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短视频发展的现象学分析:以三位抖音头部博主为观察对象 被引量:14
1
作者 魏鹏举 魏西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63,共3页
在国家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复兴和短视频行业迅猛发展的双重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短视频碰撞出了灿烂的火花。自2019年来,抖音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知识、艺术和非遗传播平台,国家级非遗在2019年总共获得33.3亿次点赞。①同年4月,抖音平台... 在国家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复兴和短视频行业迅猛发展的双重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短视频碰撞出了灿烂的火花。自2019年来,抖音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知识、艺术和非遗传播平台,国家级非遗在2019年总共获得33.3亿次点赞。①同年4月,抖音平台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伙人计划合伙人”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非物质文化遗产 观察对象 现象学分析 抖音 非遗传播 国家级非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沈继睿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分析媒介技术的技术现象学本质有三个要素:关系汇聚、人的参与、信息环境。其中,关系汇聚和人的参与是对伯格曼装置范式思想的提炼;而信息环境是媒介塑造媒介世界的程度指标,媒介世界则是装置范式与伊德人机关系思想在媒介技术研究中的... 分析媒介技术的技术现象学本质有三个要素:关系汇聚、人的参与、信息环境。其中,关系汇聚和人的参与是对伯格曼装置范式思想的提炼;而信息环境是媒介塑造媒介世界的程度指标,媒介世界则是装置范式与伊德人机关系思想在媒介技术研究中的结合点。运用三要素分析媒介发展的三个节点和当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指出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现象学本质是信息技术装置的完整形态,是能随时随地独立塑造完整信息环境的技术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现象学分析 信息环境 技术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的解释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邓林园 王婧怡 +2 位作者 唐逸文 乔丹桔 田宏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151,共11页
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是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研究热点,此领域鲜有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质性研究。为了生动立体地刻画家长教育焦虑的共性心理特征,本研究对8位处在教育焦虑状态的中小学家长进行半结构化个体访谈,遵照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步骤,... 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是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研究热点,此领域鲜有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质性研究。为了生动立体地刻画家长教育焦虑的共性心理特征,本研究对8位处在教育焦虑状态的中小学家长进行半结构化个体访谈,遵照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步骤,得到家长教育焦虑共性心理特征的4个高级主题:失败的家长角色、高度的亲子一体化、僵化的思维模式、脆弱的应对机制,以及对应的10个初级主题。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心理学视角理解家长教育焦虑的症结原因,找寻缓解家长教育焦虑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教育焦虑 解释现象学分析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释现象学分析在中国的运用:系统评价及指南 被引量:30
4
作者 侯力琪 唐信峰 +1 位作者 何丽 贾晓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6-1841,共16页
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解释现象学分析在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中逐渐兴起。目前在中国,运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对这些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可以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指导。通过对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及筛选,最终纳入49篇... 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解释现象学分析在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中逐渐兴起。目前在中国,运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对这些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可以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指导。通过对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及筛选,最终纳入49篇期刊文章。根据Smith(2011)为解释现象学分析提出的4个标准对这些文章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6篇研究明确提及了解释现象学的理论原则,33篇文章的资料收集及分析过程清晰透明,大部分研究(n=40)条理清晰、言之成理,但只有约1/4的研究(n=13)提供了足够强的证据来支持其提取出来的主题。只有4篇全部达到质量标准,11篇基本达到标准,大部分文章没有达到标准。最后,本研究尝试提出一份解释现象学分析的使用指南,供将来的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现象学分析 系统评价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情的现象学分析
5
作者 韩连庆 《哲学分析》 2012年第5期156-164,共9页
“情绪”和“情感”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说,“此在总已经是有情绪的”,此在总是带着情绪现身的。所谓“现身”或“现身情态”(Befindlichkeit)的意思就是“怎样找到自我”、“怎样被找到”或者“近况如何”。海德格尔的意... “情绪”和“情感”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说,“此在总已经是有情绪的”,此在总是带着情绪现身的。所谓“现身”或“现身情态”(Befindlichkeit)的意思就是“怎样找到自我”、“怎样被找到”或者“近况如何”。海德格尔的意思是说,情绪是此在的源始存在方式,“情绪一向已经把在世作为整体展开了,同时才刚使我们可能向着某某东西制定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分析 《存在与时间》 “情绪” 爱情 海德格尔 “情感” 存在方式 此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空间教师的自主发展特点研究——以现象学分析方法为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查英 金美福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22,共4页
