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材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求解及低温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优 刘朝晖 李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41-144,149,共5页
针对玻璃态转变温度Tg难以实测及现有计算方法原理不清晰、参数标准差偏大的问题,利用水平移位因子lg(αT),根据Williams-Landel-Ferry方程(简称WLF方程)推导了玻璃态转变温度的求解公式:任选2个参考温度T1、T2进行移位因子计算,通过线... 针对玻璃态转变温度Tg难以实测及现有计算方法原理不清晰、参数标准差偏大的问题,利用水平移位因子lg(αT),根据Williams-Landel-Ferry方程(简称WLF方程)推导了玻璃态转变温度的求解公式:任选2个参考温度T1、T2进行移位因子计算,通过线性回归得到各自参数C1、C2、C1′、C2′;将2个参考温度下的移位因子相减,推算出Tg求解公式。利用该方法计算了3种基质沥青和2种SBS改性沥青材料的Tg,并使用对应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低温弯曲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原理清晰、过程简单,可以准确地计算玻璃态转变温度Tg,有效评价沥青材料的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材料 玻璃态转变温度 WLF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抗性淀粉对面团玻璃态转变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赵琴琴 金志强 +5 位作者 张锦胜 刘玉环 林向阳 阮榕生 钱菲 王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33-136,共4页
在面团中分别添加不同种类的抗性淀粉,利用核磁共振(NMR)技术测定面团弛豫特性。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种类的抗性淀粉玻璃态转变温度(Tg)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而随着添加抗性淀粉量的增加,Tg有轻微的上升。置于玻璃态转变温度之下有利于延长... 在面团中分别添加不同种类的抗性淀粉,利用核磁共振(NMR)技术测定面团弛豫特性。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种类的抗性淀粉玻璃态转变温度(Tg)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而随着添加抗性淀粉量的增加,Tg有轻微的上升。置于玻璃态转变温度之下有利于延长面团保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抗性淀粉 玻璃态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水分对直链淀粉扩散性质和玻璃态转变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官斌 钟业俊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22,共5页
为了预测水分对直链淀粉玻璃态温度、径向分布函数和扩散系数的影响,在COMPASS力场和等温等压(NPT)系综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得到了不同水分含量直链淀粉在298K下的径向分布函数和扩散系数;在200~460K温度范围内,通... 为了预测水分对直链淀粉玻璃态温度、径向分布函数和扩散系数的影响,在COMPASS力场和等温等压(NPT)系综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得到了不同水分含量直链淀粉在298K下的径向分布函数和扩散系数;在200~460K温度范围内,通过模拟获得不同温度下的比体积,与对应的温度作图,研究了水分对直链淀粉玻璃态转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直链淀粉模型属于一种无定型结构,其径向分布函数的形状和峰位基本没有发生变化。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水分子更容易在直链淀粉中扩散,与直链淀粉分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增大。水分含量对直链淀粉玻璃态转变行为影响显著,水分含量越高,直链淀粉的玻璃态转变温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玻璃态转变温度 直链淀粉 径向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_(50)Cu_(50)金属玻璃形成过程中自由体积与玻璃态转变温度关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党一纵 王鲁 范群波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05,211,共5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Zr50Cu50金属玻璃的形成过程,并获得了不同温度下合金的原子构型.借助金属玻璃中自由体积量等于金属玻璃与对应晶体的体积差理论提出一种自由体积湮没速度法,对Zr50Cu50金属玻璃形成过程中的临界玻璃态转变温度Tc...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Zr50Cu50金属玻璃的形成过程,并获得了不同温度下合金的原子构型.借助金属玻璃中自由体积量等于金属玻璃与对应晶体的体积差理论提出一种自由体积湮没速度法,对Zr50Cu50金属玻璃形成过程中的临界玻璃态转变温度Tc以及热力学玻璃态转变温度Tg进行预测.用该方法确定出的Tc(969.5K)与利用模式耦合理论计算获得的Tc(978.4K)接近;Tg(731K)与利用平均原子体积随温度变化关系曲线确定的Tg(725K)相近.运用自由体积湮没速度法计算的Tc和Tg无需计算各温度下的原子扩散系数,节省了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自由体积 玻璃态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A方法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与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牛岩 张晨晨 +1 位作者 王旭东 张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484-488,494,共6页
