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创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分析及手术疗效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红 王一 +2 位作者 陈少军 刘勇 李世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34-636,共3页
目的 分析非创伤性玻璃体积血的常见病因及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对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 对 1998年 7月至 2 0 0 0年 9月于我科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有随访记录 47例 5 1眼非创伤性玻璃体积血其病因构成 ,解剖、功能成功率进行回顾性... 目的 分析非创伤性玻璃体积血的常见病因及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对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 对 1998年 7月至 2 0 0 0年 9月于我科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有随访记录 47例 5 1眼非创伤性玻璃体积血其病因构成 ,解剖、功能成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 18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积血 16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积血 12眼 ,共占 90 2 0 %,为非创伤性玻璃体积血的主要原因。术后平均解剖成功率为 94 12 %,功能成功率为60 78%,治疗前后视力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和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玻璃体积血的主要病因。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积血 病因 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发病原因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杜新华 吴强 +3 位作者 宋蓓雯 陈永东 陈颖 罗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发病原因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患眼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前均进行B超和视力检查,玻璃体切割术中确认玻璃体积血原因,根据病变情况及范围进行激光或视网膜复位治疗。结果 120例玻璃体... 目的探讨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发病原因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患眼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前均进行B超和视力检查,玻璃体切割术中确认玻璃体积血原因,根据病变情况及范围进行激光或视网膜复位治疗。结果 120例玻璃体积血患眼中,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8例;视网膜裂孔(伴或不伴视网膜脱离)23例;视网膜静脉阻塞11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7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1例。经过治疗并对比观察术前B超检查结果,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B超检测阳性符合率91.30%,视网膜脱离B超检测阳性符合率89.36%,视网膜前增殖膜B超检测阳性符合率99.21%,黄斑区出血B超检测阳性符合率94.74%。治疗后视力为0.237±0.025,与治疗前视力0.039±0.080相比有明显提高(P<0.001)。治疗后视力恢复水平与发病原因及病程呈线性回归相关(均为P<0.05),与年龄、性别、眼别、术前视力以及并发症无关(均为P>0.05)。结论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多种多样,B超检查对于初步判断玻璃体积血的原因有一定帮助,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积血 B超 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血明目方治疗玻璃体积血37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彭清华 喻京生 +2 位作者 曾明葵 李建超 李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601-602,共2页
采用由生蒲黄、白茅根、益母草、酒大黄、地龙、玄参、猪苓、田三七等药组成 ,具有养阴活血利水作用的协定处方散血明目方 ,治疗玻璃体积血患者 37例 4 2只眼 ,结果治愈 9只眼 ,好转 2 7只眼 ,未愈 6只眼 ,总有效率为85 71%。
关键词 明目方 治疗 玻璃体积血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创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赵娟 周历 盛豫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46-948,共3页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方法对非创伤性玻璃体积血患者104例(109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0例(48.1%),视网膜静脉阻塞34例(32.7%).≤44岁组中.视网膜静脉周...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方法对非创伤性玻璃体积血患者104例(109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0例(48.1%),视网膜静脉阻塞34例(32.7%).≤44岁组中.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致玻璃体积血最多,为6例(55.6%),其次为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为3例(33.3%):45-59岁组中,PDR致玻璃体积血最多,为19例(54.3%),其次为视网膜静脉阻塞(RVO),13例(37.1%);≥60岁组中,PDR致玻璃体积血最多,为28例(46.7%),其次为RVO20例(33.3%)。结论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是非创伤性玻璃体积血的主要原因。采取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可降低玻璃体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积血 非创伤性 病因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九可 李毓敏 +2 位作者 沈丽萍 楼定华 童剑萍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75-777,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因玻璃体积血住院手术的患者1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玻璃体内注射TA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和单纯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前和治疗后ld、10d、1个月、3个月...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因玻璃体积血住院手术的患者1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玻璃体内注射TA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和单纯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前和治疗后ld、10d、1个月、3个月时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内炎症反应和眼底改变。