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古代文物中的化石动物形象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冀
侯甬坚
李永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4-659,共6页
通过探讨古代文物上的一些化石动物形象,为历史动物地理及自然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佐证。运用动物形态学与动物分类学方法鉴识古代文物上的各种动物形象。从岩画、玉器、青铜器等多种古文物中,均可辨认出一些现已灭绝的化石动物的形象。...
通过探讨古代文物上的一些化石动物形象,为历史动物地理及自然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佐证。运用动物形态学与动物分类学方法鉴识古代文物上的各种动物形象。从岩画、玉器、青铜器等多种古文物中,均可辨认出一些现已灭绝的化石动物的形象。有许多先前被认为是灭绝于更新世晚期或全新世早期的化石动物,实际上很可能要继续生存到5 000年以内的文明历史时期才逐渐从中国消失。因而,继续像以往那样一概用更新世末-全新世初的气候波动来解释这些动物的灭绝原因便显得有失偏颇,人类活动对动物的影响理应得到充分重视。对于其中部分动物种类的气候指示意义,也有必要重新加以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生动物
化石
动物
古代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文物中的化石动物形象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冀
侯甬坚
李永项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4-659,共6页
基金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0CB950103)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项目(SKLLQG1112)
文摘
通过探讨古代文物上的一些化石动物形象,为历史动物地理及自然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佐证。运用动物形态学与动物分类学方法鉴识古代文物上的各种动物形象。从岩画、玉器、青铜器等多种古文物中,均可辨认出一些现已灭绝的化石动物的形象。有许多先前被认为是灭绝于更新世晚期或全新世早期的化石动物,实际上很可能要继续生存到5 000年以内的文明历史时期才逐渐从中国消失。因而,继续像以往那样一概用更新世末-全新世初的气候波动来解释这些动物的灭绝原因便显得有失偏颇,人类活动对动物的影响理应得到充分重视。对于其中部分动物种类的气候指示意义,也有必要重新加以审视。
关键词
现生动物
化石
动物
古代文物
Keywords
extant animal species
fossil animal species
ancient cultural relics
分类号
K901.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P5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古代文物中的化石动物形象及其环境意义
李冀
侯甬坚
李永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