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感的力量:互联网背景下现实题材纪录片主客体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田维钢 宋文植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0,共4页
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纪录片的传播平台、创作主体和选题对象,其主客体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以近年来国内现实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对其主客体关系展开分析。在人际传播视角下,现实题材纪录片的拍摄者与被摄者的关... 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纪录片的传播平台、创作主体和选题对象,其主客体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以近年来国内现实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对其主客体关系展开分析。在人际传播视角下,现实题材纪录片的拍摄者与被摄者的关系可视作一种情感关系,主客体关系的发展过程也是情感的唤起、流动、渗透的过程。拍者与被拍者之间流动着的情感,促成纪录片主体视角的形成,推动影像话语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题材纪录片 主客体关系 交往互动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题材纪录片的社会阶层想象建构——以周浩纪录片作品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龙 曹晔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9-113,共5页
以赖特·米尔斯提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为理论观照,将纪录片创作与社会科学研究进行类比,能够发掘出现实题材纪录片建构社会阶层想象的方式与意义。通过对导演周浩创作的13部现实题材纪录片进行影像文本分析后可以发现,现实题材纪录... 以赖特·米尔斯提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为理论观照,将纪录片创作与社会科学研究进行类比,能够发掘出现实题材纪录片建构社会阶层想象的方式与意义。通过对导演周浩创作的13部现实题材纪录片进行影像文本分析后可以发现,现实题材纪录片主要从三个方面建构社会阶层想象:以社会关联为目标,将差异与共性两种信息交叉呈现;以社会参与为方法,将旁观与互动两种讲述融合运用;以社会隐喻为手段,将对比与承接两种语义巧妙传递。这三个要点分别加强了观众社会阶层想象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深刻性,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理解和社会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题材纪录片 社会阶层 想象 周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