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现象学教育学的写作方式 |
杨海燕
张鲁宁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2
|
教育学何以“回到教育本身”——一种现象学教育学的省思 |
刘炎欣
蔡兆梅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3
|
“教学机智”研究误区的多维辨析——基于现象学教育学的视角 |
张素雅
田友谊
|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4
|
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下的体育课程理念研究 |
黄力群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5
|
理解现象学教育学的意义 |
朱光明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6
|
现象学教育学的源与流:从乌特勒支到阿尔伯塔 |
蒋开君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7
|
知识教育:现象学教育学的检视 |
王帅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8
|
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的方法论特征及启示 |
王坤庆
黄盼林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
2022 |
4
|
|
9
|
现象学教育学:欧陆与北美教育学的桥梁 |
蒋开君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0
|
现象学教育学:助教师走向理论自觉——第三届现象学教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
许丽艳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1
|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现象学教育学派批判 |
姜勇
柳佳炜
刘静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2
|
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探析——评《教师教育学》 |
王轶普
|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3
|
现象学教育学视频分析:教师课堂教学分析的别样视角 |
彭杰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4
|
现象学教育学中国化的再审思 |
赵蒙成
苏冠文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
2023 |
2
|
|
15
|
胡塞尔哲学是现象学教育学的哲学基础吗 |
麻健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6
|
理解《现象学+教育学》的使命 |
朱光明
应单君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7
|
教育现象学是现象学的吗 |
杨开城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
2011 |
9
|
|
18
|
现象学影响我国教育研究的三种形态 |
荣司平
|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9
|
论教育学-现象学视频分析的理论基础 |
彭杰
Malte Brinkmann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20
|
论现象学精神与教育之思 |
麻健
蔡春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