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逻辑理路、现实挑战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瑞鹤 祝荣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5,共3页
数字化变革为乡村治理现代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有助于提升乡村治理科学性、优化乡村治理的制度体系、助力乡村文化传承和创新。但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即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 数字化变革为乡村治理现代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有助于提升乡村治理科学性、优化乡村治理的制度体系、助力乡村文化传承和创新。但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即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显露滞后性,数字化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缺乏指导性,数字化技术对乡村传统文化具有冲击性。为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乡村数字治理的领导效能,持续加强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完善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规范,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乡村文化的有机融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乡村治理现代化 逻辑理路 现实挑战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智能车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崔勇 宋一恒 +3 位作者 胡庆雷 李一民 郑建英 高晓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1,82,共6页
针对智能车项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硬件成本高、碰撞损耗大、场地占用大、学时有限等问题,采用CoppeliaSim、Matlab/Simulink和虚幻引擎构建具有高还原度与高自由度的智能车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与虚拟现实数字实验室,同时设计了智能车实验... 针对智能车项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硬件成本高、碰撞损耗大、场地占用大、学时有限等问题,采用CoppeliaSim、Matlab/Simulink和虚幻引擎构建具有高还原度与高自由度的智能车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与虚拟现实数字实验室,同时设计了智能车实验教学APP与配套实验课程。培养学生逐步掌握智能车的开发步骤与流程,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知识应用及综合实践能力。数字化智能车实验教学平台打破传统智能车项目受设备与场地的限制,打造了更加高效的实验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 虚拟仿真 虚拟现实 实验教学 数字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鸿沟治理:现实图景、发生机理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宝存 戴子惠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1,共10页
教育数字鸿沟治理已成为数字化时代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关注的核心议题。该文基于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提出的“3C”框架,深入分析了我国教育数字鸿沟治理的现实图景,并从城乡、区域与家庭收入差异三个层面揭示了我国教育数字鸿沟的深层成... 教育数字鸿沟治理已成为数字化时代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关注的核心议题。该文基于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提出的“3C”框架,深入分析了我国教育数字鸿沟治理的现实图景,并从城乡、区域与家庭收入差异三个层面揭示了我国教育数字鸿沟的深层成因与发生机理:城乡、区域和家庭收入差异相互交织,在政策支持、资源分配、文化传递等方面彼此强化,从而导致并固化了我国教育数字鸿沟的代际传递。为进一步弥合我国教育数字鸿沟,通过借鉴全球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政策与实践,从内容、能力和联通三个维度提出了优化我国教育数字鸿沟治理的具体路径与建议:优化数字教育资源平台,确保高质量教育内容的全覆盖;深化师生数字素养培养,强化数字技术对教育的赋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联通与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鸿沟 现实图景 发生机理 国际经验 本土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理论阐释与动力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向阳 徐从才 汪洁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7,共10页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支撑点,对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流通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总体竞争力待增强;流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流通效率待提升;流通模式创新发展,流通组织重构...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支撑点,对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流通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总体竞争力待增强;流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流通效率待提升;流通模式创新发展,流通组织重构待完善;数字金融强化风险识别,“数据孤岛”待突破;数字金融应用较为广泛,法治化建设亟须完善。在基于效率、新发展理念、产业特点视角阐释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文章从创新动力、主体动力、支撑动力、信用动力四个维度探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丰富多元的流通业态模式、更具活力的流通市场主体、更强健的流通承载能力、更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能力能够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现实基础 理论阐释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开放教育治理:主体诉求、现实困境与善治进路 被引量:1
5
作者 袁文武 郭青春 李志香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5,共9页
