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纤维管钢筋混凝土空心柱轴心的受压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霓 郑晨阳 +1 位作者 羡丽娜 王连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68-974,共7页
为研究玻璃纤维管钢筋混凝土空心柱的轴心受压性能,本研究编制了空心柱轴心受压非线性分析程序,系统地分析了空心率、玻璃纤维管管壁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率等主要参数对其轴心受压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所编制的程序进行验证,最... 为研究玻璃纤维管钢筋混凝土空心柱的轴心受压性能,本研究编制了空心柱轴心受压非线性分析程序,系统地分析了空心率、玻璃纤维管管壁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率等主要参数对其轴心受压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所编制的程序进行验证,最后建立了适用于玻璃纤维管钢筋混凝土空心柱的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所编制的轴心受压非线性分析程序与所建立的轴压承载力公式对玻璃纤维管钢筋混凝土空心柱轴心受压性能分析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轴心受压承载力随空心率的减小、玻璃纤维管管壁厚度的增加、混凝土强度的增大及配筋率的提高而增加,空心率对轴心受压承载力影响最大,其次是玻璃纤维管管壁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配筋率对其影响相对较小,研究结论可为该结构在设计和施工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管钢筋混凝土 空心柱 轴心受压 非线性分析程序 承载力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管钢筋混凝土空心柱的轴压徐变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霓 郑晨阳 +1 位作者 羡丽娜 王连广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94,共7页
为研究玻璃纤维管钢筋混凝土空心柱轴压下的徐变性能,对空心柱轴压下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适用于玻璃纤维管钢筋混凝土空心柱轴压徐变公式。编制轴心受压荷载作用下徐变分析程序计算徐变应变与时间关系曲线,并通过已有试验对该程... 为研究玻璃纤维管钢筋混凝土空心柱轴压下的徐变性能,对空心柱轴压下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适用于玻璃纤维管钢筋混凝土空心柱轴压徐变公式。编制轴心受压荷载作用下徐变分析程序计算徐变应变与时间关系曲线,并通过已有试验对该程序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在程序正确性的基础上,计算空心率、混凝土强度、作用荷载及玻璃纤维管壁厚等主要参数对其轴压徐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心柱的徐变应变在28 d以内(作用初期)增长较快,28 d以后增长速度变得缓慢,大约6个月以后徐变应变趋于稳定。空心率和混凝土强度对玻璃纤维管钢筋混凝土空心柱轴压徐变影响较小,其次是玻璃纤维管壁厚,作用荷载对徐变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钢筋混凝土 空心柱 轴压 徐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型钢筋混凝土梁抗爆性能试验研究
3
作者 范威 蔡路军 +2 位作者 吴立过 李嫣惠 邹朋来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5,45,共8页
为了研究玻璃纤维混凝土梁的抗爆性能,对1根未掺纤维的普通钢筋混凝土(RC)梁和4根玻璃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5%、0.10%、0.15%、0.20%的玻璃纤维钢筋混凝土(GFRC)梁进行爆炸试验,综合分析玻璃纤维体积掺量对钢筋混凝土梁结构在爆炸荷载... 为了研究玻璃纤维混凝土梁的抗爆性能,对1根未掺纤维的普通钢筋混凝土(RC)梁和4根玻璃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5%、0.10%、0.15%、0.20%的玻璃纤维钢筋混凝土(GFRC)梁进行爆炸试验,综合分析玻璃纤维体积掺量对钢筋混凝土梁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4根GFRC梁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加速度、应变、损伤指数值、裂缝数量和宽度均小于RC梁,且玻璃纤维体积掺量为0.15%的混凝土梁各项指标相对最小,表明掺入一定量的玻璃纤维能有效抑制混凝土中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可以提高混凝土梁的抗爆性能,且玻璃纤维体积掺量为0.15%的玻璃纤维钢筋混凝土梁抗爆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荷载 玻璃纤维 纤维体积含量 抗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度法纤维梁柱单元的钢筋混凝土柱地震损伤分析
4
作者 高营 郑亮 王万月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1-728,共8页
