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1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Ti基合金的应变玻璃转变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新青 王凯 +2 位作者 吕超 张凯超 侯慧龙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近等原子比Ni-Ti合金因热弹性马氏体相变而呈现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并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和诸多工业领域。近年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当近等原子比Ni-Ti合金引入足够的缺陷(如溶质原子、位错以及纳米析出物)时,这些缺陷导致的相变... 近等原子比Ni-Ti合金因热弹性马氏体相变而呈现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并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和诸多工业领域。近年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当近等原子比Ni-Ti合金引入足够的缺陷(如溶质原子、位错以及纳米析出物)时,这些缺陷导致的相变阻力可有效抑制合金的一级马氏体相变,并代之以短程有序的晶格应变微区(纳米马氏体畴)为显著特征的应变玻璃转变。Ni-Ti基应变玻璃具有宏观晶体结构不变、各态遍历性缺失、动态力学性能随频率弥散分布和高阻尼等特征。尽管应变玻璃在冷却过程中不发生一级马氏体相变,但因应力加载诱发应变玻璃向马氏体转变及应力卸载时的逆转变,应变玻璃仍然可呈现出优异的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应变玻璃合金的超弹性与缺陷类型及浓度密切相关,缺陷浓度不高的应变玻璃具有与传统Ni-Ti基合金类似的超弹性行为;高缺陷浓度的应变玻璃在温度场和应力场作用下发生应变玻璃↔R相变,其超弹性具有小回复应变、窄滞后和宽温域特征。Ni-Ti合金可通过变形引入大量位错缺陷,以实现其应变玻璃转变。应变玻璃在应力作用下如果只涉及纳米畴演化而不发生B19′马氏体转变,可表现出具有窄滞后特征(近线性)的大超弹性,其物理机制在于应力作用下纳米畴的演化不需要形核过程,从而避免因形核导致的能量损耗。本文综述了Ni-Ti基合金应变玻璃转变的提出、奇异性质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基于应变玻璃转变的Ni-Ti基宽温域超弹性合金设计原理及工程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基 马氏体相变 应变玻璃转变 形状记忆效应 超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退火时间对Pd_(40)Cu_(30)Ni_(10)P_(20)玻璃转变及晶化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邹辉 王敬丰 柳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96-1001,共6页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DSC)分析方法,测定了大块非晶合金Pd40Cu30Ni10P20经523K((Tg-100K)<T<Tg)不同时间(0~64h)预退火后的玻璃转变温度Tg、玻璃转变峰温度TM、起始晶化温度Tx、晶化峰的峰温Tp、晶化焓以及在玻璃转变过程中的比热...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DSC)分析方法,测定了大块非晶合金Pd40Cu30Ni10P20经523K((Tg-100K)<T<Tg)不同时间(0~64h)预退火后的玻璃转变温度Tg、玻璃转变峰温度TM、起始晶化温度Tx、晶化峰的峰温Tp、晶化焓以及在玻璃转变过程中的比热容增量,并根据Kissinger公式计算了晶化的表观活化能。同时,测量了不同时间预退火后样品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在玻璃转变温度以下的预退火处理使Pd40Cu30Ni10P20大块非晶合金的微观原子组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其随后的玻璃转变行为,但对晶化的影响不大。其显微硬度随预退火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加后趋于稳定。并利用结构弛豫理论分析了预退火对玻璃转变、晶化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非晶合金 结构弛豫 玻璃转变 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退火温度对Cu基块状非晶玻璃转变及晶化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勇 寇生中 +1 位作者 丁雨田 许广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439-441,共3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方法测定了Cu50Zr42Al8块状非晶合金在不同温度(350~450℃)预退火4h后的玻璃转变温度Tg、起始晶化温度Tx、晶化峰值温度Tp和玻璃转变过程中的比热容变化。结果表明:预退火处理试样的玻璃转变温度Tg、玻...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方法测定了Cu50Zr42Al8块状非晶合金在不同温度(350~450℃)预退火4h后的玻璃转变温度Tg、起始晶化温度Tx、晶化峰值温度Tp和玻璃转变过程中的比热容变化。结果表明:预退火处理试样的玻璃转变温度Tg、玻璃转变比热变化ΔCp,g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其起始晶化温度Tx和晶化峰值温度Tp随退火温度的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退火 Cu基块状非晶 结构弛豫 玻璃转变 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基大块非晶玻璃转变的动力学性质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学定 彭彪林 王晓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共4页
