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DME)的眼表改变。方法:选取2019-01/06于我院眼科被诊断为DDME的患者20例,均为右眼发病,将右眼纳入试验组,左眼(未发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纳入对照组,试验组均行3次玻璃体腔...目的:探究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DME)的眼表改变。方法:选取2019-01/06于我院眼科被诊断为DDME的患者20例,均为右眼发病,将右眼纳入试验组,左眼(未发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纳入对照组,试验组均行3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操作。观察治疗前和3次治疗后第1d矫正视力、眼压、浅表点状上皮糜烂情况、泪河高度、眼表症状及体征(OSDI)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Ⅰ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CSF)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眼压、泪河高度、OSDI评分、SⅠt、CSF评分均无差异(P>0.05),且两组均未出现浅表点状上皮糜烂情况,但对照组矫正视力显著优于试验组(0.50±0.20 vs 1.65±0.35,P<0.05)。治疗后,试验组矫正视力、泪河高度、SⅠt明显低于对照组,OSDI和CS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眼压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大,但两组无差异(P>0.05),而试验组19眼出现了浅表点状上皮糜烂情况。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矫正视力明显改善,泪河高度和SⅠt明显降低,OSDI和CSF评分明显升高(均P<0.05),但眼压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各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会损伤眼表。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研究内源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确诊为内源性眼内炎并住院治疗的17例(17眼)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眼科检查,眼表分泌物一般细菌涂片检查、细菌培养+药敏,对所有患眼均取玻璃体或者房水进行细菌、真菌培养+药敏...目的分析研究内源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确诊为内源性眼内炎并住院治疗的17例(17眼)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眼科检查,眼表分泌物一般细菌涂片检查、细菌培养+药敏,对所有患眼均取玻璃体或者房水进行细菌、真菌培养+药敏,根据情况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离子、血培养+药敏,胸部CT,肝胆脾彩超等全身相关检查。结果17例患者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为光感~手动/30 cm,眼压8~19 mm Hg(1 mm Hg=0.133 kPa)。其中6例为呼吸道感染后出现视力下降、眼红、眼痛等眼部症状,其他12例均无明显诱因;8例患者是以葡萄膜炎为初次诊断收入院,经详细检查后诊断为内源性眼内炎。经过治疗后17眼有5眼视力提高,其中4眼由光感恢复至0.02~0.08,1眼视力由手动/30 cm恢复至0.1;10眼维持光感或手动/眼前的视力;2眼仍无光感,其中1眼随访至3个月出现眼球萎缩后行眼球摘除术,一期未植入义眼台。结论内源性眼内炎是一种发病率低的严重致盲性眼病,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局部、全身抗生素治疗,玻璃体腔注药术、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等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可以保留光感甚至提高视力。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DME)的眼表改变。方法:选取2019-01/06于我院眼科被诊断为DDME的患者20例,均为右眼发病,将右眼纳入试验组,左眼(未发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纳入对照组,试验组均行3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操作。观察治疗前和3次治疗后第1d矫正视力、眼压、浅表点状上皮糜烂情况、泪河高度、眼表症状及体征(OSDI)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Ⅰ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CSF)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眼压、泪河高度、OSDI评分、SⅠt、CSF评分均无差异(P>0.05),且两组均未出现浅表点状上皮糜烂情况,但对照组矫正视力显著优于试验组(0.50±0.20 vs 1.65±0.35,P<0.05)。治疗后,试验组矫正视力、泪河高度、SⅠt明显低于对照组,OSDI和CS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眼压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大,但两组无差异(P>0.05),而试验组19眼出现了浅表点状上皮糜烂情况。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矫正视力明显改善,泪河高度和SⅠt明显降低,OSDI和CSF评分明显升高(均P<0.05),但眼压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各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会损伤眼表。
文摘目的分析研究内源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确诊为内源性眼内炎并住院治疗的17例(17眼)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眼科检查,眼表分泌物一般细菌涂片检查、细菌培养+药敏,对所有患眼均取玻璃体或者房水进行细菌、真菌培养+药敏,根据情况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离子、血培养+药敏,胸部CT,肝胆脾彩超等全身相关检查。结果17例患者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为光感~手动/30 cm,眼压8~19 mm Hg(1 mm Hg=0.133 kPa)。其中6例为呼吸道感染后出现视力下降、眼红、眼痛等眼部症状,其他12例均无明显诱因;8例患者是以葡萄膜炎为初次诊断收入院,经详细检查后诊断为内源性眼内炎。经过治疗后17眼有5眼视力提高,其中4眼由光感恢复至0.02~0.08,1眼视力由手动/30 cm恢复至0.1;10眼维持光感或手动/眼前的视力;2眼仍无光感,其中1眼随访至3个月出现眼球萎缩后行眼球摘除术,一期未植入义眼台。结论内源性眼内炎是一种发病率低的严重致盲性眼病,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局部、全身抗生素治疗,玻璃体腔注药术、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等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可以保留光感甚至提高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