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及与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的评估 |
陈彦
郑斌
沈丽君
宥永胜
戚雪敏
|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2
|
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 |
陈莉
陈松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3
|
自体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后未闭合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疗效 |
刘静
朱娟
朱忠桥
白淑玮
周卓琳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4
|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的临床研究 |
闫忠阳
冬敏
杨娜
李雅琳
李成泉
王莉菲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5
|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ILM)剥除术与玻璃体切割联合ILM瓣覆盖术治疗不同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分析 |
杜磊
陈佳
龙婷
陈震
邢怡桥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6
|
玻璃体切割术(PPV)、PPV联合内界膜剥除以及PPV联合环中心凹内界膜剥除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分析 |
柴宛璇
游志鹏
胡寒英
吴泠瑶
谈赟玉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7
|
|
7
|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或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分析 |
刘刚
马英慧
贾万程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8
|
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双重多次染色黄斑前膜、内界膜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
刘鹏飞
廖奇志
刘淑伟
白领娣
张怀强
刘长颖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9
|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孔 |
万文萃
张向东
李晓丹
张楠楠
金学民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0
|
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继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观察 |
王丽英
李洁
温晓英
张月玲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11
|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移植术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评估 |
郝玉华
席瑞洁
韩悠
田笑雨
戴丽
史俊芳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12
|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
徐武平
徐学东
孙驰平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20
|
|
13
|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 |
梅立新
郎平
刘银萍
吴昌凡
|
《眼科新进展》
CAS
|
2008 |
5
|
|
14
|
玻璃体切割联合改良倒置内界膜瓣覆盖及自体血封闭术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 |
李柯然
周云帆
刘莺莺
蒋沁
徐向忠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5
|
非内界膜剥除与保留黄斑中心凹内界膜剥除的玻璃体切割术临床疗效比较 |
陈秀菊
罗向东
孙摇遥
黎晓新
张淳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16
|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及消毒空气注入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
李斌
孔宁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17
|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
刘桂阳
田蕊
张璐
田敏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
18
|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或内界膜翻转对特发性大黄斑裂孔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
黄志坚
陈晓
洪玲
曾苗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19
|
黄斑前膜合并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前后屈光状态改变 |
余盈盈
黎晓新
鲍永珍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5
|
|
20
|
内界膜剥除治疗顽固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以及对视功能的影响 |
苏锐锋
李晓红
李新秀
谭小波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