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洞庭湖介形类现生种的分布与生态特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亮
刘江
+5 位作者
唐振平
刘珊
黄伟
韩世礼
王正庆
谢焱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3-154,共12页
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所在区域为研究我国全新世气候演化及全球变化的重要窗口,该区域全新世古气候研究薄弱,未见定量研究。对介形类现生种进行详细生态调查是利用其定量重建古气候的必要前提与基础。以洞庭湖介形类现生种为研究对...
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所在区域为研究我国全新世气候演化及全球变化的重要窗口,该区域全新世古气候研究薄弱,未见定量研究。对介形类现生种进行详细生态调查是利用其定量重建古气候的必要前提与基础。以洞庭湖介形类现生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分布与生态特征。该湖介形类包括6属10种,比利时舍氏玻璃介(相似种) Schellencandona cf. belgica、克氏丽星介Cypria kraepelini、布氏土星介Ilyocypris bradyi、豆形豆形玻璃介Fabaeformiscandona fabaeformis、粗糙土星介Ilyocypris salebrosa、喙盲星介(相似种) Typhlocypris cf. rostrata、无偶斗星介Cypridopsis vidua及斗星介属(未定种) Cypridopsis sp.,其中C. sp.包含3个种。这些属种于洞庭湖系首次报道,于湖南省亦是首次。S. cf. belgica与T. cf. rostrata于我国报道均不多见,尤其是后者甚少。S. cf. belgica、I. bradyi及F. fabaeformis为优势种,分布广且丰度高; I. salebrosa分布样点较多,丰度偏低; C. kraepelini、T. cf.rostrata、C. vidua及C. sp.均出现频次不高或很低,只是前二者丰度较高,后二者丰度低。各属种生境参数差别不明显,总范围为水温20.33℃,p H值为7.34~8.60,溶氧量5.23~9.01 mg/L,电导率197~391μS/cm,水深1~8.4 m,主要分布于1~4 m。F. fabaeformis与C. kraepelini分布水深略大于前人认识,这可能与洞庭湖水体流动性较强有关,推测I. salebrosa为一浅水喜暖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形类
现生种
分布与
生
态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骆驼发展史(上)
被引量:
10
2
作者
贺新民
杨宪孝
《农业考古》
1981年第1期94-102,共9页
中国境内什么时候才有骆驼?古生物学家根据地质年代化石考证(见《化石》杂志1979年第一期)在我国山西省东部的下更新统的地层中,发现了类驼化石一现生骆驼较早的祖先。在河南省、北京周口店等地发现了一些时代较晚的骆驼化石——巨类驼...
中国境内什么时候才有骆驼?古生物学家根据地质年代化石考证(见《化石》杂志1979年第一期)在我国山西省东部的下更新统的地层中,发现了类驼化石一现生骆驼较早的祖先。在河南省、北京周口店等地发现了一些时代较晚的骆驼化石——巨类驼。属于晚更新世中一晚期的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流域的地层中,出土了名为“诺氏驼”的骆驼化石。“诺氏驼”比现生种个体大,但骨骼的主要特征与现生种类似,看来应是现在双峰驼的近祖。从国外考古发现的化石证明了原驼自北美经白令海峡来到东半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
发展史
双峰驼
萨拉乌苏河流域
家畜
中亚细亚
化石
汉武帝
丝绸之路
现生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口足目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程娇
王永良
沙忠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3-177,共5页
口足目Stomatopoda隶属甲壳动物亚门Crustacea软甲纲Malacostraca掠虾亚纲Hoplocarida。掠虾亚纲是软甲纲三个亚纲中形态构造最为特殊的一个类群,仅含口足目1目,现生种超过450种,分隶于7总科17科[1]。口足类在世界各大海域广泛分布,但...