为高效准确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柱的地震损伤过程,将混凝土和钢筋单轴损伤本构模型与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梁柱单元模型相结合,建立钢筋混凝土构件地震损伤分析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进行模拟分析,发现模拟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构件... 为高效准确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柱的地震损伤过程,将混凝土和钢筋单轴损伤本构模型与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梁柱单元模型相结合,建立钢筋混凝土构件地震损伤分析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进行模拟分析,发现模拟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构件的刚度和承载力退化过程。对钢筋混凝土柱的双向加载振动台试验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模拟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构件的非线性动力行为和损伤分布情况。此外,所建立模型可以有效模拟构件的地震损伤演化过程,描述构件的薄弱部位,且具有较高计算效率和求解精度,可用于地震作用下建筑和桥梁结构倒塌过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纤维梁柱单元 损伤本构模型 损伤分析 地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WOA-LSTM算法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损伤识别 被引量:5
5
作者 范旭红 章立栋 +2 位作者 杨帆 李青 郁董凯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119,共9页
为准确识别桥梁结构的损伤程度,制作了桥梁的关键构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三点弯曲加载试验.收集了损伤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AE)信号,通过AE信号参数分析,将梁的损伤破坏过程划分为4个典型阶段.构建了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 为准确识别桥梁结构的损伤程度,制作了桥梁的关键构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三点弯曲加载试验.收集了损伤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AE)信号,通过AE信号参数分析,将梁的损伤破坏过程划分为4个典型阶段.构建了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根据经验设置LSTM模型的超参数容易导致网络陷入局部最优而影响了分类结果,提出采用Sine混沌映射和自适应权重来改进鲸鱼优化算法(WOA),对LSTM进行超参数寻优.设计了IWOA-LSTM算法模型,训练识别试验梁各损伤阶段的AE信号特征参数.定型网络结构,并识别同种工况下其他梁的AE信号.结果表明:IWOA-LSTM算法模型识别准确率均超过或接近92%,相较于普通LSTM模型,IWOA-LSTM模型识别准确率提高了约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声发射 损伤识别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石撞击钢筋混凝土箱梁数值仿真与损伤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祝露 林立华 +1 位作者 方海 韩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为研究落石撞击对钢筋混凝土箱梁的影响,通过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落石撞击某匝道桥箱梁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竖直方向的落石撞击力,分析桥面破损情况和箱梁开裂形态,并与现场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落石与箱梁发生了5次撞... 为研究落石撞击对钢筋混凝土箱梁的影响,通过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落石撞击某匝道桥箱梁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竖直方向的落石撞击力,分析桥面破损情况和箱梁开裂形态,并与现场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落石与箱梁发生了5次撞击,产生了多个撞击力峰值,桥面出现5处凹坑;落石撞击力类似三角形脉冲荷载,瞬时峰值大,持续时间短;首次撞击时落石撞击力最大,瞬时峰值达到10705 kN,基于瑞士公式和日本道路公团公式计算的最大落石撞击力比模拟值小,将其直接用于落石-箱梁碰撞计算是偏不安全的;有限元计算得到的桥面凹坑分布和箱梁开裂破损情况与事故测量结果吻合较好,再现了落石撞击钢筋混凝土箱梁的过程;落石撞击箱梁所造成病害主要是碰撞接触区域的局部损伤,首次撞击时病害最严重,桥面破损范围大,箱梁翼缘板上表面混凝土开裂并向下延伸至翼缘与腹板交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箱梁 落石 撞击力 桥面损伤 数值模拟 桥面凹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韧性的大跨度桥钢筋混凝土桥塔抗震性能设计与控制指标 被引量:1
7
作者 管仲国 徐瑜窈 +2 位作者 李建中 吴勇木 肖益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1-530,627,共11页