用真空吹铸法制备了直径2 mm的Mg65Cu25Y6Gd4与Mg65Cu25Gd10块体非晶合金棒,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热分析(DTA)分别对非晶合金的结构和形成能力进行了研究.以Mg65Cu25Y6Gd4与Mg65Cu25Gd10大块非晶合金DTA实验为基础,利用Kissinger... 用真空吹铸法制备了直径2 mm的Mg65Cu25Y6Gd4与Mg65Cu25Gd10块体非晶合金棒,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热分析(DTA)分别对非晶合金的结构和形成能力进行了研究.以Mg65Cu25Y6Gd4与Mg65Cu25Gd10大块非晶合金DTA实验为基础,利用Kissinger方程对其玻璃转变的动力学性质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玻璃转变表观激活能与频率因子v0越小,玻璃转变处Lasocka关系的B值越大,则对于同一合金系表现出玻璃形成能力(GFA)越强,这一现象是由于大块非晶合金独特的结构特点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转变 玻璃形成能力 表观激活能 频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65)Cu_(25)Y_(10)大块金属玻璃的玻璃转变行为与玻璃形成能力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国元 陈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简要回顾了Mg基大块金属玻璃 (BMG)的历史 ,试图揭示其开发进程中所蕴藏的科学思想 ,以期能够给今后的研究工作带来某些启示 ;通过对一些实验结果的分析 ,探讨了Mg6 5Cu2 5Y1 0 BMG的玻璃转变行为与玻璃形成能力 (GFA)之间的内在联系 ,... 简要回顾了Mg基大块金属玻璃 (BMG)的历史 ,试图揭示其开发进程中所蕴藏的科学思想 ,以期能够给今后的研究工作带来某些启示 ;通过对一些实验结果的分析 ,探讨了Mg6 5Cu2 5Y1 0 BMG的玻璃转变行为与玻璃形成能力 (GFA)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最终展示合金大的G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65Cu25Y10 大块金属玻璃 BMG 玻璃形成能力 GFA 玻璃转变行为 非晶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转变时非晶合金微观结构演变的新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清 范沧 梁兵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24,共8页
在玻璃转变时,金属玻璃只吸收少量热量(与结晶化相比)却引起其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巨大变化.为了研究玻璃转变时的原子结构演变,采用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的方法测定了在温度连续变化的情况下Zr-Cu-Al金属玻璃的结构函数.纵观本研究:该材料原... 在玻璃转变时,金属玻璃只吸收少量热量(与结晶化相比)却引起其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巨大变化.为了研究玻璃转变时的原子结构演变,采用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的方法测定了在温度连续变化的情况下Zr-Cu-Al金属玻璃的结构函数.纵观本研究:该材料原子级的热膨胀比宏观热膨胀要小,而且在玻璃转变温度以上时明显增大;超过玻璃转变温度时,最近邻原子对中键长较长的原子对数量的变化率!N/N0(N0代表原子对的数量)明显变大.此类现象既可以用我们建立的过渡区链接团簇的非晶原子结构模型解释,又有力地支持此模型.该模型包含三个主要部分:1)原子紧密结合的团簇;2)团簇之间的自由体积;3)连接团簇的过渡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玻璃 玻璃转变 自由体积 原子团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玻璃转变的相场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栋 任晓兵 王云志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9-415,440,共7页
