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底激光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陈海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6期125-128,共4页
目的 探讨眼底激光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为相关患者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8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采用医学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眼底激光治... 目的 探讨眼底激光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为相关患者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8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采用医学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眼底激光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及眼压(IOP),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 BCVA高于本组治疗前,CMT、IOP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logMAR BCVA(0.64±0.07)高于对照组的(0.45±0.08),CMT(211.24±6.45)μm、IOP(12.15±1.32)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261.35±7.52)μm、(13.52±2.05)mm Hg,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显著(P<0.05)。结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采用眼底激光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激光 玻璃体腔 黄斑水肿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平孙 朱桢桢 刘一帆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5-667,共3页
目的:比较连续4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RM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01于我院确诊为wARMD并行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的患者108例108眼的临床资料,依据注射药物不同分为康柏西普组(5... 目的:比较连续4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RM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01于我院确诊为wARMD并行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的患者108例108眼的临床资料,依据注射药物不同分为康柏西普组(54例54眼)与阿柏西普组(54例54眼),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每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4次。随访12mo,观察注药前后BCVA、CMT及注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注药后1、2、5、8mo两组患者BCVA和CMT均无组间差异(P>0.05),但均较注药前显著改善(P<0.05)。至随访结束,康柏西普组早期发生结膜出血2眼,阿柏西普组则出现眼压增高和结膜出血各1眼,两组患者均未见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眼内炎及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等与注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且两组间复发率比较无差异(7%vs 6%,P=1.000)。结论:连续4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均可安全有效地治疗wARMD,疗效均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 血管内皮抑制剂 受体融合蛋白类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康柏西普 阿柏西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眼表改变 被引量:13
3
作者 邵毅 葛倩敏 +6 位作者 张雨晴 林启 石文卿 袁晴 闵幼兰 张强 周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究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DME)的眼表改变。方法:选取2019-01/06于我院眼科被诊断为DDME的患者20例,均为右眼发病,将右眼纳入试验组,左眼(未发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纳入对照组,试验组均行3次玻璃体腔... 目的:探究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DME)的眼表改变。方法:选取2019-01/06于我院眼科被诊断为DDME的患者20例,均为右眼发病,将右眼纳入试验组,左眼(未发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纳入对照组,试验组均行3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操作。观察治疗前和3次治疗后第1d矫正视力、眼压、浅表点状上皮糜烂情况、泪河高度、眼表症状及体征(OSDI)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Ⅰ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CSF)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眼压、泪河高度、OSDI评分、SⅠt、CSF评分均无差异(P>0.05),且两组均未出现浅表点状上皮糜烂情况,但对照组矫正视力显著优于试验组(0.50±0.20 vs 1.65±0.35,P<0.05)。治疗后,试验组矫正视力、泪河高度、SⅠt明显低于对照组,OSDI和CS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眼压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大,但两组无差异(P>0.05),而试验组19眼出现了浅表点状上皮糜烂情况。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矫正视力明显改善,泪河高度和SⅠt明显降低,OSDI和CSF评分明显升高(均P<0.05),但眼压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各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会损伤眼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眼表 玻璃体腔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透明质酸钠辅助结膜囊消毒在玻璃体腔注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程文惠 田敏 +2 位作者 黄朝霞 刘长菊 李友谊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8期705-707,共3页
目的观察医用透明质酸钠辅助结膜囊消毒在玻璃体腔注药中效果,探讨玻璃体腔注药结膜囊消毒的最佳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科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例。对照组:将5%聚维酮碘1~2... 目的观察医用透明质酸钠辅助结膜囊消毒在玻璃体腔注药中效果,探讨玻璃体腔注药结膜囊消毒的最佳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科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例。对照组:将5%聚维酮碘1~2滴滴入结膜囊,放置90 s,然后用生理盐水冲净聚维酮碘。观察组:先用医用透明质酸钠覆盖角膜,再用5%聚维酮碘1~2滴滴入结膜囊,放置90 s,然后用生理盐水冲净聚维酮碘和医用透明质酸钠。观察两组结膜囊内有无分泌物、结膜充血发生率、角膜损伤发生率、眼内炎发生率及患者有无疼痛异物感等主观感觉不适,患者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结膜囊内均未见分泌物、也无眼内炎发生;结膜充血发生率:观察组4%,对照组5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6,P〈0.005);角膜损伤发生率:观察组2%,对照组2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P〈0.005);两组主观感觉不适发生率:观察组6%,对照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6,P〈0.005)。结论玻璃体腔注药术前先用医用透明质酸钠覆盖角膜,再用5%聚维酮碘消毒结膜囊,能有效保护角膜,减轻聚维酮碘对角膜的刺激,并能达到消毒效果。因此,在玻璃体腔注药时,医用透明质酸钠辅助结膜囊消毒的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透明质酸钠 结膜囊消毒 玻璃体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药患者日间病房模式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靖 杨玲 谢红艳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6期1520-1521,共2页
