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现象描述分析学与学习观、教学观的研究 |
高凌飚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0 |
24
|
|
|
2
|
社会文化实践理论与现象描述分析学——信息素养教育的新视角 |
杨朝晖
杨文秀
|
《现代情报》
CSSCI
|
2014 |
2
|
|
|
3
|
试论现象描述分析学与教师的教学观 |
张丽冰
高凌飚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
4
|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学生学习观调查——基于“现象描述分析学”的研究方式 |
赵显通
|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
5
|
现象描述分析学与信息素养观的研究 |
张春燕
|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
6
|
基于现象描述分析学视角的大学生学习观研究 |
赵显通
|
《重庆高教研究》
|
2018 |
3
|
|
|
7
|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养育倦怠的真实体验:一项描述性现象学研究 |
陈佳怡
王超越
殷金霞
金翊思
孟令丹
张全志
|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从描述到解释:现象学研究路径转向 |
黄广芳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8
|
|
|
9
|
逻辑范畴被还原之后的现象学描述 |
唐杰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
10
|
中国高校的纵向分布结构:政治中心群聚现象 |
伍红军
罗英姿
|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
11
|
现象学对电影批评的方法论启示 |
王文斌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
12
|
作为论证、争执、虚构与深度的现象学 |
黄旺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13
|
胡塞尔现象学: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
尚杰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
14
|
海德格尔:路──通过现象学到存在之思 |
王炜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
15
|
虚实之辨:论胡塞尔向实然状态的还原 |
宋文良
|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6
|
教师的教学观——一个重要而崭新的研究领域 |
高凌飚
王晶
|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
2003 |
23
|
|
|
17
|
中国内地教师的考评观:类型、特点与启示 |
高凌飚
甘国臻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18
|
经济发展中收入变动趋势的原因及其启示 |
石士钧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3 |
0 |
|
|
19
|
提高学生言语品质从“回答问题”开始 |
蒋岳庆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
20
|
性窒息浅析 |
张维贤
|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
1989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