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孔子对原始人性和现实人性的看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耿
罗凤华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在具体分析孔子人性论的时侯,我们应该区分原始人性与现实人性。孔子并没有明确界定原始人性的善恶,但是他认为一小部分人的品性极善、资质很高;另一部分人的品性不好、资质愚钝;此外,绝大部分人属于"中人",这部分人之间的本...
在具体分析孔子人性论的时侯,我们应该区分原始人性与现实人性。孔子并没有明确界定原始人性的善恶,但是他认为一小部分人的品性极善、资质很高;另一部分人的品性不好、资质愚钝;此外,绝大部分人属于"中人",这部分人之间的本性差不多,孔子没有作出明确的善恶判断。孔子认为现实人性包含有对名利富贵的欲望,但是名利富贵要通过正当的途径来获得,并且欲望不能过度,纵欲是人性变坏的主要原因。此外,统治者的乱政是导致人性变坏的外部原因。所以他又主张通过礼法来约束欲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原始
人性
现实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实人性乃是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自然属性的对立统一
被引量:
1
2
作者
胡义成
《求是学刊》
1985年第4期27-34,共8页
关键词
人的社会属性
现实人性
人的自然属性
潜在生产力
对立统一
精神生产力
人性
二重性
唯物史观
社会关系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己乎?利他乎?——关于现实人性的调查与思考
3
作者
黄伟合
盛宗范
王传贵
《社会》
1988年第6期34-35,共2页
利己利他之心的并存是人类恒久本性吗?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是更高要求的法律。
关键词
现实人性
利己利他
经济关系
个人利益
社会成员
最低限度
道德教育
道德观念
马克思恩格斯
现实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周书》看西周时期的人性思想
4
作者
周耿
罗凤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2,共5页
对于原始人性善恶的问题,西周人并没有明确界定,但我们通过对《周书》的考察,可以从他们的言论中推论出其对原始人性的看法。西周人看到现实人性中包含恶的部分,主张以德为主要指导原则,通过教育的方法改造现实人性中的恶,以达到巩固统...
对于原始人性善恶的问题,西周人并没有明确界定,但我们通过对《周书》的考察,可以从他们的言论中推论出其对原始人性的看法。西周人看到现实人性中包含恶的部分,主张以德为主要指导原则,通过教育的方法改造现实人性中的恶,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原始
人性
现实人性
原则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人性与人格
被引量:
14
5
作者
江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4-40,共7页
人性是由人之所以为人的潜在性构成的整体,而谋求生存得更好是人性的根本特性,是人性的一般内涵或"人的本性",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规定性。这种本性在不同个体那里有不同的体现,构成各种不同的潜在特性的统一整体,这即是...
人性是由人之所以为人的潜在性构成的整体,而谋求生存得更好是人性的根本特性,是人性的一般内涵或"人的本性",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规定性。这种本性在不同个体那里有不同的体现,构成各种不同的潜在特性的统一整体,这即是现实的人性。人性是潜在的,需要通过人的作为现实化,现实化的结果就是人的人格。人格作为人类的共同规定性与个人区别于任何其他人的独特自我规定性的统一,是人出于自己更好生存的需要,通过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有意识活动塑造并体现出来的。虽然人性总体上看是向善的,但人格存在着正常不正常、健全不健全问题,道德不道德、高尚不高尚的问题。一个人人格健全、道德高尚并且具有个性,他的人格就是完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人的本性
人性
现实
化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科学的人性观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
被引量:
3
6
作者
陈沛霖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4-17,5,共5页
一、人性论争何时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以及许许多多的科学都涉及人和人的发展。因此,人们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提到人性。但什么是人性?人性是从哪里来的?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强调人性天赋。而对这种天赋的人性,有人主张“人性本善”。例...
一、人性论争何时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以及许许多多的科学都涉及人和人的发展。因此,人们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提到人性。但什么是人性?人性是从哪里来的?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强调人性天赋。而对这种天赋的人性,有人主张“人性本善”。例如战国时的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恻(忄急)、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它们是四个“善端”。在后天环境中,只要将这四个“善端”加以扩充。就会形成美好的道德;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四端泯灭,那么人就失去了天性而趋向邪恶。另一些思想家则相反。主张“人性本恶”。例如,稍后于孟子的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追求利、欲、声、色和恶劳的本性。而人之为善,是后天习得的。这些后天习得的东西,苟子称为“伪”。他的基本思想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篇》),因此,教化的任务就是改造本性,去恶为善,即“化性起伪”。还有一些思想家认为,人的本性无所谓善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人性
人性
观
人性
构成
教育实践
主动发展
思想家
人性
论
人性
本善
主体性
基本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遍人性”概念的科学阐释
被引量:
2
7
作者
郑玉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8-81,共4页
研究"普遍人性"是哲学理论本身和社会现实的需要。哲学视野中的普遍人性是为全人类所共有的一切属性,它是包括多层次、多维度并具有二元张力结构特征的复杂整体;它是静态的、共时的人之共性,与动态的、历时的人之共性和唯心...
