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偏移的处理 被引量:1
1
作者 符世衡 刘敬波 《林业科技情报》 2008年第2期67-68,共2页
论述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偏移的几种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 竖向偏移 加补配筋法 型钢加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楼板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破坏形式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阎红霞 杨庆山 李吉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27-232,共6页
"5.12"汶川地震造成一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坏甚至倒塌。灾后调查发现,框架结构震害特点之一是柱端而非梁端出现塑性铰的"强梁弱柱"破坏形式,这与结构抗震设计概念中的"强柱弱梁"不符。国内外研究表明... "5.12"汶川地震造成一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坏甚至倒塌。灾后调查发现,框架结构震害特点之一是柱端而非梁端出现塑性铰的"强梁弱柱"破坏形式,这与结构抗震设计概念中的"强柱弱梁"不符。国内外研究表明现浇楼板增大了梁端抗负弯承载力,但其对整个框架结构屈服机制的影响研究依然不足。针对这种现象,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某典型"强梁弱柱"框架进行三维动力弹塑性时程数值模拟,着重从结构角度上分析了现浇楼板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探讨了负弯矩作用下梁端有效翼缘的取值。经分析,发现按照目前我国规范设计的框架在遭遇大震时较难实现"强柱弱梁"屈服机制。框架设计时宜在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不变的情况下,负弯矩作用下梁端有效翼缘范围内的板筋参与梁受弯,建议该范围取6倍板宽;大震下框架弹塑性变形验算宜采用考虑现浇楼板的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楼板 弱梁 抗震性能 有效翼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空间约束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雷宇霜 金浏 杜修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5-893,共9页
为探究结构空间约束对框架结构屈服机制的影响,借助多尺度数值方法,建立了具有不同边界条件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梁模型.定量分析了端部约束及添加现浇楼板对RC框架梁刚度和受弯承载力,即试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的影响... 为探究结构空间约束对框架结构屈服机制的影响,借助多尺度数值方法,建立了具有不同边界条件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梁模型.定量分析了端部约束及添加现浇楼板对RC框架梁刚度和受弯承载力,即试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的影响,揭示了端部约束及现浇楼板对RC梁弯曲机制的影响机理.此外,对各国规范计算的受弯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空间约束会影响RC框架梁的破坏形态.固支梁的刚度和受弯承载力显著高于简支梁,固支梁的受弯承载力和刚度最高可达简支梁的3.06倍和4.10倍.添加现浇楼板可显著提高梁的受弯承载力与刚度.各国规范可准确地计算简支梁的受弯承载力.然而,计算的固支梁及楼盖梁的受弯承载力极其保守,剪跨比为5.0的固支加板梁的受弯承载力模拟值分别是中国、美国和加拿大规范值的6.25倍、6.76倍和6.0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结构空间约束 端部约束 楼板 强梁弱 细观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梯震害分析与设计建议 被引量:29
4
作者 蒋欢军 王斌 吕西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8,共7页
针对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失去应急疏散安全通道作用,不能满足预期抗震设防要求的楼梯间,进行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考虑和不考虑楼梯作用两种情况下,多遇地震作用的计算分析对比,考察楼梯对结构受力影响,并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探讨楼梯... 针对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失去应急疏散安全通道作用,不能满足预期抗震设防要求的楼梯间,进行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考虑和不考虑楼梯作用两种情况下,多遇地震作用的计算分析对比,考察楼梯对结构受力影响,并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探讨楼梯对框架结构屈服破坏机制的影响,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楼梯和预制楼梯破坏原因,并结合计算分析结果及楼梯设计方法,提出楼梯的改进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楼梯 预制楼梯 抗震性能 屈服破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楼板对混凝土框架结构耗能分布的影响
5
作者 肖同亮 刘如驰 邱洪兴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0-755,共6页
为了研究现浇楼板对混凝土框架结构各构件滞回耗能分布的影响,基于多弹簧杆单元分别建立了矩形梁、考虑梁刚度、强度增强效应的矩形梁以及考虑楼板翼缘的T形梁共4个多层框架结构计算模型,进行了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滞回耗能分布比较... 为了研究现浇楼板对混凝土框架结构各构件滞回耗能分布的影响,基于多弹簧杆单元分别建立了矩形梁、考虑梁刚度、强度增强效应的矩形梁以及考虑楼板翼缘的T形梁共4个多层框架结构计算模型,进行了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滞回耗能分布比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梁强度增大使结构总滞回耗能增加,而梁耗能占总耗能的比例有所下降;梁刚度增大使得结构总滞回耗能略有增加,梁耗能占总耗能比例也有所上升。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T形梁对结构滞回耗能沿层分布、各层梁柱构件之间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梁强度的增大,梁刚度的增大则会使滞回耗能分布产生突变,框架内梁滞回耗能小于外梁而边柱滞回耗能小于中柱。塑性铰的演化过程体现了结构耗能的转移过程,楼板翼缘作用可使结构由"梁铰机制"转为按"柱铰机制"破坏,这说明了楼板翼缘作用对于结构耗能分布的影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抗震性能 塑性铰 楼板 滞回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框架柱错位的防治措施
6
作者 车迎娟 王秋香 《林业科技情报》 2002年第2期28-28,共1页
本文对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柱出现错位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 防治措施。
关键词 混凝土框架 错位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楼板对RC框架结构破坏形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1
7
作者 王素裹 韩小雷 季静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71,共6页
