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股股东资本运营代理问题研究——基于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分离前提下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新娅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6-61,共6页
在终极控股股东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通过对控股股东在资本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代理问题理论研究及其在东亚地区、西欧和中国的实现方式的描述,得出在我国研究控股股东和小股东之间代理问题的重要性。
关键词 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控股股东 资本运营 代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盈余信息含量——来自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俊秋 张奇峰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16,共7页
本文以2003~2004年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所有权结构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取决于控制性家族"利益趋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 本文以2003~2004年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所有权结构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取决于控制性家族"利益趋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两种影响的比较。较高的现金流量权会产生利益趋同效应,从而提高盈余信息含量;而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偏离则会加剧控制性家族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产生利益侵占效应,降低盈余信息含量。同时,控制性家族在上市公司任职与盈余信息含量显著负相关。因此,优化家族控制公司的所有权结构,降低控制权私利应该是一条能有效提高会计盈余质量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现金流量 盈余信息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偏离下的公司价值和公司治理 被引量:33
3
作者 叶勇 胡培 +1 位作者 谭德庆 黄雷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7年第1期71-76,82,共7页
本研究运用La Porta et al追踪公司“最终控制权”的方法,通过分析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偏离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程度,来衡量控制股东对于小股东财富剥夺的程度。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股东普遍运用投资公司控股... 本研究运用La Porta et al追踪公司“最终控制权”的方法,通过分析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偏离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程度,来衡量控制股东对于小股东财富剥夺的程度。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股东普遍运用投资公司控股、金字塔结构的方式获取控制权,并因此而使其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产生偏离,且偏离幅度越大,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就越小,终极控制股东对小股东剥削的程度就越大,其中又以终极控制股东为家族企业的上市公司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 现金流量 偏离 公司治理 公司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企业价值——基于隐性终极控制论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实证研究 被引量:59
4
作者 叶勇 刘波 黄雷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6-79,共14页
在探寻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的基础上,分析具有隐性终极控制权的上市公司中的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对公司绩效和价值的影响程度,进而度量隐性终极控制股东对于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隐... 在探寻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的基础上,分析具有隐性终极控制权的上市公司中的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对公司绩效和价值的影响程度,进而度量隐性终极控制股东对于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隐性终极控制股东,并通过金字塔结构等方式使其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产生偏离,且偏离幅度与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负相关,不同类型的终极控制股东控制的公司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终极控制权 现金流量 企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
5
作者 叶勇 黄雷 方丽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57-57,共1页
运用终极产权论对上市公司的控股主体进行分类,通过追踪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分析了样本公司中,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隐性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和全体上市公司对应指标的差异。
关键词 金融行业 隐性终极控制权 现金流量 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公司绩效理论分析
6
作者 吴群英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5-96,共2页
一、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偏离 (一)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及两权偏离度界定本文以现金流量权衡量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所有权,而以终极控制权衡量终极控制人所拥有的表决权。从本质上看,终极控制人在投入资本后取得股份比... 一、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偏离 (一)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及两权偏离度界定本文以现金流量权衡量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所有权,而以终极控制权衡量终极控制人所拥有的表决权。从本质上看,终极控制人在投入资本后取得股份比例然后才能取得控制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现金流量 上市公司 绩效理论 终极控制 股份比例 投入资本 所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下的盈余信息含量——基于我国生物制药和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7
作者 罗二平 龚志文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7-180,共4页
以2007—2009年我国生物制药和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在终极控股股东主导下的终极所有权结构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并基于改进的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探讨了公司会计盈余与股票收益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加上... 以2007—2009年我国生物制药和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在终极控股股东主导下的终极所有权结构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并基于改进的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探讨了公司会计盈余与股票收益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加上金字塔结构的特征变量,探讨其对盈余反应系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终极所有权结构下,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量权与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含量正相关,其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程度与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含量显著负相关。终极所有权结构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取决于终极股东“利益趋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两种影响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现金流量 盈余信息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控制权与超额现金持有 被引量:9
8
作者 孙健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2-78,共7页
