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导体激光在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赵昕 李敏 +1 位作者 杨捷 黄朝晖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7-427,共1页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周嗣炎 玻璃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信平台对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病人实施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金玲 侯丽敬 孙俪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微信平台对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为后期的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病人的护理提供护理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7年8月实施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手术的视网膜病变病人7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比一... [目的]探讨利用微信平台对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为后期的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病人的护理提供护理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7年8月实施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手术的视网膜病变病人7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比一般资料的基础上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建立有效微信平台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相关知识掌握率、护理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风险知晓率、手术适应证知晓率以及手术注意事项知晓率均低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后实施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相关知识掌握率,提升病人护理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 知识掌握 护理效果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视网膜显微手术中器械检测方法
3
作者 何昱昊 陈一巍 +2 位作者 樊金宇 何益 史国华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81,共14页
针对视网膜显微手术中的复杂干扰情况,本文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提出一种手术器械检测算法。首先,构建并手动标注了RET1数据集,并以YOLO框架为基础,针对部分图像退化,提出利用SGConv和RGSCSP特征提取模块增强模型对图像细节特征的提取能... 针对视网膜显微手术中的复杂干扰情况,本文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提出一种手术器械检测算法。首先,构建并手动标注了RET1数据集,并以YOLO框架为基础,针对部分图像退化,提出利用SGConv和RGSCSP特征提取模块增强模型对图像细节特征的提取能力。针对IoU损失函数收敛速度慢以及边界框回归不准确的问题,提出DeltaIoU边界框损失函数。最后,运用动态头部和解耦头部的集成对特征融合的目标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RET1数据集上mAP50-95达到72.4%,相较原有算法提升了3.8%,并能在复杂手术场景中对器械有效检测,为后续手术显微镜自动跟踪以及智能化手术导航提供有效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手术 目标检测 YOLO 手术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路手术与传统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冬花 杨仁林 杨芳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比较显微外路手术与传统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60例(60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分别行显微外路手术和传统外路手术。比较两... 目的比较显微外路手术与传统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60例(60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分别行显微外路手术和传统外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视网膜一次复位成功率及随访末期视力提高率及闭孔封闭率,同时比较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比例。结果试验组28例患者一次复位成功,成功率为90.3%;对照组22例一次复位成功,成功率为75.9%;试验组一次复位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视力提高率(69.0%)及裂孔封闭率(72.4%)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显微外路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传统外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路手术 传统外路手术 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显微镜光源对豚鼠视网膜损伤及维生素E保护作用的研究-电镜观察与生化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姚小莉 汪湘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0-44,共5页
研究手术显微镜光源对豚鼠视网膜的影响及维生素E(VitamimE,VE)的防护作用。方法:照射豚鼠眼15、30.60和90分钟,并于光照60分钟前2小时和光照后1及6小时用VE。结果:光照15分钟组已有视网膜超微结构... 研究手术显微镜光源对豚鼠视网膜的影响及维生素E(VitamimE,VE)的防护作用。方法:照射豚鼠眼15、30.60和90分钟,并于光照60分钟前2小时和光照后1及6小时用VE。结果:光照15分钟组已有视网膜超微结构明显改变和超氧比物歧化酶(Superoxid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hioncpcroxidase,GSH-Px)明显降低,视网膜超微结构损伤程度及SOD.GSH-Px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ohyde,MDA)升高与光照时间延长呈平行关系。锥细胞损伤程较杆细胞重。光照前2小时用VE对视细胞和Druch膜的保护作用较光照后1及6小时用VE效果好,但VE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zIencalepitheliumRPE)的损伤无明显保护作用。结论:手术显微镜光源可引起视网膜光损伤,VE是有效的防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视网膜损伤 外科手术 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及眼内显微手术研究
6
作者 袁南荣 蒋沁 《眼科研究》 CSCD 1992年第2期122-124,共3页