应变玻璃转变是在形状记忆合金中发现的一种玻璃化转变过程,这种玻璃化转变过程有着不同于正常马氏体转变的一些特性。通过引入缺陷进而改变形状记忆合金的平均马氏体相的热稳定性和缺陷产生的局部畸变场这两种缺陷的效应,作者课题组建... 应变玻璃转变是在形状记忆合金中发现的一种玻璃化转变过程,这种玻璃化转变过程有着不同于正常马氏体转变的一些特性。通过引入缺陷进而改变形状记忆合金的平均马氏体相的热稳定性和缺陷产生的局部畸变场这两种缺陷的效应,作者课题组建立了新的朗道势能—缺陷模型。通过相场动力学的模拟,成功地预测了实验发现的应变玻璃转变现象及相关的奇异性质。另外,通过相场模拟结果建立了与实验一致的、完整的模拟相变相图,成功地描述了形状记忆合金中除了正常奥氏体态和马氏体态之外的奇异应变态,理论模拟为理解这些应变态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基础。通过耦合应变玻璃模型和外加力场,模拟了应变玻璃转变的奇异力学特性;其中包括窄的应力应变迟滞回线,应变玻璃成分的应力-温度相变相图,以及在不同的加载情况下,体系在升降温过程中的热滞后性能。本研究工作为进一步通过模拟来指导和设计新型可应用的应变玻璃态材料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相变 应变玻璃转变 相场动力学 相变相图 点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磁半导体Hg_(0.89)Mn_(0.11)Te中的磁化率和自旋-玻璃转变 被引量:1
8
作者 栾丽君 介万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2-406,共5页
利用MPMS-XL型超导量子干涉仪(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SQUID)对本实验室生长的Hg0.89Mn0.11Te晶体的磁化强度和磁化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g0.89Mn0.11Te在2K恒温下,-0.5~0.5kOe磁场范围内出现不可逆磁化。在... 利用MPMS-XL型超导量子干涉仪(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SQUID)对本实验室生长的Hg0.89Mn0.11Te晶体的磁化强度和磁化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g0.89Mn0.11Te在2K恒温下,-0.5~0.5kOe磁场范围内出现不可逆磁化。在温度低于2.8K时该晶体出现自旋-玻璃转变,以磁化率在冻结温度处出现拐点和低于冻结温度时磁化过程不可逆为主要鉴别特征。这是目前在该材料中发现的最小磁性离子浓度下限(渗透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0.89Mn0.11Te 磁化率 自旋-玻璃转变 冻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_(60)Al_(10)Ni_(10)Cu_(20)大块金属非晶的玻璃转变和晶化特性研究
9
作者 张志 余东满 +1 位作者 王朝龙 陈春玲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73-77,共5页
用铜模吸铸法制得了一种直径为5 mm、成分为Nd60Al10Ni10Cu20的大块非晶合金.与富Fe类Nd基非晶不同的是,这种新型的Nd基大块非晶具有明显的玻璃转变过程和稳定的过冷液相区.磁性测试表明,在室温下表现为顺磁性.热分析实验发现,随着升温... 用铜模吸铸法制得了一种直径为5 mm、成分为Nd60Al10Ni10Cu20的大块非晶合金.与富Fe类Nd基非晶不同的是,这种新型的Nd基大块非晶具有明显的玻璃转变过程和稳定的过冷液相区.磁性测试表明,在室温下表现为顺磁性.热分析实验发现,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样品的过冷液相区变宽,并且玻璃转变温度和晶化温度有明显的向高温方向移动的趋势.研究了该大块非晶的玻璃转变动力学和晶化动力学,并给出了Kauzmann温度Tk,Vogel-Fulchers-Tamman温度T0g以及脆性系数m等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金属非晶 玻璃转变和晶化 动力学 脆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镁替换铝硅酸盐玻璃的玻璃转变和晶化行为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欣 王兵兵 +2 位作者 顾少轩 乔昂 陶海征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806-3812,共7页
作为重要的透明微晶玻璃体系,含镁锌的铝硅酸盐玻璃展现了优异的力学、光学特性。大量研究关注该体系的核化和晶体生长过程,但锌镁替换对铝硅酸盐玻璃玻璃转变和晶化行为影响的物理机理尚不明晰。本研究以x ZnO·(11-x)MgO·22A... 作为重要的透明微晶玻璃体系,含镁锌的铝硅酸盐玻璃展现了优异的力学、光学特性。大量研究关注该体系的核化和晶体生长过程,但锌镁替换对铝硅酸盐玻璃玻璃转变和晶化行为影响的物理机理尚不明晰。本研究以x ZnO·(11-x)MgO·22Al_(2)O_(3)·67SiO_(2)(x%=0%,2.2%,5.5%,8.8%,11.0%,摩尔分数)玻璃为研究对象,探究锌镁替换对铝硅酸盐玻璃的玻璃转变和晶化行为的调控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锌逐步替换镁,玻璃转变温度慢慢下降,这是由于Zn^(2+)较弱的场强和多一个电子层的屏蔽作用,玻璃网络骨架整体键合强度降低;析出晶相从单一的莫来石相转变为莫来石与锌铝尖晶石的混合相,这是由于Zn^(2+)具有促进铝硅酸玻璃分相的作用;析晶温度降低,这主要是由于析晶温度附近黏温曲线变得更陡峭和析晶活化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酸盐玻璃 ZNO 玻璃转变 晶化行为 结构 微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及弛豫态Ce基块体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动力学研究
11