研究"普遍人性"是哲学理论本身和社会现实的需要。哲学视野中的普遍人性是为全人类所共有的一切属性,它是包括多层次、多维度并具有二元张力结构特征的复杂整体;它是静态的、共时的人之共性,与动态的、历时的人之共性和唯心史观的抽象人性论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
人性
抽象
人性
论
现实
具体的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英雄化”与爬行现实主义
8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6-96,共1页
王振复在《非英雄化、新偶像与大写的“人”》(《人民日报》89年11月14日)一文中指出:要不要塑造以及如何塑造社会主义英雄、新人形象,在近年已被“淡化”为似乎没有多少理论和现实意义,因而不值一提的文学与美学老命题。然而实际上,这...
王振复在《非英雄化、新偶像与大写的“人”》(《人民日报》89年11月14日)一文中指出:要不要塑造以及如何塑造社会主义英雄、新人形象,在近年已被“淡化”为似乎没有多少理论和现实意义,因而不值一提的文学与美学老命题。然而实际上,这却是关系到当代文学虚假地粉饰超现实的神性还是真实地表现现实人性、关系到当代文学审美导向的重大文艺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英雄化
现实
主义
当代文学
理论问题
爬行
社会主义
新人形象
现实
意义
审美导向
现实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议我国法律与人性的一致性
9
作者
何巨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109-110,共2页
怎样看待我国法律与人性的关系,这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从我国法律的本质、内容以及制定和实施等方面看,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与人性是一致的.首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本质上同现实人性是共源的.对于法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有...
怎样看待我国法律与人性的关系,这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从我国法律的本质、内容以及制定和实施等方面看,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与人性是一致的.首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本质上同现实人性是共源的.对于法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有这样的观点,即法的阶级性是法固有的本质的属性.所谓法的阶级性,就是指法在整体上同统治阶级相联系所具有的阶级倾向性.这种倾向性,集中体现在统治阶级的意志中,又决定于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在我国现阶段,虽然存在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但是统治阶级的范围比任何时候都扩大,知识分子也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包括在其中.并且,我国工人阶级和在它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是作为统一的统治阶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法律
现实人性
小议
统治阶级
阶级性
人权
社会主义法律
我国社会主义
一致性
我国现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席勒对康德趣味判断理论的背离
10
作者
安延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1-26,共6页
康德趣味判断理论具有两大特征:在方法上强调了一种主观性原则,以此证明了趣味判断及其对普遍适宜性的要求的合理性;同时康德赋予趣味判断一种社会性的品格。席勒对康德这一理论的背离在于:一方面将其主观性原则从方法上的前提转变为内...
康德趣味判断理论具有两大特征:在方法上强调了一种主观性原则,以此证明了趣味判断及其对普遍适宜性的要求的合理性;同时康德赋予趣味判断一种社会性的品格。席勒对康德这一理论的背离在于:一方面将其主观性原则从方法上的前提转变为内容上的前提,一方面抽去了它的社会性品格,从而造成了“审美国度”的独立性及其与现实国度的对立。席勒对康德趣味判断理论的背离,为西方一个多世纪以来人文主义的艺术、哲学之主流所首肯和追随,深刻地反映出在这一个多世纪中,人类完成了从启蒙时代向技术时代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社会性
现实人性
独立性
普遍性
判断力
美学著作
游戏冲动
自由游戏
席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自我”发展中的受动性和主动性——兼评人本心理学“自我实现”观
11
作者
陈沛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08-116,共9页
一个时期以来,“自我关注”、“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等等,倍受青年知识分子和大学生的推崇和追求,并被看作是一代人的觉醒和一种有深远意义的社会进步。同时,这种思潮又引起了一些人的忧虑,认为这是许多青年追求个人名利和社会责...