结果TA注射组在1个月、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单纯手术组,术后眼内炎症反应较单纯手术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玻璃体切割术比较,玻璃体内注射TA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能在短期内获得更高的最佳矫正视力,并减少眼内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曲安奈德 玻璃体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合并玻璃体积血的玻璃体手术时机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杨琼 魏文斌 +2 位作者 王光璐 周丹 田蓓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48-750,共3页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合并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因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Ⅳ-Ⅴ期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按玻璃体积血时间≤3个月...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合并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因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Ⅳ-Ⅴ期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按玻璃体积血时间≤3个月和>3个月分为2组,第1组36例(36眼),第2组48例(48眼)。术后所有PDR患者平均随访22个月,记录随访最佳矫正视力及眼部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第1组患者术后较术前视力提高33例(91.7%),视力无变化1例(2.8%),视力下降2例(5.6%)。术后有4例(11.1%)出现玻璃体积血,2例(5.6%)并发新生血管青光眼,1例(2.8%)并发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第2组患者术后较术前视力提高39例(81.3%),视力无变化5例(10.4%),视力下降4例(8.3%)。术后有3例(6.3%)出现玻璃体积血,2例(4.2%)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对PDRⅣ-Ⅴ期患者的视力预后有明确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严重玻璃体积血患者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叶楠 胡运韬 +5 位作者 马志中 王常观 窦宏亮 冯学峰 许艺民 王习哲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80-784,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严重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方法,收集1999年7月至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眼科诊断为严重玻璃体积血的高龄患者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严重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方法,收集1999年7月至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眼科诊断为严重玻璃体积血的高龄患者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包括视力、眼压、眼前节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扩瞳后间接检眼镜检查及眼科B型超声检查。30眼均给予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术后对患者定期随访,观察视力、眼压、眼前节及眼底情况对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80~91岁,平均(81.33±1.25)岁。扩瞳后间接检眼镜检查:30眼玻璃体浓厚积血,眼底不能窥入。视力检查:数指8眼,手动5眼,光感16眼,无光感1眼。眼部B型超声检查显示所有患眼玻璃体腔内均可见高回声密集光点或光团,完全/不完全玻璃体后脱离(PVD);5眼不同程度视网膜脱离;3眼机化条索与球壁粘连。PPV术后证实视网膜静脉不全阻塞(RVO)10眼,占33.33%;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7眼,占23.33%;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7眼,占23.33%;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4眼,占13.33%,以上4种病因共28眼,占93.33%。其他为眼外伤2眼,占6.67%。结论高龄患者发生严重玻璃体积血的病因主要为RVO,其次是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PCV和PDR,眼外伤少见。PPV是诊断性治疗,可清除玻璃体积血,提高患者视力,又可明确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严重玻璃体积血 病因 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积血合并内界膜下出血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建洲 毕春潮 +4 位作者 陈涛 孙红芬 周荣乐 张智俊 赵变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眼纯挫伤和颅脑外伤合并内界膜下出血的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我们收治的合并内界膜下出血的玻璃体积血患者9例14眼,其中眼部纯挫伤3例3眼,Terson综合征6例11眼。手术采用轴性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或切除清... 目的探讨眼纯挫伤和颅脑外伤合并内界膜下出血的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我们收治的合并内界膜下出血的玻璃体积血患者9例14眼,其中眼部纯挫伤3例3眼,Terson综合征6例11眼。手术采用轴性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或切除清除内界膜下积血。结果术前视力均为手动~数指/眼前,术后视力0.5~1.0。手术对于出血病程较短患者的视力提高效果较好,最佳视力为1.0;而病程较长者的最佳视力0.6。对于内界膜术中剥离时,根据病程的长短,采取剥离和切除的方法;对于陈旧性出血,术中不能完全清除,术后5~10d内自行吸收。随访6个月~3a,均保持较为稳定的视力。结论2种情况均可以造成内界膜下出血及玻璃体积血,手术量可以根据玻璃体积血的形态做轴性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切除不是目的,关键在于吸除其下的积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界膜下出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手术 TERSON综合征 眼纯挫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及手术预后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永红 朱晓华 +1 位作者 唐罗生 郭小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玻璃体积血 老年性 预后分析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手术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视网膜静脉阻塞 玻璃体切除术后 临床资料分析 老年患者 诊断和治疗 2003年 1998年 眼部疾病 发病年龄 预后因素 病因 相关性 眼外伤 年龄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彭惠 李平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35-237,共3页