国内外大跨度桥钢筋混凝土桥塔在安全性设防地震下的性能目标基本一致,但具体的性能控制指标并不相同。系统分析了震后继续服役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性能要求,提出了面向韧性的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指标,包括残余承... 国内外大跨度桥钢筋混凝土桥塔在安全性设防地震下的性能目标基本一致,但具体的性能控制指标并不相同。系统分析了震后继续服役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性能要求,提出了面向韧性的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指标,包括残余承载力、残余位移、残余刚度和残余裂缝宽度等。基于巴拿马运河四桥,对比研究了首次屈服、等效屈服、有限延性q=1.5以及钢筋拉应变达到0.01或混凝土压应变达到0.004等4种钢筋混凝土桥塔性能控制指标。结果表明,4种性能控制指标所对应的地震动作用强度差异很大,已超过安全性设防地震和功能性设防地震的差异。基于建立的面向韧性的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指标,对4种性能控制指标进行评价。首次屈服、等效屈服和有限延性q=1.5等3种性能控制指标均可满足结构震后不需修复或经简单修复即可继续使用的性能目标;我国现行大跨度桥钢筋混凝土桥塔采用的等效屈服指标过于保守,至少可采用有限延性q=1.5;在充分考虑震后刚度折减对伸缩缝、支座、阻尼元件等变形需求的影响后,可采用钢筋拉应变达到0.01或混凝土压应变达到0.004的材料应变性能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钢筋混凝土桥塔 韧性性能设计指标 残余承载力 残余位移 残余刚度 性能控制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立柱钻孔爆破破坏过程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
8
作者 黄小武 谢先启 +3 位作者 贾永胜 刘昌邦 姚颖康 伍岳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在房屋类建筑物爆破拆除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立柱是主要承载构件,也是拆除爆破工程中面临最多的爆破对象。钢筋混凝土立柱的爆破破坏效果,直接影响承载构件的可靠失稳,进而影响结构的整体倒塌。近年来,钢筋混凝土立柱呈现出尺寸大、配筋... 在房屋类建筑物爆破拆除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立柱是主要承载构件,也是拆除爆破工程中面临最多的爆破对象。钢筋混凝土立柱的爆破破坏效果,直接影响承载构件的可靠失稳,进而影响结构的整体倒塌。近年来,钢筋混凝土立柱呈现出尺寸大、配筋多、强度高等特征,对爆破参数设计和飞石防护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采用粒子爆破法耦合有限元算法(PBM-FEM),通过粒子的高速运动碰撞模拟爆炸冲击荷载和爆生气体逸出炮孔的过程;通过1∶1原尺寸物理模型爆破试验,采用工业电子雷管真实还原了高层楼房承重构件爆破拆除过程,揭示了钢筋混凝土立柱的钻孔爆破破坏过程及其爆破破坏失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因炮孔侧堵塞材料的约束作用有限,爆生气体会从孔口逸出,降低了炸药能量的利用率。立柱表面混凝土的剥落情况严重程度依次为:左、右两侧>前侧>后侧,最小抵抗线的方向是诱导混凝土发生破坏和抛掷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拆除 钢筋混凝土 钻孔爆破 破坏失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恺泽 李兰欣 +1 位作者 邢国华 陈韵如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154,共9页
为实现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reinforced concrete,BRB-RC)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引入韧性水平量化指标,建立建筑抗震韧性等级的分级,提出利用功能损失控制韧性指标的计算假定,并建立建筑多层级功能... 为实现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reinforced concrete,BRB-RC)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引入韧性水平量化指标,建立建筑抗震韧性等级的分级,提出利用功能损失控制韧性指标的计算假定,并建立建筑多层级功能损失量化关系,提出根据建筑功能损失控制构件损伤及工程需求参数的方法。依据BRB-RC框架结构的受力机制,提出其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并建立设计流程。将设计方法应用于一幢5层的BRB-RC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并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分布均满足设计要求,所提出的方法能实现预期的抗震韧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抗震韧性 防屈曲支撑(BRB) 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 功能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内爆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累积毁伤研究
10
