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国际均衡到自我凸显:现实建构主义视域下我国主流媒体“双奥”报道框架的转向 被引量:8
1
作者 周榕 周肖 万晓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37,43,共9页
奥运会是国际性的媒介议题,同时也是中国构建传播主体意识、促进国际话语新秩序建立的标志性新闻议题。采用现实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和框架分析中的“诠释包裹”研究路径,对比分析《中国日报》对于相隔14年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22年北... 奥运会是国际性的媒介议题,同时也是中国构建传播主体意识、促进国际话语新秩序建立的标志性新闻议题。采用现实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和框架分析中的“诠释包裹”研究路径,对比分析《中国日报》对于相隔14年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报道框架。发现两届奥运会在报道框架上相同,但在框架的建构上却存在巨大差异。基于现实建构主义理论分析其原因,发现影响两届奥运会报道框架建构的主要因素为:(1)从全球化融入过程中凸显国际视野到后疫情时代强调本国视角;(2)从媒介霸权主义下的回应澄清到自信意识形态下的主动建构;(3)从首次办奥背景下关注竞技夺金到国家实力持续增强下重视运动参与。并得出结论,对比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报道上,中国媒体在奥运传播的主体构建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奥运国际传播始终根植于现实情境下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报道 现实建构主义 国际传播 《中国日报》 框架分析 国际均衡 自我凸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砖国家推动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及其权力结构取向——基于现实建构主义的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鞍钢 刘长敏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86,共8页
2008年金融危机加剧了多国对国际金融体系权力分配不合理的质疑,坚定了金砖国家改革体系权力结构的决心。根据现实建构主义理论,权力结构能够协调体系内权力与认同的博弈关系,即约束七国集团的权力并使各国对体系保持认同,从而维护体系... 2008年金融危机加剧了多国对国际金融体系权力分配不合理的质疑,坚定了金砖国家改革体系权力结构的决心。根据现实建构主义理论,权力结构能够协调体系内权力与认同的博弈关系,即约束七国集团的权力并使各国对体系保持认同,从而维护体系的稳定与发展。因此,金砖国家需要在当前权力再分配的关键期,增强金砖国家作为改革主体的实力,推动权力从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转移,完成权力结构的良性改革,从而推动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砖国家 权力结构 国际金融体系 现实建构主义 对外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外层空间军备控制困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能武 李爽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2-156,共5页
随着有能力进入外层空间的行为体数量增多,外层空间开发利益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外层空间军事实力保护自身外层空间利益的做法,成为美国、欧盟等主要空间行为体的优先选择,外层空间军备竞赛趋势日益明显。同时,国际社会为抑制空间武器化... 随着有能力进入外层空间的行为体数量增多,外层空间开发利益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外层空间军事实力保护自身外层空间利益的做法,成为美国、欧盟等主要空间行为体的优先选择,外层空间军备竞赛趋势日益明显。同时,国际社会为抑制空间武器化和军备竞赛,积极推进外层空间国际军备控制也做出了不懈努力。分别探讨运用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思考外层空间安全互动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应用现实建构主叉分析外空军控问题的适用性,接着进一步阐述了目前外层空间军控的现实困境,最后尝试用以现实建构主义的四种权力类型积极推进外层空间国际军备控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建构主义 外层空间 军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大国责任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杨钺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47,共4页
在环境气候恶化、恐怖主义、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大国努力合作承担国际责任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然而关于什么是大国责任以及如何履行大国责任的问题却并未取得一致。从新近衍生的现实建构主义的视角看,大国责任应... 在环境气候恶化、恐怖主义、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大国努力合作承担国际责任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然而关于什么是大国责任以及如何履行大国责任的问题却并未取得一致。从新近衍生的现实建构主义的视角看,大国责任应被理解为共有观念与特定权力结构的共同产物。而有效履行大国责任,则需要摆脱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偏见,以折中的(现实建构主义的)态度来面对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建构主义 共有观念 权力结构 大国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海洋保护区建设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明周 蓝翊嘉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87,共9页
生物学与管理学等技术性学科认为海洋保护区是传统海洋管理方式的替代物,但由于海洋事务多为跨国议题,从国际关系角度对之分析有助于深化人们对海洋保护区的认识。海洋保护区虽然打着科技发展和市场原则的旗帜,其生成与发展则是现实建... 生物学与管理学等技术性学科认为海洋保护区是传统海洋管理方式的替代物,但由于海洋事务多为跨国议题,从国际关系角度对之分析有助于深化人们对海洋保护区的认识。海洋保护区虽然打着科技发展和市场原则的旗帜,其生成与发展则是现实建构主义提出的权力与观念的互动。首先,海洋保护区是"二战"后环境保护占据道德制高点而催生的社会事实。其次,海洋保护区建设难以摆脱权力政治的制约。作为海洋空间社会建构的表现形式,海洋保护区体现了国家借用海洋保护名义进行海洋扩张的事实,其实质是国家在无政府状态下利益竞争的新方式。海洋保护区有可能沦为那些在技术与资金方面占优势的强国的新殖民主义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保护区 现实建构主义 国际规则 权力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