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德的“理性事实”的现象学诠释
1
作者 孙小玲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7,共8页
“理性事实”是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这一概念的意义及其在康德对道德法则的先验演绎中的作用有诸多争议,不少康德学者倾向于对理性事实做出实在论解读,甚至认为这是有违康德的批判精神的独断宣称。虽然“理性事实... “理性事实”是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这一概念的意义及其在康德对道德法则的先验演绎中的作用有诸多争议,不少康德学者倾向于对理性事实做出实在论解读,甚至认为这是有违康德的批判精神的独断宣称。虽然“理性事实”描述了纯粹理性自身的活动及其成就,却具有通过我们道德经验的可通达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既具普遍性又具有切身性的道德经验的分析来对“理性事实”做出现象学阐释,从而显明先验自由与道德法则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并进一步回应对于康德理性事实说的诸种质疑。这一诠释与建构主义的路径相似,主张一种对“理性事实”的非实在论解读;但又与建构主义不同,其所分析的对象是道德经验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践慎思。同时,对“理性事实”的现象学诠释,提供了一个理解康德对道德法则的先验演绎的新的视角。从现象学分析的视角看,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的先验演绎在某种意义上综合了基于合法性与基于事实的演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事实 道德经验 现象学经验 先验自由 先验演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为新现象学? 被引量:7
2
作者 庞学铨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文章讨论新现象学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学,或者说,它的总主题是什么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新现象学的基本任务、主导论题和方法原则三个方面的简要阐述,将其界定为生活经验现象学。生活经验是整个新现象学研究的对象领域,贯穿于新现象学的主... 文章讨论新现象学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学,或者说,它的总主题是什么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新现象学的基本任务、主导论题和方法原则三个方面的简要阐述,将其界定为生活经验现象学。生活经验是整个新现象学研究的对象领域,贯穿于新现象学的主要论题和基本内容中,成为新现象学理论大厦的基础。生活经验是身体直接感知到的、未经意识加工的、原初性的,因而新现象学又不是主观性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任务 论题和方法 生活经验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初探 被引量:8
3
作者 郭本禹 崔光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90,共5页
现象学哲学对现代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很难落实到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层面。与此相比,以美国杜奎森大学的心理学家们为代表的现象学心理学却在这方面做出了突破。现象学心理学秉承现象学精神,关注生活世界,在具体研究中,... 现象学哲学对现代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很难落实到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层面。与此相比,以美国杜奎森大学的心理学家们为代表的现象学心理学却在这方面做出了突破。现象学心理学秉承现象学精神,关注生活世界,在具体研究中,形成了经验的和解释的两种取向。经验的研究取向主要以胡塞尔的现象学为哲学基础,而解释的研究取向则更多地基于解释学哲学,二者在研究思路和研究程序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心理学而言,现象学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提供了科学心理学之外的另一种研究途径,并且使得心理学更加真正地面向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心理学 经验现象学心理学 解释的现象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现象学的分歧及其澄清——基于舍勒现象学的视角
4
作者 吕狂飚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1,共5页
教育学界对教育现象学的理解存在种种分歧,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教育现象学经验属性的分歧,即教育现象学是否是一种经验论;以及对教育现象学的本质定位的分歧,即教育现象学是一种研究方法还是研究精神。以舍勒现象学为视角澄清上述分... 教育学界对教育现象学的理解存在种种分歧,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教育现象学经验属性的分歧,即教育现象学是否是一种经验论;以及对教育现象学的本质定位的分歧,即教育现象学是一种研究方法还是研究精神。以舍勒现象学为视角澄清上述分歧,可以发现:教育现象学是一种经验论,但其只在纯粹的、直接的、先天的现象学经验的意义上才能够成立;而无论是现象学本身还是被公认为现象学方法的本质直观,其最终都必然回落为作为精神位格的人对自身生命欲的扬弃和对绝对存在的爱;因此,以现象学为依据的教育现象学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对教育中的本质之物的爱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象学 舍勒 现象学经验 本质直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文艺美学学科建设 被引量:7
5
作者 曾繁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7-93,共7页
文艺美学学科产生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呼唤美与文艺应有地位回归的历史背景之下。它是一门正在建构中的新兴学科,艺术的审美经验是其理论出发点。它的产生同当代的哲学—美学转型密切相关,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精神在当代的发扬。... 文艺美学学科产生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呼唤美与文艺应有地位回归的历史背景之下。它是一门正在建构中的新兴学科,艺术的审美经验是其理论出发点。它的产生同当代的哲学—美学转型密切相关,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精神在当代的发扬。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中介性、关系性和情感性内涵使得文艺美学学科起到对我国当代美学—文艺学学科改造的作用,也是对我国当代大众文化的总结与提升。文艺美学学科以审美经验现象学为其主要研究方法,也适当吸收其他有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美学 建构中的新兴学科 艺术的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现象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