作者 邓鹏 杨文汐 +3 位作者 胡世君 张舵 张超 陈仁朋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内部爆炸的毁伤效应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基于此方法,建立了2/3缩比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内部爆炸的毁伤效应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基于此方法,建立了2/3缩比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房间单独爆炸作用下顶板和剪力墙构件的破坏模式和动力响应,以及两个房间连续爆炸后的累积毁伤发展规律.研究表明:采用1 kg TNT单独爆炸时,毁伤主要发生在沿顶板的塑性铰线方向和墙板构件的连接支座处,顶板的破坏程度、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均显著高于剪力墙,房间二和房间三顶板中心峰值位移分别达到41.5 mm和63.1 mm,残余位移分别为32.2 mm和46.1mm;两个房间连续爆炸工况下,对于强度较低、初始毁伤较大的板构件,二次连续内爆作用下的累积毁伤明显高于单独爆炸的毁伤线性叠加,房间二和房间三的顶板中心峰值位移分别高出133.6%和24.9%,残余位移分别高出144.6%和29.4%,因此必须考虑累积毁伤效应;但是,对于强度较高、初始毁伤较弱的墙构件,二次连续爆炸作用下的累积毁伤略微高于单独爆炸的毁伤线性叠加,可认为二者近似相等,此情况下可不考虑累积毁伤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有限元法 连续爆炸 累积毁伤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邢国华 赵嘉华 +2 位作者 常召群 王浩楠 陆勇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9,共12页
为研究形状记忆合金(SMA)嵌入式加固法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6根SMA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试件,通过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SMA筋加固混凝土柱的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SMA加固量、轴压比和环包CFRP布对加固柱滞回性能... 为研究形状记忆合金(SMA)嵌入式加固法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6根SMA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试件,通过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SMA筋加固混凝土柱的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SMA加固量、轴压比和环包CFRP布对加固柱滞回性能、位移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等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分析SMA筋嵌入式加固柱的曲率分布。结果表明:SMA筋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因柱脚处纵向受拉钢筋屈服和混凝土压溃形成塑性铰而破坏,主要表现为延性破坏模式;相同轴压比下,加固柱试件较普通混凝土柱承载力提高了51.2%~70.2%,位移延性和累计耗能也得到提升,抗震性能显著改善;随加固量增加,SMA筋嵌入式加固柱的耗能、塑性铰长度和极限位移显著提高;在层间位移角达到1/50之前,承载力没有明显下降;轴压比增大至0.4时,加固柱的峰值荷载和耗能能力增大,延性显著降低,环包CFRP布后加固柱的变形和耗能明显改善。基于平截面假定,提出SMA筋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形状记忆合金 抗震性能 嵌入式加固 承载力 数字图像相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能装药结构参数对钢筋混凝土靶侵彻开孔行为影响规律的试验研究
12
作者 刘莹 张晓伟 张庆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基于大量试验结果,开展了聚能装药结构参数对钢筋混凝土靶的侵彻开孔性能研究,系统性地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射流侵彻深度和开孔孔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装药长度的增加,侵深和孔径都会增大,但超过1.2倍装药直径后,增益不再明显。在... 基于大量试验结果,开展了聚能装药结构参数对钢筋混凝土靶的侵彻开孔性能研究,系统性地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射流侵彻深度和开孔孔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装药长度的增加,侵深和孔径都会增大,但超过1.2倍装药直径后,增益不再明显。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采用中心起爆、低密度钟形罩,可获得更大的侵彻孔径;而环形起爆、高密度喇叭罩具有更高的侵彻深度;通过中心厚/边缘薄的药型罩可同时提高侵彻孔径与深度。随炸高增大,开孔孔径和侵彻深度先增大后减小,但最优炸高与药型罩材料有关。基于对有限厚度靶板的穿透情况,给出了可穿透靶板厚度与孔径之间的统计关系。此外,结合射流成形的数值仿真,得到了C30~C40强度混凝土靶板单位开孔体积的射流动能损耗。上述给出的定量化分析结果均基于已有试验,可为大口径开孔聚能装药结构的设计和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装药 药型罩 侵彻 开孔孔径 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冲击荷载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工字梁桥损伤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源 蔺渠通 +2 位作者 殷怡萍 王尧翔 董勤龙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9,共8页
