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缘纸无定形区玻璃转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有元 杨涛 +3 位作者 廖瑞金 张大伟 刘强 田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99-1206,共8页
绝缘纸无定形区的玻璃转化温度是其热稳定性的重要标度之一。为研究变压器绝缘纸的玻璃转化过程的微观机理,继而挖掘其中的热老化信息,利用分子动力学对绝缘纸纯纤维素、纤维素-水两个模型的玻璃转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用比体积-温度曲线... 绝缘纸无定形区的玻璃转化温度是其热稳定性的重要标度之一。为研究变压器绝缘纸的玻璃转化过程的微观机理,继而挖掘其中的热老化信息,利用分子动力学对绝缘纸纯纤维素、纤维素-水两个模型的玻璃转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用比体积-温度曲线法确定了纯纤维素和纤维素-水模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448、418K。模拟结果表明,玻璃转化过程中,绝缘纸纤维素链的运动和机械特性均发生突变,400~500K之间自由体积的突变给纤维素链运动提供了更多空间,导致其发生玻璃化转变;水分子浸入无定型区可以破坏纤维素链间的氢键,显著地降低玻璃转化温度,影响绝缘纸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绝缘纸 无定形区 玻璃转化温度 机械特性 链运动 自由体积 链柔性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及SiO_2对粉煤灰制备的微晶玻璃的玻璃转化、析晶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峰 刘向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52,共3页
利用粉煤灰与石英砂制备微晶玻璃,并对其进行核化、晶化热处理。在对不同成分的微晶玻璃的玻璃转化温度、析晶温度的研究中发现,无论析晶温度,还是玻璃转化温度,其变化趋势均相同,都是随着二氧化钛含量的增加,玻璃转化温度、析晶温度都... 利用粉煤灰与石英砂制备微晶玻璃,并对其进行核化、晶化热处理。在对不同成分的微晶玻璃的玻璃转化温度、析晶温度的研究中发现,无论析晶温度,还是玻璃转化温度,其变化趋势均相同,都是随着二氧化钛含量的增加,玻璃转化温度、析晶温度都是先下降后上升。二氧化硅含量的多少,对二氧化钛在微晶玻璃作用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TIO2 钙长石 玻璃转化温度 析晶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的熔化结晶及玻璃转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5
3
作者 郭俊梅 邓德国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共8页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等温一等压系综(NPT)下金属Pd的一级相变和非晶态转变的整个过程。原子间相互作用采用EAM框架下的有效配对势,计算结果表明:EAM框架下的有效配对势能较好地处理Pd系统的一级相变和玻璃转化过程。
关键词 熔化 结晶 玻璃转化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在一级相变和玻璃转化过程的拓扑结构 被引量:3
4
作者 郭俊梅 邓德国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共9页
用分子动力学法模拟了(NPT)系综下金属Pd的一级相变和玻璃转化的整个过程,考察了不同冷却速度条件下Pd在相转变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特征,用Voronoi多面体分析的方法对以上各个过程进行了拓扑分析,得出对应于晶态、液态... 用分子动力学法模拟了(NPT)系综下金属Pd的一级相变和玻璃转化的整个过程,考察了不同冷却速度条件下Pd在相转变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特征,用Voronoi多面体分析的方法对以上各个过程进行了拓扑分析,得出对应于晶态、液态和非晶态物质的各种特征结构,从原子尺度上解释了一级相变和玻璃转化过程中系统微观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结构 一级相变 玻璃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固体推进剂玻璃转化温度的测定
5
作者 蒲远远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48-51,共4页
系统地介绍了复合固体推进剂玻璃转化温度(Tg)测试的几种表征方法,并评估了各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动态效机械分析(DMA)获得的推进剂参数曲线可以看出,用损耗模量E″的曲线表征Tg,比较合适。
关键词 复合成推进剂 玻璃转化温度 热分析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SiO_2玻璃的转化与特性研究
6
作者 余锡宾 吴虹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7年第1期42-45,共4页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pH条件下由TEOS-EtOH组成的水解溶液体系制备的凝胶的性质以及不同密度的干凝胶在玻璃转化过程中的特性。发现在500℃以下干凝胶的微孔结构基本无变化。800℃左右干凝胶发生碎裂。1000℃左右低密...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pH条件下由TEOS-EtOH组成的水解溶液体系制备的凝胶的性质以及不同密度的干凝胶在玻璃转化过程中的特性。发现在500℃以下干凝胶的微孔结构基本无变化。800℃左右干凝胶发生碎裂。