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独玻璃体腔曲安奈德注射与合并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磊 马伟健 +1 位作者 陈迪 李艳春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6期495-497,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曲安奈德注射(IVTA)与IVTA后合并黄斑格栅样光凝作为对照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86只眼)有DME的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激光治疗组(n=48)在IVTA后3周行黄斑部格栅样光凝,对照组(n=38)仅行IVTA...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曲安奈德注射(IVTA)与IVTA后合并黄斑格栅样光凝作为对照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86只眼)有DME的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激光治疗组(n=48)在IVTA后3周行黄斑部格栅样光凝,对照组(n=38)仅行IVTA。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眼底、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视网膜中央厚度检查,用Spss10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后3周、3个月和6个月的视力及中央部黄斑区厚度。结果IVTA组在治疗初、3周、3个月、6个月平均黄斑中央厚度为510μm、227μm、302μm和437μm;而激光组则是538μm、250μm、295μm和301μm。两组在3周和3个月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后IVTA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增加,黄斑水肿复发。两组视力在治疗开始和3周后没有明显差别,而在3个月和6个月时的视力激光治疗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P=0.02和P<0.001)。结论IVTA后黄斑格栅样光凝有效的改善了DME引起的视力损害,同时还减少了DME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曲安奈德注射 糖尿病黄斑水肿 黄斑区格栅样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重复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丽丽 宋虎平 +1 位作者 刘蓓 朱忠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853-1856,共4页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重复注射曲安奈德(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IVTA)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引起的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7例17眼接受IVTA(4mg)单次及重复注射的CRVO性黄斑水...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重复注射曲安奈德(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IVTA)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引起的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7例17眼接受IVTA(4mg)单次及重复注射的CRVO性黄斑水肿患者,均为人工晶状体眼或无晶状体眼(男/女=10/7),重复注射时间均为首次注射后16wk。在术前及术后1,2,3,4mo,分别测量单次注射组和重复注射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采用配对-t检验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次注射组与重复注射组术前BCVA和CFT相比无显著差异。两次注射后BCVA及CFT均有短暂提高,虽然在随访结束时两组的BCVA及CFT与注射前仍有显著差异(单次注射组:P=0.032,0.049,重复注射组:P=0.01,0.008)。但重复注射组每个时间点BCVA均显著低于单次注射组(P值分别是0.043,0.011,0.010和0.012)。在注射后1,2,3mo,重复注射组CFT均显著高于单次注射组(P值分别是0.040,0.015和0.025)。单次及重复注射后眼压最高水平分别是20.0mmHg(SD2.06)和18.56mmHg(SD3.65),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467)。在随访期间未发现其它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在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时,4mgIVTA重复注射效果要差于单次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奈德玻璃体腔注射 重复 回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弥漫性黄斑水肿 被引量:14
3
作者 林艳辉 郭小健 +1 位作者 朱小华 高建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540-542,共3页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以减轻黄斑部水肿,增进视力。方法:选择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13例17眼,向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4mg/0.1mL,术前、术后及术后,1,2,3,6mo分别进行最佳矫正视力、...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以减轻黄斑部水肿,增进视力。方法:选择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13例17眼,向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4mg/0.1mL,术前、术后及术后,1,2,3,6mo分别进行最佳矫正视力、OCT、HRT-II检查。结果:术后6mo各随访时间点平均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01),术后6mo与术后3mo比较,视力显著回退(P=0.033);术后6mo内黄斑中心凹1mm范围内神经感觉层平均厚度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P<0.001),术后6mo较术后3mo有显著增厚(P=0.001);术后3mo各随访时间点e值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0)。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在短期内能够有效减轻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弥漫性黄斑水肿,恢复视力,但随后疗效会逐渐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德 黄斑水肿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鹏 王莉 高丹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720-1721,共2页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triarncinolone acetonide,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maeular edema,ME)的疗效。方法:对22例(26眼)黄斑水肿患者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后定期随访3a,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及眼底黄斑区改变情况。结果:全部...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triarncinolone acetonide,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maeular edema,ME)的疗效。方法:对22例(26眼)黄斑水肿患者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后定期随访3a,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及眼底黄斑区改变情况。结果:全部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后视力比术前提高,黄斑水肿消退或减轻。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可消除黄斑水肿,提高视力,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德 玻璃体腔注射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眼压变化(英文)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丽丽 宋虎平 刘蓓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233-1236,共4页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4mg曲安奈德(IVTA)治疗黄斑水肿后的眼压(IOP)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连续性及非对照病例序列研究。