口足目Stomatopoda隶属甲壳动物亚门Crustacea软甲纲Malacostraca掠虾亚纲Hoplocarida。掠虾亚纲是软甲纲三个亚纲中形态构造最为特殊的一个类群,仅含口足目1目,现生种超过450种,分隶于7总科17科[1]。口足类在世界各大海域广泛分布,但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水域,其中在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域种类最为丰富[1]。口足类是十分重要的海洋底栖甲壳动物,在海洋底栖生物和海岸软泥沙底质群落食物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足类
足目
掠虾亚纲
甲壳动物亚门
软甲纲
海洋底栖
生
物
真软甲亚纲
总科
现生种
CRUSTAC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Oysters
4
作者
门风岐
李亚美
姚培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4年第4期44-54,127,共12页
林奈于1758年建立了Ostrea (s.l.)属。此后的两百多年中经拉马克(Lamark)、杜威尔(Douville)、乌雅洛夫(Vyalov)、斯坦兹尔(Stenzel)等许多学者的深入研究,不断修正、补充与完善,原来的Oatrea (s.l.)属现已扩展为牡蛎超科(SuperfamilyOs...
林奈于1758年建立了Ostrea (s.l.)属。此后的两百多年中经拉马克(Lamark)、杜威尔(Douville)、乌雅洛夫(Vyalov)、斯坦兹尔(Stenzel)等许多学者的深入研究,不断修正、补充与完善,原来的Oatrea (s.l.)属现已扩展为牡蛎超科(SuperfamilyOstreacea),人们通常称之为Oysters(牡蛎类)。目前对Oysters的特征、分类、生态、起源、演化等方面的认识正不断深化,但仍存在不少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顶腔
肌痕
超科
左壳
足丝凹口
OYSTERS
双壳类
现生种
林奈
拉马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鳜鱼文化
5
《农家致富》
2020年第8期64-64,共1页
【起源与传播】鳜鱼起源于浅海性鱼类,因地质变化导致海侵,海退后其留在内陆,从而进化成淡水鱼类。在我国各地发现的始新世(距今5300万年至3650万年)洞庭鳜属化石,与现生鳜属近似。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鳜鱼起源较早、种类较多、分布较广...
【起源与传播】鳜鱼起源于浅海性鱼类,因地质变化导致海侵,海退后其留在内陆,从而进化成淡水鱼类。在我国各地发现的始新世(距今5300万年至3650万年)洞庭鳜属化石,与现生鳜属近似。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鳜鱼起源较早、种类较多、分布较广。鳜鱼在分类学上属鲈形目,鮨科,鳜属和少鳞鳜属。其中鳜属有8种,少鳞鳜属有3种。鳜鱼的现生种为东亚特有类群,自然分布于中国、俄罗斯、朝鲜、日本和越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
地质变化
现生种
鲈形目
淡水鱼类
鮨科
鳜属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洞庭湖介形类现生种的分布与生态特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亮
刘江
唐振平
刘珊
黄伟
韩世礼
王正庆
谢焱石
机构
南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衡阳市核燃料循环地质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3-15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2002)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JJ6125
+2 种基金
2017JJ2221)
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开放基金(RGET1501
RGET1601)~~
文摘
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所在区域为研究我国全新世气候演化及全球变化的重要窗口,该区域全新世古气候研究薄弱,未见定量研究。对介形类现生种进行详细生态调查是利用其定量重建古气候的必要前提与基础。以洞庭湖介形类现生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分布与生态特征。该湖介形类包括6属10种,比利时舍氏玻璃介(相似种) Schellencandona cf. belgica、克氏丽星介Cypria kraepelini、布氏土星介Ilyocypris bradyi、豆形豆形玻璃介Fabaeformiscandona fabaeformis、粗糙土星介Ilyocypris salebrosa、喙盲星介(相似种) Typhlocypris cf. rostrata、无偶斗星介Cypridopsis vidua及斗星介属(未定种) Cypridopsis sp.,其中C. sp.包含3个种。这些属种于洞庭湖系首次报道,于湖南省亦是首次。S. cf. belgica与T. cf. rostrata于我国报道均不多见,尤其是后者甚少。S. cf. belgica、I. bradyi及F. fabaeformis为优势种,分布广且丰度高; I. salebrosa分布样点较多,丰度偏低; C. kraepelini、T. cf.rostrata、C. vidua及C. sp.均出现频次不高或很低,只是前二者丰度较高,后二者丰度低。各属种生境参数差别不明显,总范围为水温20.33℃,p H值为7.34~8.60,溶氧量5.23~9.01 mg/L,电导率197~391μS/cm,水深1~8.4 m,主要分布于1~4 m。F. fabaeformis与C. kraepelini分布水深略大于前人认识,这可能与洞庭湖水体流动性较强有关,推测I. salebrosa为一浅水喜暖种。