1000℃左右低密度的干凝胶能转化为SiO2玻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凝胶 玻璃转化 二氧化硅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宏 王桂云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86,共4页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综述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它在PVR发展中的作用。探讨TGF-β1与PVR形成的关系。TGF-...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综述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它在PVR发展中的作用。探讨TGF-β1与PVR形成的关系。TGF-β在PVR的形成过程中参与了细胞的增殖、膜的收缩。TGF-β是加速PVR形成的重要生长因子之一。将来也许可以用TGF-β的拮抗剂来预防和治疗PV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孑L源性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养殖大黄鱼鱼肉玻璃态转化调控技术
8
作者 杨巨鹏 张登科 +3 位作者 洪梦蓉 张慧恩 吕春霞 杨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5-221,共7页
为了提升深海养殖大黄鱼玻璃态保藏工艺,寻找适宜的大分子添加剂组合配方,并提高其玻璃态转变温度(Tg),通过添加不同浓度和不同种类的添加剂,以Tg为指标,使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添加剂进行优化组合。结果表明,最优组... 为了提升深海养殖大黄鱼玻璃态保藏工艺,寻找适宜的大分子添加剂组合配方,并提高其玻璃态转变温度(Tg),通过添加不同浓度和不同种类的添加剂,以Tg为指标,使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添加剂进行优化组合。结果表明,最优组合设计:质量分数0.2%乳酸钠,4.0%海藻糖,4.0%麦芽糊精,0.3%柠檬酸钠。该组合条件下,样品Tg实际值可提升至-53.31℃。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添加组内部结构紧密、表面平整、无明显空洞,而空白组有较多的空洞,组织比较松散,说明大分子添加剂与样品内组织发生交联作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其T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养殖大黄鱼 玻璃 玻璃转化温度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玻璃PVE中间膜热流变行为及松弛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谢东东 杨健 +1 位作者 王星尔 赵宸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523-4533,共11页
通过动态机械热力学试验和蠕变试验对改性EVA膜材(PVE~?)的热流变行为以及松弛特性进行研究,明确该膜材力学性能的温度和时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PVE膜材是一种交联的半结晶高聚物,玻璃转化温度区间为-35~-15℃,结晶熔融温度区间为35... 通过动态机械热力学试验和蠕变试验对改性EVA膜材(PVE~?)的热流变行为以及松弛特性进行研究,明确该膜材力学性能的温度和时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PVE膜材是一种交联的半结晶高聚物,玻璃转化温度区间为-35~-15℃,结晶熔融温度区间为35~65℃,且其一定程度上服从简单热流变行为规律。温度和应力水平的提高均会提高PVE膜材的初始应变和蠕变速率。在0.5 MPa应力水平下,温度从-40℃升高至80℃,100 min时的蠕变应变约提高了2 340倍。在40℃温度条件下,应力水平从0.5 MPa提高至1.0 MPa,100 min时的蠕变应变约提高了3.17倍。广义Maxwell模型和广义Kelvin-Voigt模型分别被用于描述PVE膜材的黏弹性行为和蠕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酸乙烯酯 夹层玻璃 动态机械热力学 玻璃转化 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O/D-甘露醇水溶液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确定及冻干过程塌陷现象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哲 孙娜 +6 位作者 陈佳楠 计宏伟 郎元路 张金斗 赵恩惠 刘卫宾 田津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40,共8页
采用冻干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溶液的塌陷温度T_(c)和热历史特性,将两种测量结果相结合确定冷冻浓缩状态下的玻璃化转化温度T_(g)´,分析不同升降温速率对低聚异麦芽糖(IMO)溶液T_(g)´及T_(c)的影响,根据D-甘露... 采用冻干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溶液的塌陷温度T_(c)和热历史特性,将两种测量结果相结合确定冷冻浓缩状态下的玻璃化转化温度T_(g)´,分析不同升降温速率对低聚异麦芽糖(IMO)溶液T_(g)´及T_(c)的影响,根据D-甘露醇反玻璃化和强化冰晶结构的特性,研究其对IMO溶液T_(g)´和T_(c)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的热历史存在低温和高温转变,测定的T_(c)在低温转变结束和高温转变开始之间,根据冷冻浓缩液转变特性,确定低温转变为玻璃化转变;降温速率对T_(c)和T_(g)´无显著影响,且T_(c)均比T_(g)´高3~4℃,但降温速率越大塌陷越严重;T_(c)和T_(g)´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大,T_(c)升高较明显,塌陷随升温速率升高而加剧,1℃/min升温时干燥效果较好;T_(g)´随着IMO:D-甘露醇比值的降低而减小,反玻璃化越明显,5:5时最为明显,9:1和5:5较IMO溶液干燥效果好,8:2时塌陷最严重,T_(c)均比T_(g)´高6~7℃,添加少量D-甘露醇时干燥结构完整,9:1时T_(c)高于IMO溶液的值且干燥层保持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异麦芽糖(IMO) D-甘露醇 塌陷温度 玻璃转化 低温转变 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玻璃及制备
