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汇、延伸与分离:虚拟现实纪录片的空间重构 被引量:4
1
作者 齐虎 赵艺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103,共4页
虚拟现实技术的视听特性、沉浸式的真实感与主张“再现真实”的纪录片创作理念不谋而合,二者的融合虽然随着虚拟现实技术被重新审视而趋向理性,却为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方向。虚拟现实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相比,观众观看行为、... 虚拟现实技术的视听特性、沉浸式的真实感与主张“再现真实”的纪录片创作理念不谋而合,二者的融合虽然随着虚拟现实技术被重新审视而趋向理性,却为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方向。虚拟现实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相比,观众观看行为、互动参与、情绪反应发生了空间性转变和重构,产生了影像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交汇、视听空间向身体空间的延伸、个体空间从公共空间分离的特点,探讨其背后暗含的内在逻辑与动力,有助于为虚拟现实技术与纪录片的融合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纪录片 空间重构 空间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类虚拟现实纪录片的参与式叙事原则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志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84-86,共3页
从文字文本到以数字新媒体为基础的数字化视听文本,历史叙事文本的主要媒介形式一直在随着媒介科技的进步而变化,目前已经发展为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历史类虚拟现实纪录片。但是,如何处理用户参与式交互叙事与虚拟现实纪录片历史... 从文字文本到以数字新媒体为基础的数字化视听文本,历史叙事文本的主要媒介形式一直在随着媒介科技的进步而变化,目前已经发展为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历史类虚拟现实纪录片。但是,如何处理用户参与式交互叙事与虚拟现实纪录片历史叙事的辩证关系,成为一个需要进行严肃讨论的话题。总结目前关于历史类虚拟现实纪录片参与式叙事的两种相悖观点,并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提出设计历史类虚拟现实纪录片参与式叙事的五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历史类虚拟现实纪录片 参与式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实纪录片海外传播特征——以王兵国际影展获奖纪录片为例
3
作者 汪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95-98,共4页
中国现实纪录片海外推广的升温表现为中国现实纪录片展映活动越来越多,展出范围越来越广。王兵执导的现实纪录片屡次在全球顶级电影节斩获大奖,其作品也被全球重要的艺术机构展览和收藏。本文以布迪厄“文化资本”扩张为理论依据、以王... 中国现实纪录片海外推广的升温表现为中国现实纪录片展映活动越来越多,展出范围越来越广。王兵执导的现实纪录片屡次在全球顶级电影节斩获大奖,其作品也被全球重要的艺术机构展览和收藏。本文以布迪厄“文化资本”扩张为理论依据、以王兵获奖纪录片为例,探讨其作品如何通过文化资本转化为更多的制片机会和推广渠道,最终形成纪录片在国际电影节与世界级艺术机构间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全球传播网络,并为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发展提供一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纪录片 海外推广 国际电影节 艺术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的力量:互联网背景下现实题材纪录片主客体关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田维钢 宋文植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0,共4页
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纪录片的传播平台、创作主体和选题对象,其主客体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以近年来国内现实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对其主客体关系展开分析。在人际传播视角下,现实题材纪录片的拍摄者与被摄者的关... 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纪录片的传播平台、创作主体和选题对象,其主客体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以近年来国内现实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对其主客体关系展开分析。在人际传播视角下,现实题材纪录片的拍摄者与被摄者的关系可视作一种情感关系,主客体关系的发展过程也是情感的唤起、流动、渗透的过程。拍者与被拍者之间流动着的情感,促成纪录片主体视角的形成,推动影像话语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题材纪录片 主客体关系 交往互动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题材纪录片的社会阶层想象建构——以周浩纪录片作品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龙 曹晔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9-113,共5页
以赖特·米尔斯提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为理论观照,将纪录片创作与社会科学研究进行类比,能够发掘出现实题材纪录片建构社会阶层想象的方式与意义。通过对导演周浩创作的13部现实题材纪录片进行影像文本分析后可以发现,现实题材纪录... 以赖特·米尔斯提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为理论观照,将纪录片创作与社会科学研究进行类比,能够发掘出现实题材纪录片建构社会阶层想象的方式与意义。通过对导演周浩创作的13部现实题材纪录片进行影像文本分析后可以发现,现实题材纪录片主要从三个方面建构社会阶层想象:以社会关联为目标,将差异与共性两种信息交叉呈现;以社会参与为方法,将旁观与互动两种讲述融合运用;以社会隐喻为手段,将对比与承接两种语义巧妙传递。这三个要点分别加强了观众社会阶层想象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深刻性,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理解和社会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题材纪录片 社会阶层 想象 周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