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技术开发中共享与独占现实冲突的伦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朱贵平 孙伟 《求实》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93-95,共3页
  一、转基因技术开发的现实背景   转基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有着深厚的现实背景.自世界上第一种基因移植作物(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在1983年培植出来以后,第一种市场化的基因食物10年以后才在美国出现,那是一种...   一、转基因技术开发的现实背景   转基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有着深厚的现实背景.自世界上第一种基因移植作物(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在1983年培植出来以后,第一种市场化的基因食物10年以后才在美国出现,那是一种可以延迟成熟的番茄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 基因工程 科技伦理 专利权 专利 知识产权 生物技术 发展中国家 不发达国家 地区 基因资源 种质资源 人类遗传资源 生物技术产品 基因专利 现实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里治理集体行动的冲突与共识——对一个城市商品房小区业委会筹备事件的认知过程分析
2
作者 柳静虹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96,共13页
所有的社会治理都包含一种集体行动的形式,即社会治理发生在个体融入集体的行动转变中,并在形成集体认同的认知过程中实现。通过考察一个城市商品房小区的业委会筹备事件,可以发现,基层社会治理的冲突性现实在于治理的集体行动复杂性。... 所有的社会治理都包含一种集体行动的形式,即社会治理发生在个体融入集体的行动转变中,并在形成集体认同的认知过程中实现。通过考察一个城市商品房小区的业委会筹备事件,可以发现,基层社会治理的冲突性现实在于治理的集体行动复杂性。认知过程分析取径为理解该类治理现实提供了一种复杂性视角,通过强调认知过程是“共存”现实的结构原型,将社会互动与认知问题联系起来,主张对治理的集体行动的分析须扩展至对具体行动系统中参与者交互的具体认知原则、认知过程的集体氛围及交互规范的探究。以“个体—集体”“冲突—共识”两组辩证关系为切入点,探讨社会治理何以可能这一基本问题,可以揭示,社会治理的本质是对个体融入集体的行动转变过程中存在的冲突性现实的协调与共识达成,而认知过程分析取径则补充和完善了对个体融入集体的行动转变的过程研究,提供了对治理的集体行动的新见解,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强调结构性社会事实的方法论整体主义与偏行动个体解释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之间的一般社会学对立。同时,对认知过程分析取径及其应用的探讨也有助于推进社会治理研究领域跨学科方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冲突现实 集体行动 认知过程 业主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限度”的法律发展观——以中国转型期非现实性社会冲突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8
3
作者 赵树坤 付子堂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71,共7页
非现实性冲突是基于价值观、信仰等对立形成的,两方或多方执著于"紧张释放"的冲突行动。法律作为控制社会冲突的手段,对非现实性冲突显示出"控制不能"的困境。科学的法律发展观不应该是刺激法律万能奢望的滋长,而... 非现实性冲突是基于价值观、信仰等对立形成的,两方或多方执著于"紧张释放"的冲突行动。法律作为控制社会冲突的手段,对非现实性冲突显示出"控制不能"的困境。科学的法律发展观不应该是刺激法律万能奢望的滋长,而应是对法律限度保有理性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冲突 法律控制不能 法律限度 法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小康——浅析《过年》中的冲突现实
4
作者 惠建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4-15,共2页
传统大家族的消解和小康家庭的实现是一个正在进行着的中国家庭结构演化事实。走向小康不仅仅依赖于经济发展;更取决于现实生活中新旧文化心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冲突和整合的进化过程。电影《过年》正是巧妙地把商品经济改革大潮... 传统大家族的消解和小康家庭的实现是一个正在进行着的中国家庭结构演化事实。走向小康不仅仅依赖于经济发展;更取决于现实生活中新旧文化心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冲突和整合的进化过程。电影《过年》正是巧妙地把商品经济改革大潮的象征物“钱”与体现大家族团圆传统的“过年”揉合在一起,选择介于村落文化家族与城市文明家庭之间的——小镇一家十三口,展开商品经济改革大潮冲击中的传统与现实冲突,再现了我们身处其中而不识其真面的复杂变革世态。影片不仅使观众在参与冲突及冲突整合过程中达到娱乐欣赏之目的,也使观众在接受现实时反思电影《过年》探索意义上的隐喻与暗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演化 现实冲突 经济发展 小康家庭 村落文化 象征物 行为方式 中国家庭 黄健中 现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销渠道的冲突与管理 被引量:33
5