包括93眼黄斑水肿患者,病因分别为视网膜静脉阻塞(54眼)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9眼),都接受了4mg...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4mg曲安奈德(IVTA)治疗黄斑水肿后的眼压(IOP)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连续性及非对照病例序列研究。包括93眼黄斑水肿患者,病因分别为视网膜静脉阻塞(54眼)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9眼),都接受了4mgIVTA注射。所有病例均在注射前和注射后14d,1,2,3,4,5,6mo随访眼压变化。并分析基础IOP,病因,年龄和性别与眼压的相关性。结果:注射后14dIOP显著升高(16.02±2.45mmHg,P<0.001),注射后2mo达到高峰(18.80±6.20mmHg,P<0.001)。注射后14d有2眼眼压超高21mmHg(2.2%),术后1,2,3,4,5,6mo分别是14(15.1%),18(19.5%),9(9.6%),4(4.3%),0,0。注射后14d有1眼(0.01%)眼压较基础眼压升高超过5mmHg,术后2mo达到高峰,为22眼(23.7%)。注射后1mo有5眼(5.3%)眼压升高10mmHg,2mo最高为12眼(12.9%)。IOP升高和年龄(相关系数-0.18~-0.29,P<0.05),基础眼压(相关系数0.52~0.79,P<0.001)及糖尿病(相关系数0.23,P<0.001)显著相关,但与性别无相关性(相关系数-0.002~0.04,P>0.05)。所有患眼的IOP均能通过局部降眼压药物控制到正常,没有1例发生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结论:4mgIVTA注射后眼压升高是很普遍的现象,注射后应该至少随访观察6mo以上。所有患眼的高眼压均能通过局部降眼压药物得到控制。对于基础眼压较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年轻患者更应该关注注射后的眼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压 玻璃体腔注射 奈德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弥漫性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金鑫 王志军 张卯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444-446,共3页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内单次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非增殖性弥漫性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玻璃体腔内单次注射TA4mg/0.1mL治疗非增殖性弥漫性DME25眼,观察治疗前后视力、黄斑区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厚度、眼压的变化以及并发...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内单次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非增殖性弥漫性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玻璃体腔内单次注射TA4mg/0.1mL治疗非增殖性弥漫性DME25眼,观察治疗前后视力、黄斑区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厚度、眼压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mo与治疗前相比,视力提高显著(P=0.0004);治疗后3mo与治疗后1mo比较,视力显著提高(P=0.0006);治疗后6mo与治疗前相比,视力无显著性差异(P=0.0935)。治疗后1mo黄斑区周围1.00mm范围内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厚度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000);治疗后3mo与治疗后1mo相比,显著降低(P=0.0303);治疗后6mo后与治疗后3mo相比,显著升高(P=0.0000),但与治疗后1mo相比,仍显著降低(P=0.0000)。治疗后10,40min眼压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P=0.0000);而治疗后1d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1766)。结论:玻璃体腔内单次注射TA4mg/0.1mL治疗非增殖性弥漫性DME,短期疗效确实,可以明显减轻水肿、改善患者视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德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改良低剂量曲安奈德治疗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 被引量:9
7
作者 冯海晓 王艳芬 +2 位作者 郑玉萍 王峰 柏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70-1973,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改良低剂量曲安奈德(TA)治疗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PCM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01/2018-12于我院就诊的典型PCME患者12例12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改良低剂量TA。通过0.22μm的滤膜将TA混悬液置换成眼内...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改良低剂量曲安奈德(TA)治疗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PCM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01/2018-12于我院就诊的典型PCME患者12例12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改良低剂量TA。通过0.22μm的滤膜将TA混悬液置换成眼内灌注液,取置换后的TA溶液2mg/0.05mL注射。观察注药后2wk,1、3、6mo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央厚度、眼压、局部和全身并发症。结果:与注射前比较,所有患者注药后视力均显著提高;黄斑中央厚度显著减低(P<0.05),而眼压无明显升高(P>0.05),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改良低剂量TA治疗PCME安全、有效,克服了以往导致眼压升高的副作用,价格低廉,能够使患者受益。但尚需大宗病例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和长期疗效的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 奈德 玻璃体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智 梁先军 +2 位作者 何锦贤 林英杰 吴晓云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A)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76例(76只眼)行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对其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只眼出现眼压升高(36.9%);2只眼(2.6%)在短期内白内障加重明显;1只眼出现无菌性眼内炎(1.3%);2...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A)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76例(76只眼)行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对其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只眼出现眼压升高(36.9%);2只眼(2.6%)在短期内白内障加重明显;1只眼出现无菌性眼内炎(1.3%);2只眼(2.6%)在随访期间发生玻璃体出血。结论曲安奈德在临床的应用需进一步认真和谨慎地总结和研究,防止临床滥用现象的发生。对于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的并发症,应提高认识,密切随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奈德(TA)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形态与功能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国明 曾键 +3 位作者 陈青山 刘军 赵铁英 秦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0期762-764,共3页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macularedema,ME)的疗效,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中央静脉阻塞、分支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视网膜复位术后的15例15眼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自颞...