目的探讨建立玻璃体腔注药日间病房模式的规范流程及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8月开展日间病房模式后的玻璃体腔注药患者设为观察组与2013年8月-2014年8月的玻璃体腔注药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等方面... 目的探讨建立玻璃体腔注药日间病房模式的规范流程及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8月开展日间病房模式后的玻璃体腔注药患者设为观察组与2013年8月-2014年8月的玻璃体腔注药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开展玻璃体腔注药日间病房模式后,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大大下降、医护人员书写病历时间缩短、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玻璃体腔注药患者日间病房模式有利于维护和满足医患双方的利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 日间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钟海彬 李敏 赵昕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6期549-551,共3页
目的 评估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对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感染性眼内炎患者 18例 (18只眼 )施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 ,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提高 11只眼 ,不变 2只眼 ,降低 4只眼。 2例眼内感... 目的 评估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对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感染性眼内炎患者 18例 (18只眼 )施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 ,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提高 11只眼 ,不变 2只眼 ,降低 4只眼。 2例眼内感染未能控制 ,16例患者均炎症消退 ,角膜透明 ,前房清 ,眼球无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玻璃体腔 感染性眼内炎 眼球穿孔伤 内眼手术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艳玲:玻璃体腔注药术后无菌性眼内炎,临床防治有绝招 被引量:1
7
作者 费菲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2期1-2,共2页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已成为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等的标准治疗措施,但眼内炎仍是临床不可小觑危及视力的并发症。尤其是对无菌性眼内炎,相关文献报道不多且不够详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已成为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等的标准治疗措施,但眼内炎仍是临床不可小觑危及视力的并发症。尤其是对无菌性眼内炎,相关文献报道不多且不够详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主任王艳玲教授通过“解剖一个麻雀”——回顾一例典型临床病例的治疗过程,从临床经验和文献两方面剖析了一个棘手的治疗领域——玻璃体腔注药术无菌性眼内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并提出了详尽的临床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 临床防治 眼内炎 无菌性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 术后 玻璃体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疗效 被引量:25
8
作者 丁晓琚 单武强 +1 位作者 谢桂军 丁国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088-2090,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眼科常规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湿性AMD的患者20例22眼,...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眼科常规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湿性AMD的患者20例22眼,给予所有患眼玻璃体腔注射10mg/mL康柏西普0.5mg,每月注射1次,连续3次为初始治疗,后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重复治疗。每月随访1次,随访观察≥6mo。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视网膜厚度(CRT)及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病灶渗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3、6mo患眼平均BCVA(LogM RA)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3、6mo患眼平均CR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FFA检查,黄斑区CNV病灶渗漏消失20眼(90%);渗漏减轻2眼(9%)。随访期间未见与治疗相关的严重眼部并发症及全身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实际应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AMD可提高患眼视力,降低患眼CRT,抑制新生血管渗漏,无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黄斑变性 康柏西普 玻璃体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护理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爱香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2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严重眼内炎的护理。方法对43例(43眼)感染性眼内炎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眼内异物摘出,或联合晶状体切除、视网膜脱离复位及硅油或惰性气体填充术,配合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或抗...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严重眼内炎的护理。方法对43例(43眼)感染性眼内炎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眼内异物摘出,或联合晶状体切除、视网膜脱离复位及硅油或惰性气体填充术,配合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随访4个月~4年。结果41眼(95.35%)眼内炎控制,保存了眼球;35眼(81.40%)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视力无变化者3眼(6.98%);视力降低3眼(6.98%);1眼(2.33%)作眼内容摘除;1例术后自动出院,未随访。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手术和术后特殊检查、护理、治疗,使许多以往无希望的眼内炎患者得到救治。可见,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物术及术后的护理,在治疗眼内炎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炎 玻璃体切除 玻璃体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白内障合并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思佳 王骞 +2 位作者 朱俊英 张蕾 屈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6期2964-2965,共2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白内障合并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AM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暨南大学附属郑州医院(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白内障合并WAM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白内障合并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AM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暨南大学附属郑州医院(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白内障合并WAM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玻璃体腔注药,给予观察组患者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和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黄斑中心凹厚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视力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白内障合并WAMD患者可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改善视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超声乳化 玻璃体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眼内炎28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尹蓉实 刘希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364-366,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严重眼内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28例28眼严重眼内炎行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注药,眼内异物摘出,配合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12m...