作者 夏春玉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79,共7页
营销渠道冲突是指渠道成员之间的目标、理念或行为相互不能满足对方要求的状态。营销渠道冲突有两种类型,即水平冲突与垂直冲突。渠道成员之间的目标差别、决策权与资源竞争、职能缺位、认识差距、沟通不畅等是渠道冲突产生的直接原因... 营销渠道冲突是指渠道成员之间的目标、理念或行为相互不能满足对方要求的状态。营销渠道冲突有两种类型,即水平冲突与垂直冲突。渠道成员之间的目标差别、决策权与资源竞争、职能缺位、认识差距、沟通不畅等是渠道冲突产生的直接原因。渠道冲突的产生与发展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即冲突的酝酿、冲突契机的出现、冲突行为的发生、冲突的结果。渠道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通过说服、宣传、融合、等待、谈判、仲裁、诉讼、联合、退让等手段对渠道冲突进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冲突 现实冲突 潜在冲突 冲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张”何以消解?--冲突治理的另类视角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树坤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57,共7页
非现实性冲突不同于现实性冲突,其实质在于"紧张"释放而非争夺稀有的资源或利益。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公共物品缺失,导致人们生活意义和价值的部分失落,并部分反映为诉诸"紧张释放"的非现实性冲突。社会民谣... 非现实性冲突不同于现实性冲突,其实质在于"紧张"释放而非争夺稀有的资源或利益。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公共物品缺失,导致人们生活意义和价值的部分失落,并部分反映为诉诸"紧张释放"的非现实性冲突。社会民谣作为一种社会自生的非正式表达方式,因其反映"大众"言说,具有"讽刺"属性和"剧场"效应,不失为一种消解非现实性冲突之"紧张"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冲突 公共物品缺失 社会民谣 紧张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现实的角度研究卡夫卡的创作
7
作者 Б.苏契科夫 冯增义 《文艺理论研究》 1986年第2期76-83,共8页
弗朗兹·卡夫卡紧张而又病态的创作浸透了本世纪初资产阶级意识所特有的惶惶不可终日的思想感情,他无疑是现代艺术中丧失了认识世界和现实能力的流派的源头。在本世纪与现实主义传统决裂的艺术家中间,他理应占有一席主要的地位。当... 弗朗兹·卡夫卡紧张而又病态的创作浸透了本世纪初资产阶级意识所特有的惶惶不可终日的思想感情,他无疑是现代艺术中丧失了认识世界和现实能力的流派的源头。在本世纪与现实主义传统决裂的艺术家中间,他理应占有一席主要的地位。当然,他的作品反映了某些客观的生活进程和现象、某些主要的现实冲突。但是在他的作品中,卡夫卡个人的自我感觉、他那常常朦胧的内心感受和艺术特有的对象之间的界限被冲淡并消失了,而艺术特有的对象通常是体现被艺术家所认识和切身感受过的直接的生活环境。卡夫卡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心理状态和观察的延续、集中和记录,是忧心忡忡、充满隐晦和混乱的故事,倾诉着主宰他的思想和使其灰色的生活更为暗淡的种种幻想和痛苦的担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现实冲突 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品 资产阶级意识 艺术家 短篇小说 现实主义传统 长篇小说 颓废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冲突论下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应对 被引量:6
8
作者 杜雁军 马存利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103,共4页
社会冲突是西方研究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理论,科塞指出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社会冲突的区别,也指出"社会安全阀"可以运用潜在的冲突维持社会结构。农村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转型时期由于经济利益冲突、农民的环境利益... 社会冲突是西方研究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理论,科塞指出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社会冲突的区别,也指出"社会安全阀"可以运用潜在的冲突维持社会结构。农村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转型时期由于经济利益冲突、农民的环境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司法救济对农民的环境利益保护不足等因素而导致的结果。对农村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应通过发展农村"绿色经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健全环境司法诉求渠道、建立应急预警机制、依法处置冲突等方式,来积极化解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冲突 农村 环境群体性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式治理:乡村社会冲突的解决策略 被引量:3
9