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macularedema,ME)的疗效,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中央静脉阻塞、分支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视网膜复位术后的15例15眼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自颞下方角膜缘后4mm处玻璃体腔注射TA4mg,手术前后分别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和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RG,mf-ERG)等方法检查。结果术前平均视力为(0.30±0.23),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厚度为(452.46±122.35)μm,mf-ERG中心凹处(1环)N1波振幅密度为(19.51±9.27)nV.deg-2,P1为(23.42±10.78)nV.deg-2;术后3个月平均视力为(0.55±0.27),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厚度为(225.46±102.53)μm,1环中心凹处N1波、P1波振幅密度分别为(27.44±9.01)nV.deg-2、(33.43±14.57)nV.deg-2。结论TA玻璃体腔注射是治疗各种原因ME的有效方法,mf-ERG是评价黄斑功能的有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德 玻璃体腔注射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元彬 高波 +1 位作者 陈宁 于华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53-155,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acetonide,TA)治疗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的疗效。方法:对21例22眼经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CME患者行TA...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acetonide,TA)治疗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的疗效。方法:对21例22眼经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CME患者行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后随访0.5a,对比分析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的视力、眼底、FFA表现,观察OCT显示黄斑水肿高度。结果:术前视力平均0.25±0.23,术后3mo平均0.58±0.2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OCT随访检查,术后所有病例患眼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有下降,术前平均为(482.37±102.54)μm,术后3mo平均为(205.46±113.35)μm,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德 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 玻璃体腔注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1
作者 宋学英 齐绍文 +1 位作者 王浩 谢培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949-1951,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对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01/2016-06临床确诊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23例23眼,入院后先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4~5d后行23G玻璃体切割... 目的:探讨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对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01/2016-06临床确诊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23例23眼,入院后先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4~5d后行23G玻璃体切割和硅油填充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情况,以及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和并发症情况。随诊6~9mo。结果:曲安奈德注射后前房反应均减轻,眼压升高,由入院眼压4.02±1.47mmH g升高到术前13.69±4.68mmH g,术后升高到17.72±5.88mmH g,入院时眼压与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末次随访视力较术前均有所改善,视力术后≥0.3者9眼(39%),术后≥0.05者18眼(78%)。术后1wk,1、3mo和末次随访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复位情况:手术后2wk有23眼(100%)全视网膜在位,一次视网膜解剖复位率87%,二次视网膜解剖复位率100%。术后1mo时3眼出现下方视网膜局限性脱离,经二次手术巩膜外垫压后视网膜复位。无眼内出血、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眼内感染、晶状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一过性高眼压7眼,均出现在术后12~14d,减少局部激素滴眼液使用和点用降眼压滴眼液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进行预手术处理,能够提高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疗效,降低手术难度,提高视力,避免了全身使用激素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奈德 玻璃体切割术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剂量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被引量:13
12
作者 宋青山 王丁丁 陈子林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观察2 mg和4 mg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性。方法 54例(58只眼)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病例随机分成2组,A组29例(31只眼)玻璃体腔注射2mg TA,B组25例(27只眼)玻璃体腔内注射4 mg TA,术... 目的观察2 mg和4 mg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性。方法 54例(58只眼)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病例随机分成2组,A组29例(31只眼)玻璃体腔注射2mg TA,B组25例(27只眼)玻璃体腔内注射4 mg TA,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晶状体、视网膜厚度改变及眼内炎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A组视力0.12±0.21,B组视力0.16±0.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A组视力0.14±0.16,B组视力0.15±0.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视网膜厚度A组(241.32+50.13)μm,B组(238.62±56.75)μ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A组(286.17+51.31)μm,B组(245.56±61.75)μ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3个月6只眼眼压大于21 mm Hg,B组8只眼眼压大于21 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A组2只眼眼压超过21 mm Hg,B组5只眼眼压超过21 mm 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A组晶状体混浊加重2只眼,B组8只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A组晶状体混浊加重4只眼。B组11只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眼内炎发生。