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珀耳修斯的“隐形盔”和“盾牌”:试析网络文学的现实品格 |
胡疆锋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2
|
现实精神、现实品格 |
徐中玉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8 |
1
|
|
|
3
|
现实主义品格的回归:国产影片《我不是药神》诠解 |
王峰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
4
|
论新编历史剧《三打祝家庄》的现实意蕴——兼论解放区文学的现实性品格 |
秦林芳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
5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中的现实主义品格探析 |
张秀文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
6
|
新世纪初历史小说创作再阐释——对现实主义品格的一次探讨 |
王雨佳
|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
7
|
通向及物的现实主义——论网络文学的现实转向 |
胡疆锋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
8
|
作为民族精神与美学的现实主义——论陈彦长篇小说《主角》 |
吴义勤
|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7
|
|
|
9
|
早期中国儿童电影观念的源与流 |
王冬梅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0
|
论第二代导演的电影创造与历史地位 |
胡星亮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11
|
极端的艺术与欲望的政治——网络官场小说的写作伦理 |
周志强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2
|
80年代中国电影的纪实美学 |
李剑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13
|
创作主体理性精神的缺席 |
左雪梅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0 |
|
|
14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逻辑进展、问题省思及推进路径 |
王艳华
庞立生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15
|
评胡星亮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思潮》 |
须生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0 |
|
|
16
|
宽广与博大──阿成近期小说的北方文化精神 |
张景超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
17
|
使命承当与集古今之大成 |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18
|
对一次认识发展过程的分析研究 |
唐自杰
|
《心理学报》
|
197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