为进一步探究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玻璃态转变温度与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相关性,以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足尺环道(RIOHTrack)为依托,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在弯拉受力模式下用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温度扫描试验,通过函数拟合确定材料... 为进一步探究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玻璃态转变温度与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相关性,以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足尺环道(RIOHTrack)为依托,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在弯拉受力模式下用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温度扫描试验,通过函数拟合确定材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进而比较不同定义方式下材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的变化趋势,探究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相态转变温度的相关性。最后通过与低温弯曲小梁试验的实验结果的相关性和灰关联度分析,讨论利用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对于同一种材料,不同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定义下获得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2)在相同级配和相同试验条件下,沥青是影响沥青混合料玻璃态转变温度的主要因素;(3)在弯拉受力模式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与材料的低温性能相关性良好,但通过灰关联度分析发现采用沥青混合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评价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弯拉受力 玻璃态转变温度 低温性能 相关性分析 灰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玻璃态转变温度的外部影响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牛岩 张晨晨 +1 位作者 王旭东 张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7-143,共7页
为探究环境因素、交通水平等外部条件对沥青混合料玻璃态转变温度的影响,研究选取升温速率、荷载频率、应变水平3个试验因素,采用DMA方法在不同试验水平下对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温度扫描试验.利用Boltzmann模型拟合得到材料的玻璃态转变... 为探究环境因素、交通水平等外部条件对沥青混合料玻璃态转变温度的影响,研究选取升温速率、荷载频率、应变水平3个试验因素,采用DMA方法在不同试验水平下对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温度扫描试验.利用Boltzmann模型拟合得到材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确定影响玻璃态转变温度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多因素影响下的玻璃态转变温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Boltzmann模型能够准确有效地确定材料玻璃态转变温度;升温速率、荷载频率对沥青混合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有显著影响,玻璃态转变温度随着升温速率、荷载频率的增大而升高,玻璃态转变温度与升温速率、荷载频率的对数值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处于弯拉受力模式下的沥青混合料,其玻璃态转变温度在线粘弹性区域内并无明显的应变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玻璃态转变温度 力学分析法 影响因素 线性回归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温拌沥青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及低温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圣洁 谢政专 彭爱红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3-169,共7页