作者 朱文婕 李维火 罗茂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7-9,12,共4页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出直径为2 mm的Ce70Al10Cu20和Ce69Al10Cu20Ag1合金棒材,利用Kissinger方程和Vogel-Fulcher-Tammann(VFT)方程对其玻璃转变动力学在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Kissinger方程拟合结果表明,两种Ce基非晶合金铸态及弛豫态都...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出直径为2 mm的Ce70Al10Cu20和Ce69Al10Cu20Ag1合金棒材,利用Kissinger方程和Vogel-Fulcher-Tammann(VFT)方程对其玻璃转变动力学在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Kissinger方程拟合结果表明,两种Ce基非晶合金铸态及弛豫态都表现出明显的动力学特征,与铸态合金相比,弛豫态合金由于缺陷浓度减少,原子扩散迁移困难,增大了玻璃转变表观激活能。VFT方程拟合结果表明,两种Ce基非晶合金均属于强玻璃形成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玻璃转变动力学 结构弛豫 脆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Te_8Sb_1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
12
作者 刘雄 高逸群 陈湘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玻璃转变是绝大多数非晶体系随温度变化呈现出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过程.目前仅从热力学的角度对此转变作了一些概括的数学描述,但其物理图象仍然十分模糊.正因如此至今不少人对玻璃转变究竟是热力学的相变过程,或是分子运动弛豫而造成的动... 玻璃转变是绝大多数非晶体系随温度变化呈现出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过程.目前仅从热力学的角度对此转变作了一些概括的数学描述,但其物理图象仍然十分模糊.正因如此至今不少人对玻璃转变究竟是热力学的相变过程,或是分子运动弛豫而造成的动力学行为;如果是热力学相变,究竟是一级相变还是二级相变等问题还存在不同的看法。SeTe_8Sb_1 合金在玻璃转变时呈现的吸热现象非常明显,从实验的角度来看这有利于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工作正是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碲锑合金 SeTe8Sb1 玻璃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流对铜基大块非晶的玻璃转变及晶化行为的影响
13
作者 唐意成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43-45,49,共4页
采用DSC和XRD等分析方法从动力学角度研究了脉冲电流对Cu基块状非晶合金玻璃转变和晶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u50Zr42Al8块状非晶合金经脉冲电流低温处理后,其玻璃转变温度Tg、起始晶化温度Tx和晶化峰温度Tp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过冷液相... 采用DSC和XRD等分析方法从动力学角度研究了脉冲电流对Cu基块状非晶合金玻璃转变和晶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u50Zr42Al8块状非晶合金经脉冲电流低温处理后,其玻璃转变温度Tg、起始晶化温度Tx和晶化峰温度Tp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过冷液相区ΔTx却基本不变;而在改变时间和频率的情况下,各个参数值的变化不是很明显。脉冲电流对Cu50Zr42Al8块状非晶合金玻璃转变和晶化的影响与脉冲电流处理所导致的结构弛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基块状非晶 脉冲电流 玻璃转变 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单元体系Cu的玻璃转变过程中动力学不均匀性的研究
14
作者 幸晓凤 孙永丽 王智聪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3-156,共4页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采用非高斯参数α2(t)来描述单元体系Cu的玻璃转变过程中动力学不均匀性的变化.研究表明在β弛豫阶段,非高斯参数α2(t)随时间的变化满足幂律函数,而非高斯参数峰值αmax和β弛豫时间τβ与温度的关系均符合Arrh...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采用非高斯参数α2(t)来描述单元体系Cu的玻璃转变过程中动力学不均匀性的变化.研究表明在β弛豫阶段,非高斯参数α2(t)随时间的变化满足幂律函数,而非高斯参数峰值αmax和β弛豫时间τβ与温度的关系均符合Arrhenius函数,且温度越接近玻璃转变温度T g,体系的动力学不均匀性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玻璃转变 动力学不均匀性 非高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尺寸对Lennard-Jones液体玻璃转变过程中动力学不均匀性的影响
15
