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内涵本质、现实异化与消解路径
1
作者 赵元祯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0-143,共4页
目前教育部围绕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推出系列举措,其中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深刻剖析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内涵本质,全面领悟教学学术的价值意蕴,把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本质属性,分析教学学术内涵现实异化... 目前教育部围绕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推出系列举措,其中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深刻剖析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内涵本质,全面领悟教学学术的价值意蕴,把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本质属性,分析教学学术内涵现实异化的表征、成因,并采用多角度、多维度的方法探索现实异化的消解路径,以期推进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与学术能力的融合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与大学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教学学术能力 内涵本质 现实异化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儿童成“人”奠基——教育中现代儿童观的塑造及其实践伦理
2
作者 李颖辉 杨兆山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9,共13页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儿童以“人”的哲学本质与历史命运被发现和建构,启动了“现代儿童观”的文明史叙事,奠定了教育使儿童成“人”的观念传统,推动了教育的人学转向与现代性转型。在教育的现代性运作中,儿童被预成性地纳入了整个...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儿童以“人”的哲学本质与历史命运被发现和建构,启动了“现代儿童观”的文明史叙事,奠定了教育使儿童成“人”的观念传统,推动了教育的人学转向与现代性转型。在教育的现代性运作中,儿童被预成性地纳入了整个社会的生产体系,“童年”被不断地制度化、标准化和体制化,“现代儿童观”逐渐被异化,儿童深陷于异化的现实而难以实现自由与解放的主体建构诉求,教育也偏离了使儿童成“人”的正常轨道。为此,必须与时俱进地对“现代儿童观”进行更新与重塑,清醒地认识到儿童的人学本质与文明价值的同时,紧紧围绕教育成“人”的价值使命,对教育进行彻底的现代性祛魅,切实将儿童的发展与童年建构交还给儿童。而这不仅关乎儿童的命运和教育的伦理承诺,更是攸关全体人类的文明福祉和切身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儿童观 教育现代性 儿童成“人” 现实异化 伦理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