为研究泡沫温拌沥青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及低温性能,采用不同的沥青类型和不同的发泡用水量,制备泡沫温拌沥青.利用动态热力学分析仪(dynamic 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DM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确... 为研究泡沫温拌沥青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及低温性能,采用不同的沥青类型和不同的发泡用水量,制备泡沫温拌沥青.利用动态热力学分析仪(dynamic 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DM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确定不同发泡水量下泡沫温拌沥青玻璃态转变温度,采用低温弯曲流变梁(bending beam rheometer,BBR)分析不同发泡水量下泡沫温拌沥青的低温性能.结果表明,分别通过DMA和DSC确定的玻璃态转变温度有所区别,但对于不同的沥青和发泡用水量,两者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发泡水增多,沥青玻璃态转变温度逐渐增高;加入发泡水会在一定程度降低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采用质量分数为6%的发泡水制备的泡沫温拌沥青不能满足-12℃时的低温环境要求,也无法满足原有未发泡沥青的低温环境适用范围.为保证泡沫温拌沥青良好的路用性能,泡沫温拌沥青制备时,最佳发泡用水量选择应重点考虑其低温抗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沥青材料 泡沫温拌沥青 玻璃态转变温度 低温性能 热力学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胺型苯并噁嗪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及其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程圣 谢志辉 +5 位作者 何伟韩 张跃 梁智明 黄泽 张伟 冉起超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3,59,共6页
为了延长环氧树脂漆的适用期,提高其耐热性,使用苯并噁嗪树脂对其进行共混改性。以溶液共混方式制备了环氧树脂漆(EP)与苯并噁嗪树脂(BZ)的共混树脂体系(E/B-x),讨论了BZ的加入对共混树脂的黏度、流变特性、凝胶化活化能、固化行为、表... 为了延长环氧树脂漆的适用期,提高其耐热性,使用苯并噁嗪树脂对其进行共混改性。以溶液共混方式制备了环氧树脂漆(EP)与苯并噁嗪树脂(BZ)的共混树脂体系(E/B-x),讨论了BZ的加入对共混树脂的黏度、流变特性、凝胶化活化能、固化行为、表面特性及玻布增强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Z的加入使共混树脂的黏度明显降低,凝胶温度及凝胶活化能增加,迟滞了EP的固化反应,延长了其适用期;少量BZ的加入不会改变E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当BZ加入量达到40份时,与EP复合材料相比,E/B-40复合材料的干态和湿态Tg分别提高了12.6%和11.7%;随BZ加入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先下降后上升,E/B-40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可达569 MPa和27.9 GPa,与EP复合材料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苯并噁嗪 共聚 湿玻璃转变温度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固性芳纶织物/环氧树脂支撑管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顾莉莉 丁海鑫 余建新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87,共7页
利用热固性树脂基体在玻璃态转变温度(T_(g))前后表现不同的材料特性,制备了Kevlar29芳纶织物/E51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和三根充气展开支撑管。给出了芳纶织物增强环氧树脂支撑管制备工艺,其中基体温度采用电阻丝加热控制,管体固化形状采... 利用热固性树脂基体在玻璃态转变温度(T_(g))前后表现不同的材料特性,制备了Kevlar29芳纶织物/E51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和三根充气展开支撑管。给出了芳纶织物增强环氧树脂支撑管制备工艺,其中基体温度采用电阻丝加热控制,管体固化形状采用聚酰亚胺薄膜内胆充气加压方法控制。研究了支撑的折叠和展开特性,当T>T_(g)时卷曲折叠并冷却定型用于储存,然后采用二次加热T>T_(g)和充气加压方法控制展开,最终支撑管形状回复率100%。采用模态分析讨论了温度、树脂含量、织物铺层厚度和充气内压等参数对悬臂状态下支撑管的固有频率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充气压力增加、树脂含量提高、织物铺层厚度增加、基体温度降低,芳纶织物增强环氧树脂支撑管的固有频率增大。采用曲线拟合方法获得固有频率随充气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可为充气展开支撑管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固性树脂 芳纶织物 充气结构 分析 玻璃态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糖类物料的喷雾干燥 被引量:23
10
作者 韩磊 唐金鑫 +1 位作者 吴亚飞 王宗濂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7-121,共5页
从玻璃态转变温度着手,分析了在喷雾干燥中含有不同品种糖类物料粘壁的原因,提出了改性或在设计干燥流程时的6种应对方法。
关键词 粘性 玻璃态转变温度 喷雾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改性沥青低温性能指标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颜可珍 王道珵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9-484,共6页
研究了4类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与低温流变性能,并对其混合料进行了低温弯曲试验.结合灰色关联理论,对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多个低温性能指标与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低温... 研究了4类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与低温流变性能,并对其混合料进行了低温弯曲试验.结合灰色关联理论,对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多个低温性能指标与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低温流变性能指标、低温测力延度试验的黏韧性指标与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结果均具有良好的关联性,其中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关联度最高,能较好地反映聚合物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其次是低温流变指标和黏韧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低温指标 灰色关联理论 测力延度 玻璃态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温敏型堵漏材料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汤龙皓 王彦玲 +1 位作者 张传保 许宁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75,共6页
