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乡社区协商民主发展的现实形态与推进理路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等文 孙泽亚 刘彤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3,共5页
近年来,我国城乡社区治理领域涌现出多种多样的协商民主实践形式,从功能和目的上主要分为决策型协商民主、议事型协商民主、调解型协商民主等三种形态。虽然我国城乡社区协商民主正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但也面临协商需求增加与协商制度... 近年来,我国城乡社区治理领域涌现出多种多样的协商民主实践形式,从功能和目的上主要分为决策型协商民主、议事型协商民主、调解型协商民主等三种形态。虽然我国城乡社区协商民主正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但也面临协商需求增加与协商制度供给不足的矛盾、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受阻与强势群体控制协商现象并存、协商结果与决策执行之间脱节等诸多困境。要想化解城乡社区协商民主的发展困境,就需要不断加强党和政府对社区协商的指导,积极推进社区协商民主制度化,提升城乡居民参与协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协商民主 社区协商 现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形态
2
作者 于大水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基本内涵 主权在民 亚里士多德 法律至上 资本主义法治 资产阶级 法律秩序 现实形态 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的“理想形态”和“现实形态”
3
作者 姚志宏 江德兴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5-9,共5页
马克思通过对生产社会化和“人类社会化”的分析 ,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化的真正实现。与马克思所阐述的社会主义“理想形态”不同 ,现实社会主义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文化背景 ,以及独特的矛盾机制和发展逻辑。从理论上区分社会... 马克思通过对生产社会化和“人类社会化”的分析 ,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化的真正实现。与马克思所阐述的社会主义“理想形态”不同 ,现实社会主义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文化背景 ,以及独特的矛盾机制和发展逻辑。从理论上区分社会主义“理想形态”和“现实形态”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理想形态 现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所有制、所有权和所有制现实形态的辩证关系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昌俊 《企业经济》 1984年第8期38-40,43+1,共5页
本文作者从方法论角度对所有制、所有权与所有制现实形态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初步探讨,这对搞好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现实形态 所有制范畴 所有权 所有制关系 联系与区别 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辩证关系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现实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5
作者 陈彬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18,共3页
当代现实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提出了科学技术生产要素说和面向生产的实践科技观、科学技术社会建制说和自主创新的产业科技观、科学技术价值观说和求实开放的文化科技观、科学技术正负效应论和人本生态的发展科技观。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科学技术观 现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随“心”动——概念设计形态与现实设计形态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文金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4年第4期20-23,共4页
本文阐述了现实设计形态与概念设计形态的深刻涵义与特点,并对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概念设计形态 现实设计形态 涵义 形态转化 工业设计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实主义诗学形态的迁移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应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7-191,共5页
中国现实主义诗学形态,萌芽、发端于梁启超和王国维,后经"五四"、初期革命文学、左翼文学和20世纪30年代诗歌大众化运动,到40年代逐渐经历了一个抽象化和意识形态化的迁移过程。中国现实主义诗学形态有两个相对的发展路数:一... 中国现实主义诗学形态,萌芽、发端于梁启超和王国维,后经"五四"、初期革命文学、左翼文学和20世纪30年代诗歌大众化运动,到40年代逐渐经历了一个抽象化和意识形态化的迁移过程。中国现实主义诗学形态有两个相对的发展路数:一个是王国维——胡适——文学研究会诸人——蒲风(半个)——臧克家——艾青等一路,另一个是梁启超——陈独秀——早期普罗诗派——创造社转向作家(郭沫若、穆木天、冯乃超等)——瞿秋白、周扬等一路。中国的现实主义诗学形态是既不同于西方又不同于中国古代的"第三种诗学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实主义诗学形态 意识形态 第三种诗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孔子德性幸福的三种形态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方玉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9,共4页
"孔颜之乐"是儒家幸福的典范,但却不是孔子德性幸福的唯一形式。孔子的德性幸福观涵盖纯粹德性幸福、抽象德性幸福、现实德性幸福三种形态,始终坚持了德性至上的原则,纯粹德性幸福摒弃功利幸福,抽象德性幸福超越功利幸福,现... "孔颜之乐"是儒家幸福的典范,但却不是孔子德性幸福的唯一形式。孔子的德性幸福观涵盖纯粹德性幸福、抽象德性幸福、现实德性幸福三种形态,始终坚持了德性至上的原则,纯粹德性幸福摒弃功利幸福,抽象德性幸福超越功利幸福,现实德性幸福把功利幸福作为德性完善的副产品。三种形态德性幸福的统一体就是孔子完整形态的德性幸福,既有作为理想追求的幸福境界,也有现实可及的幸福生活,从而奠定了儒家德性幸福的基本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德性幸福 功利幸福 纯粹形态 抽象形态 现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之经济功能的形态演变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勇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1,共4页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教育之经济功能的现实形态开始显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之经济功能的现实形态具体表现为:教育消费的挤占效应已大为减弱、产学研结合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高校园区形成教育经济岛...