为提升装配式工字梁桥的抗爆防护性能,制作3片跨径150 cm的钢筋混凝土工字试验梁,进行接触爆炸试验,得到试验梁在50、100、200 g爆炸当量下的损伤表征,并与数值模型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以中山西环高速公路桥为背景,建立装配式工字梁桥数... 为提升装配式工字梁桥的抗爆防护性能,制作3片跨径150 cm的钢筋混凝土工字试验梁,进行接触爆炸试验,得到试验梁在50、100、200 g爆炸当量下的损伤表征,并与数值模型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以中山西环高速公路桥为背景,建立装配式工字梁桥数值分析模型,根据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FEMA)标准,分析等效227 kg和454 kg爆炸当量下的装配式工字梁桥受爆力学性能和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工字试验梁在50、100、200 g爆炸当量的接触爆炸试验中表现出局部冲剪破坏模式,顶板破坏特征为由腹板向自由边45°方向的混凝土脱落,并出现纵向裂缝,腹板破坏为显著的冲剪破坏,其冲剪高度随爆炸当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爆炸荷载下,装配式工字梁桥结构损伤特征表现为局部冲剪破坏、整体弯曲变形和高频振动;454 kg爆炸当量下,工字梁桥主梁动能峰值显著高于227 kg爆炸当量,到达峰值时间更早,且残余变形明显,导致承载能力下降;装配式工字梁桥设计时应优先增强结构的局部抗冲剪性能,同时加强横向联系及主梁截面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梁桥 钢筋混凝土工字梁 爆炸当量 冲剪破坏 动力响应 模型试验 爆炸试验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柱基于能量等效的损伤状态量化方法
14
作者 宁超列 王硕 翟永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钢筋混凝土柱在地震作用下具有不同的失效模式。不同失效模式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状态量化方法目前存在定义方式不一且预测精度较差的问题。基于246根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柱的拟静力往复加载试验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等效原则量化不同... 钢筋混凝土柱在地震作用下具有不同的失效模式。不同失效模式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状态量化方法目前存在定义方式不一且预测精度较差的问题。基于246根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柱的拟静力往复加载试验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等效原则量化不同失效模式钢筋混凝土柱损伤状态的方法。通过引入贝叶斯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失效模式钢筋混凝土柱的位移角预测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能量等效原则可将钢筋混凝土柱的骨架曲线等效为一个理想弹塑性模型,不仅便于定义屈服点、峰值点和极限点,而且便于在同一框架下对比不同失效模式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力学性能差异。根据屈服点、峰值点和极限点的位移角,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状态可以划分为:“基本完好”、“轻度破环”、“中等破坏”和“严重破坏”四个等级。贝叶斯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准确预测不同失效模式钢筋混凝土柱屈服点、峰值点和极限点的位移角。传统的峰值承载力经验折减系数法在预测屈服点的位移角时偏于保守,在预测极限点的位移角时偏于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失效模式 损伤状态 能量等效 贝叶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锈蚀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5
作者 刘小娟 黄哲烜 +3 位作者 刘阳 郭子雄 蒋欢军 陈玉洁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7-206,277,共11页
