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综论现当代新儒学思潮、人物及其问题意识与学术贡献——兼谈我的开放的儒学观(上)
被引量:
4
1
作者
郭齐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6,共10页
现当代新儒学是文化守成主义的一部分。这一思潮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四以后的新儒学,第二阶段为抗战时期的新儒学,第三阶段为港台新儒学,第四阶段为海外新儒学,改革开放后返输中国大陆。三代四群十六位重要代表人物是:梁漱溟、...
现当代新儒学是文化守成主义的一部分。这一思潮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四以后的新儒学,第二阶段为抗战时期的新儒学,第三阶段为港台新儒学,第四阶段为海外新儒学,改革开放后返输中国大陆。三代四群十六位重要代表人物是: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冯友兰、贺麟、钱穆、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蔡仁厚、余英时、杜维明、刘述先、成中英。现当代新儒家反思现代性,反思唯科学主义,重视人类与中华民族的长久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性,其论域、问题意识有:(1)跳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二元对峙的模式,并由此反省现代性,重新思考东亚精神文明与东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2)"文明对话"与"文化中国"。(3)儒家价值与全球伦理、环境伦理、生命伦理。(4)儒学与现代民主、与自由主义的关系。(5)儒学的宗教性与超越性及"内在超越"。其思想贡献、思考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当然亦有其思想困局。儒学有草根性,有生命力。开放的新儒家学者,要在中国大陆再植灵根、重建儒学,特别要重视民间教育。当代新儒学是中国健康的现代化的重要的建设性的辅助性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新儒学
文化守成主义
内在超越
文明对话
全球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论现当代新儒学思潮、人物及其问题意识与学术贡献——兼谈我的开放的儒学观(下)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齐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9,共10页
现当代新儒学是文化守成主义的一部分。这一思潮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四以后的新儒学,第二阶段为抗战时期的新儒学,第三阶段为港台新儒学,第四阶段为海外新儒学,改革开放后返输中国大陆。三代四群十六位重要代表人物是:梁漱溟、...
现当代新儒学是文化守成主义的一部分。这一思潮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四以后的新儒学,第二阶段为抗战时期的新儒学,第三阶段为港台新儒学,第四阶段为海外新儒学,改革开放后返输中国大陆。三代四群十六位重要代表人物是: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冯友兰、贺麟、钱穆、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蔡仁厚、余英时、杜维明、刘述先、成中英。现当代新儒家反思现代性,反思唯科学主义,重视人类与中华民族的长久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性,其论域、问题意识有:(1)跳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二元对峙的模式,并由此反省现代性,重新思考东亚精神文明与东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2)"文明对话"与"文化中国"。(3)儒家价值与全球伦理、环境伦理、生命伦理。(4)儒学与现代民主、与自由主义的关系。(5)儒学的宗教性与超越性及"内在超越"。其思想贡献、思考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当然亦有其思想困局。儒学有草根性,有生命力。开放的新儒家学者,要在中国大陆再植灵根、重建儒学,特别要重视民间教育。当代新儒学是中国健康的、现代化的、重要的、建设性的、辅助性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新儒学
文化守成主义
内在超越
文明对话
全球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
3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I0002-I0002,共1页
现当代新儒学思潮是从中国文化自身的大传统中生长出来的,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的挑战应运而生的,20世纪中国最具有根源性的思想文化的流派,是在现代中国反思与批判片面的现代性(包括全盘西化或俄化)的思想流派,
关键词
《
现当代新儒学
思潮研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论现当代新儒学思潮、人物及其问题意识与学术贡献——兼谈我的开放的儒学观(上)
被引量:
4
1
作者
郭齐勇
机构
武汉大学国学院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6,共10页
文摘
现当代新儒学是文化守成主义的一部分。这一思潮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四以后的新儒学,第二阶段为抗战时期的新儒学,第三阶段为港台新儒学,第四阶段为海外新儒学,改革开放后返输中国大陆。三代四群十六位重要代表人物是: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冯友兰、贺麟、钱穆、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蔡仁厚、余英时、杜维明、刘述先、成中英。现当代新儒家反思现代性,反思唯科学主义,重视人类与中华民族的长久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性,其论域、问题意识有:(1)跳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二元对峙的模式,并由此反省现代性,重新思考东亚精神文明与东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2)"文明对话"与"文化中国"。(3)儒家价值与全球伦理、环境伦理、生命伦理。(4)儒学与现代民主、与自由主义的关系。(5)儒学的宗教性与超越性及"内在超越"。其思想贡献、思考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当然亦有其思想困局。儒学有草根性,有生命力。开放的新儒家学者,要在中国大陆再植灵根、重建儒学,特别要重视民间教育。当代新儒学是中国健康的现代化的重要的建设性的辅助性的力量。
关键词
现当代新儒学
文化守成主义
内在超越
文明对话
全球伦理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论现当代新儒学思潮、人物及其问题意识与学术贡献——兼谈我的开放的儒学观(下)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齐勇
机构
武汉大学国学院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9,共10页
文摘
现当代新儒学是文化守成主义的一部分。这一思潮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四以后的新儒学,第二阶段为抗战时期的新儒学,第三阶段为港台新儒学,第四阶段为海外新儒学,改革开放后返输中国大陆。三代四群十六位重要代表人物是: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冯友兰、贺麟、钱穆、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蔡仁厚、余英时、杜维明、刘述先、成中英。现当代新儒家反思现代性,反思唯科学主义,重视人类与中华民族的长久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性,其论域、问题意识有:(1)跳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二元对峙的模式,并由此反省现代性,重新思考东亚精神文明与东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2)"文明对话"与"文化中国"。(3)儒家价值与全球伦理、环境伦理、生命伦理。(4)儒学与现代民主、与自由主义的关系。(5)儒学的宗教性与超越性及"内在超越"。其思想贡献、思考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当然亦有其思想困局。儒学有草根性,有生命力。开放的新儒家学者,要在中国大陆再植灵根、重建儒学,特别要重视民间教育。当代新儒学是中国健康的、现代化的、重要的、建设性的、辅助性的力量。
关键词
现当代新儒学
文化守成主义
内在超越
文明对话
全球伦理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
3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I0002-I0002,共1页
文摘
现当代新儒学思潮是从中国文化自身的大传统中生长出来的,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的挑战应运而生的,20世纪中国最具有根源性的思想文化的流派,是在现代中国反思与批判片面的现代性(包括全盘西化或俄化)的思想流派,
关键词
《
现当代新儒学
思潮研究》
中国
分类号
C0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综论现当代新儒学思潮、人物及其问题意识与学术贡献——兼谈我的开放的儒学观(上)
郭齐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综论现当代新儒学思潮、人物及其问题意识与学术贡献——兼谈我的开放的儒学观(下)
郭齐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