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教育之经济功能的现实形态开始显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之经济功能的现实形态具体表现为:教育消费的挤占效应已大为减弱、产学研结合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高校园区形成教育经济岛屿效应、教育资源分布的经济影响凸显、教育投入拉动经济的潜力较大、大学生就业直接带动经济的增长等。根据当前我国教育之经济功能现实形态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助于建立高等教育与现实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功能 现实形态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教育主体性形态及其实现 被引量:4
10
作者 檀传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43-48,共6页
教育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因而教育主体性探讨具有主体性研究的实质意义。教育主体性存在着潜在、中介、现实三种历史形态。在目前,尤其是在中国的教育、德育理论和实践中,主体性还远未达到其中介形态阶段,而只是处在它的“黎明”期... 教育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因而教育主体性探讨具有主体性研究的实质意义。教育主体性存在着潜在、中介、现实三种历史形态。在目前,尤其是在中国的教育、德育理论和实践中,主体性还远未达到其中介形态阶段,而只是处在它的“黎明”期。对教育主体性现实形态的实现,可有辩证综合和审美选择两个方面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主体性 心理学 非理性 道德教育 形态 现实形态 学习主体 存在主义 客体性 主体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做哲学:进路与思考
11
作者 杨国荣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2,284,共9页
做哲学与理解何为哲学相关。按其本义,哲学的特点在于通过跨域知识的界限而求其通,以把握世界的真实形态。哲学的这一品格,决定了做哲学的方式。具体而言,首先需要体现“史”与“思”的统一,也就是融合哲学史的考察与哲学理论的思考。其... 做哲学与理解何为哲学相关。按其本义,哲学的特点在于通过跨域知识的界限而求其通,以把握世界的真实形态。哲学的这一品格,决定了做哲学的方式。具体而言,首先需要体现“史”与“思”的统一,也就是融合哲学史的考察与哲学理论的思考。其次,应该形成“学无中西”的视域,亦即将中国传统所积累的成果与西学所提供的思想资源,都视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以此为今天思考的智慧之源。其三,需要基于现实问题,即不仅关注哲学之“流”,而且注重哲学之“源”。对何为哲学和做哲学的理解,同时关乎哲学与科学、知识智慧等关系,并涉及价值领域的问题。从更具体的层面看,如何做的问题与虚与实、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语言与哲学等关系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为哲学 史与思 中与西 现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宪法权威 被引量:28
12
作者 周叶中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1-49,102,共10页
观念形态的宪法权威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具体的价值目标,它通过夺取国家政权、制定科学的宪法、进行系统的配套立法、建立健全机构和制度之四大环节,可以转化为包括民主政体、统一完备的法制、宪法实施保障机制三方面的制度形态的宪... 观念形态的宪法权威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具体的价值目标,它通过夺取国家政权、制定科学的宪法、进行系统的配套立法、建立健全机构和制度之四大环节,可以转化为包括民主政体、统一完备的法制、宪法实施保障机制三方面的制度形态的宪法权威。观念形态、制度形态的宪法权威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作就是现实形态的宪法权威,其表现是宪法对于社会关系主要参加者的实际地位和作用,其状况取决于深层社会历史条件的成熟程度,其树立和维护的途径是宪法变迁。在我国现阶段,亟待树立“宪法至上”和“宪法也是法”的观念,正确处理宪法与改革的关系,尽快建立健全有关机构和宪法解释、修改、控诉及违宪责任的制度,从而确立和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权威 宪法修改 制度形态 现实形态 宪法解释 法律 观念形态 宪法变迁 正确处理 宪法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观念演变的双层分析
13
作者 贾高建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6-59,共4页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模型分析,可确认新集体主义为主导的观念变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演变的基本趋向。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形态分析,可看到尚未完善、发展尚不充分的市场经济引发出种种令人担忧的消极倾向。由...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模型分析,可确认新集体主义为主导的观念变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演变的基本趋向。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形态分析,可看到尚未完善、发展尚不充分的市场经济引发出种种令人担忧的消极倾向。由此可以认定,现阶段道德观念演变的现实出路,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以确定社会主义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分析 新集体主义 道德观念 市场经济条件 道德演变 特殊利益 经济人 现实形态 基本趋向 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望审判与家园中心的冥想——再论《呼喊与细雨》中的生存进向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谢有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3-58,共6页
再也没有比孤独的无依无靠的呼喊声更让人战栗了,在雨中空旷的黑夜里.——《呼喊与细寸雨·南门》可以说,1991年底《呼喊与细雨》的发表,是新时期小说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几年来先锋小说的疲软,在这部小说中找到了足以引为自豪的慰... 再也没有比孤独的无依无靠的呼喊声更让人战栗了,在雨中空旷的黑夜里.——《呼喊与细寸雨·南门》可以说,1991年底《呼喊与细雨》的发表,是新时期小说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几年来先锋小说的疲软,在这部小说中找到了足以引为自豪的慰藉.《呼喊与细雨》是对先锋小说艺术经验的一次有力总结.它向我们预示了一个新的小说时代正在远远到来.迄今为止,在新一代小说家中,只有余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小说 先锋小说 新时期小说 再论 艺术经验 小说家 现实形态 祖父 内心冲突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的确立