理清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类别、主体诉求和现实困境对开放教育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实现善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厘定了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类别,构建了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分类图谱。基于此,分析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呈现的价值各... 理清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类别、主体诉求和现实困境对开放教育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实现善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厘定了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类别,构建了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分类图谱。基于此,分析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呈现的价值各异的主体诉求,根据其“受困于体制机制障碍导致公共利益难以最大化、受限于资历框架进程导致打造共享利益机制受阻、受制于科学范式评价缺陷导致各方利益无法维护”的现实困境,勾勒出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善治框架和善治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利益相关者理论 主体诉求 现实困境 善治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话语体系的多维境态、叙事表征与现实建构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红娟 赵爽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话语体系在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探索中不断发展,在提升其话语地位与构建话语共识中不断定型。习近平文化思想话语体系立意高远、内容深邃,其话语叙事呈现出理论性与实践性互动、批判性与建构性互嵌、整体性与具体性互... 习近平文化思想话语体系在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探索中不断发展,在提升其话语地位与构建话语共识中不断定型。习近平文化思想话语体系立意高远、内容深邃,其话语叙事呈现出理论性与实践性互动、批判性与建构性互嵌、整体性与具体性互构三重表征样态,彰显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方法论自觉。通过形塑话语共识、打造话语符号和拓展话语空间,习近平文化思想话语体系的建构不仅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国内话语走向和国际舆论,还充分满足了当前现实发展与理论创新的需要,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话语体系 叙事表征 现实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的目标逻辑、现实困境与解决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郭福春 梁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0,共9页
三螺旋模型理论是阐释政府、产业、院校在“双高建设计划”中协同创新的理论切入点。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的目标逻辑主要体现在从“自身发展”转向“服务贡献”、国家战略牵引与地方特色赋能相结合、以“两体”共振实现产教双端供需... 三螺旋模型理论是阐释政府、产业、院校在“双高建设计划”中协同创新的理论切入点。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的目标逻辑主要体现在从“自身发展”转向“服务贡献”、国家战略牵引与地方特色赋能相结合、以“两体”共振实现产教双端供需适配、标准框架前置强调全过程评价。目前,职业院校开展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面临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不强、对技术革新与产业变革的贡献度不高、产教融合协同机制不畅、院校特色化发展不鲜明、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深度不足等现实困境。针对上述问题,需构建“需求—供给—反馈”动态机制,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创新闭环;健全“制度—资源—评价”产教协同框架,推进“五金”要素协同升级;深化“基础设施—教学模式—治理体系”的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建设计划” 目标逻辑 现实困境 解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指向、现实悖论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5
8
作者 赵俊芳 范家宝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3,共9页
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既是实现高等教育协同治理的重要保障,也是助推高等教育治理精准化和建构高等教育韧性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凝聚数字之“力”以打造高等教育治理新载体,夯实数字之“制”塑造高等教育治理新规范,彰显数字之“智... 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既是实现高等教育协同治理的重要保障,也是助推高等教育治理精准化和建构高等教育韧性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凝聚数字之“力”以打造高等教育治理新载体,夯实数字之“制”塑造高等教育治理新规范,彰显数字之“智”营造高等教育治理新生态构成了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指向。但在现实推进过程中,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数字化重构、治理流程的数字化再造以及治理效能的数字化重塑存在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偏差,呈现“数字包容”与“数字排斥”、“数字融合”与“数字粘贴”、“数字赋能”与“数字负能”三重悖论。对此,应全面激发主体活力,系统优化治理流程以及充分释放数治效能,优化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治理 高等教育数字化 数字赋能 现实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体教融合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4
9
作者 许智勇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0,共8页
助力乡村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提高、助力乡村体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体育文化振兴是体教融合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以体教融合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规划不足、助力乡村体育产业发展的力度不大、体育... 助力乡村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提高、助力乡村体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体育文化振兴是体教融合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以体教融合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规划不足、助力乡村体育产业发展的力度不大、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助力乡村体育教育振兴的渠道不畅、校内办学平台的体育资源助力乡村体育教育培训亟待充分发挥作用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如下实践进路:1)深入统筹实施助力乡村振兴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整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资源助力乡村体育振兴;3)组织“双师型”体育专业教师深入乡村开展志愿服务和实践教研活动;4)组织体育专业在读大学生深入乡村开展体育教学与体育服务相结合的志愿服务活动;5)开放校内多样化体育教学实践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人才 乡村振兴 理论逻辑 现实困境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治理的时代特征、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志红 刘轶 李荣华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进入新时代,为了解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质量不高、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教育部近年来连续发布多个文件,加强了对继续教育的全方位监管和指导。