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的现实真实和理想真实
1
作者 郝树亮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2-27,共6页
新闻真实不是纯客观的,它是一种共有客观性的新闻认识。新闻认识是具体的、现实的,其总的展开是一个历史过程。新闻真实作为现实真实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接近客观实际,就是不断趋向理想真实。新闻的理想真实正是新闻认识的最终... 新闻真实不是纯客观的,它是一种共有客观性的新闻认识。新闻认识是具体的、现实的,其总的展开是一个历史过程。新闻真实作为现实真实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接近客观实际,就是不断趋向理想真实。新闻的理想真实正是新闻认识的最终结果。理想真实否认把现实真实当作绝对认识的固定界限,同时也反对所谓“纯客观真实”的理论。现实中的新闻总是具体的新闻,具体新闻的现实真实并不笼统地排斥倾向性,所排斥的仅是错误的倾向性。新闻的真实性和倾向性都是新闻认识的本质属性,它们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新闻工作者应认识新闻的本质和规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新闻的现实真实向着理想真实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真实 新闻倾向性 新闻报道 新闻真实 典型性 新闻的真实 新闻工作者 本质真实 主观能动 社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叙述文本在隐含读者与真实读者/现实用户间的叙述滑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丽 阿斯比恩·格伦斯塔德 哈尔瓦德·莫伊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6,共6页
随着算法技术的无边界渗透,“叙述闭锁”成为算法叙述文本巨量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悖论样态。本文从算法信息生发过程的叙述文本特征出发,基于隐含读者与真实读者/现实用户之间的距离关系波动,考察二者之间由预设的镜像弥合到实践中裂... 随着算法技术的无边界渗透,“叙述闭锁”成为算法叙述文本巨量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悖论样态。本文从算法信息生发过程的叙述文本特征出发,基于隐含读者与真实读者/现实用户之间的距离关系波动,考察二者之间由预设的镜像弥合到实践中裂隙的变化,算法叙述文本由此从叙述闭锁向叙述开放滑动,真实读者/现实用户的自我认知也从封闭趋向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叙述文本 隐含读者 真实读者/现实用户 镜像弥合 叙述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虚拟真实的若干认知范畴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如良 任鹏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50-53,共4页
虚拟真实技术的产生使人们重新思考传统意义上的现实真实世界。由于它的产生,一些古老而经典的哲学问题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什么是真实?如何定义真实?虚拟真实与现实真实有什么区别?在虚拟真实世界里,可能与现实这对范畴的关系怎样... 虚拟真实技术的产生使人们重新思考传统意义上的现实真实世界。由于它的产生,一些古老而经典的哲学问题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什么是真实?如何定义真实?虚拟真实与现实真实有什么区别?在虚拟真实世界里,可能与现实这对范畴的关系怎样?虚拟真实的本质是什么?虚拟真实技术的发展会带来什么问题等等,通过分析虚拟真实的本质和特征,并与现实真实进行对比,试图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有意义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真实 现实真实 信息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小说真实的倾向──新写实小说与新潮小说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徐肖楠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17-22,共6页
本文对小说的真实性仅仅在于对现实真实的反映这种观念提出质疑,并由此肯定新潮小说尝试在文本中建立虚构真实的努力,指出新潮小说由于追求文本真实而故意破坏小说与现实真实的关系。同时,赞成新写实小说为反映现实真实所进行的探求... 本文对小说的真实性仅仅在于对现实真实的反映这种观念提出质疑,并由此肯定新潮小说尝试在文本中建立虚构真实的努力,指出新潮小说由于追求文本真实而故意破坏小说与现实真实的关系。同时,赞成新写实小说为反映现实真实所进行的探求,但批评它过于偏重社会文献真实而排斥叙述和虚构的真实。并认为这种小说真实的纯正性是令人怀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写实小说 现实真实 新潮小说 虚构真实 小说的真实 真实 语言 文本 真实的幻觉 生活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观报道理念与新闻真实性含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冯莉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13,共2页
客观报道和新闻真实性的概念与关系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对新闻真实性概念从现实真实、媒介真实、主观真实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客观报道原则在新闻事件由现实真实到媒介真实的转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客观报道 新闻真实 现实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虚构中符号的与幻觉的真实
6
作者 施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68-72,84,共6页
小说无法追求到与现实一体化的真实,虚构真实不来自与现实真实事物的直接对应,而来自与现实相差别的符号系统,符号对于真正事物的表达仅是真实的幻觉,表明一种真实被现实承认的可能。古典小说力图建立真实的感情空间以替代对现实的... 小说无法追求到与现实一体化的真实,虚构真实不来自与现实真实事物的直接对应,而来自与现实相差别的符号系统,符号对于真正事物的表达仅是真实的幻觉,表明一种真实被现实承认的可能。古典小说力图建立真实的感情空间以替代对现实的感觉,20世纪小说的极大特点,是虚构真实的符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真实 现实真实 符号 幻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低碳艺术的本体特征及其建构机制 被引量:41
7
作者 马立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89,共6页
美的本质在于自由情感。艺术客体较之自然客体更容易激发审美主体强烈的自由情感。根据自由情感的质和量的差异,将其分为陶冶型自由情感、感官型自由情感和沉浸型自由情感三种类型。所谓低碳艺术就是在文本构成上以客观真实为特质,以直... 美的本质在于自由情感。艺术客体较之自然客体更容易激发审美主体强烈的自由情感。根据自由情感的质和量的差异,将其分为陶冶型自由情感、感官型自由情感和沉浸型自由情感三种类型。所谓低碳艺术就是在文本构成上以客观真实为特质,以直观真实、超现实真实或主观真实为基础条件,在与审美主体互作中能够激发陶冶型自由情感,从而促进审美主体身心双重健康的艺术文本,其中客观真实是构成低碳艺术文本的充要条件。一个低碳艺术文本客观真实的实现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是基于直观真实或超现实真实;二是基于主观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艺术 客观真实 主观真实 直观真实 现实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愿捉迷藏的人——论伯尔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2
8
作者 方维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3,共13页
海因里希·伯尔是后战争时代德国文学的标志性人物,他把重建人性和拯救被毒化的德语视为战后德国文学的重要任务。他所追求的"人道美学",始终坚持人性与诗性的结合;他的"语言道德"之说,强调政治、伦理与语言表... 海因里希·伯尔是后战争时代德国文学的标志性人物,他把重建人性和拯救被毒化的德语视为战后德国文学的重要任务。他所追求的"人道美学",始终坚持人性与诗性的结合;他的"语言道德"之说,强调政治、伦理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密切相关。作为"介入文学"的作家,他反对作家对社会漠不关心,同现实玩捉迷藏游戏。他认为作家要听从自己的良知,让语言成为冲破现实表象的工具,使作品成为自由的最后堡垒。他的现实主义作品充满激情、幽默和讽刺,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协调。在他看来,"事实"永远只是"真实"的一部分,作家需要借助想象来创造"自己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美学 社会良心 语言与道德 形式与内容 现实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象的绘画”到“绘画的形象”——从“乐器系列”创作谈起
9
作者 何伟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9-100,共2页
从眼见为实的“现实真实”上升到“艺术真实” ,是一种从“写实”向“表现”的转变 ,即从“形象的绘画”入道到“绘画的形象”纯粹的形式探求及更高层面精神世界的追求。
关键词 现实真实 形象的绘画 绘画的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