11
《中国光学》 EI CAS 1996年第5期81-82,共2页
TQ171.71 96053385添加SiO<sub>2</sub>,对PbO—Bi<sub>2</sub>O<sub>3</sub>—B<sub>2</sub>O<sub>3</sub>,玻璃结构和荧光性能影响=Effects of addition of SiO<sub&... TQ171.71 96053385添加SiO<sub>2</sub>,对PbO—Bi<sub>2</sub>O<sub>3</sub>—B<sub>2</sub>O<sub>3</sub>,玻璃结构和荧光性能影响=Effects of addition of SiO<sub>2</sub> on thestructure and luminous property of PbO—Bi<sub>2</sub>O<sub>3</sub>—B<sub>2</sub>O<sub>3</sub> glasses[刊,中]/卢安贤,谢佑卿,张新明(中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湖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结构 工业大学 性能影响 硅酸盐 制备 材料科学 玻璃转化温度 硫氧化物玻璃 玻璃表面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环氧树脂热力学性能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8
12
作者 宇慧平 皮本松 +1 位作者 陈沛 秦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2-329,共8页
为了更加真实、高效地模拟环氧树脂聚合物体系,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以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为环氧单体、间苯二胺为固化剂的环氧体系的动态交联过程.采用一种能够建立高交联度环氧树脂网络结构的算法,并对比了不同交联过程中... 为了更加真实、高效地模拟环氧树脂聚合物体系,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以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为环氧单体、间苯二胺为固化剂的环氧体系的动态交联过程.采用一种能够建立高交联度环氧树脂网络结构的算法,并对比了不同交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通过记录退火过程中材料的温度-密度曲线,求得不同交联度下材料的玻璃转化温度T_g.采用了非稳态拉伸的方法获得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并对弹性阶段进行线性拟合进而求得拉伸弹性模量.模拟结果表明:在环氧树脂交联过程中,使用模拟退火方法能够比常规方法更快地达到更高的交联度,且分子结构更加松弛.随着交联度的升高,环氧树脂玻璃转化温度提高,最高玻璃转化温度出现在交联度为80%的体系中,约为431 K;环氧树脂拉伸弹性模量不受拉伸速率影响,但较大拉伸速率能够提高材料的屈服点,交联能够有效增强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在玻璃转化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交联环氧树脂的热导率降低,计算的热力学性能参数与现有理论和实验数据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分子模拟 动态交联 模拟退火 玻璃转化温度 力学性能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SiO2增强环氧树脂热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41
13
作者 张晓星 陈霄宇 +2 位作者 肖淞 文豪 伍云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40-749,共10页
为从微观角度分析SiO_2的掺杂及其表面修饰对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二氧化硅/环氧树脂的复合模型,研究了SiO_2表面接枝硅烷偶联剂KH550对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结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添加S... 为从微观角度分析SiO_2的掺杂及其表面修饰对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二氧化硅/环氧树脂的复合模型,研究了SiO_2表面接枝硅烷偶联剂KH550对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结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添加SiO_2能够提高环氧树脂的玻璃转化温度、导热率和机械性能,降低环氧树脂的热膨胀系数,对SiO_2表面接枝硅烷偶联剂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环氧树脂的热力学性能,表面分别接枝5%和10%硅烷偶联剂的SiO_2对环氧树脂玻璃转化温度的提升幅度由不接枝时的15 K增加到27 K和36 K,对室温下的导热率的提升幅度由不接枝情况下的33.04%增加到60.02%和67.07%。随着温度的升高,4种模型的导热率在250~450 K的区间内基本呈线性增长;4种模型的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都会下降,并且在玻璃转化区间下降较为迅速,当达到500 K后下降幅度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二氧化硅/环氧树脂 玻璃转化温度 热膨胀系数 力学性能 导热率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结构加固用环氧黏结剂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传习 曹先慧 +2 位作者 柯璐 罗南海 郭立成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42-649,共8页
