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化体位干预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方 龚燕妮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72-76,共5页
目的标准化体位干预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1-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住院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手术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时间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8... 目的标准化体位干预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1-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住院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手术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时间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78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体位护理,观察组采用标准化体位干预,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体位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特殊体位依从性为89.86%,与对照组64.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标准化体位干预可以提高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手术后患者的体位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手术 体位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眼底病变病人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后体位管理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邵瑛 段雅剑 +3 位作者 段鸿燕 李佳媛 王月 冯荣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8-1042,共5页
对糖尿病眼底病变病人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后的面向下体位管理、依从性现状以及护理措施展开综述,以期实现对病人的全面、精准管理。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 眼内填充 面向下体位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愈后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于茜 陈少军 +2 位作者 黄小勇 刘勇 王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76-2079,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力改善及并发症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98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分析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力改善及并发症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98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分析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探讨术后并发症与并发性疾病等其他因素的关系。结果 98眼患者行玻璃体术后视力提高率为66.33%,术后并发黄斑病变组的视力改善率(55.26%)显著低于无黄斑病变组的视力改善率(73.33%)(P<0.05)。高血压组和糖尿病肾病组的高眼压、新生血管、再出血、黄斑水肿和黄斑前膜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高血压组和无糖尿病肾病组(P<0.05)。血糖控制状况良好和较短的糖尿病史可以显著降低高眼压、再出血、黄斑水肿和黄斑前膜的发生率(P<0.05)。高血压组和糖尿病肾病组的高眼压、新生血管、再出血、黄斑水肿和黄斑前膜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高血压组和无糖尿病肾病组(P<0.05)。血糖控制状况良好和较短的糖尿病史可以显著降低高眼压、再出血、黄斑水肿和黄斑前膜的发生率(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视力,且术后是否并发黄斑病变是影响视力改善的重要因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并发性疾病、血糖控制和糖尿病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 愈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不同的手术切口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眼内异物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新怀 吕林 +4 位作者 杨莎莎 覃旭方 聂鑫 黄勤 全婵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005-4006,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的手术切口玻璃体切除术在治疗复杂眼内异物的效果。方法:对28例复杂眼内异物患者均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及直视下异物取出术,根据其病情不同分别联合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晶体咬切术、注入过氟化碳液体、眼内光凝、C_...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的手术切口玻璃体切除术在治疗复杂眼内异物的效果。方法:对28例复杂眼内异物患者均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及直视下异物取出术,根据其病情不同分别联合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晶体咬切术、注入过氟化碳液体、眼内光凝、C_3F_8气体或硅油填充、巩膜外冷凝术等。根据异物大小及形状不同,采用不同的部位及不同形状的手术切口。结果:本组28例复杂异物均一次性取出。4例异物最小径>5 mm的病例从角巩缘切口取出,24例从睫状体平坦部取出(其中6例不规则的异物5 mm>最小径>3mm采用"(?)"形切口,18例异物最小径≤3 mm采用"—"形切口)。28例患者术后有21例视力提高占75.0%,3例视力不变占10.7%,3例视力下降占10.7%,1例合并有严重眼内炎,术后控制不良行眼球摘除。结论:对于复杂眼内异物术中应根据异物的大小、形状采用不同的部位及形状的手术切口,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术大多能挽救眼球并恢复有用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损伤 玻璃体切除 手术切口 眼内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护理 被引量:7
5
作者 曾凤美 李晓芬 吴春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3期1812-1813,共2页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 硅油填充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眼内异物摘出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文 曾登芬 程华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2-332,336,共2页
关键词 复杂眼内异物 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重硅油填充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文鲜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45-46,共2页
对16例下方及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重硅油填充术,结果 16例患者术后随访3~28周,15例患者视网膜复位,1例多发性裂孔患者颞下方周边部视网膜局限性浅脱离,未见明确裂孔,激光包绕脱离区,观察1月余,未见网膜脱离扩大。术... 对16例下方及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重硅油填充术,结果 16例患者术后随访3~28周,15例患者视网膜复位,1例多发性裂孔患者颞下方周边部视网膜局限性浅脱离,未见明确裂孔,激光包绕脱离区,观察1月余,未见网膜脱离扩大。术后眼前指数1例,0.04~0.1者9例,0.2~0.4者6例。提出术前给予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体位护理、眼部护理、密切观察术眼情况和出院健康教育等,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视网膜复位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 重硅油填充 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术后患者应用体位护理干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任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342-342,共1页
目的 分析并研究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手术以后,患者选择采用体位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以便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接受并治疗的选择采用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手术治疗的患... 目的 分析并研究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手术以后,患者选择采用体位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以便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接受并治疗的选择采用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手术治疗的患者,本研究选择采用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术后选择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选择32例,对所有患者在常规基础之上,应用体位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护理干预结束之后,对2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评价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舒适度等,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均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且观察组都比对照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为选择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手术治疗的患者,选择采用体位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同时也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具有较高的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 应用体位护理 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G玻璃体切割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1
