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降眼压药物对雷珠单抗兔眼内代谢的影响
1
作者 周天洋 杨晶晶 +4 位作者 李翔 夏慧芸 何继军 袁征 张俊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5年第5期438-442,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降眼压机制药物布林佐胺噻吗洛尔(B&T)滴眼液和盐酸地匹福林(DH)滴眼液点眼对兔眼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眼内代谢的影响。方法取普通级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平均分为B&T组、DH组和对照组。均以右眼为实验眼,B... 目的比较不同降眼压机制药物布林佐胺噻吗洛尔(B&T)滴眼液和盐酸地匹福林(DH)滴眼液点眼对兔眼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眼内代谢的影响。方法取普通级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平均分为B&T组、DH组和对照组。均以右眼为实验眼,B&T组和DH组分别采用DH、B&T点眼,每日2次,每次30μl,对照组不点眼。分别于首次点眼前和次日点眼后1 h测量双眼眼压,眼压测定结束后,各组实验眼玻璃体内均注射雷珠单抗0.25 mg。分别于注射后1、3、7、10、14、21、28 d抽取房水。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房水中雷珠单抗的质量浓度,计算雷珠单抗在兔眼内的达峰时间(t max)、达峰浓度(C max)、半衰期(t 1/2)、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对照组、B&T组和DH组房水中雷珠单抗的t max均为1 d,C max分别为(8.122±2.445)、(13.079±3.140)和(8.299±0.899)μg/ml。除对照组第3 d外(P=0.130),B&T组在注射后各时间点房水中雷珠单抗的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DH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B&T组和DH组房水中雷珠单抗的t 1/2分别为(2.90±0.29)、(3.36±0.35)和(2.80±0.29)d,AUC 0-t分别为(52.697±10.178)、(80.244±11.249)和(51.985±8.734)μg/ml·d,B&T组房水中雷珠单抗的t 1/2和AUC 0-t显著高于DH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T组的平均生物利用度相对于对照组提高52.3%。结论B&T滴眼可显著延长兔眼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代谢的半衰期,大幅提高其眼内生物利用度;DH对雷珠单抗的眼内代谢则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玻璃体腔注射给药 盐酸地匹福林滴眼液 布林佐胺噻吗洛尔滴眼液 房水循环 眼部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