采用带高低温箱的电液伺服测试系统及动态力学分析仪,在不同温度下针对4种环氧黏结剂进行准静态拉伸及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环氧黏结剂静动态力学性能的温度影响规律及其耐高温性能评价方法.结果表明:黏结剂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随温... 采用带高低温箱的电液伺服测试系统及动态力学分析仪,在不同温度下针对4种环氧黏结剂进行准静态拉伸及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环氧黏结剂静动态力学性能的温度影响规律及其耐高温性能评价方法.结果表明:黏结剂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随温度变化显著,呈现出4种演化形态;随着温度的升高,黏结剂的强度及抗变形能力降低,储量模量在玻璃转变区间范围内发生2~3个数量级的退化;4种黏结剂的玻璃转化温度及热变形温度均呈现Araldite 2014>Calle1>Sika30>Araldite 420的规律;采用柔性链段和核/壳结构聚合物增韧改性的Calle1黏结剂在55~70℃下的强度与应变能最高;黏结剂在切线法玻璃转化温度附近仍具有51%以上的模量剩余比,由C法得到的热变形温度与切线法玻璃转化温度较为接近,采用上述2种方法确定黏结剂最高工作温度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黏结剂 加固 温度影响 玻璃转化温度 热变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对非晶形成能力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金花 倪晓俊 +3 位作者 连法增 薄希辉 李德仁 卢志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48-1651,共4页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直径为Φ4mm的合金Fe55Ni2Cr12Mo10B6C13Y2,Fe55Cu2Cr12Mo10B6C13Y2和Fe55Nb2Cr12Mo10B6C13Y2。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式扫描量热法(DSC)以及压缩实验研究了Ni,Cu和Nb合金元素对Fe55Ni2Cr12Mo10B6C13Y2,Fe55Cu2Cr12...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直径为Φ4mm的合金Fe55Ni2Cr12Mo10B6C13Y2,Fe55Cu2Cr12Mo10B6C13Y2和Fe55Nb2Cr12Mo10B6C13Y2。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式扫描量热法(DSC)以及压缩实验研究了Ni,Cu和Nb合金元素对Fe55Ni2Cr12Mo10B6C13Y2,Fe55Cu2Cr12Mo10B6C13Y2和Fe55Nb2Cr12Mo10B6C13Y2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55Ni2Cr12Mo10B6C13Y2和Fe55Cu2Cr12Mo10B6C13Y2可以形成块体非晶,他们的约化玻璃转化温度Trg为0.57。非晶合金Fe55Ni2Cr12Mo10B6C13Y2和Fe55Cu2Cr12Mo10B6C13Y2具有较高的压缩断裂强度。Fe55Cu2Cr12Mo10B6C13Y2的断裂方式不是沿剪切带断裂,而是断裂成很多碎片。Fe55Ni2Cr12Mo10B6C13Y2断裂时这两种方式共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 玻璃转化 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掺杂对交联环氧树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丁咪 邹亮 +2 位作者 张黎 赵彤 李庆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5046-5057,共12页
为探究不同功能化碳纳米管掺杂对环氧树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掺杂功能化碳纳米管(CNT)的环氧树脂(EP)基纳米复合材料:纯环氧树脂模型及分别掺杂未功能化、氨基功能化、羧基功能化和羟基功... 为探究不同功能化碳纳米管掺杂对环氧树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掺杂功能化碳纳米管(CNT)的环氧树脂(EP)基纳米复合材料:纯环氧树脂模型及分别掺杂未功能化、氨基功能化、羧基功能化和羟基功能化的七种EP/CNT模型(其中,功能化CNT分别接枝4或8个官能团)。基于上述模型,在LAMMPS下计算热扩散系数(热导率和比热容)、玻璃转化温度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掺杂碳纳米管的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各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掺杂接枝8个官能团碳纳米管的EP/CNT性能提升均明显高于掺杂接枝4个相对应官能团EP/CNT的性能。其中,EP/AFCNT8在热导率、热扩散系数及力学性能上提升最明显,整体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分别提升了54.92%和67.30%;EP/HFCNT8具有最大玻璃转化温度,提升幅度为69.47K,EP/AFCNT8提升幅度仅次于EP/HFCNT8,为58.97K。在400K时,EP/CFCNT8具有体积模量和杨氏模量最明显的提升,分别为52.4%、35.5%;因为氨基与环氧基体的交联反应,EP/AFCNT8各模量整体上提升较为明显,可更好地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功能化碳纳米管 热扩散系数 玻璃转化温度 力学性能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糖浆对硬糖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滢 王园园 +3 位作者 谢正军 徐学明 金征宇 周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7-71,共5页