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严重眼内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28例28眼严重眼内炎行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注药,眼内异物摘出,配合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12mo,28例28眼眼内感染全部控制。26眼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2眼眼球萎缩。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最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严重眼内炎 玻璃体切割术 临床应用价值 眼内异物摘出 化脓性眼内炎 玻璃体腔 玻璃 回顾性分析 皮质类固醇 局部应用 临床资料 物治疗 眼内感染 不同程度 眼球萎缩 有效方法 抗生素 眼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玻璃体切除术与阿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对无黄斑水肿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远期疗效的对比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蓓 刘刚 +1 位作者 姚帮桃 陈旭剑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3期7-10,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早期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与玻璃体腔阿柏西普注药(Intravitreal aflibercept,IVA)联合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对无黄斑水肿(macualr edema,ME)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diabetic vi... 目的:对比观察早期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与玻璃体腔阿柏西普注药(Intravitreal aflibercept,IVA)联合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对无黄斑水肿(macualr edema,ME)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diabetic vitreous hemorrhage,DVH)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就诊的无黄斑水肿的DVH患者43例(43只患眼),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进行早期PPV联合PRP治疗的20例(20只患眼)为PPV组,进行IVA联合PRP治疗的23例(23只患眼)为IVA组。对比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及资料。结果:两组的术前各项临床资料相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1 mo,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均优于术前(P<0.05)。在术后1 mo、2 mo、3 mo、6 mo、12 mo,PPV组的BCVA均优于IVA组(P<0.05)。两组的玻璃体积血复发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随访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早期PPV与IVA联合PRP治疗无黄斑水肿DVH的临床疗效均较好,均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且安全性较高。相较于IVA,早期PPV联合PRP可更加快速地取得良好的临床获益,视力持续稳定,且术后玻璃体积血的复发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积血 黄斑水肿 早期玻璃体切除术 玻璃体腔阿柏西普注药 全视网膜光凝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冲 赵鹏涛 孙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9期1549-1552,共4页
目的:探究改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es retinopathy,DR)合并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DR合并ME患者作为... 目的:探究改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es retinopathy,DR)合并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DR合并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50只眼)。对照组患者实施改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腔注药术联合可以改善DR合并DME患者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玻璃体腔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G注射针头在玻璃体腔注药术中的应用
14
作者 范丽琪 宣杰 邓小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0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在进行玻璃体腔注药术时采用30G注射针头与传统25G注射针头的优劣势。方法:收治需行玻璃体腔注药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5G针头组与30G针头组各20例。30G针头组采用30G注射针头进行穿刺,25G针头组采用25G注射针头穿刺,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在进行玻璃体腔注药术时采用30G注射针头与传统25G注射针头的优劣势。方法:收治需行玻璃体腔注药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5G针头组与30G针头组各20例。30G针头组采用30G注射针头进行穿刺,25G针头组采用25G注射针头穿刺,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的结膜下出血情况,患者的疼痛感以及术前、术后0.5h及1h眼压,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30G针头组结膜下出血、疼痛两个方面显著优于25G针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1h25G针头组显著低于30G针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0G的注射针头进行玻璃体腔注药术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 射针头 结膜下出血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VEGF融合蛋白Conbercept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曾仁攀 梁小琼 +2 位作者 王国平 何鹏飞 周建丽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评估新型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融合蛋白Conbercept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所有患者初诊时均行视力、眼压、眼科前后节常规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 目的评估新型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融合蛋白Conbercept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所有患者初诊时均行视力、眼压、眼科前后节常规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湿性AMD的诊断依据FFA和OCT中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显示。所有患眼均采用"3+PRN"方案进行眼内注射Conbercept治疗,眼内注射按规范流程标准进行操作。评估指标包括:视力、中心视网膜厚度(CRT)、荧光素渗漏率和CNV面积。根据再注射标准进行眼内重复注射,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湿性AMD 30例(35只眼)治疗前基线平均视力(log MAR)为0.699±0.523,平均CRT为(354.56±120.92)μm,荧光素渗漏率为100.00%(35/35),平均CNV面积为(9.82±6.35)mm2。在观察终点时(初次注射后6个月)平均视力(log MAR)为0.305±0.357,平均CRT为(276.08±144.40)μm,荧光素渗漏率为5.71%(2/35),平均CNV面积为(5.63±3.47)mm2。与治疗前基线比较视力显著提高(P<0.01),CRT、荧光素渗漏率及CNV面积显著降低(P<0.01)。视力和CRT在初次治疗后1个月内得到快速的改善,之后视力保持缓慢提高,CRT保持缓慢降低。所有患眼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新型抗VEGF融合蛋白Conbercept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AMD能够显著提高视力和恢复黄斑结构,起效快,并且持续改善,安全性高,无眼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Conbercept 玻璃体腔 抗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卜荔 李寿玲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1期91-94,共4页
