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的现象学反思——基于网络民意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星霞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99,共6页
教育政策研究是尊重、倾听和表达民意的研究。网络民意基本上是真实民意的表达,体现了一种"宏观的理性"。对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的现象学研究可以从对网络民意的描述和深度理解入手,反思政策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推进政...
教育政策研究是尊重、倾听和表达民意的研究。网络民意基本上是真实民意的表达,体现了一种"宏观的理性"。对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的现象学研究可以从对网络民意的描述和深度理解入手,反思政策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推进政策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公平处理利益分配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意
义务教育学校
绩效工资政策
现象学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塞尔早期现象学中的内感知与反思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迎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60,共5页
相比自然思维,现象学反思是一种再造性的后-思;相比内感知,它具有非设定和非现时化的特征。除了这些对反思行为自身的界定之外,现象学的实事一般还要求这种反思具有一种原本性、揭示性和时间性的特征。而在现象学反思中,现时性的内感知...
相比自然思维,现象学反思是一种再造性的后-思;相比内感知,它具有非设定和非现时化的特征。除了这些对反思行为自身的界定之外,现象学的实事一般还要求这种反思具有一种原本性、揭示性和时间性的特征。而在现象学反思中,现时性的内感知最终为自身关涉的内意识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感知
现象学反思
内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见性:相即感知与自我——再论胡塞尔的“直观”理论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恒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0-107,共8页
在《逻辑研究》中具有本源性奠基意义的胡塞尔意义上的内感知,实际上是一个歧义两可的概念:作为对真理、本质的相即感知,它实现了直观的明见性理想,但其对象性感知的自然意识特征使其无法作为现象学考察的根基,而实际上它又并不具有对...
在《逻辑研究》中具有本源性奠基意义的胡塞尔意义上的内感知,实际上是一个歧义两可的概念:作为对真理、本质的相即感知,它实现了直观的明见性理想,但其对象性感知的自然意识特征使其无法作为现象学考察的根基,而实际上它又并不具有对象性感知的意向构造性;只有作为“自身给予”(明见性)意义上的自身意识,才可以在起源的意义上真正实现现象学反思以至本质直观的切实意蕴。而这种意识—体验的时间性本性又使得明见性坐落于作为其根源的“自我”的问题域中。由此,自身意识与反思的含义、关系及其发展脉络才能真实呈现,明见性从相应性向绝然性的逐步过渡才能被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反思
自身给予
相即感知
自身意识
自我
时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外教师教学生活研究的回溯与启示
被引量:
2
4
作者
罗儒国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40-44,共5页
教学生活是教师生命活动的重要体现,是教师人生的组成部分。教学生活成为国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议题,研究问题涉及对教师工作与生活研究的反思、教学生活影响因素、生活史与专业发展的关系、教师职业生涯周期、以及教学生活研究方法等方面...
教学生活是教师生命活动的重要体现,是教师人生的组成部分。教学生活成为国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议题,研究问题涉及对教师工作与生活研究的反思、教学生活影响因素、生活史与专业发展的关系、教师职业生涯周期、以及教学生活研究方法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目前国内教师教学生活研究提供了参考框架和研究视角,还有助于拓宽和深化教学生活研究主题,因而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学生活
现象学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塞尔:意识本质的结构
5
作者
赵汀阳
《文史哲》
1987年第3期83-89,共7页
胡塞尔对建立一种作为科学的哲学怀着纯真而真诚的向往。在他看来,科学的哲学虽然不同于经验科学,但它也拥有一个属于它的合理的研究对象,这就是“本质”。要把握“本质”就必须放弃“自然态度”,实行现象学的“悬搁”,“使属于自然态...
