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行犯:一个亟待解释的法律概念 被引量:8
1
作者 吴宏耀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现行犯(flagrant delict)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上的一个法定用语。但是,由于立法没有明确像西方国家那样给予现行犯一个明确的界定,而是将其规定为刑事拘留条件之一,致使现行犯概念一直没有引起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的足够重视。然而,现行犯... 现行犯(flagrant delict)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上的一个法定用语。但是,由于立法没有明确像西方国家那样给予现行犯一个明确的界定,而是将其规定为刑事拘留条件之一,致使现行犯概念一直没有引起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的足够重视。然而,现行犯观念的缺失,不仅为刑事拘留制度的异化洞开了方便之门,而且,严重影响了对现行犯紧急应对机制的研究。故此,需要以传统刑事诉讼法学中的现行犯理论为基础,对"现行犯"这一法学概念进行学理解读,并结合大陆法系国家现行犯的立法体例,对我国立法中的现行犯规定进行梳理和反思,以期可以推动我国现行犯紧急应对制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行犯 现行犯 刑事拘留 扭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现行犯特别诉讼程序之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建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5-89,121,共6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对现行犯规定特别诉讼程序,造成公安司法机关在“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之间出现选择错位与目标失衡,刑事诉讼程序难以对现行犯作出快速反应不利于及时惩治犯罪,也不利于保护当事人正当权益。对此,比较大陆法... 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对现行犯规定特别诉讼程序,造成公安司法机关在“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之间出现选择错位与目标失衡,刑事诉讼程序难以对现行犯作出快速反应不利于及时惩治犯罪,也不利于保护当事人正当权益。对此,比较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对现行犯的法律规定或司法判例,各国对现行犯的概念与范围予以明确界定,并以罪行轻重与情况紧急为标准对其采取不同的刑事措施,起诉与审判程序尽量简化,形成现行犯特别诉讼程序。我国《刑事诉讼法》应当明确规定现行犯的概念与范围,在遵循比例原则的基础上,以是否是现行犯以及罪行轻重为标准,尽量压缩审查起诉期限并采取简便的速决程序模式,进一步分化、简化速裁程序和简易程序,健全证据转换和程序衔接办法,优化审查起诉方式,在强制措施、侦查措施、审查起诉与审理程序等章节分散性地作出特别规定,构建体系化的现行犯特别诉讼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行犯 特别诉讼程序 罪行轻重 情况紧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令状主义的例外及其限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世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98,共18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明文将令状主义确立为一项基本原则。令状主义背后所体现的司法审查精神、对公权力的制约思想以及人权保障的理念值得在诉讼程序尤其是侦查程序中贯彻。在侦查程序的构建中,应将令状主义作为解释的指针之一。对于令... 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明文将令状主义确立为一项基本原则。令状主义背后所体现的司法审查精神、对公权力的制约思想以及人权保障的理念值得在诉讼程序尤其是侦查程序中贯彻。在侦查程序的构建中,应将令状主义作为解释的指针之一。对于令状主义的例外情形应当进行限缩解释,否则将导致令状主义的空洞化,紧急处分说可以作为这种限缩解释的基本依据。作为先行拘留与扭送对象之一的现行犯,在刑事诉讼法上应做统一理解。从紧急处分说出发,预备犯原则上不得作为现行犯处理;对于"正在实行犯罪"这一要件的解释,必须同时具备现行性、明白性、急迫性,对于明白性的判断应坚持事前判断与事后判断的对应原则;对于"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这一要素的解释,应同时具备时间与空间上的接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令状主义 紧急行为 现行犯 先行拘留 无令状搜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根源与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义平 熊允发 《西北人口》 1997年第4期42-43,45,共3页
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根源与对策陈义平熊允发(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广州510620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人口研究所北京100038)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流动人口与日俱增,其来势之猛、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根源与对策陈义平熊允发(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广州510620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人口研究所北京100038)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流动人口与日俱增,其来势之猛、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流动人口的迅速增长,对稳定社会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犯罪 流动人口管理 违法犯罪 预防和控制 社会治安 人口研究 流窜犯罪分子 现行犯 旅店业 根源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农业合作化危机与应对——基于皖西北的考察
5
作者 满永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7-217,共11页
