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实践与现实内容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会金 《现代管理科学》 2007年第9期36-38,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对绩效审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作为我国政府审计发展的主流方向,绩效审计如何更好的开展,就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不断讨论的话题。文章在阐述了政府绩效审计涵义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与审计工作实践提出了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对绩效审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作为我国政府审计发展的主流方向,绩效审计如何更好的开展,就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不断讨论的话题。文章在阐述了政府绩效审计涵义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与审计工作实践提出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取向,并指出今后在开展绩效审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绩效审计 涵义 现实目标与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新空间、新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楼军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8-21,共4页
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的需要 ,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阵地意识、必须创新工作机制和必须建立的新的工作渠道。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 ,达到思想政治工作效益最优化的目的 ,实现提高工作对象的... 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的需要 ,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阵地意识、必须创新工作机制和必须建立的新的工作渠道。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 ,达到思想政治工作效益最优化的目的 ,实现提高工作对象的“信息素养”的内容。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是一项立体的、综合的、循序渐进的、长期的工作 ,具有立体化和综合性、实在性和虚拟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在性 虚拟性 阵地意识 工作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 网络现实内容 虚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思与憧憬——读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钧 《中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3期136-139,共4页
张弦是我国当代很有影响的中年作家之一。五十年代中期,曾发表过短篇小说《甲方代表》、《最后的杂志》和电影剧本《锦绣年华》。后来因写了中篇小说《苦恼的青春》(未发表),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后,先后发表了电... 张弦是我国当代很有影响的中年作家之一。五十年代中期,曾发表过短篇小说《甲方代表》、《最后的杂志》和电影剧本《锦绣年华》。后来因写了中篇小说《苦恼的青春》(未发表),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后,先后发表了电影剧本《苦难的心》、短篇小说《记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未亡人》、《挣不断的红丝线》、《银杏树》等作品。其中《记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分别获得1979年和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在读者中影响更大,并被改编成电影在全国上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妹 张弦 爱情 作品 悲剧 婚姻自由 现实内容 公社 余毒 历史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杜甫《秋兴八首》的评价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岳 《求是学刊》 1980年第3期12-17,共6页
关键词 《秋兴八首》 杜甫 七律 评价问题 长安 唐王朝 作品 形式主义倾向 现实内容 律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卜生戏剧新探
5
作者 蒋印莲 《思想战线》 1988年第3期58-63,共6页
对于易卜生戏剧的研究,过去多集中于现实主义内容或象征主义特征的争论上。本文指出对易卜生戏剧,要从整体的角度加以审视。作者认为,在易卜生戏剧中,贯穿始终的首先是灵与肉的矛盾冲突,易卜生对这个人类永恒的主题作了极深入的揭示。接... 对于易卜生戏剧的研究,过去多集中于现实主义内容或象征主义特征的争论上。本文指出对易卜生戏剧,要从整体的角度加以审视。作者认为,在易卜生戏剧中,贯穿始终的首先是灵与肉的矛盾冲突,易卜生对这个人类永恒的主题作了极深入的揭示。接着,文章探讨了易卜生作品中所谓“向高处去”的内在含义,以及易卜生作品在结局处理方面的独特匠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主义 易卜生戏剧 灵与肉 作品 象征主义 现实主义内容 象征性 戏剧冲突 神话传说 象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折幻变的虎狼犬马驴形象──论《聊斋志异》中的动物描写
6
作者 陈炳熙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5年第1期34-41,49,共9页
《聊斋志异》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是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现实主义内容,即用鬼狐及各种动物形象,曲折幻变地表现形形色色而又惊心动魄的现实世界。它有时是以动物在现实中的本相出现,有时则让其幻化为人。本文论述了《聊斋》中写得较... 《聊斋志异》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是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现实主义内容,即用鬼狐及各种动物形象,曲折幻变地表现形形色色而又惊心动魄的现实世界。它有时是以动物在现实中的本相出现,有时则让其幻化为人。本文论述了《聊斋》中写得较多的狼、犬、虎、驴、马等五种动物。这些以动物构成的故事,除仅记动物传闻的一类简短作品外,都往往有作者独特的命意。有的别有寄托,表现人情;有的寓意深隐,旨在讽世;有的借物诛邪,以泄悲愤;有的嘲弄贪鄙,聊示揶揄。如《梦狼》以群狼横行官府,揭露了一个赤裸裸的吃人世界;《苗生》以一虎的形象贯穿全篇,刻画了各种类型的书生者流;《潍水狐》与《三生》,或以驴,或以马,鞭挞了那些王公大人中的衣冠禽兽;而《五通》简直就是借文学首张诛伐妖异迷信的大纛;都表现了作家批判社会、干预人生的胆略和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聊斋》 蒲松龄 虎故事 异史氏曰 现实主义内容 《梦狼》 浪漫主义手法 马驴 艺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