新生血管形成是很多重要眼部疾病的共同病理改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启动因子。近年来,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为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及途径,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就近年来出现的几种... 新生血管形成是很多重要眼部疾病的共同病理改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启动因子。近年来,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为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及途径,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就近年来出现的几种抗VEGF药物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情况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新生血管性眼病 玻璃体腔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惰性气体联合注射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性视网膜前出血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存宁 李玉涛 +3 位作者 谢九冰 董明霞 赵春梅 刘彰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6期492-49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惰性气体联合注射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视网膜前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连续就诊的AMD视网膜前出血的确诊病例24例实施低剂量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惰性气体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对比...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惰性气体联合注射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视网膜前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连续就诊的AMD视网膜前出血的确诊病例24例实施低剂量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惰性气体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对比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眼压、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表现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在所有接受治疗的24例患者中18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75%),与术前视力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视网膜前出血发生重新分布,逐渐溶解并最终完全吸收。术后除5例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未发生视网膜脱离及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低剂量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惰性气体玻璃体腔联合注射这一微创治疗方法在AMD视网膜前出血治疗中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前出血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玻璃体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昕 任兵 +2 位作者 高晓唯 姜晶 李文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767-1768,共2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对103例(103眼)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致伤原因、致伤物、就诊时间、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内炎103眼(100%)控制,保存了眼球,86眼(83·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对103例(103眼)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致伤原因、致伤物、就诊时间、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内炎103眼(100%)控制,保存了眼球,86眼(83·5%)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9眼(8.7%)视力无变化,8眼(7.8%)视力降低。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敏感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外伤性眼内炎 玻璃体切除术 玻璃体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眼内炎24例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文敏 艾明 +1 位作者 江双红 邓春梅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6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特点以及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眼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三病区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24例(24只眼)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感染原因、病原学检查、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的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特点以及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眼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三病区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24例(24只眼)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感染原因、病原学检查、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眼外伤所致眼内炎12例,内源性眼内炎4例,感染性角膜炎2例,内眼手术后6例,其中白内障术后5例,玻璃体切除术后1例。病原学培养阳性例数3例。4例患者最终行眼球内容物剜除术,1例行角膜溃疡清创术及球内注药术,1例行前房注药术,1例行4次球内注药,18例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球内注药术(其中1例最终行眼球内容物剜除术)。经治疗后有14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眼外伤是眼内炎的最常见原因,玻璃体切除+球内注药术能不同程度恢复患者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玻璃体腔 眼内炎 眼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眼内炎7年临床回顾性分析
20
作者 孙曹毓 王辉 +1 位作者 周晶 董旭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9期96-98,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内源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确诊为内源性眼内炎并住院治疗的17例(17眼)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眼科检查,眼表分泌物一般细菌涂片检查、细菌培养+药敏,对所有患眼均取玻璃体或者房水进行细菌、真菌培养+药敏... 目的分析研究内源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确诊为内源性眼内炎并住院治疗的17例(17眼)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眼科检查,眼表分泌物一般细菌涂片检查、细菌培养+药敏,对所有患眼均取玻璃体或者房水进行细菌、真菌培养+药敏,根据情况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离子、血培养+药敏,胸部CT,肝胆脾彩超等全身相关检查。结果17例患者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为光感~手动/30 cm,眼压8~19 mm Hg(1 mm Hg=0.133 kPa)。其中6例为呼吸道感染后出现视力下降、眼红、眼痛等眼部症状,其他12例均无明显诱因;8例患者是以葡萄膜炎为初次诊断收入院,经详细检查后诊断为内源性眼内炎。经过治疗后17眼有5眼视力提高,其中4眼由光感恢复至0.02~0.08,1眼视力由手动/30 cm恢复至0.1;10眼维持光感或手动/眼前的视力;2眼仍无光感,其中1眼随访至3个月出现眼球萎缩后行眼球摘除术,一期未植入义眼台。结论内源性眼内炎是一种发病率低的严重致盲性眼病,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局部、全身抗生素治疗,玻璃体腔注药术、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等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可以保留光感甚至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眼内炎 玻璃体腔 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