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型工艺对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注塑管件的壁厚分布及玻璃纤维取向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钟罗浩 匡唐清 +2 位作者 赖家美 柳和生 赖德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6,共6页
以气体辅助注射成型(GAIM)、水辅助注射成型(WAIM)、气体驱动弹头辅助注射成型(G-PAIM)及水驱动弹头辅助注射成型(W-PAIM)制备了一系列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弯形管件,对比了各成型工艺对其管件壁厚及玻璃纤维取向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气体辅助注射成型(GAIM)、水辅助注射成型(WAIM)、气体驱动弹头辅助注射成型(G-PAIM)及水驱动弹头辅助注射成型(W-PAIM)制备了一系列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弯形管件,对比了各成型工艺对其管件壁厚及玻璃纤维取向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管件总体壁厚大小排序为GAIM>WAIM>W-PAIM>G-PAIM,其中G-PAIM与W-PAIM管件壁厚差异较小;4种成型工艺的管件壁厚方差均较小,各壁厚均匀性较好;WAIM管件的玻璃纤维取向度总体上高于GAIM;且弹头的引入使得管件沿流动方向的玻璃纤维取向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工艺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 壁厚 方差 玻璃纤维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U-RRIM制品中玻璃纤维的取向
2
作者 姜志国 江海红 +2 位作者 高宇 周亨近 张士林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38,共6页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聚氨酯脲 (PUU)体系增强反应注射成型 (RRIM )制品中玻璃纤维的取向和分布规律。发现在流动横截面上 ,玻璃纤维非均一分布 ,其中规则取向区域与杂乱堆积区域交替存在 ,呈现多层分布结构。建立了充模过程流体流...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聚氨酯脲 (PUU)体系增强反应注射成型 (RRIM )制品中玻璃纤维的取向和分布规律。发现在流动横截面上 ,玻璃纤维非均一分布 ,其中规则取向区域与杂乱堆积区域交替存在 ,呈现多层分布结构。建立了充模过程流体流动方程 ,应用速度分布方程 ,对玻璃纤维多层分布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脲 玻璃纤维取向 RRIM 注射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动拉伸应力对聚丙烯玻璃纤维片材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殷小春 夏天 +1 位作者 何光建 冯彦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77,共7页
基于输运空间容积的周期性变化产生脉动拉伸应力的原理研制了叶片式熔体脉动泵送装置,将脉动变化的拉伸-压缩应力作用于聚丙烯/玻璃纤维熔体以实现复合片材的增强挤出,实验研究了脉动泵送装置转轴转速对片材微观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能的影... 基于输运空间容积的周期性变化产生脉动拉伸应力的原理研制了叶片式熔体脉动泵送装置,将脉动变化的拉伸-压缩应力作用于聚丙烯/玻璃纤维熔体以实现复合片材的增强挤出,实验研究了脉动泵送装置转轴转速对片材微观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动泵送装置对玻纤的分散及沿挤出方向的取向均有促进作用,所制片材沿挤出方向拉伸强度随转速的提高先升后降,在泵送转速为30 r/min时达到最大值42.64 MPa,较直接挤出片材(30.92MPa)提高了37.9%。表明叶片式熔体脉动泵送装置对玻纤填料增强聚丙烯体系具有适用性,为PP/GF的增强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拉伸应力 玻璃纤维取向 复合片材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应力场对PE-HD/PP/SGF取向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袁毅 黄朗 +1 位作者 徐绍虎 申开智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7-39,共3页
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剪切拉伸双向复合应力场挤管装置制备了双向增强的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短玻璃纤维(PE-HD/PP/SGF)管材。采用大角X射线衍射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该双向应力场对复合体系分子取向行为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剪切拉伸双向复合应力场挤管装置制备了双向增强的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短玻璃纤维(PE-HD/PP/SGF)管材。采用大角X射线衍射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该双向应力场对复合体系分子取向行为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拉伸双向复合应力场能改善体系分子的取向并促进体系结晶。管材周向晶面的衍射强度提高了近80%,而轴向晶面提高了100%以上;α晶的结晶度从65.69%提高到66.87%,β晶的结晶度从1.39%提高到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复合应力场 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短玻璃纤维管材取向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ldflow的汽车仪表板本体骨架变形分析及结构改进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良柱 徐静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63,68,共6页
以某新开发车型仪表板本体骨架为研究对象,采用成熟的注塑成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oldflow,基于ARD-RSC长玻璃纤维分析模型,对本体骨架的变形量进行分析,得出了发泡区域的变形量,结果表明,发泡区域变形量不满足发泡模要求的变形小于5 mm。... 以某新开发车型仪表板本体骨架为研究对象,采用成熟的注塑成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oldflow,基于ARD-RSC长玻璃纤维分析模型,对本体骨架的变形量进行分析,得出了发泡区域的变形量,结果表明,发泡区域变形量不满足发泡模要求的变形小于5 mm。根据分析结果,对比不同翘曲效应对总体变形的影响,找出了影响发泡区域变形的主要原因为产品玻璃纤维取向,经过对本体骨架结构的改进,改善了产品长玻璃纤维的分布,优化了变形,最大变形2.7 mm,满足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骨架 玻璃纤维取向 翘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