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材料在艺术展览馆装饰工程中的应用
1
作者 黄臻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9期149-152,共4页
以某艺术展览馆为例,探究了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材料在该场馆的外部、内部及细部装饰中的具体应用。在外部装饰中,设计了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幕墙,通过钢框架和L型钢筋以柔性连接的方式将幕墙固定在建筑墙体上。在内部装饰中,分别于展厅、会... 以某艺术展览馆为例,探究了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材料在该场馆的外部、内部及细部装饰中的具体应用。在外部装饰中,设计了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幕墙,通过钢框架和L型钢筋以柔性连接的方式将幕墙固定在建筑墙体上。在内部装饰中,分别于展厅、会议厅和剧院等场所内设计了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吊顶板,并通过喷漆的方式防止吊顶板接缝开裂。在细部装饰中,使用了由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材料制作的腰线、檐口、罗马柱等装饰品。该材料的运用在满足艺术展览馆实用需求的基础上,提升了其艺术效果和观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 外观质量检查 水泥幕墙 细部装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活性粉末混凝土组合构件弯剪承载力分析
2
作者 祝明桥 孙涛 +1 位作者 王磊佳 谭一萍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106-116,共11页
为研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组合构件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对GFRP-RPC组合构件进行了静载试验研究.通过比较GFRP-RPC组合构件试验数据,根据材料本构关系和平截面假定,给出了组合构件抗弯承载力... 为研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组合构件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对GFRP-RPC组合构件进行了静载试验研究.通过比较GFRP-RPC组合构件试验数据,根据材料本构关系和平截面假定,给出了组合构件抗弯承载力以及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率的计算方法.对比试验和现有规范,给出了GFRP-RPC组合构件在受弯承载过程中3个阶段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以及GFRP-RPC组合构件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了GFRP-RPC组合受弯构件的最小和最大配筋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提出的抗剪公式得到的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控制在8.9%以内.该文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可为GFRP-RPC组合结构的实际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活性粉末混凝土 抗弯承载能力 抗剪承载能力 配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库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箍筋弯拉强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白浩阳 薛伟辰 江佳斐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29,共7页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箍筋弯拉强度试验主要研究弯折半径与直径之比对弯拉强度的影响,直线段抗拉强度对弯拉强度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基于ACI 440.3R-12中B.5试验方法,开展3组(9个弯拉试件)不同直线段抗拉强度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箍...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箍筋弯拉强度试验主要研究弯折半径与直径之比对弯拉强度的影响,直线段抗拉强度对弯拉强度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基于ACI 440.3R-12中B.5试验方法,开展3组(9个弯拉试件)不同直线段抗拉强度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箍筋弯拉强度试验研究。3组试件直线段抗拉强度分别为530(A组)、850(B组)和1100 MPa(C组),弯折半径与箍筋直径之比均为3。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试件均发生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箍筋弯折段被拉断的破坏模式;A、B、C组试件弯拉强度分别为325、445和530 MPa。本文系统收集了国内外已有93个弯拉试件,并结合本文9个弯拉试件建立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箍筋弯拉强度试验数据库。基于数据库统计分析,提出了保证率不小于95%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箍筋弯拉强度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箍筋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箍筋弯拉强度 直线段抗拉强度 弯折半径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箍筋弯拉强度试验 数据库 保证率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T-CNT自感应复合纤网插层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增韧-结构监测一体化响应
4
作者 钟之豪 刘帅 +1 位作者 王首浩 戴宏波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7,共9页