15
作者 文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23,共8页
关键词 抽象所有权 法人财产所有权 国有企业 现代公司 自然人所有权 财产所有者 现实形态 土地所有权 出资者所有权 现代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树理研究的四个发展空间 被引量:1
16
作者 傅书华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4期167-171,共5页
赵树理研究在当前的四个发展空间:第一个,政治文化空间,即将赵树理研究置入一个大的政治历史层面,并认为只有如此才能确立赵树理作为现象级经典作家的位置。第二个,对老中国及现代中国民间价值谱系的承续。第三个,在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 赵树理研究在当前的四个发展空间:第一个,政治文化空间,即将赵树理研究置入一个大的政治历史层面,并认为只有如此才能确立赵树理作为现象级经典作家的位置。第二个,对老中国及现代中国民间价值谱系的承续。第三个,在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背景下,强势文化、中心文化与弱势文化、区域文化的关系。第四个,对现实主义形态的重新认知与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政治文化 民间价值谱系 中心文化与区域文化 现实主义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回顾与理论反思—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0周年笔谈(一)
17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共3页
1978年5月,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展开。这场大讨论明辨了理论是非,澄清了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认识,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命题,恢复和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开启了解放... 1978年5月,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展开。这场大讨论明辨了理论是非,澄清了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认识,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命题,恢复和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开启了解放思想的先河,吹响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号角。回顾这一历史,使人们深刻感受到这场大讨论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反思这场大讨论,也使人们认识到这场大讨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山东省社科界的专家学者在纪念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30周年之际,追昔抚今,畅谈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重要意义、丰富内容、理论拓展。本刊分两期发表一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标准 实践 现实形态 人本向度 价值论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作家群与文学流派
18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76-76,共1页
艾斐在《论中国文学流派的现实形态与发展规律》(《天津师大学报》90年3期)一文中指出:任何一个流派都包含一个作家群。这个作家群中的所有作家,无一不是个性与共性的奇妙统一。一方面他们每人都有自己的创作个性和只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 艾斐在《论中国文学流派的现实形态与发展规律》(《天津师大学报》90年3期)一文中指出:任何一个流派都包含一个作家群。这个作家群中的所有作家,无一不是个性与共性的奇妙统一。一方面他们每人都有自己的创作个性和只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他们各个人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中又下意识或者有意识的潜在着或者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相近似的共同的东西,这于一个文学流派来说,这“一方面”和“另一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缺了“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规律 不可逆 文学流派 作家群 艺术风格 创作个性 个性与共性 现实形态 下意识 相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解干部应注重直接考察
19
作者 张勤 《学习与实践》 1986年第9期33-34,共2页
在考察干部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构成了一种模式:考察干部天经地义、唯一可行的就是采取避开本人,向社会做调查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背靠背”。向社会做调查是必要的,但绝对避开干部本人的做法却不足取。我认为:... 在考察干部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构成了一种模式:考察干部天经地义、唯一可行的就是采取避开本人,向社会做调查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背靠背”。向社会做调查是必要的,但绝对避开干部本人的做法却不足取。我认为:对干部的考察原则上应包括向干部本人做调查。其道理如下:一、社会和考察对象在其现实形态上互相包含 从社会角度看,社会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干部本人只是在作为考察对象时才脱离社会,成为与社会相区别的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 社会角度 考察对象 考察原则 现实形态 本人 调查 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审美文化简论
20
作者 黄理彪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9-51,共3页
出版审美文化简论黄理彪出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既属于文化,又托载、升华、创造、传播文化,也就是说,出版是一种再生、创造文化的文化;二是它再生、再造文化时,非常注意遵循审美的规范,... 出版审美文化简论黄理彪出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既属于文化,又托载、升华、创造、传播文化,也就是说,出版是一种再生、创造文化的文化;二是它再生、再造文化时,非常注意遵循审美的规范,推出了高级的、精纯的审美文化。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文化 审美创造活动 审美理想 出版活动 现实形态 美与审美 出版物 原生态 大系统 同构对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