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双城记》浪漫现实主义的仁爱精神 |
傅守祥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22
|
|
2
|
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 |
张建生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0 |
|
3
|
从电影《无间道》说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 |
王瑞臣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4
|
自由精神之象征——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回顾与反思 |
陈国恩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5
|
《离骚》——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珍品 |
马晓玲
|
《江汉论坛》
|
1982 |
0 |
|
6
|
闻一多的诗歌美学观及其发展演变——从积极浪漫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的美学历程 |
龙泉明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1 |
0 |
|
7
|
儿童文学作品的现实主义情怀和叙事魅力 |
陈香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8
|
现代喜剧和历史话剧的浪漫主义精神 |
洪忠煌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9
|
中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
周胜瑜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3 |
0 |
|
10
|
屈原、李白、鲁迅浪漫主义精神比较 |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2 |
0 |
|
11
|
中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
周胜瑜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2 |
0 |
|
12
|
论当代文学中现实主义作品的理想形态 |
李运抟
|
《学习与探索》
|
1988 |
1
|
|
13
|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范畴的中国化与时代化 |
季水河
季念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4
|
鲁迅的现实主义文艺观 |
王向峰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2 |
0 |
|
15
|
为情造文——我国古代诗论的现实主义传统论略 |
张觉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6
|
略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辩证结合 |
蒋茂礼
|
《文史哲》
|
1979 |
2
|
|
17
|
我国诗词的新天地——从毛主席诗词中学习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 |
张颂南
|
《浙江学刊》
|
1964 |
1
|
|
18
|
文艺衛星飞满天——从几篇作品看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
霍松林
|
《人文杂志》
|
1959 |
1
|
|
19
|
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
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师生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59 |
1
|
|
20
|
现实主义在唐人传奇中的表现 |
吴志达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1 |
3
|
|