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一个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柱中不同部位钢筋锈蚀率往往不一致,在弯曲受拉侧和受压侧的纵向钢筋锈蚀对RC柱压弯性能的影响机理也不同。为研究纵向钢筋锈蚀对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一个未锈蚀R... 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一个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柱中不同部位钢筋锈蚀率往往不一致,在弯曲受拉侧和受压侧的纵向钢筋锈蚀对RC柱压弯性能的影响机理也不同。为研究纵向钢筋锈蚀对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一个未锈蚀RC柱和五个锈蚀RC柱的拟静力加载试验,分析了钢筋锈蚀率、锈蚀位置和轴压比等参数对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侧锈蚀RC柱的损伤分布和力学性能存在一定的不对称性。当轴压比为0.1时,锈蚀侧纵筋受拉断裂是导致RC柱力学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当轴压比较大时,锈蚀侧混凝土的受压损伤和锈蚀纵筋受压屈曲是引起RC柱力学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与未锈蚀RC柱相比,纵筋锈蚀率不超过15.00%的单侧纵筋锈蚀RC柱正向承载力降幅不超过10.00%,反向承载力降幅不超过5.00%,在极限状态时的累积耗能降幅约6.48%~15.21%。与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相比,钢筋锈蚀对RC柱变形能力的影响最显著。随着钢筋锈蚀率的增大,RC柱的弯曲变形占比减小,剪切变形和滑移变形占比增大。当受拉侧钢筋因锈蚀而提前断裂时,RC柱正向极限变形降低约30.00%~37.00%,反向极限变形降低约10.00%~17.00%。进行锈蚀RC柱抗震性能评估时,需合理考虑受拉和受压纵筋锈蚀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蚀钢筋混凝土(RC)柱 抗震性能 单侧钢筋锈蚀 锈蚀率 轴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单层平面框架火灾行为的尺寸效应
16
作者 张海燕 李广洲 +1 位作者 李绮玉 吴波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8,共14页
为探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火灾行为的尺寸效应,对6榀几何相似但比例不同的单层单跨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结构开展标准升温条件下的明火试验,然后进行有限元模拟和参数分析,考察柱荷载比和梁荷载比对不同比例框架结构的破坏模式、变形发展... 为探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火灾行为的尺寸效应,对6榀几何相似但比例不同的单层单跨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结构开展标准升温条件下的明火试验,然后进行有限元模拟和参数分析,考察柱荷载比和梁荷载比对不同比例框架结构的破坏模式、变形发展以及耐火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受火条件下,几何尺寸和荷载水平相似的不同比例框架的耐火极限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随试件尺寸增大,耐火极限增加,但增幅小于按文献中构件的耐火极限相似(或等效)关系推测出的增幅;火灾下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结构的破坏模式受梁荷载比、柱荷载比的相对大小影响,当柱荷载比较小、梁荷载比较大时,易发生梁破坏,反之易发生柱破坏;由于混凝土柱的高温性能尺寸效应比混凝土梁的更显著,当小尺寸框架发生柱破坏时,几何和荷载水平相似的大尺寸框架可能发生梁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明火试验 有限元模拟 耐火极限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梁中不同频率声发射信号的传播特征
17
作者 虞爱平 陈哲涵 +1 位作者 石津旭 李秀鑫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4,89,共6页
目前利用声发射技术监测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并没有考虑不同频率声发射信号传播特征的差异,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为此,考虑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配筋情况两个因素,利用任意波形发生器激发不同频率的声发射脉冲信号,研究不同频率声发射信号幅... 目前利用声发射技术监测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并没有考虑不同频率声发射信号传播特征的差异,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为此,考虑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配筋情况两个因素,利用任意波形发生器激发不同频率的声发射脉冲信号,研究不同频率声发射信号幅值和波速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40素混凝土声发射幅值和波速分别比C30提高约10.47%和15.50%。钢筋混凝土波速比素混凝土提高了9.62%~26.61%,钢筋的存在显著提高了波速。纵筋的数量对波速影响不明显。100~150 k Hz属于声发射信号优势频率,300~450 mm为优势传播距离。总体来看,声发射传感器的布置不宜大于450 mm,否则高频声发射信号会剧烈衰减、失真,难以反映声发射源的真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声发射 频率 传播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PP修复腐蚀与脱节钢筋混凝土管道的接头力学行为
18
作者 方宏远 初佳军 +3 位作者 李斌 张富鑫 王念念 杜雪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34-850,共17页
