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数学的旅游地现实形象评价系统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洁 辛建荣 成金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综述了国内旅游地现实形象评价的现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旅游地形象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套旅游地现实形象评价方法。该方法将旅游地现实形象分为3个部分:服务形象、实力形象和外观形象,... 综述了国内旅游地现实形象评价的现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旅游地形象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套旅游地现实形象评价方法。该方法将旅游地现实形象分为3个部分:服务形象、实力形象和外观形象,通过对这3个部分的分别评价来反映旅游地的整体形象价值,有利于提高旅游地形象评价的定量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旅游地 旅游形象 评价指标体系 现实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40年来中国国家形象变迁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昆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84-91,共8页
4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表现为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弱国转身为强国;从闭塞走向开放;从一个落后的国家转身为一个先进的国家;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积极进取,呈现出继续发展、充... 4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表现为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弱国转身为强国;从闭塞走向开放;从一个落后的国家转身为一个先进的国家;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积极进取,呈现出继续发展、充满活力、独立自主的大国形象。这就是现实的中国形象。相对于习近平主席描绘的理想的中国形象,即"四个大国"形象,还存在着一定的落差。中国理想国家形象的建构,需要我们心无旁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还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强顶层设计,统一筹谋内外传播,将传播效率发挥到极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现实形象 理想形象 国家传播战略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现式想象: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旅游经验中的现实中国形象
3
作者 赵小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5-115,共11页
孟樊、方群等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笔下旅游经验中的中国大陆景观是他们对中国大陆的一种再现式想象,是以他们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经验为前提,通过他们的"选择性聚焦"凸显出来的现实中国大陆的镜像。在很大的程度上,前理解和期... 孟樊、方群等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笔下旅游经验中的中国大陆景观是他们对中国大陆的一种再现式想象,是以他们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经验为前提,通过他们的"选择性聚焦"凸显出来的现实中国大陆的镜像。在很大的程度上,前理解和期待视野决定了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凝视与观看中国大陆景观的取舍标准。而这种取舍事实上也是他们在对自我身份进行定位、对中国大陆景观进行观察和区分的一种实践。在中国大陆的自然、历史人文景观中,他们找到了自己,找到了一种回家的感觉,使自己独特的本质力量得到了独特的对象化方式的肯定。而在中国大陆的现代化生活空间中,他们不仅找不到回家的感觉,而且感受到一种毁掉自己关于家园记忆的深深的恐惧,感受到主体与空间的隔膜。由此,在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对中国大陆景观的书写中,中国大陆既有着"如家"般的"优美",也有着"非家"般的生态秩序的失衡。而无论是"如家"般的"优美",还是"非家"般的生态秩序的失衡,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大陆景观不同侧面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新世代 本土诗人 再现想象 旅游经验 知识经验 现实中国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究竟需要树立什么样的国家形象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昆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9,共5页
在国家形象这个话题域,一直存在着认识的误区:人们习惯于把其他国家人们的喜爱作为目标,而尽力避免引发他们的敬畏感;偏好展示国家的硬实力,致力于报道经济发展、国力强盛,而忽略了软实力的宣扬;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理想与现实的界限,把... 在国家形象这个话题域,一直存在着认识的误区:人们习惯于把其他国家人们的喜爱作为目标,而尽力避免引发他们的敬畏感;偏好展示国家的硬实力,致力于报道经济发展、国力强盛,而忽略了软实力的宣扬;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理想与现实的界限,把理想的愿景当作现实,按照愿望去描写现实的国家。这自然会影响到国家形象的建构。在对外呈现国家形象时,不要刻意追求他国人们的喜爱,事实上他人的敬畏感与大国更相称;要注意理想与现实的差别和联系,根据事实来呈现当下的中国;不能满足于国家硬实力的展示,展现硬实力固然有利于杜绝周边某些国家的幻想,同时还要弘扬中国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吸引力,把硬实力与软实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理想形象 现实形象 敬畏感 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形象是篇大文章 被引量:5
5
作者 柳斌杰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4期52-54,共3页
当今的每一个国家都处在这个信息无所不在的"关系网"上,每时每刻都与这个地球上的其他国家互联、互通、互动,交往、交流、交易。而相互往来的前提是对"国家形象"的认知,即公众对一个国家综合评价所得出的总体印象... 当今的每一个国家都处在这个信息无所不在的"关系网"上,每时每刻都与这个地球上的其他国家互联、互通、互动,交往、交流、交易。而相互往来的前提是对"国家形象"的认知,即公众对一个国家综合评价所得出的总体印象。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特别是改革开放时代,我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但是,客观地讲,这种认可只是经济带来的利益使然,并不是国家形象的根本改变。国家形象的研究和传播是我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新闻传播学的核心课题。作为新闻传播的教育者和实践者,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我国国际形象的提升,尊重规律,转变思维,以科学、有效、全面、准确、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向全球传播中国的新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现实形象 认知形象 新闻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旅游地DI设计 被引量:40