目的 :探讨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治疗情况及早期手术的意义。方法 :31例 (32眼 )行玻璃体切割术 ,部分联合晶体摘除或环扎、视网膜复位术。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比术前有明显提高 ,达到有用视力者占81.3%... 目的 :探讨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治疗情况及早期手术的意义。方法 :31例 (32眼 )行玻璃体切割术 ,部分联合晶体摘除或环扎、视网膜复位术。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比术前有明显提高 ,达到有用视力者占81.3%。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已成为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主要手段之一 ,术后视力恢复好 ,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切割术 术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显像在外伤性玻璃体积血并视网膜脱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门永忠 王霞 李雅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5期460-461,共2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玻璃体积血并视网膜脱离的彩色多普勒图像特点 ,以助于临床诊断。方法 对 5 9眼玻璃体积血的彩色多普勒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积血的形态取决于出血的量、时间、后运动及回声的反射强度 ,视网膜脱离有彩色... 目的 探讨外伤性玻璃体积血并视网膜脱离的彩色多普勒图像特点 ,以助于临床诊断。方法 对 5 9眼玻璃体积血的彩色多普勒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积血的形态取决于出血的量、时间、后运动及回声的反射强度 ,视网膜脱离有彩色血流。结论 彩色多普勒有助于临床诊断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玻璃体积血 视网膜脱离 彩色多普勒显像 鉴别诊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玻璃体积血的中药治疗探讨——虎杖、虎杖晶Ⅳ号及虎杖一田七合剂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骆荣江 周国筠 +2 位作者 曹巧莉 黄祖汉 林云朝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5,共3页
玻璃体积血(vitreous Hemorrhage,VH)是眼外伤及多种眼病的常见并发症,致盲率较高.为寻找对VH吸收疗效显著且使用方便的中药,我们曾用同位素^(51)Gr标记之RBC悬液注入兔眼内制成模型,采用虎杖及田七进行治疗,初步取得良好疗效.本试验对... 玻璃体积血(vitreous Hemorrhage,VH)是眼外伤及多种眼病的常见并发症,致盲率较高.为寻找对VH吸收疗效显著且使用方便的中药,我们曾用同位素^(51)Gr标记之RBC悬液注入兔眼内制成模型,采用虎杖及田七进行治疗,初步取得良好疗效.本试验对模型进行改进,进一步观察上述中药的疗效,同时对虎杖提取物结晶Ⅳ号及虎杖与田七合剂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对其药理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疗效观察 (一)VH模型制作试验动物为新西兰白兔24只,雌雄兼用,体重2.0~3.5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积血 中医药疗法 虎伏 田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并发玻璃体积血的疗效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楠 叶俊杰 +2 位作者 陈有信 谭柯 周慧颖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并发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9例(29只眼)首诊为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切除术后确诊为PCV患...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并发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9例(29只眼)首诊为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切除术后确诊为PCV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40~84岁,平均(61.5±11.5)岁。术前视力:光感者5只眼,手动者17只眼,眼前数指者3只眼,<0.1者3只眼,≥0.1者1只眼。29只眼均给予玻璃体切除术,其中13只眼给予C3F8填充,14只眼给予硅油填充。14只眼合并白内障行摘除术。术后随访1~84周,平均33周。结果术后23只眼视力提高,占79.3%;6只眼视力不变,占20.7%。末次随诊,视力≥0.3者4只眼,≥0.1者6只眼,≥0.01者9只眼,眼前手动与眼前数指者各5只眼。术前与术后视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032,P<0.05)。术后视网膜在位28只眼,其中8只眼为硅油填充下视网膜在位;视网膜脱离1只眼。29只眼手术中均见视网膜下大量出血。术后视网膜下出血均有不同程度吸收,其中7只眼积血完全吸收,仅见色素紊乱及机化膜。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可以有效治疗继发于PCV的玻璃体积血,提高患者视力;合并视网膜脱离时联合硅油或惰性气体填充可使大部分患者获得视网膜解剖复位及视力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积血 息肉状脉络膜管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路通联合云南白药治疗玻璃体积血34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尹正玉 林仙姬 李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7-747,共1页
关键词 路路通 云南白药 联合用药 药物治疗 玻璃体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并发玻璃体积血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子扬 叶俊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3-196,共4页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曾被称为"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是一种多发的反复发作性浆液性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脱离伴脉络膜息肉样血管异常。PCV被分为两型:渗出型和出血型,...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曾被称为"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是一种多发的反复发作性浆液性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脱离伴脉络膜息肉样血管异常。PCV被分为两型:渗出型和出血型,其中出血型容易发生玻璃体积血。近年来,随着吲哚青绿血管造影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眼科的普遍应用,国内外对该病的研究逐渐深入。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对PCV合并玻璃体积血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以及经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后眼底、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的改变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状脉络膜管病变 玻璃体积血 眼底荧光素管造影 吲哚青绿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膜外加压术治疗眼外伤致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 被引量:2