传统堵漏材料对裂缝性漏失的封堵存在不足,针对该问题,将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引入封堵作业,利用其“温控形变”特性,制备出温敏型堵漏材料;采用热机械动力分析仪和形状恢复试验,评价了其玻璃态转变温度和形状记忆性能;通过裂缝封堵模拟试... 传统堵漏材料对裂缝性漏失的封堵存在不足,针对该问题,将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引入封堵作业,利用其“温控形变”特性,制备出温敏型堵漏材料;采用热机械动力分析仪和形状恢复试验,评价了其玻璃态转变温度和形状记忆性能;通过裂缝封堵模拟试验,评价了温敏型堵漏材料的裂缝封堵效果,并探索了其裂缝封堵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温敏型堵漏材料的形变温度(即玻璃态转变温度)可根据漏失层段位置需求在温度80~120℃范围内进行调控,形状记忆性能优异(形状恢复率大于95%),且耐温性能良好,初始热解温度230~258℃,可适用于温度80~120℃的地层,与传统堵漏材料复配后可封堵3~5 mm裂缝。研究结果可为研制和应用新型材料封堵裂缝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漏失 形状记忆聚合物 温敏性 封堵材料 玻璃态转变温度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SS对聚乙烯力学性能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3
作者 李君 孙毅 曾凡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24-1629,共6页
为了研究POSS对聚乙烯(PE)性能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PE和3种含有不同POSS比例的杂化材料的模型,计算得到了4种聚合物的体积温度曲线,从曲线斜率的转折点得到了材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Tg).然后,通过应力应变涨落方法,求得了4... 为了研究POSS对聚乙烯(PE)性能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PE和3种含有不同POSS比例的杂化材料的模型,计算得到了4种聚合物的体积温度曲线,从曲线斜率的转折点得到了材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Tg).然后,通过应力应变涨落方法,求得了4种聚合物的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计算结果表明,POSS的加入对PE的Tg影响很小,但是对PE的弹性模量改变很显著.材料的弹性模量随着POSS的比例先减小后增加到最大然后又趋于减小.最后,根据能量各部分的变化,指出了材料的Tg取决于主链的扭转和主链之间的相对运动;而POSS单体与主链之间的范德华作用是材料弹性模量增强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S 聚乙烯 玻璃态转变温度 弹性模量 分子动力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老化条件下纳米材料复配胶粉改性沥青的流变特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庆伟 李艳 +1 位作者 邱业绩 杨晨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9-115,共7页
通过短期老化(RTFOT)、长期老化(PAV)、紫外老化(UV)3种老化方式,采用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SCR)和弯曲梁流变(BBR)等试验,研究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 _(2))、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 _(2))、纳米氧化锌(Nano-ZnO)单一改性及复配胶粉改性沥... 通过短期老化(RTFOT)、长期老化(PAV)、紫外老化(UV)3种老化方式,采用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SCR)和弯曲梁流变(BBR)等试验,研究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 _(2))、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 _(2))、纳米氧化锌(Nano-ZnO)单一改性及复配胶粉改性沥青在不同老化状态下的高低温流变特性,最后通过DMA试验分析了纳米材料复配胶粉改性沥青的玻璃态转变温度。结果表明:纳米材料复配胶粉改性对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及抗高低温老化特性改善优于SBS改性;经过RTFOT、PAV、UV老化后,3种纳米材料复配胶粉改性沥青中Nano-TiO _(2)/橡胶复配方案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劲度模量及玻璃态转变温度T_(gc)和T_(gs)变化幅度最小,其抗紫外线老化和抗热氧化性能更强;不同老化条件下沥青的玻璃态转变温度T_(gc)和T_(gs)均与劲度模量之间呈线性相关,通过损伤曲线得到玻璃态转变温度T_(gs)与劲度模量的相关性更好,T_(gs)能更有效评价不同老化状态下纳米材料复配胶粉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改性沥青 老化 纳米材料 流变特性 玻璃态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