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现象学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初探 |
郭本禹
崔光辉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2
|
心理学的人文取向——20世纪美国现象学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主张 |
伍麟
郭增花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3
|
论经验现象学心理学 |
崔光辉
郭本禹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4
|
现象学心理学与佛教心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比较 |
彭彦琴
胡红云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5
|
现象学心理学与经验的世界 |
游淙祺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6
|
现象学心理学视界中的心理健康评估 |
崔光辉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7
|
西方心理学中的两种人文取向——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现象学心理学的辨析 |
伍麟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8
|
现象学心理学视界中的情绪 |
崔光辉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9
|
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与佛教心学的比较 |
张海滨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0
|
美国现象学心理学的几点贡献 |
Misiak
高峰强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
|
|
11
|
现代心理学理论基础之现象学批判论纲 |
高申春
王栋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2
|
胡塞尔与心理学的现象学道路 |
高申春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3
|
胡塞尔思想发展脉络中的心理学与现象学:从对立到调和 |
游淙祺
|
《哲学分析》
CSSCI
|
2019 |
2
|
|
14
|
从心理学审视胡塞尔现象学的困境与出路——对一项哲学史任务的阐明和初步探索 |
高申春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5
|
卡西尔与心理学的现象学道路 |
高申春
甄洁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16
|
人性:构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 |
刘华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3
|
|
17
|
科学心理学的观念与人文科学的逻辑奠基 |
高申春
甄洁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8
|
自然化现象学的合法性探源 |
束海波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论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及其困境与出路 |
高申春
孙楠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20
|
现象学与生活——胡塞尔的方案 |
游淙祺
|
《哲学分析》
|
201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