 位作者 宫永辉 宋军 邹恩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82,86,共5页
研究了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对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PP/MM T)的影响,它不仅显著改善了PP与蒙脱土的界面相容性,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显著提高,而且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PP的断裂方式属典型的脆性断裂,含有马来酸酐接枝... 研究了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对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PP/MM T)的影响,它不仅显著改善了PP与蒙脱土的界面相容性,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显著提高,而且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PP的断裂方式属典型的脆性断裂,含有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PP/MM T断裂方式属韧性断裂。蒙脱土在聚丙烯结晶时起成核剂的作用,提高了PP/MM T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相容剂使得有机蒙脱土对PP的成核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聚丙烯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蒙脱土 相容剂 熔融插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蒙脱土复合材料结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高德玉 RB-海曼 +5 位作者 B-托马斯 李红 刘宇光 侯静 郑辉 倪靖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用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核磁共振(NMR,13C,27Al,29Si)对电子束和紫外辐照制备的纳米结构聚丙烯酰胺/蒙脱土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丙烯酰胺以双分子层嵌入蒙脱土层间形成复合体,使蒙脱土层距由1.25nm增大到2.09nm。在复... 用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核磁共振(NMR,13C,27Al,29Si)对电子束和紫外辐照制备的纳米结构聚丙烯酰胺/蒙脱土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丙烯酰胺以双分子层嵌入蒙脱土层间形成复合体,使蒙脱土层距由1.25nm增大到2.09nm。在复合材料中丙烯酰胺有三种形式:嵌入蒙脱土层间,通过氢键结合在蒙脱土表面和“自由”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聚丙烯酰胺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制备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结构性能表征 被引量:15
17
作者 赵海超 杨凤 +5 位作者 张学全 陈斌 李刚 蔡洪光 冯之榴 黄葆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5-187,共3页
首先制备MMT/MgCl2/TiCl4插层催化剂,并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得聚丙烯(PP)/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XRD和TEM分析结果表明,蒙脱土在聚丙烯基体中被剥离并成纳米级分散。在低于80℃左右时,P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明显高于纯聚丙... 首先制备MMT/MgCl2/TiCl4插层催化剂,并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得聚丙烯(PP)/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XRD和TEM分析结果表明,蒙脱土在聚丙烯基体中被剥离并成纳米级分散。在低于80℃左右时,P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明显高于纯聚丙烯的储能模量,PP/MMT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比纯PP提高了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聚合法 储能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孔小寅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0年第3期52-52,72,共2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然后分析了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旨在为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参考意见,以此来提高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质量及效率,进而提高... 文章首先分析了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然后分析了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旨在为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参考意见,以此来提高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质量及效率,进而提高最终制造产品的制造质量及效率,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环保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增强聚丙烯 复合材料 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挤出制备聚丙烯/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及其结晶和分散形态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丽娟 杜芹 +1 位作者 郭少云 李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4-187,共4页
采用超声挤出制备了聚丙烯/纳米碳酸钙(PPCA s)复合材料,考察了加入纳米碳酸钙前后的结构演变和结晶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超声辐照能促进n-C aCO3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使其分散尺寸减小,分布更均匀。由于纳米粒子的成核效应,PPAC ... 采用超声挤出制备了聚丙烯/纳米碳酸钙(PPCA s)复合材料,考察了加入纳米碳酸钙前后的结构演变和结晶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超声辐照能促进n-C aCO3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使其分散尺寸减小,分布更均匀。由于纳米粒子的成核效应,PPAC s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都有所提高,施加超声使结晶温度又有所提高,使结晶度相对于未施加超声辐照的纳米复合材料的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碳酸钙 纳米复合材料 超声挤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强 庄韦 +3 位作者 单海涛 张建华 胡柏星 沈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42-245,共4页
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测试(XRD)表明,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均为插层型。扫描电镜(SEM)观测到纳米复合材料没有明显的有机无机相畴,即蒙脱土和聚丙烯有较好的相容性。差热分析测试(DSC)表明,蒙脱土的加... 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测试(XRD)表明,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均为插层型。扫描电镜(SEM)观测到纳米复合材料没有明显的有机无机相畴,即蒙脱土和聚丙烯有较好的相容性。差热分析测试(DSC)表明,蒙脱土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的熔点影响不大。热重分析测试(TGA)表明,蒙脱土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动态热机械分析测试(DMTA)表明,蒙脱土的加入使储存模量得到很大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插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