结合"5.12"汶川地震的震害调查,考察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产生"强梁弱柱"破坏形式的原因,重点分析了现浇楼板对框架梁抗弯承载力的增强作用,研究表明影响现浇楼板对框架梁抗弯承载力增强程度的主要因素为节点... 结合"5.12"汶川地震的震害调查,考察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产生"强梁弱柱"破坏形式的原因,重点分析了现浇楼板对框架梁抗弯承载力的增强作用,研究表明影响现浇楼板对框架梁抗弯承载力增强程度的主要因素为节点类型、横向梁刚度和侧向位移。为详细研究这些主要因素的影响方式,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侧向荷载控制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侧向位移对应的楼板内钢筋应力变化情况,并得出了梁端位置的现浇楼板有效翼缘宽度建议取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楼板 横向梁 侧向位移 楼板有效翼缘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现浇楼板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可靠指标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宏锋 黄珊珊 张敏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77,129,共6页
本文分析了考虑梁侧楼板有效翼缘宽度范围内板配筋的框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可靠指标关系,表明考虑梁侧现浇楼板配筋,抗震规范给出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难以实现梁铰屈服机制,柱端出现塑性铰难以避免。分析表明,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取值达到2.... 本文分析了考虑梁侧楼板有效翼缘宽度范围内板配筋的框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可靠指标关系,表明考虑梁侧现浇楼板配筋,抗震规范给出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难以实现梁铰屈服机制,柱端出现塑性铰难以避免。分析表明,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取值达到2.0以上,才能满足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时延性破坏的可靠指标β基准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弯矩增大系数 框架 楼板 弱梁 可靠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关于“强柱弱梁”的对比和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蔡龙 杜宏彪 金仁和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37,共5页
从框架柱弯矩调整系数、抗震构造措施等方面对我国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和GB 50011-2001)关于"强柱弱梁"上规定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强柱弱梁"实现的主要因素。采用新旧两个抗震... 从框架柱弯矩调整系数、抗震构造措施等方面对我国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和GB 50011-2001)关于"强柱弱梁"上规定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强柱弱梁"实现的主要因素。采用新旧两个抗震设计规范分别对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3个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框架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分别计算新旧两个规范下,考虑现浇楼板及其钢筋对框架梁抗弯承载力的贡献时节点处柱梁端实际抗弯承载力比,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规范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弱梁 楼板 梁端实际抗弯承载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整体效应对RC框架结构屈服机制的影响(一):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素裹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6-132,共7页
建立3个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模型分别代表实际的带楼板空间框架结构、设计采用的纯杆计算模型和考虑部分板筋参与作用的设想计算模型,采用ABAQUS进行仿真模拟,通过考察各模型在侧向荷载下的屈服机制、塑性铰开展情况、梁柱钢筋应力对比... 建立3个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模型分别代表实际的带楼板空间框架结构、设计采用的纯杆计算模型和考虑部分板筋参与作用的设想计算模型,采用ABAQUS进行仿真模拟,通过考察各模型在侧向荷载下的屈服机制、塑性铰开展情况、梁柱钢筋应力对比和板筋应力情况,研究现浇楼板和结构整体效应对框架梁端抗弯能力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现浇楼板的存在使得实际带楼板框架结构与设计采用的纯杆空框架模型屈服机制不一致;梁端抗弯能力发生超强的原因不仅在于现浇楼板板筋的参与作用,还在于整浇后的结构整体作用;采用有效翼缘宽度考虑板筋作用时,取为6倍板厚不能全面概括实际框架的受力情况,应考虑结构整体效应、侧移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楼板 整体效应 屈服机制 超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栓筋连接的装配式RC框架结构抗倒塌分析
11
作者 张娇磊 李进 +2 位作者 郑先超 赵花静 李青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119,共9页
为研究一种外包钢管栓筋连接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倒塌性能,完成了3根足尺装配式整体式长柱试验。首先使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中的多段线性塑性连结单元提出了一种简化的装配式柱模型,模拟出了该柱-柱节点,并与试验结果比较。... 为研究一种外包钢管栓筋连接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倒塌性能,完成了3根足尺装配式整体式长柱试验。首先使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中的多段线性塑性连结单元提出了一种简化的装配式柱模型,模拟出了该柱-柱节点,并与试验结果比较。然后采用抽柱法对一栋6层外包钢管栓筋连接的装配式框架结构和现浇框架结构进行连续倒塌分析,分别抽除首层角柱、首层长边中柱、首层短边中柱、首层内柱四种工况,得到了抽柱后的关键构件内力、位移时程曲线;最后通过Pushdown曲线分析装配与现浇结构的倒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多段线性塑性连接单元较好地模拟了装配式柱-柱节点,模拟值与试验值比较吻合;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四种工况中内柱的破坏对装配结构影响最大,其位移比现浇结构大了72.2%;在抗力曲线中发现,角柱破坏时是装配结构梁机制的承载力最低的情况,比现浇结构小了25.4%,内柱破坏时是装配结构悬链线机制的承载力最低的情况,比现浇结构小了33.1%。最终得出需要加强装配结构的内柱和边柱及其相邻梁构件的截面尺寸和配筋,以及外包钢管的厚度来提高其刚度,本文可为此类装配式结构的后续工程应用提供一种抗倒塌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连续倒塌 -节点 连结单元 装配式框架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结构设计经验及设计软件应用体会
12
作者 孟晶 孟宪奇 《林业科技情报》 2002年第1期11-11,共1页
本文简要阐述了框架结构的设计经验以及专业计算软件在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体会。
关键词 楼板 框架 框架 PMCAD TAT SATW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框架结构设计经验及设计软件应用体会
13
作者 孟晶 《林业科技情报》 2014年第1期27-29,共3页
结合框架结构设计工作实际,论述了框架结构(包括框架柱、框架梁、连接方式等)的设计经验以及专业计算软件在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体会。
关键词 框架 框架 楼板 节点 构造钢筋 设计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