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出现过两次波折。一是1955年春的"生产力暴动",二是1957年前后的"闹、退社"风潮。"生产力暴动"带来了短暂的合作社压缩与整顿,闹退社则催生了"现行犯"打击和社会主... 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出现过两次波折。一是1955年春的"生产力暴动",二是1957年前后的"闹、退社"风潮。"生产力暴动"带来了短暂的合作社压缩与整顿,闹退社则催生了"现行犯"打击和社会主义教育。不同于压缩与整顿的政策调适,"现行犯"打击和社会主义教育都是乡村社会主义的保卫战。本文以皖西北史料为基础,以"现行犯"打击为中心,梳理这场乡村社会主义保卫战的来龙去脉,并借此讨论社会主义正当性塑造对乡村社会的影响。文章认为,经由刚柔相济的社会主义保卫战,政府在实现对乡村社会全面控制的同时,也钳制了异见之声,并使政府政策失去了在实践层面检讨反思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化 退社 现行犯 社会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适用正当防卫与扭送
6
作者 杨文革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7-89,共3页
作为法律赋予公民同犯罪作斗争的两项重要权利,正当防卫和扭送的共性体现在,都是行为人在紧迫状态下所采取的正当合法的暴力行为,均不应超过必要限度,且所面对的情形都必须清楚无误。但二者的目的、对象以及可造成的损害结果均有重大差... 作为法律赋予公民同犯罪作斗争的两项重要权利,正当防卫和扭送的共性体现在,都是行为人在紧迫状态下所采取的正当合法的暴力行为,均不应超过必要限度,且所面对的情形都必须清楚无误。但二者的目的、对象以及可造成的损害结果均有重大差别。在实践中,二者有时可以互相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防卫 扭送 不法侵害 现行犯 在逃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数据隐私的搜查干预——从滴滴顺风车司机抢劫、强奸、杀人案切入 被引量:12
7
作者 高磊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4-130,共7页
网络时代倒逼"隐私—搜查"相关法制的变革。首先,网络时代数据隐私的兴现增扩了隐私体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律应继续甚至强化传统的隐私保护。法律在强调隐私保护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限度,警惕保护过度膨胀,应以风险视角的隐... 网络时代倒逼"隐私—搜查"相关法制的变革。首先,网络时代数据隐私的兴现增扩了隐私体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律应继续甚至强化传统的隐私保护。法律在强调隐私保护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限度,警惕保护过度膨胀,应以风险视角的隐私观取代传统的保护视角的隐私观,情境式地规范判断保护的必要性与强度。其次,由于隐私权的宪法地位,隐私干预只能交由《刑事诉讼法》的搜查法制。在网络时代,搜查对象由有体物向系属无体物且可远程调取的隐私数据延扩,搜查构成应由财产基准向隐私基准转变。最后,由于网络时代现行犯的紧急情况可能表现为物理空间距离间隔的非当面性,更应实质解释现行《刑事诉讼法》的紧急搜查条款,以扩大其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保护 隐私风险 现行犯 紧急搜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立无证拘留制度 被引量:3
8
作者 孙长永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14,共3页
论建立无证拘留制度孙长永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制止犯罪、查获罪犯的重要强制措施。为了保证公安机关依法正确行使拘留权,防止滥拘无罪或者不该拘留的人,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我国刑诉法第43条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犯的时候,必... 论建立无证拘留制度孙长永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制止犯罪、查获罪犯的重要强制措施。为了保证公安机关依法正确行使拘留权,防止滥拘无罪或者不该拘留的人,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我国刑诉法第43条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犯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该条对公安机关的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证拘留制度 现行犯 刑诉法 安机关 拘留证 无证逮捕 公安干警 实施犯罪 侦查机关 刑事诉讼强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犯罪识别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范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49-51,共3页
实战部门打击现行犯罪一般说来是针对扒窃犯罪活动的,因此“打现行”常常成了“反扒”的同义词。其实,打击现行犯罪活动的内容相当广泛,并非限于打击扒窃活动。本文所说的“犯罪识别”,是指对现行犯罪的侦察,这是笔者对打击现行犯罪的... 实战部门打击现行犯罪一般说来是针对扒窃犯罪活动的,因此“打现行”常常成了“反扒”的同义词。其实,打击现行犯罪活动的内容相当广泛,并非限于打击扒窃活动。本文所说的“犯罪识别”,是指对现行犯罪的侦察,这是笔者对打击现行犯罪的理论概括。 一、研究犯罪识别的意义 犯罪识别问题,在实战部门颇受重视。无论派出所、刑警队、治安队,还是乘警队和特警队,都把打击现行犯罪作为一项职责和职能,并将犯罪识别技能作为一项基本的业务技能加以训练、考核和评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分子 现行犯 识别问题 犯罪行为 观察法 公共场所 侦察行为 行为目的 扒窃犯罪活动 法律根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形势、依法从重从快和综合治理
10
作者 陶德 谢恩 《河北学刊》 1982年第1期86-90,共5页
当前,在政法工作中,对形势、依法从重从快和综合治理,颇多议论,看法也不尽一致,我们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 所谓形势,就是指国内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客观情况,即,阶级斗争和敌我力量的对比(包括经济方面),... 当前,在政法工作中,对形势、依法从重从快和综合治理,颇多议论,看法也不尽一致,我们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 所谓形势,就是指国内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客观情况,即,阶级斗争和敌我力量的对比(包括经济方面),军事上叫“态势”。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形势的不断变化,在政法工作中对量刑是否有影响呢,也就是说,形势与适用刑罚是一种什么关系?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量刑应以法律为依据,不应考虑形势的需要,否则就破坏了法律的严肃性;另一种则认为,量刑应以形势为依据,可以不受法律的约束。我们认为,这两种看法,都不全面,都没有摆正服从法律和适应形势的关系,而是把两者对立起来,把问题绝对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重从快 综合治理 形势 犯罪分子 意志 政法工作 现行犯 打击犯罪 服从法律 量刑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