本文主要研究终极控制权与超额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得出以下结论:民营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而国有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 本文主要研究终极控制权与超额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得出以下结论:民营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而国有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时于能够绝对控制董事会的终极控制人而言,其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相比CV,CB是一个更好的终极控制权的代理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超额现金持有 现金流量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产权、控制权结构和股利政策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毅辉 李常青 《财贸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120-129,共10页
以2004—2007年超过45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终极产权的视角剖析了终极控制人及其控制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终极产权性质及其对应的控制权结构是目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终极控制人... 以2004—2007年超过45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终极产权的视角剖析了终极控制人及其控制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终极产权性质及其对应的控制权结构是目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终极控制人的投票权和现金流量权比例,对股利支付的可能性和水平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股利政策 控制权结构 现金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资约束、终极控制权结构与环保投资——基于沪深两市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14
10
作者 桂荷发 王晓艳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24,共10页
本文以沪深两市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融资约束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以及企业股权结构和股权性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重污染行业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且融资约束对企业环保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 本文以沪深两市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融资约束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以及企业股权结构和股权性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重污染行业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且融资约束对企业环保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量权能够缓解融资约束对环保投资的抑制效应;终极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度越高,融资约束对企业环保投资的抑制效应便越强;融资约束对国有企业环保投资的抑制效应强于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为了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推动其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建议对重污染行业扩大环保投资采取区别对待政策,引导企业开展环保技术改造,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环境治理;推行财政贴息、税收减免、专项贷款等政策措施,降低企业环保投资成本,提高外部资金可得性;引导两权分离度较高的企业优化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降低国有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同时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改善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环境保护 现金流量 分离 堑壕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终控制人特征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 被引量:18
11
作者 宋玉 李卓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6-112,共7页
本文以2002年—2004年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数据,实证检验了最终控制人的特征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最终控制人的侵害动机成反比,现金股利的支付率随着最终控制人控制权比例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 本文以2002年—2004年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数据,实证检验了最终控制人的特征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最终控制人的侵害动机成反比,现金股利的支付率随着最终控制人控制权比例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U形变动;两权分离程度越小,派发现金股利的水平就越大,但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较高的现金流量权,现金流量权比例越大,派发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水平也越大;最终控制人性质为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时,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控制 现金流量 控制权 现金股利 政府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金股利是“掏空”的工具还是掩饰“掏空”的面具?——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1
12
作者 肖作平 苏忠秦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7-84,共8页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08年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检验终极控制股东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现金流量权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负相关;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分离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正相关。这表明终...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08年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检验终极控制股东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现金流量权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负相关;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分离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正相关。这表明终极控制股东并不是把现金股利作为"掏空"的工具,而是把现金股利作为掩饰"掏空"的面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所有结构 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现金股利 掠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所有权结构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7
13
作者 肖作平 张樱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30,共12页
本文从代理成本视角理论推演终极所有权结构(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量权、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度、金字塔层级、终极控制股东类型)对银行贷款契约(贷款利率、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担保)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1... 本文从代理成本视角理论推演终极所有权结构(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量权、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度、金字塔层级、终极控制股东类型)对银行贷款契约(贷款利率、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担保)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1)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越强、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度越大、金字塔层级数量越多,银行贷款契约越紧缩(贷款利率越高、贷款金额越少、贷款期限越短、贷款担保越严格),反之亦然;(2)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量权越多、终极控制股东类型是国有属性,银行贷款契约越宽松(贷款利率越低、贷款金额越多、贷款期限越长、贷款担保越宽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所有结构 控制权 现金流量 控制权现金流量的分离 银行贷款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控制股东与会计稳健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作平 乔晓琴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24,共8页