为了避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C)在服役过程中由于局部分层损伤造成灾难性整体失效,采用高孔隙率、薄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非织造纤网构筑PET-碳纳米管(CNT)自感应复合纤网插层,再将插层嵌入玻纤增强体层间一体成型,在改善G... 为了避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C)在服役过程中由于局部分层损伤造成灾难性整体失效,采用高孔隙率、薄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非织造纤网构筑PET-碳纳米管(CNT)自感应复合纤网插层,再将插层嵌入玻纤增强体层间一体成型,在改善GFRC层间性能的同时,对其结构健康状态进行原位、实时、在线的无损监测。结果表明:PET-CNT复合纤网改性GFRC的起始断裂韧性和扩展断裂韧性分别提高了86%和48%,有效提升了GFRC的I型层间断裂韧性。另外,在裂纹扩展阶段,PET-CNT复合纤网插层的电阻变化率增益因子高达270%,表现出了极高的层间裂纹监测敏感性。研究结果为提升GFRC力学性能并实现结构健康监测提供了一种集成结构增韧-监测功能一体化的新型非织造复合纤网插层,也为提升GFRC全寿命周期稳健性提供了一种结构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织造纤网 自感应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插层增韧 增韧-监测一体化响应 结构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综述
5
作者 周桂鹏 《广州建筑》 2024年第6期117-120,共4页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当今建筑结构对材料的要求不仅仅是基于功能和安全性,同时也要求建筑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性,以实现建筑构造的可持续性、低碳性及环保性。另外,建筑业也积极追求创新性和美学性,所以材料要能够...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当今建筑结构对材料的要求不仅仅是基于功能和安全性,同时也要求建筑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性,以实现建筑构造的可持续性、低碳性及环保性。另外,建筑业也积极追求创新性和美学性,所以材料要能够满足设计师对形态、色彩和纹理的要求。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GFRP)作为一种具有高强度、轻质、耐腐蚀和抗疲劳等特点的轻质高强材料,不仅具有高强度、轻量化的特点,同时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绝缘性、隔热性、吸音性、可塑性、耐候性等性质。在建筑结构中,使用GFRP制造成各种材料和构件,可显著改进性能和降低成本。本文旨在结合GFRP的特点和应用情况,综合分析GFRP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旨在为建筑结构材料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GFRP 轻质高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与碳纤维混杂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与实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栾丛丛 牛成成 +2 位作者 林志伟 钱俊 傅建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4,共5页
本研究基于热塑性材料熔融沉积成型工艺,研制了双喷头连续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增材制造平台,制备了不同混杂比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试件,分析了不同结构试件的弯曲力学性能与失效模式,探索了嵌入碳纤维... 本研究基于热塑性材料熔融沉积成型工艺,研制了双喷头连续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增材制造平台,制备了不同混杂比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试件,分析了不同结构试件的弯曲力学性能与失效模式,探索了嵌入碳纤维智能层的混杂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力阻行为。结果表明:比较纯热塑性材料结构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件弯曲强度提高了115.99%,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件弯曲强度提高了198.76%;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件具有负弯曲强度混杂效应和正弯曲模量混杂效应。可根据碳纤维电阻相对变化率对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结构的应变与断裂破坏状态进行实时自感知。研究结果为连续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件的高质高效制造与智能化提供了新工艺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纤维 玻璃纤维 混杂增强 复合材料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耐水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帅 田颖 李国忠 《江苏建材》 2008年第2期20-21,共2页
文章研究了掺加外加剂和聚合物乳液对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耐水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同时掺加适量的外加剂A和聚合物乳液K,可以显著提高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
关键词 玻璃纤维 水泥复合材料 外加剂 聚合物乳液 耐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的耐水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姜从盛 《山东建材》 2003年第3期37-39,共3页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耐水性差的特点 ,从MgO的活性、改性剂及纤维的表面处理等几个方面入手 ,对纤维增强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得到了一种耐水性较好的高强无机复合材料 ,其弯曲强度可达 10 6.8M...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耐水性差的特点 ,从MgO的活性、改性剂及纤维的表面处理等几个方面入手 ,对纤维增强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得到了一种耐水性较好的高强无机复合材料 ,其弯曲强度可达 10 6.8MPa ,其软化系数可达 0 .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氯氧镁水泥 耐水性 复合材料 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MCA-CFA三元复配阻燃体系改性环氧树脂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董大为 郝杰 +4 位作者 欧秋仁 胡楠 桂起林 张铁夫 王晓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9-246,共8页