为获得透明度高、贮藏性能佳的优质的硬糖产品,研究了不同蔗糖-淀粉糖浆配比对于硬糖品质的影响。通过常压熬糖,按不同蔗糖-糖浆配比制备硬糖,利用差示量热扫描法(DSC)测定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并结合透光率、色度、贮藏稳定性等各项指... 为获得透明度高、贮藏性能佳的优质的硬糖产品,研究了不同蔗糖-淀粉糖浆配比对于硬糖品质的影响。通过常压熬糖,按不同蔗糖-糖浆配比制备硬糖,利用差示量热扫描法(DSC)测定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并结合透光率、色度、贮藏稳定性等各项指标,确定蔗糖-淀粉糖浆(43DE)的最优质量比为6∶4。该条件下制得硬糖Tg为43.01℃,透明度好,白度高且贮藏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糖 淀粉糖浆 玻璃转化温度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核磁共振状态图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向阳 Roger Ruan +3 位作者 PaulChen 朱榕璧 Myong-soo Chung 刘成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1-94,共4页
食品中质量感官指标和货架期与它的理化特性有关,水是食品原料中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含量与食品的理化特性有关,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玻璃态转化” 的概念是在研究食品原料和产品理化特性的聚合物理论时提出的。食品玻璃态转化状态... 食品中质量感官指标和货架期与它的理化特性有关,水是食品原料中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含量与食品的理化特性有关,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玻璃态转化” 的概念是在研究食品原料和产品理化特性的聚合物理论时提出的。食品玻璃态转化状态图通常用来描述水含量与食品理化特性的关系。状态图能有效地反映在不同温度和水分含量下的物质的理化特性。本文提出一个新的观念—“核磁共振状态图” 概念,核磁共振状态图是指核磁共振弛豫时间(通常指自旋-自旋弛豫时间或T2)和温度之间的曲线图,它放映食品的核磁共振弛豫现象与食品的理化特性关系。我们在研究时发现这条曲线图与物质的许多理化特性有着良好的相关性。利用核磁共振状态图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应用:(1)通过分析产品的成分,确定产品变化的规律;(2)预测产品的理化性质的变化(质地、粘性、结块、水分和油脂的迁移等)的趋势,营养成分降解和微生物代谢与食品中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3)结合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很好地帮助理解水分(特别游离水分)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的影响。本文描述了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弛豫现象的特征与食品特性的关系,并为研究食品体系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弛豫现象 玻璃转化 食品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甲氧基果胶复合涂膜及冷藏对巨峰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燕 柳佳齐 +1 位作者 尤婷婷 鲍慧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29-332,336,共5页
研究壳聚糖-甲氧基果胶复合涂膜及冷藏对葡萄的贮藏生理及保鲜效果的影响。将经/未经涂膜处理的葡萄分别在常温及冷藏(4℃)条件下贮藏30d。结果表明:冷藏未涂膜与常温涂膜的葡萄具有相近的贮藏品质。涂膜结合冷藏保鲜可有效抑制果实的... 研究壳聚糖-甲氧基果胶复合涂膜及冷藏对葡萄的贮藏生理及保鲜效果的影响。将经/未经涂膜处理的葡萄分别在常温及冷藏(4℃)条件下贮藏30d。结果表明:冷藏未涂膜与常温涂膜的葡萄具有相近的贮藏品质。涂膜结合冷藏保鲜可有效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贮藏30d,葡萄的呼吸强度为7.1(CO2mg·kg-1·h-1),延迟了后熟时间;同时,涂膜结合冷藏处理使果实腐烂率降低到6.67%,有效维持了果实的VC含量,并提高了果实亮度,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此外,葡萄涂膜后玻璃态转化温度提高9.75℃,为实现葡萄的冻结保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涂膜 冷藏 葡萄 生理品质 玻璃转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热机械分析在木材加工行业的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程瑞香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0,共3页
阐述动态热机械分析的基本原理,讨论动态热机械分析方法在木质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和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木材加工 木质材料 力学性能 玻璃转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