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一门关于认识论和一般体验的学说,而现象学分析是一种进行意向分析、意识活动分析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对所选取的E空间文本,即教师们在网络上所写的随笔及其电子出版物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E空间,教师们是通过网络写作... 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一门关于认识论和一般体验的学说,而现象学分析是一种进行意向分析、意识活动分析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对所选取的E空间文本,即教师们在网络上所写的随笔及其电子出版物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E空间,教师们是通过网络写作和交流来实现自我发展的,这种发展是一种自主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师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意识活动的变化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空间 教师 E空间文本 教师自主发展 现象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传记学:一种人格的现象学-解释学分析方法——兼评《天命可违:诸葛亮行为决策的心理传记学分析》
7
作者 李莉莉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6-320,共5页
心理传记学运用现象学和解释学方法处理有关个体生命的记述资料,通过对人物生命历程进行重建和解释,提出和解决心理学问题,是一种人格研究的现象学-解释学分析方法。该方法强调个别和特殊事物的现象学价值,由此凸显了个案研究的意义;强... 心理传记学运用现象学和解释学方法处理有关个体生命的记述资料,通过对人物生命历程进行重建和解释,提出和解决心理学问题,是一种人格研究的现象学-解释学分析方法。该方法强调个别和特殊事物的现象学价值,由此凸显了个案研究的意义;强调研究者的意识经验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本质直观和意义理解,以关照完整人格和人的内在世界。从根本而言,心理传记学属于心理学的人文科学研究范式。《天命可违》一书充分体现了心理传记学的研究模式,是现象学-解释学分析方法的实践案例。除共时性比较和三角互证外,心理传记学的科学性还在于,其是否如实描述了研究对象,是否充分理解了对象的意义,是否能带来广泛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传记学 现象学-解释学分析 人文科学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现象学阐释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誉 戴子涵 尚俊杰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5,共11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作为教育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和评估者,教师的理解与体验具有关键影响。通过现象学方法深入探究53名一线教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体验与认知,发现教师对GAI的使用动机受到社会文化...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作为教育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和评估者,教师的理解与体验具有关键影响。通过现象学方法深入探究53名一线教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体验与认知,发现教师对GAI的使用动机受到社会文化及人际互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主体性在与GAI互动中被重塑;使用体验面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同时也要警惕外包专业责任的风险;核心期望在于精准辅助教学。结果启示我们,教师需要在人机关系中发挥主体性,专业权威群体需要作为“桥梁者”帮助教师对新技术“祛魅”,并采取辐射式策略推进教师使用GAI;技术发展层面应形成双向循环和交互的技术开发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师主体性 现象学分析 教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帚与讲台——语言的和现象学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菁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6,共6页
本文尝试以维特根斯坦对扫帚的语言分析和海德格尔对讲台体验的现象学分析为示例,对分析哲学的与现象学的不同考察方式做一具体而微的展示比对。两种具体分析方式虽有很大差异,但其分析效果却具有某种惊人的一致性:它们在破除某种单向... 本文尝试以维特根斯坦对扫帚的语言分析和海德格尔对讲台体验的现象学分析为示例,对分析哲学的与现象学的不同考察方式做一具体而微的展示比对。两种具体分析方式虽有很大差异,但其分析效果却具有某种惊人的一致性:它们在破除某种单向度理论分析幻象的同时,都在力图建构某种原初的情境化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海德格尔 扫帚 讲台 语言分析现象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文化理解中的“格义”现象—— 一个交互文化史的和现象学的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倪梁康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22-28,共7页
交互文化理解中的“格义”现象———一个交互文化史的和现象学的分析倪梁康本文以对文化交流过程中“格义”方法的研究为课题。一方面,这是一种经验研究,它在中国的古代史和现代史上已经出现过而且还会随着当今交互文化理解可能性的... 交互文化理解中的“格义”现象———一个交互文化史的和现象学的分析倪梁康本文以对文化交流过程中“格义”方法的研究为课题。一方面,这是一种经验研究,它在中国的古代史和现代史上已经出现过而且还会随着当今交互文化理解可能性的不断增大而日趋加强。另一方面,这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文化 “格义” 现象学分析 胡塞尔 相似性联想 共现 文化史 己文化 文化交流 文化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艺术还原论:论保罗·克劳瑟的后分析现象学美学及其延伸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牧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5-96,共12页
在还原主义盛行的艺术研究领域,保罗·克劳瑟的形式主义美学却反其道而行,他以康德的艺术思考,特别是其有关“崇高”的思想为起点,结合分析哲学与现象学的研究理路,形成了独特的后分析现象学方法。他以此重新思考和探究艺术的本质(... 在还原主义盛行的艺术研究领域,保罗·克劳瑟的形式主义美学却反其道而行,他以康德的艺术思考,特别是其有关“崇高”的思想为起点,结合分析哲学与现象学的研究理路,形成了独特的后分析现象学方法。他以此重新思考和探究艺术的本质(“内在意涵”),开辟了研究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抽象艺术、观念艺术、数字艺术等)的新路径和新的阐释可能。另外,基于其对艺术本质的新认识,克劳瑟的后分析现象学方法,也将适用于其尚未重点关注的领域(如“局外人艺术”等),为关于后者的研究提供新的认知、实践和解释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现象学 保罗·克劳瑟 艺术本质 反还原主义美学(形式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的思维困境——海德格尔“在世”学说管窥
12
作者 涂成林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0-45,共6页
对日常生活进行现象学分析是海德格尔哲学的一个重要论题。他说:“我们必须先验地以我们称之为‘在世界中’的这一存在状态为依据看待和领会此在的诸存在规定。对此在进行分析的正确通道就是对这一状态作出解释。”①在他看来,“在世”... 对日常生活进行现象学分析是海德格尔哲学的一个重要论题。他说:“我们必须先验地以我们称之为‘在世界中’的这一存在状态为依据看待和领会此在的诸存在规定。对此在进行分析的正确通道就是对这一状态作出解释。”①在他看来,“在世”是此在存在的基本状态,因为此在往往要与世界中形形色色的在者打交道,由此形成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各种基本体验。通过对“在世”的分析,海德格尔表明其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观点,并显示出其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哲学 日常生活世界 思维困境 存在者 人与自然 非理性主义 社会关系 现象学分析 基本状态 存在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