作者 马磊 刘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35,共4页
有效化解乡村社会冲突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社会冲突从阶段特征上看,分为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现实性冲突以目标结果为导向,其解决存在替代途径;非现实性冲突由现实性冲突发展而来,并在过程... 有效化解乡村社会冲突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社会冲突从阶段特征上看,分为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现实性冲突以目标结果为导向,其解决存在替代途径;非现实性冲突由现实性冲突发展而来,并在过程中掺杂着冲突主体的紧张情绪,非现实性冲突的发生会增加乡村治理成本,对乡村治理具有消极影响。两者的起因和对乡村社会的影响不同,只有剖析乡村社会冲突,了解内部运行规律,才能找到有效化解路径。由赋权、参与、协作和网络四个核心要素构成的参与式治理更加注重治理主体间沟通、彼此尊重、互相合作,是一条化解乡村社会冲突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冲突 参与式治理 现实冲突 现实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信仰民俗化:价值、问题与路径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祝平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3期199-206,共8页
民间信仰民俗化是中国当代社会民间信仰转化创新的基本政策取向,为民间信仰文化的现代传承提升拓展了价值空间。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形态,兼具宗教性与民俗性,它不是宗教,但也不同于民俗文化。在民间信仰民俗化实践中,... 民间信仰民俗化是中国当代社会民间信仰转化创新的基本政策取向,为民间信仰文化的现代传承提升拓展了价值空间。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形态,兼具宗教性与民俗性,它不是宗教,但也不同于民俗文化。在民间信仰民俗化实践中,长期存在"以民俗代信仰"的认知取向和行动"偏好",其实与民间信仰民俗化的文化历史逻辑相偏离,既难以揭示民间信仰原真性本身的文化意义,又难以反映民间信仰现代转型之于国家政治和百姓生活秩序建构的独特性,不利于民间信仰民俗化价值旨归的实现。坚持民间信仰的民俗化取向和加快民间信仰的创造性转化,要以有利于民间信仰优秀伦理观念的传导、有利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协调、有利于民间信仰治理体系的建设为旨归,首要在于廓清民间信仰与民俗的关系,关键在于健全培育文化引领与制度保障双驱动的创造性转化机制,最终建构与新时代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相契合的中国特色的民间信仰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民俗化 价值逻辑 现实冲突 本源性回归 制度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社会心理学关于群际行为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8
11
作者 付宗国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2年第3期14-17,27,共5页
对西方社会心理学就群际行为这种重要的社会行为所开展的研究 ,主要包括心理动力学取向的研究、相对性匮乏理论及其研究、现实利益冲突理论及其研究、社会同一性理论及其研究的研究成果 ,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评价。
关键词 西方社会心理学 群际行为 心理动力学取向 相对性匮乏理论 现实利益冲突理论 社会同一性理论 群际冲突 群际歧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理”而治:学科治理的本体解读与实践逻辑
12
作者 陈亮 许姝燕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1,共8页
学科治理现代化是可持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全要素驱动创造性成果接续生成的关键保障,分“理”而治为学科治理由粗到细、由抽象到具体的实践转变筑牢了基础。学科治理包含“知识”与“制度”两个维度,知识层面的“天理”“人理”和制度... 学科治理现代化是可持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全要素驱动创造性成果接续生成的关键保障,分“理”而治为学科治理由粗到细、由抽象到具体的实践转变筑牢了基础。学科治理包含“知识”与“制度”两个维度,知识层面的“天理”“人理”和制度层面的“法理”共同构成了学科之理的三重逻辑。学科冲突寓于学科天赋之理、人赋之理、法定之理之中,且外化于学术组织、学术行为、学术场域三大方面,严重滞碍了学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学科治理中的冲突频发与危机震荡的根源不仅在于学科治理主体在治理过程中不明学科之理,还在于具体的学术制度设计与学科治理行动忽视分理而治。因此,学科治理亟须由“理”明“治”,进而达成分“理”而治,形成顺应学科天理、关照学科人理、完善学科法理的学科治理机制,凝聚学科共生、共在交往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学科观念、制度形态、组织形态三个维度建构起应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理而治 学科治理 本体解读 实践逻辑 现实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