9
作者 方冬 魏雁涛 +7 位作者 张钊填 冬敏 蒋欣桐 张婷 周学智 陈璐 彭曼娟 张少冲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27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PPV)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在中山眼科中心实施27G PPV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的35例RRD患者的35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观察和评价27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PPV)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在中山眼科中心实施27G PPV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的35例RRD患者的35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8.6个月。观察术眼手术前及术后1周和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和眼压变化,记录手术持续时间、巩膜切口渗漏及缝合情况、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27G PPV联合空气填充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4.5±4.8)min,平均玻璃体切割时间为(15.3±3.6)min。所有患眼术毕均无需行巩膜切口缝合。27G PPV联合空气填充术一次性手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率为100%。术眼术前平均BCVA为1.01±0.40,术后1周和3个月平均BCVA分别为0.82±0.31和0.68±0.30,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12,P〈0.01),术后1周和3个月BCVA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眼术前平均眼压为(14.69±3.66)mmHg(1 mmHg=0.133 kPa),术后1周和3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17.37±2.32)mmHg和(16.69±2.45)mmHg,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2,P〈0.01),术后1周和3个月眼压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发生医源性裂孔2眼,随访期间发生低眼压和高眼压者分别为1眼和5眼,经合理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27G PPV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RRD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仪器 玻璃体切割术/方法 眼内空气填充 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 疗效 并发症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眼外伤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的护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萍 王静 提文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9年第5期1-2,共2页
对30例复杂眼外伤的患者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玻璃体切除和视网膜复位术,不仅使患者保住了眼球,而且恢复了部分视功能。作者就手术前后的护理做了总结。护理内容包括术前检查项目、眼部及全身准备、术后观察要点、术后护理措施及出... 对30例复杂眼外伤的患者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玻璃体切除和视网膜复位术,不仅使患者保住了眼球,而且恢复了部分视功能。作者就手术前后的护理做了总结。护理内容包括术前检查项目、眼部及全身准备、术后观察要点、术后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并提出了心理护理的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 护理 复杂性眼外伤 玻璃体切除 联合 手术前后 术后观察 作者 内容 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无晶状体和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
11
作者 邓卫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30-730,共1页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眼 继发青光眼 玻璃体切割 无晶状体 手术治疗 小梁切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 联合滤过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曲安奈德在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陆寅 孟瑞华 张跃红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9-329,共1页
关键词 醋酸曲安奈德 手术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肾上腺皮质激素 成纤维细胞增殖 肉芽组织形成 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前膜 手术失败 眼内填充 惰性气体 炎性渗出 药理作用 炎性反应 临床治疗 黄斑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眼内镜在眼外伤前后段联合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庞秀琴 郑鹏飞 +2 位作者 杨勋 何雷 史翔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眼内镜实施眼外伤前后段联合手术的意义。方法对92例不同情况的眼外伤患者,应用眼内镜实施手术,包括:晶状体玻璃体切除、睫状突光凝、眼内异物摘出、视网膜脱离复位及辅助检查眼底周边部。结果角膜混浊行眼后段手术的52例中... 目的探讨应用眼内镜实施眼外伤前后段联合手术的意义。方法对92例不同情况的眼外伤患者,应用眼内镜实施手术,包括:晶状体玻璃体切除、睫状突光凝、眼内异物摘出、视网膜脱离复位及辅助检查眼底周边部。结果角膜混浊行眼后段手术的52例中,合并眼内异物者全部摘出;视网膜脱离者眼内填充硅油,视网膜复位。40例继发青光眼患者,行晶状体或(和)玻璃体切除联合睫状突光凝,34例眼压控制,术后平均眼压(16.79±3.01)mmHg〔(2.24±0.40)kPa〕,6例眼压失控,再次行睫状体光凝。结论眼内镜下不失时机地对角膜混浊合并眼后段病变及难治性青光眼进行前后段联合手术,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 手术 晶状体玻璃体切除 视网膜脱离复位 显微 眼内异物摘出 难治性青光眼 联合手术 角膜混浊 眼外伤患者 眼后段手术 视网膜复位 青光眼患者 睫状体光凝 辅助检查 眼内填充 眼压控制 眼压失控 睫状突 内镜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颏头位架在玻璃体视网膜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立改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延长玻璃体切除眼内充填术后病人的有效体位 (面低枕高位 )维持时间 ,使病人舒适 ,减少术后复发率。方法随机将 10 0例玻璃体切除眼内充填术病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5 0例。观察组术后使用自制便携式额颏头位架维持俯卧位 ,对... 目的延长玻璃体切除眼内充填术后病人的有效体位 (面低枕高位 )维持时间 ,使病人舒适 ,减少术后复发率。方法随机将 10 0例玻璃体切除眼内充填术病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5 0例。观察组术后使用自制便携式额颏头位架维持俯卧位 ,对照组采用常规俯卧位。结果观察组有效体位维持时间明显延长 ,眼部充血、水肿 ,肢体麻木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均 P<0 .0 1)。结论便携式多功能额颏头位架符合人体面部的生理弯曲 ,能够与额颏部完全吻合 ,使头位固定而不易滑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颏头位架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体位 临床应用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眼内充项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晶状体和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的联合手术治疗
15
作者 邓卫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99-800,共2页
关键词 联合手术治疗 人工晶状体眼 继发青光眼 无晶状体 玻璃体切割 人工晶状体植入 虹膜周边切除 联合滤过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和眼科开辟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新方法
16
作者 刘硕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76-276,共1页
特发性黄斑裂孔是指眼部无明显相关的原发病变,多发于50-80岁女性,患者自觉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可有中心暗点,视物变形等。近日,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董方田教授带领其团队将传统治疗方法加以改进,开辟玻璃体切除、非染色视网膜... 特发性黄斑裂孔是指眼部无明显相关的原发病变,多发于50-80岁女性,患者自觉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可有中心暗点,视物变形等。近日,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董方田教授带领其团队将传统治疗方法加以改进,开辟玻璃体切除、非染色视网膜内界膜玻璃联合空气填充术的新方法,在提高闭合率的同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患者术后视力,避免了并发症,增强了患者术后恢复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眼科主任 手术治疗 玻璃体切除 北京协和医院 视网膜内界膜 空气填充 原发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研究》2010年第28卷文题分类索引
17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01-1210,共10页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高眼压 青光眼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角膜原位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手术 眼内 大鼠角膜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LASIK 玻璃体视网膜病 葡萄膜炎动物模型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 高度近视 高危角膜移植术 鼠视网膜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科研究 文题 2010 分类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