作者 王智聪 孙永丽 幸晓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1-476,共6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通过对非高斯参数α2(t)、粘度η等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探究了原子尺寸对Lennard-Jones(LJ)液体在玻璃转变过程中动力学不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玻璃转变温度Tg附近,原子尺寸越小,粘度值增加越显著,且粘度随温度...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通过对非高斯参数α2(t)、粘度η等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探究了原子尺寸对Lennard-Jones(LJ)液体在玻璃转变过程中动力学不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玻璃转变温度Tg附近,原子尺寸越小,粘度值增加越显著,且粘度随温度的变化满足Vogel–Fulcher–Tammann(VFT)方程;β弛豫阶段的非高斯参数α2(t)与时间的关系满足幂律函数,且随着原子尺寸的减小动力学不均匀性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nnard-Jones液体 玻璃转变 动力学不均匀性 原子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和高透明生物基聚酯酰胺
16
作者 丁飒飒 赵鹏飞 +1 位作者 马中森 张亚杰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9,共7页
针对嵌段型聚酯酰胺链段序列不可控导致其性能不可控的问题,本文开发了非嵌段聚酯酰胺。使用2,2′-[(对苯二甲酰基)-双氨基]二丙酸(TDCA)与生物基1,4-丁二醇(BDO)熔融缩聚合成了一种新型均聚生物基聚酯酰胺——聚2,2′-[(对苯二甲酰基)... 针对嵌段型聚酯酰胺链段序列不可控导致其性能不可控的问题,本文开发了非嵌段聚酯酰胺。使用2,2′-[(对苯二甲酰基)-双氨基]二丙酸(TDCA)与生物基1,4-丁二醇(BDO)熔融缩聚合成了一种新型均聚生物基聚酯酰胺——聚2,2′-[(对苯二甲酰基)-双氨基]二丙酸丁二醇酯(PTAB),并初步研究了其热学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PTAB为均聚聚酯酰胺,具有良好的热学和拉伸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T_(g))达到106℃,样品分解5%时对应的温度(T_(d,5%))为294℃;PTAB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65.3 MPa、2.43 GPa和3.4%。此外,X射线衍射(XRD)显示PTAB具有无定形结构,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在550 nm下的透光率达到88.4%。本研究获得一种新型生物基聚酯酰胺PTAB,其具有高T_(g)和高透明性的特点,拉伸强度与常规尼龙6和尼龙66产品相似,耐温性优于半芳香尼龙(MXD6),透明度与MXD6相近,初步具备耐高温、透明尼龙的特点,在高透明包装薄膜、光学膜及工程塑料等领域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酰胺 玻璃转变温度 高透明 生物基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玻璃化转变辅助机械分层回收碳纤维层压板
17
作者 徐婉婷 邢明飞 +3 位作者 李展 崔鹏煜 付硕飞 董丽丽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6,共8页
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中,脆硬玻璃态基体树脂导致碳纤维层压板难以被裁切成形状均一的薄片或细丝。为解决该问题,利用树脂玻璃化转变原理辅助机械弯折工艺实现CFRP的分层解离回收。将碳纤维层压板在250~350℃空气气氛下加热... 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中,脆硬玻璃态基体树脂导致碳纤维层压板难以被裁切成形状均一的薄片或细丝。为解决该问题,利用树脂玻璃化转变原理辅助机械弯折工艺实现CFRP的分层解离回收。将碳纤维层压板在250~350℃空气气氛下加热5~15 min,CFRP中所含的脆硬玻璃态环氧树脂快速转变为柔软的高弹态。树脂的玻璃化转变不仅使坚硬的CFRP变得柔软可弯曲,同时使高弹态树脂的剪切强度显著下降,仅为原始玻璃态树脂的0.5%~6.61%。利用弯折机使软化的CFRP发生剧烈弯曲变形,在CFRP弯曲变形过程中,碳纤维层间的高弹态树脂容易被撕裂,导致碳纤维层压板解离为单层碳纤维片。当树脂重新冷却至室温后,其剪切强度可恢复到原始树脂的64.02%~97.02%。玻璃化转变过程温和,不会对碳纤维丝束的力学性能产生明显影响。碳纤维丝束的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分别为原始碳纤维丝束的97.81%~99.10%和93.10%~98.58%。所得单层碳纤维片材可以被切割成尺寸均一的薄片或细丝,然后通过热压法重新制备成新的CFRP板。新制备CFRP板的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为原始CFRP的59.00%~82.86%和54.58%~87.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 玻璃转变 机械分层 热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测试环氧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对比研究
18
作者 刘伟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49,共5页