关键词
介形类
现生种
分布与
生
态
洞庭湖
Keywords
recent ostracodes
distribution and ecology
Dongting Lake
分类号
Q91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骆驼发展史(上)
被引量:
10
2
作者
贺新民
杨宪孝
机构
宁夏农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1981年第1期94-102,共9页
文摘
中国境内什么时候才有骆驼?古生物学家根据地质年代化石考证(见《化石》杂志1979年第一期)在我国山西省东部的下更新统的地层中,发现了类驼化石一现生骆驼较早的祖先。在河南省、北京周口店等地发现了一些时代较晚的骆驼化石——巨类驼。属于晚更新世中一晚期的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流域的地层中,出土了名为“诺氏驼”的骆驼化石。“诺氏驼”比现生种个体大,但骨骼的主要特征与现生种类似,看来应是现在双峰驼的近祖。从国外考古发现的化石证明了原驼自北美经白令海峡来到东半球。
关键词
骆驼
发展史
双峰驼
萨拉乌苏河流域
家畜
中亚细亚
化石
汉武帝
丝绸之路
现生种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口足目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程娇
王永良
沙忠利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3-17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1955)
文摘
口足目Stomatopoda隶属甲壳动物亚门Crustacea软甲纲Malacostraca掠虾亚纲Hoplocarida。掠虾亚纲是软甲纲三个亚纲中形态构造最为特殊的一个类群,仅含口足目1目,现生种超过450种,分隶于7总科17科[1]。口足类在世界各大海域广泛分布,但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水域,其中在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域种类最为丰富[1]。口足类是十分重要的海洋底栖甲壳动物,在海洋底栖生物和海岸软泥沙底质群落食物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关键词
口足类
足目
掠虾亚纲
甲壳动物亚门
软甲纲
海洋底栖
生
物
真软甲亚纲
总科
现生种
CRUSTACEA
分类号
Q959.22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Oysters
4
作者
门风岐
李亚美
姚培毅
机构
长春地质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4年第4期44-54,127,共12页
文摘
林奈于1758年建立了Ostrea (s.l.)属。此后的两百多年中经拉马克(Lamark)、杜威尔(Douville)、乌雅洛夫(Vyalov)、斯坦兹尔(Stenzel)等许多学者的深入研究,不断修正、补充与完善,原来的Oatrea (s.l.)属现已扩展为牡蛎超科(SuperfamilyOstreacea),人们通常称之为Oysters(牡蛎类)。目前对Oysters的特征、分类、生态、起源、演化等方面的认识正不断深化,但仍存在不少分歧。
关键词
壳顶腔
肌痕
超科
左壳
足丝凹口
OYSTERS
双壳类
现生种
林奈
拉马克
分类号
Q9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鳜鱼文化
5
出处
《农家致富》
2020年第8期64-64,共1页
文摘
【起源与传播】鳜鱼起源于浅海性鱼类,因地质变化导致海侵,海退后其留在内陆,从而进化成淡水鱼类。在我国各地发现的始新世(距今5300万年至3650万年)洞庭鳜属化石,与现生鳜属近似。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鳜鱼起源较早、种类较多、分布较广。鳜鱼在分类学上属鲈形目,鮨科,鳜属和少鳞鳜属。其中鳜属有8种,少鳞鳜属有3种。鳜鱼的现生种为东亚特有类群,自然分布于中国、俄罗斯、朝鲜、日本和越南。
关键词
鳜鱼
地质变化
现生种
鲈形目
淡水鱼类
鮨科
鳜属
分类学
分类号
S9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洞庭湖介形类现生种的分布与生态特征
陈亮
刘江
唐振平
刘珊
黄伟
韩世礼
王正庆
谢焱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骆驼发展史(上)
贺新民
杨宪孝
《农业考古》
198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口足目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
程娇
王永良
沙忠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Oysters
门风岐
李亚美
姚培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鳜鱼文化
《农家致富》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