首次以聚磷酸铵(APP)为酸源和主阻燃剂,以高氮含量的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为气源,以大分子型三嗪成炭剂(CFA)为炭源,组成APP-MCA-CFA三元复配阻燃剂体系。将其用于环氧树脂体系的阻燃改性,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等级、锥形量... 首次以聚磷酸铵(APP)为酸源和主阻燃剂,以高氮含量的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为气源,以大分子型三嗪成炭剂(CFA)为炭源,组成APP-MCA-CFA三元复配阻燃剂体系。将其用于环氧树脂体系的阻燃改性,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等级、锥形量热、扫描电镜(SEM)、热失重分析(TG)和动态力学分析(DMA)等实验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APP阻燃剂相比,三元复配阻燃剂体系(20%APP-5%MCA-5%CFA,均为质量分数)表现出显著的协同阻燃效应,LOI值提升至62.0%,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降低至401kW/m^(2),总热释放量(THR)下降至37.3MW/m^(2)。成炭分析结果表明,APP-MCA-CFA三元复配阻燃剂体系的引入使环氧树脂在高温下形成孔洞直径约5μm的形貌均一且规整的微米级膨胀炭层。DMA实验表明MCA和CFA可以通过粒子表面的胺基参与环氧固化反应,提高环氧固化交联密度,在一定程度抵消APP阻燃剂粉体加入导致的环氧机械性能下降。APP-MCA-CFA三元复配阻燃体系可用于环氧树脂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阻燃改性,垂直燃烧等级提升至UL-94 V0级,LOI值提升至66.3%。该研究为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阻燃环氧树脂基复合体系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三元复配阻燃体系 协同阻燃效应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石粉填料对玻璃纤维增强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李从波 《广东建材》 2003年第10期12-13,共2页
在一定范围内,玻璃纤维增强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随着白云石粉的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加入白云石粉填料后,玻璃纤维增强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抗冲击强度都有提高,材料的韧性也有明显的改善。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白云石 玻璃纤维增强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永久模板叠合RC单向板短期刚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照耀 梁兴文 +2 位作者 翟天文 王莹 吴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30,共9页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HFRCC)具有良好的受拉韧性和耐久性能,是永久模板的理想材料。首先探究了PVA纤维掺量对HFRCC工作性能和抗折强度的影响,随着PVA纤维掺量增加,HFRCC的工作性能显著减弱,抗折强度先增大再减小,最终选用...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HFRCC)具有良好的受拉韧性和耐久性能,是永久模板的理想材料。首先探究了PVA纤维掺量对HFRCC工作性能和抗折强度的影响,随着PVA纤维掺量增加,HFRCC的工作性能显著减弱,抗折强度先增大再减小,最终选用含有1.5%钢纤维和0.25%PVA纤维的HFRCC来制作永久模板。随后对六个HFRCC永久模板叠合RC单向板和一个RC单向板进行了四点受弯试验,探究了HFRCC-RC界面处理方式和配筋率对叠合板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抹平、等距凹槽和钢钉拉毛三种界面处理方式对叠合板受弯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HFRCC模板能够有效限制裂缝发展,减小裂缝宽度和间距,叠合板的开裂弯矩相比于普通混凝土板提高了20.1%~31.7%。分别采用刚度解析法和有效惯性矩法建立了HFRCC-RC叠合板短期刚度计算方法,两种方法均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且离散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 永久模板 短期刚度 刚度解析法 有效惯性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损伤裂纹修复及其性能评价
12
作者 余晓佩 沈伟 +1 位作者 陈立峰 竺铝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127,共7页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层合板在服役过程中易产生微裂纹,常规的处理方法很难有效地将树脂预涂液涂覆在损伤层合板表面并覆盖或润湿裂缝,因此制约了GFRP的使用领域。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使用5种不同质量分数的树脂预涂液(RPC)对损伤后...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层合板在服役过程中易产生微裂纹,常规的处理方法很难有效地将树脂预涂液涂覆在损伤层合板表面并覆盖或润湿裂缝,因此制约了GFRP的使用领域。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使用5种不同质量分数的树脂预涂液(RPC)对损伤后的层合板进行修复,并与不使用RPC的修复方法作对比,观察并测试了层合板在常温以及60℃下的修复效果,分析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树脂预涂液对材料的修复有着明显的效果,不同浓度的RPC以及不同的固化温度都会影响修复效果;质量分数为25%RPC的修复效果最好,试样在常温下固化7 d压缩性能恢复了17%,在60℃下压缩性能恢复了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裂纹修复 层间断裂 树脂预涂液 毛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准脆性断裂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慕儒 王晶晶 +2 位作者 卿龙邦 李杨 管俊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302,共9页