目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面临办学定位不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困难、教学治理能力不足等困... 进入新时代,为了解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质量不高、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教育部近年来连续发布多个文件,加强了对继续教育的全方位监管和指导。目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面临办学定位不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困难、教学治理能力不足等困境。因此,新时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应明确办学定位、坚持公益性、实行管办分离、控制适度规模办学,并建立规范化保障体系,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现实困境 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复杂巨系统视角下乡村数字治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昕瑶 陈畴镛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0-238,共9页
乡村数字治理蕴含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特性,对乡村治理体系的数字化重塑,在应对乡村治理复杂性上具有独特优势。文章从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理论视角,深入乡村数字治理实践场景,考察乡村治理的系统复杂性及数字治理在乡村治理中... 乡村数字治理蕴含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特性,对乡村治理体系的数字化重塑,在应对乡村治理复杂性上具有独特优势。文章从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理论视角,深入乡村数字治理实践场景,考察乡村治理的系统复杂性及数字治理在乡村治理中的独特优势,并结合实际案例剖析了当前乡村数字治理实践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原因,提出优化乡村数字治理的路径。推进乡村数字治理,需要各相关系统和系统间各要素协同发展,也需要贴合乡村治理现实需求与发展情景,突出数字技术赋能作用,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数字治理 开放复杂巨系统 现实困境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聚焦、现实映照与童真解蔽——新世纪以来中国西部儿童电影的美学特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吉平 郑博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
西部儿童电影作为中国西部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创作低潮以及新世纪初市场化冲击后,随着万玛才旦、李睿珺、张忠华等导演的创作,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新世纪之前的西部儿童电影创作局限明显、同质化严重。新世纪以... 西部儿童电影作为中国西部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创作低潮以及新世纪初市场化冲击后,随着万玛才旦、李睿珺、张忠华等导演的创作,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新世纪之前的西部儿童电影创作局限明显、同质化严重。新世纪以来,西部儿童电影在创作实践中聚焦地域特色、在主题内涵上注重反映现实问题、在思想意蕴上进行童真“解蔽”,涌现出了一大批既具有美学价值又富含人文关怀的优秀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儿童电影 地域聚焦 现实映照 童真解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逻辑机理与现实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梅伟惠 赵紫睿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5,共12页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结构逐步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共创共享”成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注重价值创造和促进...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结构逐步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共创共享”成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注重价值创造和促进良好治理三大机理,直接或间接地服务共同富裕的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以共同富裕为指引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从更加全面的视角重新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并最终达成共同富裕的目标。我国应围绕革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布局重点领域创新创业教育、打造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等维度,着力培养拔尖创业人才,实现可持续的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共同富裕 逻辑机理 现实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伸·建构·承载:地理批评中的文学空间与现实空间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伟 吴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0,共9页
贝尔唐·韦斯特法尔(Bertrand Westphal)作为当代西方地理批评理论体系的创始者,他所提出的地理批评作为空间研究的一种新的动态批评理论,不仅使文学与地理学的联结成为事实,拓展了文学空间研究的新方式,为现实空间的重新建构提供... 贝尔唐·韦斯特法尔(Bertrand Westphal)作为当代西方地理批评理论体系的创始者,他所提出的地理批评作为空间研究的一种新的动态批评理论,不仅使文学与地理学的联结成为事实,拓展了文学空间研究的新方式,为现实空间的重新建构提供了可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后现代语境下空间的裂变与重组所造成的现代性危机,在以地方为研究对象的过程中产生出关于地方的新景观,完成了作为主体的“地方”在地理空间与意义空间方面的新建构。本文主要通过景观隐喻的视角,结合真实与虚构、去地域化与再地域化以及文学地图转向三个层面来重新阐释地方重构的内在逻辑,以此完成对地方身份的想象、建构与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唐·韦斯特法尔 地理批评 文学空间 现实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的现实主义精神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晖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5,共8页
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内嵌着既具历史性又具时代性特质的现实主义精神。它秉承写实性与反思性的经典现实主义传统,以形象化的方式再现现实社会与人生百态,凸显在场观照与反思精神;它融合极具和谐性与建设性意味的温情(温暖)现实主义要素... 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内嵌着既具历史性又具时代性特质的现实主义精神。它秉承写实性与反思性的经典现实主义传统,以形象化的方式再现现实社会与人生百态,凸显在场观照与反思精神;它融合极具和谐性与建设性意味的温情(温暖)现实主义要素,探寻现实洪流里中国人与中国文化遗存的命运、价值和尊严,呈现独具温情底色和人本关怀的人文精神;它凝聚着充满完美性和理想性的积极现实主义内核,其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再现蕴含着崇尚真善美的理想精神,彰显出积极向上的力量。反思精神、人文精神和理想精神构成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现实主义精神的三个支柱,最终达成具有传统性与创新性、历史性与当下性、民族性与世界性高度融合的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非虚构文艺 现实主义精神 反思精神 人文精神 理想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构建智慧农业应用场景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丽娟 范韧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3期171-173,共3页
