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金属封接技术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忠武 王警卫 杨清海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1-252,共2页
玻璃 金属封接按玻璃与金属两者间的膨胀系数差异 (即Δα)分为匹配封接和压力封接 ,它广泛应用于电池、电子、汽车、医疗、照明等行业。不同类型的玻璃 金属封接对金属材料及玻璃的要求将被讨论。对匹配封接 ,两者间的膨胀系数之差... 玻璃 金属封接按玻璃与金属两者间的膨胀系数差异 (即Δα)分为匹配封接和压力封接 ,它广泛应用于电池、电子、汽车、医疗、照明等行业。不同类型的玻璃 金属封接对金属材料及玻璃的要求将被讨论。对匹配封接 ,两者间的膨胀系数之差应小于 10 % ,而压力封接则要求细而薄的弹性金属。封接材料的选择及相应工艺参数的匹配对玻璃 金属封接件的质量好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封接工艺包括对温度、封接时间、氧化膜的厚度、保护气氛等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金属封 膨胀系数 氧化膜 绝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核电的玻璃-金属密封型电气贯穿件应力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向恒 郑睿鹏 李靖威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056-4066,共11页
电气贯穿件是核反应堆内的专用电气设备,玻璃-金属密封型电气贯穿件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耐高温性能和长服役寿命而被应用于第四代核反应堆。电气贯穿件的密封性能与玻璃中的应力紧密相关,适当的应力是保证其在严苛环境中实现有效密封... 电气贯穿件是核反应堆内的专用电气设备,玻璃-金属密封型电气贯穿件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耐高温性能和长服役寿命而被应用于第四代核反应堆。电气贯穿件的密封性能与玻璃中的应力紧密相关,适当的应力是保证其在严苛环境中实现有效密封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力的有效测量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重点。首先,对电气贯穿件的结构做了说明,并讨论了应力对玻璃-金属封接的影响,应力的大小决定了玻璃-金属界面承压能力的强弱,并且会影响电气贯穿件的服役寿命。其次,重点阐述了压痕技术、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技术、荧光光谱技术等玻璃-金属封接中应力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还介绍了有限元模拟方法在表征应力方面的应用。最后,对未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贯穿件 玻璃-金属封 压缩应力 应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子隔离技术的旋转集成式斯特林制冷机的优化研究
3
作者 刘湘德 徐长彬 +1 位作者 辛光磊 迟国春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60-1364,共5页
以一款制冷量为0.4 W/77 K的小型化旋转集成式斯特林制冷机为研究对象,优化其结构,将定子隔离技术应用于该款制冷机中。优化后的制冷机避免了定子外壳玻璃-金属封接处气体泄漏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制冷工质气体污染导致制冷机失效的可能... 以一款制冷量为0.4 W/77 K的小型化旋转集成式斯特林制冷机为研究对象,优化其结构,将定子隔离技术应用于该款制冷机中。优化后的制冷机避免了定子外壳玻璃-金属封接处气体泄漏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制冷工质气体污染导致制冷机失效的可能性。通过制冷机与探测器联试数据,表明该样机性能可满足红外探测器组件应用需求,达到了预期优化研究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林制冷机 定子隔离技术 玻璃-金属封 气体污染失效 气体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太阳能中温集热技术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昕宇 李鹏 +6 位作者 何涛 边萌萌 陈一言 王敏 李博佳 葛洪川 王博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94-1502,共9页
在分析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发展数据的基础上,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跟踪型和非跟踪型中温太阳能集热技术的发展研究及标准编制现状进行分析,介绍中温太阳能技术在供热采暖、空调、烟草等行业应用,明确了太阳能中温利用的温区,给出不同形式... 在分析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发展数据的基础上,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跟踪型和非跟踪型中温太阳能集热技术的发展研究及标准编制现状进行分析,介绍中温太阳能技术在供热采暖、空调、烟草等行业应用,明确了太阳能中温利用的温区,给出不同形式中温集热器性能提升的建议及应用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中温集热器 玻璃-金属封接式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 太阳能集热器 供热 空调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寒区路基工程的太阳能集热管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胡田飞 王天亮 +1 位作者 刘建坤 常键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44-52,共9页
针对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工程广泛面临的冻胀病害,提出引入一种更具主动性的新型防治方法—太阳能光热技术。应用思路为,通过太阳能光热装置为路基提供一个外部热源,主动地调节路基热量收支关系,有效地控制路基在冬季的过度热量损失,进而... 针对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工程广泛面临的冻胀病害,提出引入一种更具主动性的新型防治方法—太阳能光热技术。应用思路为,通过太阳能光热装置为路基提供一个外部热源,主动地调节路基热量收支关系,有效地控制路基在冬季的过度热量损失,进而消除负温状态和冻胀现象。太阳能等可再生热源的资源性条件与技术性条件在面向路基工程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中国季节性冻土与太阳能分布在地理位置上具有较好的重合性,相比人居环境和工业应用领域,太阳能光热技术在寒区路基工程中更具应用优势。基于太阳能光热技术对比和路基供热的特殊要求,设计与制作一款面向路基工程的专用太阳能集热管。该装置结构型式为立式柱状,分为地表太阳能集热段和路基供热段两部分,前者采用玻璃-金属封接式真空集热管。装置集热段与供热段通过法兰实现直通式连接,可以自主完成太阳能的搜集、储存和传递,自成一体化热量转化单元。太阳能集热管的工作模式为在暖季高效地向路基预先储备热量和在冷季实时地补充热量,全年处于供热状态。太阳能集热管的性能试验表明,集热温度随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大而升高,在冬季辐射良好的条件下集热温度相比大气温度高出10℃以上,起到有利的'热源'作用。太阳能集热管具有主动供热的技术优势,可以为寒区路基防冻胀问题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冻土 路基工程 太阳能 光热利用 玻璃-金属封接式真空管 太阳能集热管 集热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