一个时期以来,“自我关注”、“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等等,倍受青年知识分子和大学生的推崇和追求,并被看作是一代人的觉醒和一种有深远意义的社会进步。同时,这种思潮又引起了一些人的忧虑,认为这是许多青年追求个人名利和社会责任感降低的心态表现。去年《中国青年报》上刊登的《两代知识分子对话录》,实质上就是围绕“如何认识和对待自我”而展开的讨论。这确实是一个关系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具有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的意义。也是心理学需要参与认真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心理学
自我实现
自我发展
主动性
受动性
心理学理论
自我意识
人性
发展
现实人性
健康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孔子对原始人性和现实人性的看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耿
罗凤华
机构
湖南大学岳麓学院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文摘
在具体分析孔子人性论的时侯,我们应该区分原始人性与现实人性。孔子并没有明确界定原始人性的善恶,但是他认为一小部分人的品性极善、资质很高;另一部分人的品性不好、资质愚钝;此外,绝大部分人属于"中人",这部分人之间的本性差不多,孔子没有作出明确的善恶判断。孔子认为现实人性包含有对名利富贵的欲望,但是名利富贵要通过正当的途径来获得,并且欲望不能过度,纵欲是人性变坏的主要原因。此外,统治者的乱政是导致人性变坏的外部原因。所以他又主张通过礼法来约束欲望。
关键词
孔子
原始
人性
现实人性
Keywords
Confucius Primitive Human Nature Realistic Human Nature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实人性乃是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自然属性的对立统一
被引量:
1
2
作者
胡义成
出处
《求是学刊》
1985年第4期27-34,共8页
关键词
人的社会属性
现实人性
人的自然属性
潜在生产力
对立统一
精神生产力
人性
二重性
唯物史观
社会关系
遗传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己乎?利他乎?——关于现实人性的调查与思考
3
作者
黄伟合
盛宗范
王传贵
出处
《社会》
1988年第6期34-35,共2页
文摘
利己利他之心的并存是人类恒久本性吗?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是更高要求的法律。
关键词
现实人性
利己利他
经济关系
个人利益
社会成员
最低限度
道德教育
道德观念
马克思恩格斯
现实
社会
分类号
C0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周书》看西周时期的人性思想
4
作者
周耿
罗凤华
机构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2,共5页
文摘
对于原始人性善恶的问题,西周人并没有明确界定,但我们通过对《周书》的考察,可以从他们的言论中推论出其对原始人性的看法。西周人看到现实人性中包含恶的部分,主张以德为主要指导原则,通过教育的方法改造现实人性中的恶,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关键词
西周
原始
人性
现实人性
原则和方法
Keywords
Western Zhou Dynasty
primitive human nature
realistic human nature
principle and method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人性与人格
被引量:
14
5
作者
江畅
机构
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4-40,共7页
文摘
人性是由人之所以为人的潜在性构成的整体,而谋求生存得更好是人性的根本特性,是人性的一般内涵或"人的本性",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规定性。这种本性在不同个体那里有不同的体现,构成各种不同的潜在特性的统一整体,这即是现实的人性。人性是潜在的,需要通过人的作为现实化,现实化的结果就是人的人格。人格作为人类的共同规定性与个人区别于任何其他人的独特自我规定性的统一,是人出于自己更好生存的需要,通过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有意识活动塑造并体现出来的。虽然人性总体上看是向善的,但人格存在着正常不正常、健全不健全问题,道德不道德、高尚不高尚的问题。一个人人格健全、道德高尚并且具有个性,他的人格就是完善的。
关键词
人性
人的本性
人性
现实
化
人格
分类号
B82-054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科学的人性观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
被引量:
3
6
作者
陈沛霖
机构
华中师大教育系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4-17,5,共5页
文摘
一、人性论争何时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以及许许多多的科学都涉及人和人的发展。因此,人们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提到人性。但什么是人性?人性是从哪里来的?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强调人性天赋。而对这种天赋的人性,有人主张“人性本善”。例如战国时的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恻(忄急)、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它们是四个“善端”。在后天环境中,只要将这四个“善端”加以扩充。就会形成美好的道德;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四端泯灭,那么人就失去了天性而趋向邪恶。另一些思想家则相反。主张“人性本恶”。例如,稍后于孟子的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追求利、欲、声、色和恶劳的本性。而人之为善,是后天习得的。这些后天习得的东西,苟子称为“伪”。他的基本思想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篇》),因此,教化的任务就是改造本性,去恶为善,即“化性起伪”。还有一些思想家认为,人的本性无所谓善恶。
关键词
现实人性
人性
观
人性
构成
教育实践
主动发展
思想家
人性
论
人性
本善
主体性
基本思想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遍人性”概念的科学阐释