结论 2 mg及4 mg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两者在提高患者视力、减轻视网膜水肿疗效无差异性,但4 mg较2 mg的剂量更容易引起白内障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水肿 奈德 玻璃体腔注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黄斑水肿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波 宋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532-1535,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IVTA)对白内障合并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白内障合并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44例52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IVTA组在对照组手术的基础...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IVTA)对白内障合并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白内障合并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44例52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IVTA组在对照组手术的基础上,联合IVTA治疗。所有患眼均接受裂隙灯显微镜、光相干断层(OCT)、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间接检眼镜检查。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平均最小分辨角对数(Log MAR 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变化。并对手术治疗6mo后平均Log MAR BCVA和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术后6mo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各组治疗1、3、6mo后Log MAR BCVA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351、4.588,P=0.022、0.005),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1、3mo后,IVTA组CMT显著低于对照组(t=3.402、2.083,P=0.001、0.042),手术后6mo时无明显差别。手术后6mo平均Log MAR BCVA与ELM(中心凹外界膜)状态负相关(r=-0.611,P=0.006)。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后6mo视力恢复与中心凹外界膜ELM状态(B=0.333,P=0.030)和糖尿病病程(B=-0.307,P=0.005)具有相关性。结论:超声乳化手术联合IVTA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黄斑水肿,可在短期内减轻黄斑水肿,改善视力。IVTA对改善黄斑水肿的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德玻璃体腔注射 糖尿病黄斑水肿 白内障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后眼内炎诊断和治疗(附1例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磊 姜鹏飞 刘淑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98-200,共3页
目的:报道眼内抗生素注药成功治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后感染性眼内炎1例。方法:病例报道。结果:患者1例在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后被培养证实并发感染性眼内炎,发病90多小时后进行了玻璃体腔内联合抗生素注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目的:报道眼内抗生素注药成功治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后感染性眼内炎1例。方法:病例报道。结果:患者1例在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后被培养证实并发感染性眼内炎,发病90多小时后进行了玻璃体腔内联合抗生素注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能够有效减轻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后的黄斑水肿,但患者应该被密切随访以警惕非感染性或细菌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炎 玻璃体腔注射 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联合注射康柏西普及曲安奈德治疗中青年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军 沈志华 +1 位作者 秦波 蒋丽琼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联合注射康柏西普及曲安奈德治疗中青年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眼科诊断为CRVO中青年患者21例(21只眼),给予玻璃体注射康柏西普(conbercept)及曲安奈德(t...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联合注射康柏西普及曲安奈德治疗中青年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眼科诊断为CRVO中青年患者21例(21只眼),给予玻璃体注射康柏西普(conbercept)及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对比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行视力、裂隙灯、检眼镜、眼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等检查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1例(21只眼)患者中,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视力分别为0.21±0.15、0.43±0.22、0.50±0.18、0.48±0.20,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视力均明显提高,P〈0.05,其中术后视力提高〉3行者14只眼,提高1-3行者6只眼,视力无提高者1只眼,总有效率为95.2%。与治疗前比较,FFA显示治疗后视网膜渗漏明显减轻,OCT提示视网膜下、视网膜内或视网膜色素上皮下积液明显吸收。黄斑中心凹厚度(CRT)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742.38±188.42)μm、(347.25±124.86)μm、(254.38±51.01)μm、(387.00±362.48)μm,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RT均明显减少,P〈0.05。随访过程中,仅发现2例一过性高眼压,经局部用药后恢复正常,未见与药物有关的眼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联合注射康柏西普及曲安奈德是有效治疗青年型CRVO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 玻璃体腔注射 康柏西普 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辅助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晓娟 李珍 +1 位作者 杜改萍 郭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IV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引起黄斑水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01/2015-10本院眼科48例48眼RVO并发黄斑水肿且接受IVTA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IV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引起黄斑水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01/2015-10本院眼科48例48眼RVO并发黄斑水肿且接受IVTA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眼。试验组在术前1d开始至术后1mo内额外点用普拉洛芬滴眼液。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定量测定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d,1、2wk,1、3mo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CFT、眼压变化及并发症。结果:玻璃体腔注药后,两组患者BCVA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在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视力提高行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注射前的CFT分别为629±43μm和605±57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mo时则分别为432±74μm和511±32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3,P〈0.05),3mo时分别为275±54μm和379±2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12,P〈0.05)。