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作为材料的固有属性,理论上与测试方法无关,但在实际测试中,不同方法及仪器得到的结果通常具有显著的差异。以一组能够完全固化的环氧树脂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动态机械分析法(DMA)对其T_(g)... 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作为材料的固有属性,理论上与测试方法无关,但在实际测试中,不同方法及仪器得到的结果通常具有显著的差异。以一组能够完全固化的环氧树脂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动态机械分析法(DMA)对其T_(g)进行测定;通过对比不同方法的测试结果,重点探讨了测试方法、仪器种类、升温速率等差异导致T_(g)结果存在偏差的原因,为材料的热性能(T_(g))表征结果一致性、可靠性与可比性探索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转变温度 热流型DSC测试 功率补偿型DSC测试 动态机械分析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及其基体树脂的热变形温度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相关性
19
作者 葛平 孔鹏 +1 位作者 马国闰 唐宇航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108,共6页
在工程设计和应用中,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基复合材料(GFRP)的热变形温度(THD)与玻璃化转变温度(Tg)被用于表征耐热性。本研究通过选择实验路径确定了测试GFRP的THD的适用方法,研究了树脂固化体系、固化条件及不同的玻璃纤维织物... 在工程设计和应用中,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基复合材料(GFRP)的热变形温度(THD)与玻璃化转变温度(Tg)被用于表征耐热性。本研究通过选择实验路径确定了测试GFRP的THD的适用方法,研究了树脂固化体系、固化条件及不同的玻璃纤维织物形态与纤维含量对GFRP的THD与Tg的影响,探索了GFRP及其基体树脂的THD与Tg之间的相关性。以储存模量随温度变化的速率定义了起始玻璃化转变温度Tg,G′i与最终完成玻璃化转变温度Tg,G′f,说明了它们在复合材料制造、检验与工程应用中的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树脂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热变形温度 玻璃转变温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玻璃化转变的稻谷干燥变温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车刚 杨潇鹏 +4 位作者 王洪超 万霖 董永忠 陈正发 潘衡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9,共11页
针对稻谷在变温干燥过程中变温节点不明确、温度波动范围大和响应时间慢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玻璃化转变的稻谷变温干燥控制系统。根据稻谷玻璃化转变曲线,确定变温控制策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混配阀门开度和稻谷温度之... 针对稻谷在变温干燥过程中变温节点不明确、温度波动范围大和响应时间慢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玻璃化转变的稻谷变温干燥控制系统。根据稻谷玻璃化转变曲线,确定变温控制策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混配阀门开度和稻谷温度之间的控制模型并通过最小二乘法辨识模型参数。利用遗传算法对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优化,目标函数值迭代至0.118收敛,寻得最优幅宽。在Simulink仿真试验中,稻谷温度设定为42℃时,模糊PID控制的响应时间为66.43 s,且超调量为3.600%,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响应时间为37.06 s,且超调量为0.120%;在150 s加入5 s的外部信号干扰,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比模糊PID控制的调节时间少4.19 s且超调量减小0.050%;在稳态时输入升温信号,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比模糊PID控制的调节时间少16.79 s且超调量低0.338%。利用自主研制的干燥试验台进行变温试验,在变温响应试验中,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比模糊PID控制在目标温度和梯度升温调节时间中分别缩短了37.56 s和18.63 s;在温度稳定性试验中,稻谷温度变化范围为41.9~42.1℃,平均相对误差小于0.4%,变异系数小于0.5%;在建三江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浓江农场进行生产性验证,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系统响应时间小于30 s,稳态温度误差在±0.15℃,平均相对误差小于0.5%。测试数据表明变温干燥控制系统性能稳定,满足实际干燥作业的生产工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试验 玻璃转变 稻谷 变温干燥 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