基于边界效应模型基本理论,建立了钢纤维长度与特征裂缝长度之间的关系,计算了定向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ASFRC)的等效断裂韧度和拉伸强度,进而得到了ASFRC材料的断裂破坏曲线.结果表明,当离散系数分别取0.4~0.7和0.2~0.4时,可得到... 基于边界效应模型基本理论,建立了钢纤维长度与特征裂缝长度之间的关系,计算了定向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ASFRC)的等效断裂韧度和拉伸强度,进而得到了ASFRC材料的断裂破坏曲线.结果表明,当离散系数分别取0.4~0.7和0.2~0.4时,可得到较为合理的等效断裂韧度和拉伸强度值.对比分析ASFRC和随机乱向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SFRC)的断裂破坏曲线可以发现,满足线弹性断裂力学的最小试件尺寸随着离散系数的增大而增大;ASFRC和SFRC的拉伸强度和考虑初始裂缝影响的名义应力随着离散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此外,改进的简化解析公式不仅可确定材料的等效断裂韧度和拉伸强度,还可预测试件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钢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 边界效应模型 等效断裂韧度 拉伸强度 断裂破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网对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低速冲击的影响
14
作者 贺苗 吴薇 +2 位作者 金良杰 李雪华 程浩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共8页
为优化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中的应用,文章研究了铝合金金属网对玻璃纤维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特性的影响。在12、16、20、24和28 J 5种能量的冲击下,利用落锤试验机对4种孔径的铝合金金属网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进行冲击试验... 为优化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中的应用,文章研究了铝合金金属网对玻璃纤维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特性的影响。在12、16、20、24和28 J 5种能量的冲击下,利用落锤试验机对4种孔径的铝合金金属网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进行冲击试验,通过试验选出孔径为2[KG*4]mm×3[KG*4]mm的铝合金金属网加入玻璃纤维铺层,通过改变金属网铺层数和冲击能量来研究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从复合材料载荷峰值、最大凹陷位移、能量吸收和损伤机制等方面分析铝合金金属网对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金属网孔径越大,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越差,损伤越严重;加入多层金属网的复合材料,其抗冲击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金属网增强复合材料 低速冲击 损伤分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志谦 龙军 +2 位作者 刘立洵 金政 王卓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31,共4页
研究了聚丙烯 (PP)微粒与马来酸酐 (MAH)在紫外线辐照下进行接枝反应。考察了单体MAH的用量、辐照时间等对接枝率的影响 ,以及接枝率与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冲击韧性的关系。通过IR、DSC和力学性能测试表明 ,在紫外线辐照下可实现PP -MAH... 研究了聚丙烯 (PP)微粒与马来酸酐 (MAH)在紫外线辐照下进行接枝反应。考察了单体MAH的用量、辐照时间等对接枝率的影响 ,以及接枝率与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冲击韧性的关系。通过IR、DSC和力学性能测试表明 ,在紫外线辐照下可实现PP -MAH固相接枝 ,而且接枝PP含量的提高使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冲击韧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 复合材料 界面改性 马来酸酐 接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输电塔节点承载力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磊 汪楚清 +2 位作者 孙清 王虎长 赵雪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2-118,125,共8页
为了推广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对GFRP进行了材料力学性能试验,获得了基本力学性能参数;进行了6个足尺寸GFRP节点试验,获得了节点构件的受力性能及破坏模式;对试验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吻... 为了推广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对GFRP进行了材料力学性能试验,获得了基本力学性能参数;进行了6个足尺寸GFRP节点试验,获得了节点构件的受力性能及破坏模式;对试验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试验与数值分析结果表明:GFRP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并且顺纤维方向的拉伸强度远远大于垂直纤维方向的拉伸强度;GFRP节点承载力高,可满足输电塔的安全要求,为方便GFRP节点设计,建议取主材轴向应变5×10-3作为此种GFRP节点极限承载力临界值;节点的薄弱部位位于钢套管与复合材料管的连接处,节点连接方式是影响节点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节点 试验研究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压力对玻璃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吸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春齐 江大志 +2 位作者 曾竟成 袁志庆 肖加余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45,共6页