试验组有5眼IVTA后出现高眼压,经局部药物治疗后眼压稳定,对照组有8眼IVTA后出现高眼压,7眼经局部药物治疗后眼压稳定,1眼接受滤过手术。35眼有晶状体眼中,试验组有3眼出现了白内障进展,4~12mo后有2眼完成白内障手术;对照组有4眼出现了白内障进展,4~12mo后有2眼完成白内障手术。随访期所有患眼注射后均未出现眼内炎和视网膜脱离。结论:围手术期局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点眼可有助于治疗黄斑水肿,进一步减轻CFT,但需要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视力 黄斑中心凹厚度 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注射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后的眼压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新敏 纪惠谦 +1 位作者 梁敏 李玲丽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A)后的眼压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接受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138例(138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1d测量眼压,每眼测3次,取平均值。所有患者均接受4mgTA常规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后1周、2...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A)后的眼压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接受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138例(138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1d测量眼压,每眼测3次,取平均值。所有患者均接受4mgTA常规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后1周、2周、1个月同样方法测量眼压,以后每个月复查1次,随诊半年。以眼压≥21mmHg为眼压升高。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眼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有22只眼眼压升高,占15.94%,其中92.8%的患者高眼压出现在3个月内,治疗后5个月有21只眼恢复到基础水平,有1只眼行小梁切除术,随访期峰值平均眼压(16.39±4.37)mmHg,注药前平均眼压(14.77±2.80)mmHg,对所有数据进行t检验(P=0.004,P<0.01)有显著差异,按照性别、年龄因素分组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各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TA玻璃体腔内注射后眼压升高较常见,眼压升高多发生于3个月内,注射后至少随诊观察6个月。大多数眼压高的患者眼压能控制到基础水平,极少数患者引起激素性青光眼需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德 眼内压 玻璃体腔注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梁婧 李芙蓉 袁容娣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 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6月收治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23例(23只眼),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TA 0.1 ml(4 mg),术后3个月复查荧光...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 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6月收治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23例(23只眼),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TA 0.1 ml(4 mg),术后3个月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相干光断层成像,观察黄斑水肿的变化。结果视力提高2行或以上12只眼(52.17%),视力波动在1行以内8只眼(30.43%),视力无变化3只眼(13.04%)。黄斑水肿减退、渗漏消失8只眼(34.78%),黄斑水肿减轻、渗漏明显减少13只眼(56.52%),黄斑水肿、渗漏不变2只眼(8.7%)。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为(301.25±87.49)μm。并发症:1只眼术后第1天出现了眼压增高,用降眼压药物控制正常后无复发。1只眼术后第1天出现了假性前房积脓,观察1周后积脓消失。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TA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是一种有效且安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奈德 玻璃体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国兴 韩丽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9期695-697,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35例45眼,其中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弥漫性黄斑水肿15例25眼,由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者20例20眼。通过眼部检查(眼压、裂...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35例45眼,其中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弥漫性黄斑水肿15例25眼,由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者20例20眼。通过眼部检查(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光相干断层扫描证实有黄斑水肿。所有病例均按照标准的玻璃体腔注射操作方法,进行玻璃体腔一次性注射40g.L-1曲安奈德混悬液0.1mL。术后定期复查,随访6个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视力、眼压、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眼内炎症反应及晶状体改变。结果随访期末,所有患者中5眼视力无变化,1眼视力下降,39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注射后最后一次复查时视力:静脉阻塞组平均视力为0.35±0.23,与治疗前0.15±0.1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1,P<0.05);糖尿病组平均视力为0.26±0.21,与治疗前0.12±0.08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786,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黄斑水肿均减轻或者消退,但有3眼治疗后4~6个月出现黄斑水肿复发,1眼给予再次曲安奈德注射,黄斑水肿消退。15眼治疗后出现眼压升高至21mmHg(1kPa=7.5mmHg)以上,给予降眼压药物后眼压得以控制。有1眼白内障明显进展。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可有效治疗因视网膜静脉阻塞或糖尿病引起的黄斑水肿,但是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一过性眼压升高是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注射 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17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葛嫣然 邵宏超 +2 位作者 王林洪 王福海 田华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9期106-107,共2页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糖尿病史超过20a的患者中约29%会发生黄斑水肿,其中一半以上患者会在2a的随访中出现视力下降[1]。曲安奈德(TA)是一种长效类固醇激素,玻璃体腔注射此种药物可用于治疗多...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糖尿病史超过20a的患者中约29%会发生黄斑水肿,其中一半以上患者会在2a的随访中出现视力下降[1]。曲安奈德(TA)是一种长效类固醇激素,玻璃体腔注射此种药物可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黄斑水肿。近年来,我们采用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17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注射 注射治疗 奈德 视力下降 类固醇激素 糖尿病史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