本文结合中国制度背景,从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视角理论推演终极控制股东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采用2004~2012年间在沪、深上市的1324家非金融公司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总共8043个观察值),运用修正后的Basu(1997)模型实证... 本文结合中国制度背景,从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视角理论推演终极控制股东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采用2004~2012年间在沪、深上市的1324家非金融公司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总共8043个观察值),运用修正后的Basu(1997)模型实证检验终极控制股东如何影响会计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1)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量权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2)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度与会计稳健性负相关;(3)与终极控制股东为非国有的公司相比,终极控制股东为国有的公司会计稳健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控制股东 会计稳健性 现金流量 控制权现金流量的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结构、战略投资者与特殊管理股制度——基于国有出版传媒企业的理论模型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柯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7-19,共3页
股权高度集中的弊端严重制约国有出版传媒企业健康发展,引入战略投资者是优化股权结构、降低股权集中度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模型分析表明,这一举措并不必然能够达到优化股权结构目的 ;受追求控制权收益动机驱使,战略投资者有可能进一步... 股权高度集中的弊端严重制约国有出版传媒企业健康发展,引入战略投资者是优化股权结构、降低股权集中度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模型分析表明,这一举措并不必然能够达到优化股权结构目的 ;受追求控制权收益动机驱使,战略投资者有可能进一步竞价取得控股权,将国有出版传媒企业股权结构易变成由自身主导的股权集中模式。通过模型扩展分析表明,基于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分离的特殊管理股制度可形成双层股权结构,能够消除引进战略投资者蕴含的控制权转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战略投资者 特殊管理股制度 现金流量 控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管办分离”的逻辑与实践:法人治理视角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素雄 沈信姿 +1 位作者 董建新 杨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3-61,157,共10页
公立医院"管办分离"的目的在于确立其不同于政府行政法人的地位与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赋予其与政府平等契约的身份以获得经营自主性。"管办分离"能否实现取决于契约之后的剩余权状态,如果剩余权得以对应并从政府下移... 公立医院"管办分离"的目的在于确立其不同于政府行政法人的地位与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赋予其与政府平等契约的身份以获得经营自主性。"管办分离"能否实现取决于契约之后的剩余权状态,如果剩余权得以对应并从政府下移到医疗机构则能形成有利于"管办分离"的法人治理结构。医管中心设置于体制内的做法并没有形成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对应关系,如果将医院管理功能设置于体制外,其功能发挥的程度关联着医疗机构法人治理中的理事会成员参与治理的动力。联合体形式比单一公立医院有着更为分化的内部单元,因而有更为强烈的利益诉求表达,更容易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但深入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的有效性归根结底取决于政府层层责任机制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管中心 管办分离 法人治理 剩余索取 剩余控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环境、金字塔结构与家族企业的“掏空”行为 被引量:29
17
作者 王俊秋 张奇峰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7-104,共8页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多数采用金字塔结构实现对上市公司的超额控制,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为严重。以2002-2004年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实证考察了家族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律环境及金字塔结构与"掏空&qu...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多数采用金字塔结构实现对上市公司的超额控制,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为严重。以2002-2004年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实证考察了家族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律环境及金字塔结构与"掏空"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性家族"掏空"上市公司的概率与其拥有的现金流量权显著负相关,与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正相关;同时,较高的法治水平能够有效地遏制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股东权利保护机制,同时完善家族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结构,对于推进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字塔结构 法律环境 现金流量 控制权 掏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行为与盈余管理——基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伟 刘星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3-62,共10页
本文利用"隧道行为"理论解释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通过对2002-2004年间我国家族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控制性家族控制权偏离现金流量权的程度越大,公司盈余管理幅度越高。这说明控制性家族有动机操纵... 本文利用"隧道行为"理论解释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通过对2002-2004年间我国家族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控制性家族控制权偏离现金流量权的程度越大,公司盈余管理幅度越高。这说明控制性家族有动机操纵盈余以隐藏其掏空公司资源的"隧道行为",从而补充了现有对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上市公司 隧道行为 盈余管理 控制权现金流量的偏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环境、金字塔结构与家族企业的“掏空”行为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俊秋 张奇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6-51,共6页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多数采用金字塔结构实现对上市公司的超额控制,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为严重。以2002-2004年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论文实证考察了家族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律环境及金字塔结构与"掏空&qu...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多数采用金字塔结构实现对上市公司的超额控制,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为严重。以2002-2004年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论文实证考察了家族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律环境及金字塔结构与"掏空"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性家族"掏空"上市公司的概率与其拥有的现金流量权显著负相关,与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正相关;同时,较高的法治水平能够有效地遏制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股东权利保护机制,同时完善家族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结构,对于推进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字塔结构 法律环境 现金流量 控制权 掏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