被引量:
2
7
作者
郑玉兰
机构
中南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8-81,共4页
文摘
研究"普遍人性"是哲学理论本身和社会现实的需要。哲学视野中的普遍人性是为全人类所共有的一切属性,它是包括多层次、多维度并具有二元张力结构特征的复杂整体;它是静态的、共时的人之共性,与动态的、历时的人之共性和唯心史观的抽象人性论相区别。
关键词
普遍
人性
抽象
人性
论
现实
具体的
人性
分类号
B089.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英雄化”与爬行现实主义
8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6-96,共1页
文摘
王振复在《非英雄化、新偶像与大写的“人”》(《人民日报》89年11月14日)一文中指出:要不要塑造以及如何塑造社会主义英雄、新人形象,在近年已被“淡化”为似乎没有多少理论和现实意义,因而不值一提的文学与美学老命题。然而实际上,这却是关系到当代文学虚假地粉饰超现实的神性还是真实地表现现实人性、关系到当代文学审美导向的重大文艺理论问题。
关键词
非英雄化
现实
主义
当代文学
理论问题
爬行
社会主义
新人形象
现实
意义
审美导向
现实人性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议我国法律与人性的一致性
9
作者
何巨峰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109-110,共2页
文摘
怎样看待我国法律与人性的关系,这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从我国法律的本质、内容以及制定和实施等方面看,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与人性是一致的.首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本质上同现实人性是共源的.对于法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有这样的观点,即法的阶级性是法固有的本质的属性.所谓法的阶级性,就是指法在整体上同统治阶级相联系所具有的阶级倾向性.这种倾向性,集中体现在统治阶级的意志中,又决定于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在我国现阶段,虽然存在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但是统治阶级的范围比任何时候都扩大,知识分子也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包括在其中.并且,我国工人阶级和在它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是作为统一的统治阶级.
关键词
我国法律
现实人性
小议
统治阶级
阶级性
人权
社会主义法律
我国社会主义
一致性
我国现阶段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席勒对康德趣味判断理论的背离
10
作者
安延明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1-26,共6页
文摘
康德趣味判断理论具有两大特征:在方法上强调了一种主观性原则,以此证明了趣味判断及其对普遍适宜性的要求的合理性;同时康德赋予趣味判断一种社会性的品格。席勒对康德这一理论的背离在于:一方面将其主观性原则从方法上的前提转变为内容上的前提,一方面抽去了它的社会性品格,从而造成了“审美国度”的独立性及其与现实国度的对立。席勒对康德趣味判断理论的背离,为西方一个多世纪以来人文主义的艺术、哲学之主流所首肯和追随,深刻地反映出在这一个多世纪中,人类完成了从启蒙时代向技术时代的过渡。
关键词
康德
社会性
现实人性
独立性
普遍性
判断力
美学著作
游戏冲动
自由游戏
席勒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自我”发展中的受动性和主动性——兼评人本心理学“自我实现”观
11
作者
陈沛霖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08-116,共9页
文摘
一个时期以来,“自我关注”、“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等等,倍受青年知识分子和大学生的推崇和追求,并被看作是一代人的觉醒和一种有深远意义的社会进步。同时,这种思潮又引起了一些人的忧虑,认为这是许多青年追求个人名利和社会责任感降低的心态表现。去年《中国青年报》上刊登的《两代知识分子对话录》,实质上就是围绕“如何认识和对待自我”而展开的讨论。这确实是一个关系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具有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的意义。也是心理学需要参与认真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人本心理学
自我实现
自我发展
主动性
受动性
心理学理论
自我意识
人性
发展
现实人性
健康成长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孔子对原始人性和现实人性的看法
周耿
罗凤华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现实人性乃是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自然属性的对立统一
胡义成
《求是学刊》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利己乎?利他乎?——关于现实人性的调查与思考
黄伟合
盛宗范
王传贵
《社会》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周书》看西周时期的人性思想
周耿
罗凤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人性与人格
江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科学的人性观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
陈沛霖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普遍人性”概念的科学阐释
郑玉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非英雄化”与爬行现实主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小议我国法律与人性的一致性
何巨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席勒对康德趣味判断理论的背离
安延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自我”发展中的受动性和主动性——兼评人本心理学“自我实现”观
陈沛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