胡塞尔对建立一种作为科学的哲学怀着纯真而真诚的向往。在他看来,科学的哲学虽然不同于经验科学,但它也拥有一个属于它的合理的研究对象,这就是“本质”。要把握“本质”就必须放弃“自然态度”,实行现象学的“悬搁”,“使属于自然态度的本质的一般断言失去作用”。而“悬搁”之后留下来的“现象学剩余”便是现象学的内容,便是“本质”。显然,“本质”就是意识的本质,因为,自在的自然世界没有本质,断言自在之物具有本质便必然包含矛盾:我们不能谈论意识之外的本质。因此,现象学就是对意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现象学
现象学反思
意向行为
意向性关系
意识行为
自然态度
感觉材料
心理过程
研究对象
经验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的现象学反思——基于网络民意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星霞
机构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99,共6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项目"县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机制研究"(BFA100038)
文摘
教育政策研究是尊重、倾听和表达民意的研究。网络民意基本上是真实民意的表达,体现了一种"宏观的理性"。对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的现象学研究可以从对网络民意的描述和深度理解入手,反思政策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推进政策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公平处理利益分配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网络民意
义务教育学校
绩效工资政策
现象学反思
Keyword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compulsory edueation
school performance salary policy
phenomenological reflection
分类号
G5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塞尔早期现象学中的内感知与反思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迎辉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60,共5页
文摘
相比自然思维,现象学反思是一种再造性的后-思;相比内感知,它具有非设定和非现时化的特征。除了这些对反思行为自身的界定之外,现象学的实事一般还要求这种反思具有一种原本性、揭示性和时间性的特征。而在现象学反思中,现时性的内感知最终为自身关涉的内意识所取代。
关键词
内感知
现象学反思
内意识
分类号
B516.5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见性:相即感知与自我——再论胡塞尔的“直观”理论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恒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0-107,共8页
文摘
在《逻辑研究》中具有本源性奠基意义的胡塞尔意义上的内感知,实际上是一个歧义两可的概念:作为对真理、本质的相即感知,它实现了直观的明见性理想,但其对象性感知的自然意识特征使其无法作为现象学考察的根基,而实际上它又并不具有对象性感知的意向构造性;只有作为“自身给予”(明见性)意义上的自身意识,才可以在起源的意义上真正实现现象学反思以至本质直观的切实意蕴。而这种意识—体验的时间性本性又使得明见性坐落于作为其根源的“自我”的问题域中。由此,自身意识与反思的含义、关系及其发展脉络才能真实呈现,明见性从相应性向绝然性的逐步过渡才能被理解。
关键词
现象学反思
自身给予
相即感知
自身意识
自我
时间性
Keywords
phenomenological reflection
self-givenness
adequate perception
self-awareness
ego
temporality
分类号
B516.5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外教师教学生活研究的回溯与启示
被引量:
2
4
作者
罗儒国
机构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40-44,共5页
文摘
教学生活是教师生命活动的重要体现,是教师人生的组成部分。教学生活成为国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议题,研究问题涉及对教师工作与生活研究的反思、教学生活影响因素、生活史与专业发展的关系、教师职业生涯周期、以及教学生活研究方法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目前国内教师教学生活研究提供了参考框架和研究视角,还有助于拓宽和深化教学生活研究主题,因而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教师
教学生活
现象学反思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塞尔:意识本质的结构
5
作者
赵汀阳
出处
《文史哲》
1987年第3期83-89,共7页
文摘
胡塞尔对建立一种作为科学的哲学怀着纯真而真诚的向往。在他看来,科学的哲学虽然不同于经验科学,但它也拥有一个属于它的合理的研究对象,这就是“本质”。要把握“本质”就必须放弃“自然态度”,实行现象学的“悬搁”,“使属于自然态度的本质的一般断言失去作用”。而“悬搁”之后留下来的“现象学剩余”便是现象学的内容,便是“本质”。显然,“本质”就是意识的本质,因为,自在的自然世界没有本质,断言自在之物具有本质便必然包含矛盾:我们不能谈论意识之外的本质。因此,现象学就是对意识的研究。
关键词
胡塞尔
现象学
现象学反思
意向行为
意向性关系
意识行为
自然态度
感觉材料
心理过程
研究对象
经验科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的现象学反思——基于网络民意的研究
王星霞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胡塞尔早期现象学中的内感知与反思
马迎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明见性:相即感知与自我——再论胡塞尔的“直观”理论
王恒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国外教师教学生活研究的回溯与启示
罗儒国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胡塞尔:意识本质的结构
赵汀阳
《文史哲》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