钢筋混凝土管道(RCP)接头问题是引发管道失效的主要诱因.采用原位固化法(CIPP)技术可有效修复接头病害,但修复后复合结构的协载特性尚不明确.为此,开展了CIPP-RCP接头复合结构三边加载试验,分析了内衬壁厚、腐蚀宽度、顶部腐蚀深度和脱... 钢筋混凝土管道(RCP)接头问题是引发管道失效的主要诱因.采用原位固化法(CIPP)技术可有效修复接头病害,但修复后复合结构的协载特性尚不明确.为此,开展了CIPP-RCP接头复合结构三边加载试验,分析了内衬壁厚、腐蚀宽度、顶部腐蚀深度和脱节长度对接头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和内衬应变的影响规律.基于双线性牵引-分离响应的黏结单元,建立了复合结构三维数值模型,探讨了各因素对CIPP内衬von Mises应力的影响,并基于模拟结果推导了内衬最大von Mises应力预测方程.结果表明:复合结构失效过程分为线性增长、屈服强化、波动下降和稳定下降4个阶段,达到屈服荷载后接头顶部和底部内壁率先开裂.内衬壁厚从4 mm增至16 mm时,屈服荷载与极限荷载分别增长31.8%和80.3%.顶部腐蚀深度小于保护层厚度时,腐蚀宽度扩大对复合结构的屈服荷载影响可以忽略,极限荷载与腐蚀宽度呈正相关;顶部腐蚀深度大于保护层厚度时,复合结构的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骤降.脱节长度小于10 cm时,CIPP可有效恢复原RCP接头的极限荷载;脱节长度大于10 cm时,修复效果减弱.内衬应变发展呈线性缓慢增长和非线性快速增长两个阶段.内衬壁厚与腐蚀宽度越大,内衬越稳定;顶部腐蚀深度与脱节长度越大,内衬越易屈服.推导的内衬最大von Mises应力预测方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固化法 钢筋混凝土管道 腐蚀 脱节 复合结构 三边加载试验 接头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新方法
19
作者 吕西林 卜凡夫 +1 位作者 姜淳 蒋欢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485,F0002,共12页
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变形能力强、震后残余变形和损伤小的特点,结构在震后往往无需修复或稍加修复即可恢复其使用功能.本文针对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立了“小震完好、中震基本完好、大震可修、巨震不倒”的四水准抗震... 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变形能力强、震后残余变形和损伤小的特点,结构在震后往往无需修复或稍加修复即可恢复其使用功能.本文针对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立了“小震完好、中震基本完好、大震可修、巨震不倒”的四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并提出一种性能化抗震设计新方法,即第一水准地震作用下基于力进行弹性设计,第三水准地震作用下基于位移进行弹塑性设计.然后,应用该方法设计了一幢5层自复位框架结构,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对结构进行了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角钢 四水准抗震设防 抗震设计方法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钢筋混凝土叠合梁耐火及受力性能研究
20
作者 何芮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186,共5页
依托有限元软件ABAQUS展开对装配式建筑钢筋混凝土叠合梁进行科学性、系统性的研究,全面了解掌握其耐火及受力性能的真实情况,从所获取的研究成果来看,有较多的因素与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梁耐火极限密切相关,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钢受火面数... 依托有限元软件ABAQUS展开对装配式建筑钢筋混凝土叠合梁进行科学性、系统性的研究,全面了解掌握其耐火及受力性能的真实情况,从所获取的研究成果来看,有较多的因素与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梁耐火极限密切相关,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钢受火面数、截面尺寸、荷载比三大因素。梁的耐火极限因在荷载比增大的作用下发生波动,体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对型钢采取增大截面尺寸的处理方法可有效提升型钢混凝土耐火极限;随着受火面数的增加,叠合梁的耐火极限值受其影响而减少。如果现浇部分混凝土强度增大,则直接对叠合梁的耐火极限产生重要作用,使其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型钢屈服强度与叠合梁耐火极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受前者扩大的影响后者在性能上有所提升;在钢筋材料的屈服强度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之后,叠合梁的耐火性能显现出了微小的波动;而当荷载施加的位置产生变化时,从型钢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来看,其影响作用相对来说处于较低水平。进一步具体来说,当荷载作用点更趋近于梁支座时,型钢混凝土梁的耐火极限会在此条件下呈现出小幅度的下降趋势。在荷载比相同的情况下,梁跨长的规格发生改变,并不会影响到叠合梁耐火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耐火 钢筋混凝土 叠合梁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