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哲学的强解释学特征 |
严春友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2
|
心理传记学:一种人格的现象学-解释学分析方法——兼评《天命可违:诸葛亮行为决策的心理传记学分析》 |
李莉莉
|
《心理学探新》
|
2025 |
|
|
3
|
现象学和辩证法在语言中的契合──析伽达默尔“游戏—对话”论的双重意义 |
何卫平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8
|
|
4
|
高校E-learning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
王永固
李克东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
2007 |
16
|
|
5
|
跨文化研究在线学习教育学——反思和比较中英高校在线学习合作项目的经验 |
刘邦祥
D.麦康奈尔
V.拉利
S.班克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
2006 |
6
|
|
6
|
中国哲学的意义之维与方法选择 |
解丽霞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7
|
章太炎经学诠释思想方法研究 |
刘洋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8
|
海德格尔论哲学作为元科学 |
陈勇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