采用称量法研究了温度、压力对浸泡在水中的GF/E-51试件吸湿性的影响;通过短梁剪切实验研究了温度、压力和浸泡时间对GF/E-51剪切强度的影响,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了浸泡60d后GF/E-51的截面形貌。结果表明:温度对试件的吸湿影响较大,与30... 采用称量法研究了温度、压力对浸泡在水中的GF/E-51试件吸湿性的影响;通过短梁剪切实验研究了温度、压力和浸泡时间对GF/E-51剪切强度的影响,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了浸泡60d后GF/E-51的截面形貌。结果表明:温度对试件的吸湿影响较大,与30℃时相比,50℃时的平衡吸湿量增了145.0%,扩散系数增加了47.6%,50%吸湿量以前的平均吸湿速率增加了3倍,温度升高,加速了GF/E-51试件吸湿由Fick扩散到非Fick扩散的转变;压力对复合材料吸湿及吸湿试样的剪切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压力升高,抑制了树脂基体的溶胀,延缓了GF/E-51试件吸湿由Fick扩散到非Fick扩散的转变,减轻了溶胀对剪切强度影响,浸泡60d后,剪切强度保留率保持不变,但5atm/30℃水中试件剪切强度保留率比1atm/30℃条件下高3.97%、比1atm/50℃条件下高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湿 压力 温度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单向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韦玮 程光旭 张东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08-110,共3页
采用连续玻璃纤维与环氧树脂相复合,通过单向缠绕成型工艺,制备出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单向复合材料板.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及配方组成对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成型工艺方法和配方组成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采用连续玻璃纤维与环氧树脂相复合,通过单向缠绕成型工艺,制备出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单向复合材料板.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及配方组成对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成型工艺方法和配方组成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14GPa、弯曲强度为278MPa、冲击强度为347MPa;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界面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环氧树脂 单向增强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柔性层对玻璃纤维毡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晓东 林群芳 +1 位作者 郭文军 戴干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7-140,145,共5页
通过橡胶分子链在玻璃纤维表面的接枝 ,在玻璃纤维毡增强聚丙烯复合体系中引入了界面柔性层 ,研究了柔性层的种类及厚度对复合体系界面结合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容易与玻璃纤维表面形成化学键等牢固结合并与基体树脂有一定... 通过橡胶分子链在玻璃纤维表面的接枝 ,在玻璃纤维毡增强聚丙烯复合体系中引入了界面柔性层 ,研究了柔性层的种类及厚度对复合体系界面结合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容易与玻璃纤维表面形成化学键等牢固结合并与基体树脂有一定相容性的橡胶分子链作为界面柔性层 ,可以获得高强度、高抗冲的玻璃纤维毡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柔性层的厚度对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超过一定的厚度后 ,随着柔性层的增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聚丙烯 界面 柔性层 玻璃纤维增强 热塑性聚合物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干式磨削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秀丽 王栋 +1 位作者 张全国 张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29-132,共4页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非均质性、各向异性,其可磨削性能与传统金属材料有很大不同。采用两种砂轮对手糊成型高强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磨削性能研究,对磨削力和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测量与分析。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加,...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非均质性、各向异性,其可磨削性能与传统金属材料有很大不同。采用两种砂轮对手糊成型高强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磨削性能研究,对磨削力和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测量与分析。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加,磨削力分力比先增加后减小;随着转速的提高和磨粒尺寸的减小,磨削力分力比减小。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磨削性能比金属材料差,比陶瓷材料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干式磨削 加工参数 磨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