6
作者 张安 任黎秀 丁登山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8年第4期42-46,共5页
试论旅游地DI设计张安任黎秀丁登山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进入全面转型期。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企业走向市场。面对市场的巨大竞争,企业形象识别战略CIS(CorporateidentitySystem,... 试论旅游地DI设计张安任黎秀丁登山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进入全面转型期。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企业走向市场。面对市场的巨大竞争,企业形象识别战略CIS(CorporateidentitySystem,简称CIS)在中国企业界引起广泛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形象 旅游地发展 视觉识别系统 指标层 旅游地系统 现实形象 系统工程 精神文明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旅游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宿命中微笑──评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张新泉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远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7-32,共6页
关键词 张新泉诗歌 鲁迅文学 生存智慧 人生世相 写作意识 现实形象 诗歌语言 中国诗坛 人格理想 弹簧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新泉诗歌创作论
8
作者 杨远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4-37,共4页
我无法断言,个人生活戏剧性的变化,会给诗人所建构的诗意世界带来多大程度、何种意义的变化?可能中国绝大多数评论家对此问题都能作出某种回答,至少,他们会承认这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具有强烈对照与幽默意味的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与... 我无法断言,个人生活戏剧性的变化,会给诗人所建构的诗意世界带来多大程度、何种意义的变化?可能中国绝大多数评论家对此问题都能作出某种回答,至少,他们会承认这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具有强烈对照与幽默意味的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与英美新批评派恰恰相反,他们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们更关心文本,而对写作了文本的作者却施以冷淡或放逐。但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位与个人情感史、生活史直接、紧密关连的诗人,我们就不能不将他个人的生活历程在批评中加以考虑。我说的正是我的批评对象张新泉。 任何文本批评家都将无法摆脱张新泉诗歌人格力量的震撼。对张新泉诗歌的文本清理与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新泉诗歌 创作论 船夫 文本批评 钟声 戏剧性 个人生活 现实形象 精神形象 诗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的记忆形态与艺术感觉
9
作者 杨健民 《东南学术》 CSSCI 1989年第1期34-39,共6页
一、有意记忆——“常醒的理解力”和知觉的集中定向 黑格尔在谈到想象的任务只在于把现实事物的内在的理性化为具体形象和个别现实事物去认识时指出:“在这种使理性内容和现实形象互相渗透融会的过程中,艺术家一方面要求助于常醒的理... 一、有意记忆——“常醒的理解力”和知觉的集中定向 黑格尔在谈到想象的任务只在于把现实事物的内在的理性化为具体形象和个别现实事物去认识时指出:“在这种使理性内容和现实形象互相渗透融会的过程中,艺术家一方面要求助于常醒的理解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助于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气的情感”。这里,前者是“有意记忆”,而的后者则是“无意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感觉 作家 现实形象 黑格尔 理性化 具体形象 艺术家 识时 凝聚力 屠格涅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小说幻想艺术的成熟——论唐代小说幻想艺术
10
作者 刘上生 《中国文学研究》 1992年第3期29-34,共6页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从世俗宗教幻想的描述(志怪)到文人艺术幻想的创造(传奇),是古代小说幻想艺术的飞跃。从此,幻想小说才步...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从世俗宗教幻想的描述(志怪)到文人艺术幻想的创造(传奇),是古代小说幻想艺术的飞跃。从此,幻想小说才步入了它的而立之年。从类型看,高度发达的神仙方术幻想和灵怪幻想是唐代幻想小说的主体,带有较浓厚的信仰色彩;而新崛起的讽谕幻想小说却显示着作家的理性自觉(如《枕中记》、《南柯太守传》);佛教变文则带来了异域的神魔故事(《降魔变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小说 古代小说 《玄怪录》 章武 柳毅 现实形象 《传奇》 作家 《续玄怪录》 理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典型问题的讨论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狄其骢 《文史哲》 1963年第4期82-83,共2页
近几年来,文艺界在一些文艺理論問題的討論中(例如現实主义問題、历史剧問題等),或在剖析文艺形象的爭論中(例如《阿Q正传》、《金沙洲》等),都涉及甚至归結到对典型問題的不同理解。为了进一步对典型问題作广泛深入的討論,現将近几年... 近几年来,文艺界在一些文艺理論問題的討論中(例如現实主义問題、历史剧問題等),或在剖析文艺形象的爭論中(例如《阿Q正传》、《金沙洲》等),都涉及甚至归結到对典型問題的不同理解。为了进一步对典型问題作广泛深入的討論,現将近几年来关于典型問題的討論进展情况結合个人的認識作一概述,供大家参考。关于典型与共性典型的共性問題探討最多。原因在于資产阶級“人性論”在这个問題上提出挑战,需要給予反击。同时,典型的共性关系到形象內容和作品思想,关系到对整个作品的評价。批判“人性論”,肯定了典型的共性不是抽象的“人性”,而是阶級性。由此要解决的新問題是:每个形象都具阶級性,典型形象在阶級性上有否特殊規定? 有人認为,典型的共性是阶級性的最集中、充分的表現,典型是阶級的代表。这类意見需要排除的困难是:①最集中、充分地表現阶級性,是否就是典型的共性等于某个阶級的全部阶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形象 典型形象 文艺作品 浪漫主义 典型性格 非主流 典型环境 典型问题 创作方法 艺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