智慧农业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是推动我国高质量的重要内容。数智技术的应用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实现农业规模化、智能化、高效化,极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湖南省蘑蘑哒作为智慧农业5G示范典型,其数智技术发... 智慧农业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是推动我国高质量的重要内容。数智技术的应用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实现农业规模化、智能化、高效化,极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湖南省蘑蘑哒作为智慧农业5G示范典型,其数智技术发展虽取得一定效果,但也面临着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受限、缺乏数智技术人才以及智能车间建设成本较高,规模扩展缓慢等困境。为此,提出应优化顶层设计,构建协同推进新局面;培养技术人才,构建跨学科交叉融合新机制;加大资源投入,构建智慧农业新体系等举措来实现数智技术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智慧农业 应用场景 现实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手术中基于视觉追踪导板的增强现实导航系统的模型构建与验证
17
作者 张培海 孙振兴 +3 位作者 张恺 郭毅 陈刚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4-239,共6页
目的 构建椎弓根置钉过程中基于视觉追踪导板的增强现实导航模型,并评价该导航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 设计并制作可用于脊柱手术导航的视觉追踪导板,并采用视觉追踪导板和增强现实设备完成增强现实图像与真实物体之间的图像配准和实时追... 目的 构建椎弓根置钉过程中基于视觉追踪导板的增强现实导航模型,并评价该导航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 设计并制作可用于脊柱手术导航的视觉追踪导板,并采用视觉追踪导板和增强现实设备完成增强现实图像与真实物体之间的图像配准和实时追踪。增强现实导航系统辅助下,先后由两位操作者以克氏针模拟椎弓根置钉操作,并按照克氏针置入点与视觉追踪导板的距离分为邻近组(<100 mm)和远离组(100~200 mm),对比分析不同操作者以及邻近组与远离组置入点误差值和角度误差值以评估增强现实导航系统的精度。结果 两位操作者均顺利完成模型置钉,共获得100例置入点误差值和角度误差值。两位操作者置入点误差值(t=0.835,P=0.406)和角度误差值(t=0.220,P=0.8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远离组置入点误差值大于邻近组(t=3.221,P=0.002),进一步将其分解为x值和y值,远离组置入点误差x值(t=4.980,P=0.000)和y值(t=2.416,P=0.018)均大于邻近组;而角度误差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6,P=0.077)。结论 初步构建基于视觉追踪导板的增强现实导航模型,并完成导航系统精度评估,随着置入点与视觉追踪导板距离的增加,置入点定位能力下降,但角度指向性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神经外科手术 增强现实 视觉 手术导航系统 椎弓根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现实指控界面人机工效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18
作者 王崴 张靖韬 +2 位作者 陈同 朱野山 瞿珏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8,共10页
混合现实作为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将混合现实技术应用于指控系统能否有效提高其人机工效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了有效评估混合现实指控界面的人机工效水平,鉴于现有人机界面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多指标综... 混合现实作为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将混合现实技术应用于指控系统能否有效提高其人机工效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了有效评估混合现实指控界面的人机工效水平,鉴于现有人机界面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法,通过设计实验,对比传统二维与混合现实显示交互系统下的任务绩效、生理反应及主观感受。通过实验采集任务完成时间、眼动数据、生理指标、脑电数据及主观评分,对主客观数据进行归一化加权处理,实现了对两类人机交互系统的界面人机工效的量化评估,验证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在评估混合现实人机界面中的有效性,为混合现实指控系统人机界面的科学评估与优化提供了实验依据与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现实 认知负荷 界面评价 指控系统 操作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电商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与优化建议
19
作者 张秀芹 陈琳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8-140,共3页
直播电商经济既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构建多主体参与的乡村直播电商生态圈,用直播讲好乡村故事,为建设集体经济强村、实现乡村善治提供有力支持。为此,应坚持以乡村直播电商服务与治理并举为前提,... 直播电商经济既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构建多主体参与的乡村直播电商生态圈,用直播讲好乡村故事,为建设集体经济强村、实现乡村善治提供有力支持。为此,应坚持以乡村直播电商服务与治理并举为前提,集聚乡村直播电商经济的支持要素,打造乡村直播电商产业集群,促进直播电商经济深度融入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电商经济 乡村振兴 现实困境 优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时代要求、现实审视与纾困之策
20
作者 张茂林 康秀云 李金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4,共7页
对来自全国不同地区高校的5000名研究生的调研显示,研究生学术道德呈现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学术道德认知情况参差不齐、风险意识相对淡薄、知行脱节的现实问题。导致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主要是研究生学术追求亟待提高、导师教育意... 对来自全国不同地区高校的5000名研究生的调研显示,研究生学术道德呈现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学术道德认知情况参差不齐、风险意识相对淡薄、知行脱节的现实问题。导致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主要是研究生学术追求亟待提高、导师教育意识和示范引领效果仍需强化、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以及科研评价的制度建设有待加强。破解现实难题,需要积极涵养研究生学术道德修养,打造导学共同体,多措并举构建学术道德教育体系,建章立制促进学术道德教育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道德 时代要求 现实审视 纾困之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