16
作者 梅海峰 邢怡桥 +1 位作者 杨安怀 艾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408-409,共2页
关键词 巩膜外加压术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积血早期对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海涛 宋寅伟 +2 位作者 刘洋 刘兰 蔡小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6-1018,共3页
背景长期的玻璃体积血会产生一些毒性物质。在白内障手术中发现,陈旧性玻璃体积血眼晶状体前囊膜薄且透明,研究玻璃体积血对晶状体的影响对玻璃体切割手术时机的选择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玻璃体积血对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超微... 背景长期的玻璃体积血会产生一些毒性物质。在白内障手术中发现,陈旧性玻璃体积血眼晶状体前囊膜薄且透明,研究玻璃体积血对晶状体的影响对玻璃体切割手术时机的选择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玻璃体积血对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取8只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左眼为实验眼,右眼为对照眼。实验眼玻璃体腔注射0.1ml自体耳缘静脉血,对照眼以同样的方法注射等体积的PBS(pH7.4)。于注射后1、3、5、9、15、20、25、30d用直接检眼镜检查玻璃体及眼底情况,注射后第30天取实验兔双眼晶状体前囊膜制备组织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检测LECs的凋亡情况。结果玻璃体腔注射后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兔眼均未发现眼内炎症表现,对照组兔眼无玻璃体积血。术后第1天,实验眼玻璃体积血凝集,边界清晰;第5天可见玻璃体呈暗红色改变,眼底窥不清;第15天时可见积血块转变成灰白色,玻璃体液化;注射后第25天时,血液基本吸收;注射后第30天,可见玻璃体液化,无血液沉积,但玻璃体色泽较对照组深暗。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检查发现实验眼LECs间隙增大,与囊膜连接疏松,线粒体数量减少且呈空泡样改变,细胞中内质网扩张,核膜双层结构消失并呈皱缩样改变。对照组LECs结构无明显变化。结论玻璃体积血可能引起LECs凋亡的超微结构病理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积血 晶状体上皮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T-PA治疗实验性新鲜玻璃体积血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梅珠 周国筠 《眼科研究》 CSCD 1996年第1期16-18,共3页
制作新鲜兔眼玻璃体积血模型,将t-PA、尿激酶(UK)及注射用水分别注入玻璃体内,观察眼底、测定玻璃体出血指数、测定玻璃体液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进行鱼精蛋白副凝固(3P)试验,结果:t-PA可促进玻璃体积血吸收... 制作新鲜兔眼玻璃体积血模型,将t-PA、尿激酶(UK)及注射用水分别注入玻璃体内,观察眼底、测定玻璃体出血指数、测定玻璃体液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进行鱼精蛋白副凝固(3P)试验,结果:t-PA可促进玻璃体积血吸收,作用快速,且优于UK,同对照组、UK组比较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差异;未发现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 尿激酶 玻璃体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挫伤性玻璃体积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玺 冯佩丽 谢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2-614,共3页
目的探讨挫伤性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时机和临床疗效。方法32例(32眼)挫伤性玻璃体积血分成两组,早期组19眼(2~4周),晚期组13眼(5~14周),均行玻璃体切除术,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视力。结果术后6月,视力大于0.1者早期组为11眼(57.9... 目的探讨挫伤性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时机和临床疗效。方法32例(32眼)挫伤性玻璃体积血分成两组,早期组19眼(2~4周),晚期组13眼(5~14周),均行玻璃体切除术,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视力。结果术后6月,视力大于0.1者早期组为11眼(57.9%),晚期组2眼(15.4%),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早期组2眼(10.5%),晚期组6眼(46.2%),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在早期组(2眼)和晚期组(4眼)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挫伤性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时机宜选择在2~4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获得较好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挫伤性玻璃体积血 临床分析 玻璃体切除术 继发性青光眼 手术时机 视网膜脱离 临床疗效 发生情况 术后观察 差异显著 并发症 早期 晚期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酶对外伤性玻璃体积血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琼 黄琴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72-576,共5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酶对兔眼外伤性玻璃体积血转归的影响。方法28只新西兰白兔,右眼为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模型,左眼为空白对照眼。1d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4只兔(14只眼)。实验组玻璃体腔注射透明质酸酶0.002μmol/(min.L),阳...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酶对兔眼外伤性玻璃体积血转归的影响。方法28只新西兰白兔,右眼为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模型,左眼为空白对照眼。1d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4只兔(14只眼)。实验组玻璃体腔注射透明质酸酶0.002μmol/(min.L),阳性对照组玻璃体腔注射0.1mLBSS。分别于给药后1、3、7、14、21、28d测量眼压,行裂隙灯及眼底检查。每组抽取2只实验兔行眼球摘除,抽取玻璃体液测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质量浓度,取眼球壁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给药14d后,实验组的玻璃体混浊程度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d、3d,实验组眼压和空白对照组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玻璃体中bFGF的质量浓度均增高,阳性对照组增高更明显。组织病理学检查见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视网膜均出现了水肿和神经节细胞空泡样变、内界膜增厚等改变,但实验组较阳性对照组形成增生膜少。结论透明质酸酶20IU于兔眼玻璃体腔内注射对视网膜无毒性作用,可加速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消散,造成眼压一过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酶 外伤性玻璃体积血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