首次报道用兔眼复制类似人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模型,实验用1%甲基纤维素网膜下注射联合广泛玻璃体切割术优于其它方法。讨论了手术显微镜直视下网膜下积液排除、眼内冷凝和注气术在网膜脱离治疗中所起的作用及应用于临床的前景,结果表... 首次报道用兔眼复制类似人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模型,实验用1%甲基纤维素网膜下注射联合广泛玻璃体切割术优于其它方法。讨论了手术显微镜直视下网膜下积液排除、眼内冷凝和注气术在网膜脱离治疗中所起的作用及应用于临床的前景,结果表明对后极部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手术 眼内冷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临床应用28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柯灿明 傅智伏 +1 位作者 廖建忠 谢章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1期879-879,共1页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巩膜外冷凝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显微手术学》出版
8
作者 刘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0-350,共1页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手术 玻璃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顶压及冷凝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春正 李援东 +2 位作者 刘全喜 王朝晖 丁莉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4期361-362,共2页
目的观察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顶压及冷凝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142例(142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应用显微镜直视下用冷凝头顶压巩膜,确定裂孔及变性区的部位并冷凝,巩膜外加压,术中不引流视网膜下液,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视网... 目的观察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顶压及冷凝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142例(142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应用显微镜直视下用冷凝头顶压巩膜,确定裂孔及变性区的部位并冷凝,巩膜外加压,术中不引流视网膜下液,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142眼全部一次视网膜完全复位,视网膜下液1d吸收者98眼,2~3d吸收者44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访3~6月,复发1眼。结论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顶压及冷凝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在成功封闭裂孔后,视网膜下液可自行吸收,可有效减少放液所带来的并发症,具有方便、准确、可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手术 视网膜下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眼内镜在眼外伤前后段联合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庞秀琴 郑鹏飞 +2 位作者 杨勋 何雷 史翔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眼内镜实施眼外伤前后段联合手术的意义。方法对92例不同情况的眼外伤患者,应用眼内镜实施手术,包括:晶状体玻璃体切除、睫状突光凝、眼内异物摘出、视网膜脱离复位及辅助检查眼底周边部。结果角膜混浊行眼后段手术的52例中... 目的探讨应用眼内镜实施眼外伤前后段联合手术的意义。方法对92例不同情况的眼外伤患者,应用眼内镜实施手术,包括:晶状体玻璃体切除、睫状突光凝、眼内异物摘出、视网膜脱离复位及辅助检查眼底周边部。结果角膜混浊行眼后段手术的52例中,合并眼内异物者全部摘出;视网膜脱离者眼内填充硅油,视网膜复位。40例继发青光眼患者,行晶状体或(和)玻璃体切除联合睫状突光凝,34例眼压控制,术后平均眼压(16.79±3.01)mmHg〔(2.24±0.40)kPa〕,6例眼压失控,再次行睫状体光凝。结论眼内镜下不失时机地对角膜混浊合并眼后段病变及难治性青光眼进行前后段联合手术,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镜 手术 晶状体玻璃体切除 视网膜脱离复位 眼内异物摘出 难治性青光眼 联合手术 角膜混浊 眼外伤患者 眼后段手术 视网膜复位 青光眼患者 睫状体光凝 辅助检查 眼内填充 眼压控制 眼压失控 睫状突 内镜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视网膜下注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朝董 广晨汉 +3 位作者 王丽强 宗俊杰 郑昱 杨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06-2414,共9页
视网膜下注射人胚胎干细胞是治疗视网膜变性的一种有效术式,该术式对医生手术操作的精准性、稳定维持能力、安全性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主从式机器人的视网膜下注射系统,辅助医生完成视网膜下注射操作。构建从手机器... 视网膜下注射人胚胎干细胞是治疗视网膜变性的一种有效术式,该术式对医生手术操作的精准性、稳定维持能力、安全性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主从式机器人的视网膜下注射系统,辅助医生完成视网膜下注射操作。构建从手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模型,然后进行视网膜下注射手术运动分析,确定从手机器人的运动要求。建立主手和从手机器人之间的运动映射关系,依据运动映射关系推导建立远程运动中心(RCM)点位置调整运动、术中RCM运动的状态切换和分离过程的速度映射模型。通过离体猪眼球视网膜下穿刺注射实验对机器人的精确性和稳定维持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末端注射针具有稳定维持能力和运动的精确性,机器人辅助操作比徒手操作对视网膜造成的创伤更小,注射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视网膜手术 主从控制 远程运动中心 眼内手术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玻璃体切割器治疗儿童外伤性瞳孔闭锁
12
作者 张晓农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45-47,共3页
应用玻璃体切割器对8例儿童外伤性瞳孔闭锁行原瞳孔位红膜光学切除术再造瞳孔,结果均获得满意的中央圆瞳孔,视力从光感增至0.05~0.5。此法运用手术显微镜及玻璃体切割器,具有精细、准确、易于控制等优点,而且切口小,无需缝合,手... 应用玻璃体切割器对8例儿童外伤性瞳孔闭锁行原瞳孔位红膜光学切除术再造瞳孔,结果均获得满意的中央圆瞳孔,视力从光感增至0.05~0.5。此法运用手术显微镜及玻璃体切割器,具有精细、准确、易于控制等优点,而且切口小,无需缝合,手术反应轻,恢复快,原位瞳孔再造符合生理要求,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损伤 瞳孔闭锁 手术 玻璃体切割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执行主编魏文斌
13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8期I0001-I0001,共1页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眼科中心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入选首批国家级和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8年,擅长...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眼科中心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入选首批国家级和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8年,擅长眼底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尤其在视网膜脱离、眼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成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10000余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 主编 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主任医师 眼科主任 临床诊断 博士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